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
1. 宋代著名法医学家宋慈的《洗冤集录》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原理是
4Ag+2H2S+O2 2X+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为AgS B.银针验毒时,空气中氧气失去电子
C.反应中Ag和H2S均是还原剂 D.每生成1mo1X,反应转移2mo1 e-
参考答案:
D
略
2. (2007·天津卷)9.下列关于粒子结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H2S和NH3均是价电子总数为8的极性分子
B.HS-和HCl均是含有一个极性键的18电子粒子
C.CH2Cl2和CCl4均是四面体构型的非极性分子
D.1 mol D216O中含中子、质子、电子各10NA(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参考答案:
C
本题主要考查原子与分子的组成与结构。
H2S、NH3的价电子总数皆为8,H2S为角形分
子,NH3为三角锥形,故二者皆为极性分子,A项正确;不同元素间所形成的共价键皆为极性键,显然HS-、HCl均含有18个电子,B项正确;CH2Cl2、CCl4均为四面体结构,但因
CH2Cl2正负电荷的重心不重合为极性分子,故C项不正确;经简单计算可知D选项正确。
3. 下列说法正确或符合科学事实的是()。
A.等质量的CO与C2H4体积一定相等
B.甲烷、乙醇、乙酸均能发生加成反应
C.油脂、淀粉、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D.苯分子是一个由6个碳原子以单双键交替结合而成的六元环
参考答案:
C
略
4. 有关糖类物质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糖类是具有甜味的物质
B.糖类是具有通式的物质
C.葡萄糖是一种单糖的主要原因是一种多羟基醛
D.纯净的果糖和葡萄糖是白色晶体,且葡萄糖比果糖甜
参考答案:
D
5. 乙烯催化氧化成乙醛可设计成如图所示的燃料电池,能在制备乙醛的同时获得电能,其总反应为:2CH2=CH2+O2→2CH3CH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B.放电时,每转移2mol电子,理论上需要消耗28g乙烯
C.b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
D.电子移动方向:电极a→磷酸溶液→电极b
参考答案:
B
【考点】化学电源新型电池.
【分析】由总反应式可知CH2=CH2
被氧化,应为原电池的负极反应,因电解质溶液呈酸性,则负极
电极方程式为CH2=CH2﹣2e﹣+H2O=CH3CHO+2H+,正极通入氧气,发生还原反应,电极方程式为
O2+4H++4e﹣═2H2O,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a电极通入的是CH2=CH2,CH2=CH2被氧化发生氧化原反应,故A错误;
B.由负极电极方程式为CH2=CH2﹣2e﹣+H2O=CH3CHO+2H+可知,每转移2mol电子,理论上需要消耗1mol,即28g乙烯,故B正确;
C.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因为电解质溶液呈酸性,所以电极方程式为O2+4H++4e﹣═2H2O,故C错误;D.电子只能经过导线,不能经过溶液,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的应用,注意掌握原电池中电极的判断方法和电极方程式的书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易错点为D,注意电子不能流经溶液,题目难度中等.
6.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
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H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氧化物的组成将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
④根据反应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⑤根据分散系的稳定性大小将混合物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
A.只有②④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②④ D.只有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
A
略
7.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焰色反应是元素表现出来的化学性质
C.由两种元素组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D.能与酸反应产物中有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参考答案:
D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混合物和纯净物;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分析】A、同素异形体的转化中有单质生成;
B、焰色反应是元素的物理性质;
C、C2H2、C6H6组成的混合物中,碳、氢个数比为1:1;
D、过氧化钠与盐酸反应:2Na2O2+4HCl═4NaCl+O2↑+2H2O,过氧化钠不是碱性氧化物.
【解答】解:A、同素异形体的转化中有单质生成,但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即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焰色反应过程中无心物质生产,是元素表现出来的物理性质,故B错误;
C、由两种元素组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C2H2、C6H6组成的混合物中,碳、氢个数比为1:1,故C错误;
D、能与酸反应产物中有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过氧化钠与盐酸反应:
2Na2O2+4HCl═4NaCl+O2↑+2H2O,过氧化钠不是碱性氧化物,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反应类型的分析,焰色反应实质理解,碱性氧化物概念的分析判断,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较简单.
