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符号学看中国古代名学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并将 其 等 同 于作 为 思维 形
另 一种 观 点认 为 名 是 对 客观 对 象 的称 谓
。
并将 其 等 同于 作 为 语 言 单位 的 词或 作为 主 要 是 由于 两者 对 名 学 有 着
,
书写 单位 的 字
我们认 为
, 。
,
不 同 的审视 角 度不够确切。前 者 是 以传 统逻 辑 作 为对 名 学 审视 的参 照 标 尺 我们 认 为
。
说 明名 的本 义 是 音 和 义
,
的结 合 体 俪
。
这 正 好 相 当 于 现 代 语 言 学 中所 说 的 词
,
《 墨 辩》 说
“
声 出口
,
俱有名
若姓 字
。
”
( 《 经 说上》 7 9 ) 名 的音 和义 如 同 一 个 人 的姓 和名 字那 样 联 在 一起
这 说 的同样是 词
:
但 问题 是
。
后者 则 是将 语 言学 作 为 对
,
名学 审 视 的 比 况 对 象
这 两 种 观 点 的确 都 有 一 定 的 理 据
,
但 又 都 不免 有 失 片面 或
,
先 看名 和 概念的 关系 当以 《 小取 》 中的 实也
。
在 《 墨辩 》 诸 文 中 有 多处 提 到 名
”
而 最 能 表 明名 与 概 念 关 系 的
,
其 理 论 成 果是 世界
本 文 从 符 号 学 的 角度
、
,
着 重就 如 何 看待 中 国 古 代 名 学 中名 的
语 境等 理 论 所 体 现 的符 号 学意 义作 了
以
及 中 国 古 代 名 学 中有 关 名 的 生 成
.
名 实关 系
、
某 些 探讨
中国 古代 名 学 是 围绕 正 名 这 一 重要 课 题而 形 成 的 理 论学 说 意义
DOI : 10. 16169 /j . i ssn. 1008 -293x. s. 1998. 02. 010
第 1 卷草 期
9 9 年 月 1 O
队
O
SA
2 学 院 学 报 绍 兴 文 理 6 E GE O A S J J O G8 O RS 胭
o
1
枷
, 98 RT
L E
F E
l X N
LL
u
F
我们 认 为 当 先 明确 词 和 字 的 区 别
绍 兴 文 理 学 院学报 ( 哲学 社会科 学版
第
,
期
)
在现 代 语 言 学 中 词 和 字 是 有 明 确 分 工 的 书写符 号
;
:
词 具有 指 谓 意义
,
是音 和 义 的 结 合 体
,
字 只是 词 的
如 果 说 词 是 指 谓 意 义 的载 体
举彼实也 故
。
”
“
彼 实 也故
。
意为 该事 物所 以然 之 故
,
事 物 的 所 以然 之 故 也 就 是事 物 的本 质属 性 因此 名 具 有 认 识 的功 能
, ,
名 是 对 客 观 对 象 的反 映
:
并 且 反 映 的 是事 物 的本 质 属 性 但 问题 是 也 也
(
。 。 ,
这 正 好 与 传 统逻 辑 中 的概 念 相 当
以上 书 于 策
,
名在 中 国古 代 也 并 非 只 表 示 为音 义 结 合 的 词
。
。
《 仪礼
聘礼 ) 中说
“
百名
,
不 及 百 名 书于 方
”
“
百名
。
”
在 这 里 显 然 指 的是 一 百 个 语 言 符 号 的 书 写 形式
?
这恰 好 又 与 现代 语 言学 中所 说 的 字相 当
。 ,
为 什 么 名 在 中 国 古代 不 仅 有 词 的含 义 的 实 际 及 汉 字 的特 点相 关 联 都 只 纪 录 汉语 的 一个 音 节
“
“
以名 举 实
;
为最
。
《 1 经上》 第 3
,
条对
举
”
有 这 样 的解 释
。
:
“
举
。
,
拟
《 经
”
,
”
“
拟
”
意 为摹 拟
;
摹 拟 的本 质 就 是 反 映
:
可 见 名 是对 实 ( 即 客 观 对象 ) 的反 映
,
1 说上 》 第 3
条 对 此 还有 进 一 步 的解 释
,
“
(举
) 告 以文 名
,
,
、
约 定俗 成
。
”
。
如 果 说概 念 除 了 认 识功 能 外
还 具指 谓 功 能
有 约 定 俗成 的特 点
。
那 显 然 是 站 不住 脚 的
。 ,
这 说 明将 中 国 古代 名 学 中 的名 简
。
单 地 比 作 传 统逻 辑 中 的概 念 是 片 面 的 再 说 名 和 字 或 词 的关 系
要 明确 名 与 词 或 字 的关 系
。 ,
,
那 么 字便 是 词 的载 体
:
而 字 对 于 指 谓 意 义来 说就 只
,
能 算 作载 体 的 载 体 了 从 古人 的 解 释 看
冥也
,
名 的 确与 词相 关 自名
。
。
《 说文 解 字 》 云
“
名
:
自命 也
,
,
从
口
从夕
,
。
夕者
冥 不相 见
,
,
故
以口
”
名 是 在 黑 夜 里 能传 递 信 息 的 声音
D
N
从 符 号 学看 中 国 古 代 名 学
徐阳春
提要 语 言 符 号 在 整 个 符 号 系统 中据 于 无 可 争 辫 的 中心 位 置
. ,
中 国 古 代 以 名 为 主 要 审视
,
对 象的 正 名 理 论 对 汉 语这 一 自然 语 言 符 号 体 系进 行 了 广 泛 而 深 入 的 研 究 符 号 学思 想 史 的 重 要 组成 部 分 含义
“
名并 非 只 具 有 认 识 的 功 能 知 此之不 在 此也
,
公孙 龙 在 《 名 实 论 》 中说 得 明 白
;
夫名
,
,
实谓
。
知此 之 非 此 也
” “
则 不谓 也
。
知彼 之 非彼 也
《 墨辩 》 说
:
,
知 彼之不 在彼也
,
则不 谓
”
可 见名 除 了认 识 功 能 外 是
、
还具 有指 谓 功 能 相通
,
。
因此
,
要 讨 论名 学 的 符 号学
首 先必 须 对 名 学 之
:
“
名
,
”
的 含 义 有 一个 明确 的 认 识
。
名 在 汉 语 中有 多个 义 项 解 主要 有 两种 不 同 的观 点 式 的概 念
;
但 本文 只 在 名学 这 一 特 定范 围予 以讨 论
, ,
。
至 今 学术 界对 名 的理
一 种 观 点认 为 名是 对 客观 对 象 的 反 映 在 名 的理 解 上 之 所 以存在 这 种 分 歧
,
“
一
偏 弃 之谓
,
无固 是也
《 0 4 经下》 1 )
:
”
与 臣
、
“
实
”
“
无 固是
。
”
就 是 说 名 与所 指 谓 对 象 之 间没 有 必然 联 系
( 《 经上》 34 )
“
;
《 墨 辩》 又说
“
君
萌 (民)
,
,
通约 也
”
这 是 说 名 是 人 们 共 同约 定
,
的
。
而荀 子 则 干 脆 将 名 的这 一 特 点概 括 地表 示 为
并将 其 等 同 于作 为 思维 形
另 一种 观 点认 为 名 是 对 客观 对 象 的称 谓
。
并将 其 等 同于 作 为 语 言 单位 的 词或 作为 主 要 是 由于 两者 对 名 学 有 着
,
书写 单位 的 字
我们认 为
, 。
,
不 同 的审视 角 度不够确切。前 者 是 以传 统逻 辑 作 为对 名 学 审视 的参 照 标 尺 我们 认 为
。
说 明名 的本 义 是 音 和 义
,
的结 合 体 俪
。
这 正 好 相 当 于 现 代 语 言 学 中所 说 的 词
,
《 墨 辩》 说
“
声 出口
,
俱有名
若姓 字
。
”
( 《 经 说上》 7 9 ) 名 的音 和义 如 同 一 个 人 的姓 和名 字那 样 联 在 一起
这 说 的同样是 词
:
但 问题 是
。
后者 则 是将 语 言学 作 为 对
,
名学 审 视 的 比 况 对 象
这 两 种 观 点 的确 都 有 一 定 的 理 据
,
但 又 都 不免 有 失 片面 或
,
先 看名 和 概念的 关系 当以 《 小取 》 中的 实也
。
在 《 墨辩 》 诸 文 中 有 多处 提 到 名
”
而 最 能 表 明名 与 概 念 关 系 的
,
其 理 论 成 果是 世界
本 文 从 符 号 学 的 角度
、
,
着 重就 如 何 看待 中 国 古 代 名 学 中名 的
语 境等 理 论 所 体 现 的符 号 学意 义作 了
以
及 中 国 古 代 名 学 中有 关 名 的 生 成
.