8. 某无色溶液中只含有:①Na+、②Ba2+、③C1-、④Br-、⑤SO32-、⑥SO42-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肯定含有离子的①④⑤ B.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⑤
C.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①②⑥ D.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①③⑥
参考答案:
A
略
9. 以H2、O2、熔融盐Na2CO3组成燃料电池,采用电解法制备Fe(OH)2,装置如下图所示,其中电解池两极材料分别为铁和石墨,通电一段时间后,右侧玻璃管中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石墨I电极反应为H2-2e-+2OH-=2H2O
B. CO2在石墨电极Ⅱ上得电子
C. X电极材料为铁
D. NaCl溶液中Cl-移向Y电极
参考答案:
D
【分析】
左边装置是原电池,通入氢气的电极I是负极、通入氧气的电极II是正极,负极反应式为H2-2e-
+CO32-═CO2+H2O,正极反应式为O2+4e-+2CO2=2CO32-,右边装置是电解池,X是阴极、Y是阳极,阴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阳极反应式为Fe-2e-+2OH-=Fe(OH)2
【详解】A. 石墨I电极反应为H2-2e-+CO32-═CO2+H2O,故A错误;
B. 石墨电极ⅡO2+4e-+2CO2=2CO32-,O2在石墨电极Ⅱ上得电子,故B错误;
C. X是阴极,X电极不需要一定用铁作电极,可以用石墨电极,Y电极材料为铁,故C错误;
D.Y电极是阳极,NaCl溶液中Cl-移向Y电极,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正确判断原电池正负极及电解池阴阳极是解本题关键,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注意该原电池中电解质是熔融碳酸盐而不是酸或碱溶液。
10. 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i常用做信息高速公路的骨架﹣﹣光导纤维的主要材料
B.近年来已发布“空气质量日报”,将CO2、NO2和可吸入颗粒物等列入了首要污染物
C.煤炭经气化、液化和干馏等过程,可获得清洁能源和重要的化工原料D.SO2可以用来漂白纸浆、毛、丝、草帽辫、增白食品等
参考答案:
C
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学应用.
分析:A.光导纤维的主要材料为二氧化硅;
B.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C.煤的气化是煤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进行部分氧化形成H2、CO等气体的过程;煤的液化是将煤与H2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液体燃料或者利用煤产生的H2和CO通过化学合成产生液体燃料或者其他液体化工产品的过程;煤的干馏是指隔绝空气加强热,使煤分解的过程,可以得到很多重要的化工原料;D.二氧化硫有毒,不能用于食品添加剂.
解答:解:A.二氧化硅常用做信息高速公路的骨架﹣﹣光导纤维的主要材料,故A错误;
B.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B错误;
C.煤炭经气化、液化和干馏等过程,可获得清洁能源和重要的化工原料,故C正确;
D.二氧化硫有毒,不能用于食品添加剂,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为综合题,考查了煤的深加工、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常见的生活环境污染及治理等,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
11. 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中含CCl4分子数为N A
B. 5.6 g铁和6.4 g铜分别与0.1 mol氯气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相等
C. 0.1 mo1·L-1 MgCl2溶液中含Cl-数为0.2N A
D. 3.9 g Na2O2晶体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0.2N A
参考答案:
B
【分析】
A、标况下四氯化碳为液态;
B、依据n=计算物质的量,结合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铜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铜,等物质的量反应需要判断过量问题;
C、氯化镁溶液的体积不知,无法计算氯化镁
的物质的量;D.n(Na2O2)==0.05mol,Na2O2晶体中含有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
【详解】A、标况下四氯化碳为液态,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和共价键数目,选
项A错误;B、5.6g铁物质的量==0.1mol,6.4g铜物质的量==0.1mol,分别与0.1mol
氯
气完全反应,铜恰好反应,铁过量,所以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相等,选项B正确;C、题中没有告诉氯化镁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氯化镁的物质的量及氯离子数目,选项C错误;B.Na2O2晶体中
含有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n(Na2O2)==0.05mol,含有的离子总数为0.15N A,选项D错误;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分析应用,主要是化学方程式过量计算,气体摩尔体积条件分析应用,注意常温下铁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题目难度中等。
12. 某固体仅由一种元素组成,其密度为5g?cm﹣3,用X射线研究该固体的结果表明,在棱长为1×10﹣7 cm的立方体中含有20个原子,则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接近()
A.32 B.65 C.120 D.150
参考答案:
D
解:设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则有20个原子的质量为,
已知边长为10﹣7cm,则晶胞的体积为10﹣21cm3,
则ρ==g/cm3=5g/cm3,
解之得:M=150,
故选D.