名 实关 系
、
某 些 探讨
中国 古代 名 学 是 围绕 正 名 这 一 重要 课 题而 形 成 的 理 论学 说 意义
DOI : 10. 16169 /j . i ssn. 1008 -293x. s. 1998. 02. 010
第 1 卷草 期
9 9 年 月 1 O
队
O
SA
2 学 院 学 报 绍 兴 文 理 6 E GE O A S J J O G8 O RS 胭
o
1
枷
, 98 RT
L E
F E
l X N
LL
u
F
我们 认 为 当 先 明确 词 和 字 的 区 别
绍 兴 文 理 学 院学报 ( 哲学 社会科 学版
第
,
期
)
在现 代 语 言 学 中 词 和 字 是 有 明 确 分 工 的 书写符 号
;
:
词 具有 指 谓 意义
,
是音 和 义 的 结 合 体
,
字 只是 词 的
如 果 说 词 是 指 谓 意 义 的载 体
举彼实也 故
。
”
“
彼 实 也故
。
意为 该事 物所 以然 之 故
,
事 物 的 所 以然 之 故 也 就 是事 物 的本 质属 性 因此 名 具 有 认 识 的功 能
, ,
名 是 对 客 观 对 象 的反 映
:
并 且 反 映 的 是事 物 的本 质 属 性 但 问题 是 也 也
(
。 。 ,
这 正 好 与 传 统逻 辑 中 的概 念 相 当
以上 书 于 策
,
名在 中 国古 代 也 并 非 只 表 示 为音 义 结 合 的 词
。
。
《 仪礼
聘礼 ) 中说
“
百名
,
不 及 百 名 书于 方
”
“
百名
。
”
在 这 里 显 然 指 的是 一 百 个 语 言 符 号 的 书 写 形式
?
这恰 好 又 与 现代 语 言学 中所 说 的 字相 当
。 ,
为 什 么 名 在 中 国 古代 不 仅 有 词 的含 义 的 实 际 及 汉 字 的特 点相 关 联 都 只 纪 录 汉语 的 一个 音 节
“
“
以名 举 实
;
为最
。
《 1 经上》 第 3
,
条对
举
”
有 这 样 的解 释
。
:
“
举
。
,
拟
《 经
”
,
”
“
拟
”
意 为摹 拟
;
摹 拟 的本 质 就 是 反 映
:
可 见 名 是对 实 ( 即 客 观 对象 ) 的反 映
,
1 说上 》 第 3
条 对 此 还有 进 一 步 的解 释
,
“
(举
) 告 以文 名
,
,
、
约 定俗 成
。
”
。
如 果 说概 念 除 了 认 识功 能 外
还 具指 谓 功 能
有 约 定 俗成 的特 点
。
那 显 然 是 站 不住 脚 的
。 ,
这 说 明将 中 国 古代 名 学 中 的名 简
。
单 地 比 作 传 统逻 辑 中 的概 念 是 片 面 的 再 说 名 和 字 或 词 的关 系
要 明确 名 与 词 或 字 的关 系
。 ,
,
那 么 字便 是 词 的载 体
:
而 字 对 于 指 谓 意 义来 说就 只
,
能 算 作载 体 的 载 体 了 从 古人 的 解 释 看
冥也
,
名 的 确与 词相 关 自名
。
。
《 说文 解 字 》 云
“
名
:
自命 也
,
,
从
口
从夕
,
。
夕者
冥 不相 见
,
,
故
以口
”
名 是 在 黑 夜 里 能传 递 信 息 的 声音
D
N
从 符 号 学看 中 国 古 代 名 学
徐阳春
提要 语 言 符 号 在 整 个 符 号 系统 中据 于 无 可 争 辫 的 中心 位 置
. ,
中 国 古 代 以 名 为 主 要 审视
,
对 象的 正 名 理 论 对 汉 语这 一 自然 语 言 符 号 体 系进 行 了 广 泛 而 深 入 的 研 究 符 号 学思 想 史 的 重 要 组成 部 分 含义
“
名并 非 只 具 有 认 识 的 功 能 知 此之不 在 此也
,
公孙 龙 在 《 名 实 论 》 中说 得 明 白
;
夫名
,
,
实谓
。
知此 之 非 此 也
” “
则 不谓 也
。
知彼 之 非彼 也
《 墨辩 》 说
:
,
知 彼之不 在彼也
,
则不 谓
”
可 见名 除 了认 识 功 能 外 是
、
还具 有指 谓 功 能 相通
,
。
因此
,
要 讨 论名 学 的 符 号学
首 先必 须 对 名 学 之
:
“
名
,
”
的 含 义 有 一个 明确 的 认 识
。
名 在 汉 语 中有 多个 义 项 解 主要 有 两种 不 同 的观 点 式 的概 念
;
但 本文 只 在 名学 这 一 特 定范 围予 以讨 论
, ,
。
至 今 学术 界对 名 的理
一 种 观 点认 为 名是 对 客观 对 象 的 反 映 在 名 的理 解 上 之 所 以存在 这 种 分 歧
,
“
一
偏 弃 之谓
,
无固 是也
《 0 4 经下》 1 )
:
”
与 臣
、
“
实
”
“
无 固是
。
”
就 是 说 名 与所 指 谓 对 象 之 间没 有 必然 联 系
( 《 经上》 34 )
“
;
《 墨 辩》 又说
“
君
萌 (民)
,
,
通约 也
”
这 是 说 名 是 人 们 共 同约 定
,
的
。
而荀 子 则 干 脆 将 名 的这 一 特 点概 括 地表 示 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