13. 下列化学用语错误的是
A.氨分子的结构式: B.二氧化碳的电子式:
C. Mg2+结构示意图: D.乙烯的最简式: CH2
参考答案:
B
14. 某学生用NaHCO3和KHCO3组成的某混合物进行实验,测得如下数据(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则下列分析推理中不正确的是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0 mol/L
B.根据表中数据不能计算出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C.加入混合物9.2 g时盐酸过量 D.15.7 g混合物恰好与盐酸完全反应
参考答案:
BD
略
15. 将相同质量的铜分别和过量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速率:两者相同 B.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前者多,后者少
C
.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前者浅,后者深 D.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前者多,后者少
参考答案:
B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11分)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12O3,含有Fe2O3、SiO2等杂质,按下列操作从铝土矿中提取A12O3。
回答下列问题:
(1)沉淀物的化学式分别是:;d
;f
;
(2)写出加入过量NaOH溶液时所发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写出通入气体B(过量)时溶液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
(4)气体B能否改用试剂A代替?为什? ,。
参考答案: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14分)
研究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碳的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1)将体积比为1:1的NO和NO2的混合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气体被完全吸收,生成水和一种盐,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汽车排气管内安装的催化转化器,可使尾气中主要污染物转化为无毒物质。
已知:N2(g)+O2(g)=2NO(g)△H=+180.5 kJ·mol-1
2C(s)+O2(g)=2CO(g)△H=-221.0 kJ·mol-1
C(s)+O2(g)=CO2(g)△H=-393.5 kJ·mol-1
则反应2NO(g)+2CO(g)=N2(g)+2CO2(g)的△H= kJ·mol-1
(2)NO2与SO2混合可发生反应:NO2(g)+SO2(g)SO3(g)+NO(g)。
①将一定量的NO2与SO2置于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右图所示。
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反应在c点达到平衡状态
B.反应物浓度:a点小于b点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t1=△t2时,SO2的消耗量:a~b段大于b~c段
②在一定温度下,将物质的量比为1:2的NO2与SO2置于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测得平衡时NO2与SO2物质的量比为1:6,则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
(3)CO在实际中有以下应用:
①用Li2CO3和Na2CO3熔融盐混合物作电解质,CO为负极燃气,空气与CO2的混合气作为正极助燃气,制得在650℃下工作的燃料电池。
完成有关的电极反应式。
负极反应式:2CO+2CO32-一4e-=4CO2
正极反应式:。
②1 mol CO和1 mol H2O(g)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0.67 molCO2,若在相同条件下将H2O(g)改为4 mol,反应达平衡时,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约为(填字母)。
A.0.52 mol B.1.4 mol C.2 mol D.0.94 mol
参考答案:
略
18. (14分)阿立哌唑(A)是一种新的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可由化合物B 、C 、D 在有机溶剂中通过以下两条路线合成得到。
(1)E 的结构简式为 。
(2)由C 、D 生成化合物F 的反应类型是 。
(3)合成F 时还可能生成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285的副产物G ,G 的结构简式为 。
(4)H 属于
氨基酸,与B 的水解产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H 能与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且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2种。
写出两种满足上述条件的H
的结构简式: 。
(5)
已知:
,写出由C 制备化合物的合成路
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
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参考答案:
(1)
(2)取代反应
本题是一道综合性的有机物合成题,本题主要考察的是结构简式、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有机反应类型和根据条件进行有机合成,同时也要关注重要官能团的性质。
(1)比较容易,就是羟基上的B 和Br 进行取代,可知其结构为
(2)同样通过F 的结构式分析可知由C 、D 合成化合物F 仍然是卤素原子与H 的取代反应 (3)通过对其相对分质量的分析可知,出来发生取代反应外,又发生了消去反应,故其结构
为;
(4)综上分析可知,在H 分子结构中,有苯环、氨基、羧基、羟基,由此不难得出其分子
结构为和;
(5)关注官能团种类的改变,搞清反应机理。
【备考提示】解答有机推断题时,我们应首先认真审题,分析题意,分离出已知条件和推断内容,弄清被推断物和其他有机物的关系,以特征点作为解题突破口,结合信息和相关知识进行推理,排除干扰,作出正确推断,一般可采取的方法有:顺推法(以有机物结构、性质和实验现象为主线,采用正向思维,得出正确结论)、逆推法(以有机物结构、性质和实验现象为主线,采用逆向思维,得出正确结论)、多法结合推断(综合应用顺推法和逆推法)等。
19.
二氧化钛(TiO 2)广泛用于制造高级白色油漆,也是许多反应的催化剂。
工业上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 3(钛酸亚铁,不溶于水)、Fe 2O 3及少量SiO 2杂质]作原料,制取二氧化钛及绿矾,其生产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⑴Ti 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4,位于元素周期表第ⅣB 族。
Ti 原子序数为 。
⑵FeTiO 3溶于过量硫酸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流程中生成TiO 2·xH2O 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若铁粉的用量不足,可能导致产品TiO 2中混有
杂质。
(5)以TiO 2为原料制取金属钛的其中一步反应为TiO 2+Cl 2+C
TiCl 4+( ),已知该反应中氧
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则另一生成物为 。
参考答案: (1)22(2分)
(2)FeTiO 3+4H +=Fe 2++TiO 2++2H 2O(2分) (3)TiO 2++(x+1)H 2O=TiO 2·xH 2O+2H + (2分) (4)Fe 2O 3(2分 ) (5)CO(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