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师高级中学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第二阶段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命题人:张振丽审卷人:孔令霞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

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 荀子、孟子
B. 荀子、董仲舒
C. 商鞅、孟子
D. 韩非子、董仲舒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韩非子主张君主专制,西汉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符合题意,故D正确;荀子属于儒家,不是法家,故AB排除;孟子属于战国时期,不是汉朝,故C排除。

2.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

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
A. 英雄、侠客、隐士、君子
B. 君子、侠客、隐士、英雄
C. 英雄、隐士、侠客、君子
D. 君子、侠客、英雄、隐士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提倡“仁爱”,注重自身修养和伦理道德,体现君子之风;墨家主张“兼爱、非攻”,不分
等级,反对侵略战争,与侠客对应;道家主张“无为而治”,与隐士对应;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依法治国,与英雄对应,故B正确;儒家理想人格不是英雄,故AC排除;法家理想人格不是隐士,故D排除。

3.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体现时代发展趋势的是
A. 经世致用
B. 天下为主,君为客
C. 工商皆本
D.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题干“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体现时代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之际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发展,“工商皆本”最能体现这一时代发展趋势,故C正确;经世致用强调务实学风,不符合题意,故A排除;天下为主,君为客,主要是批判君主专制,故B排除;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社会责任感,不符合题意,故D 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题干信息“明清之际……时代发展趋势”,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发展等方面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4.《宋史》中出现了一批下列人物名字——王克己、张先忍、陈从信、赵安仁、赵端礼、张忠恕。

从中可以推测影响他们思想的是
A. 佛学
B. 法学
C. 理学
D. 道学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宋史》……王克己、张先忍、陈从信、赵安仁、赵端礼、张忠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克己、先忍、从信、安仁、端礼、忠恕”都体现了理学强调伦理道德的特点,故C正确;佛学主要不是宣扬封建伦理道德,故A排除;法学强调以法治国,故B
排除;道学也不是以宣扬封建伦理道德为主,故D 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题干信息“克己、先忍、从信、安仁、端礼、忠恕”,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理学强调伦理道德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5.古希腊一位著名思想家说:“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

”这位思想家是
A. 普罗泰格拉(普罗塔哥拉)
B. 苏格拉底
C. 柏拉图
D. 亚里士多德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观点是对“知识即美德”最好解释,提出此观点的是苏格拉底,故B 项错误。

A 提出的是人是万物尺度;C 提出“哲学家王”思想;D 是涉及伦理学和形而上研究。

6.马丁.路德反对“赎罪券”,认为“信仰上帝,灵魂便可以得救。

”其积极意义是
A. 保证了农民的既得利益
B. 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C. 维护了德意志各阶级的利益
D. 打破了人们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信仰上帝,灵魂便可以得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强调因信称义,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这打破了人们对罗马教会的迷信,故D 正确;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并没有保证农民的既得利益,故A 排除;“教随国定”不符合材料“信仰上帝,灵魂便可以得救”,故B 排除;“维护了德意志各阶级的利益”说法过于绝对,错误,故C 排除。

7.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

”托克维尔此处所说的“最大胆的学说”的提出者是
A. 康德
C. 孟德斯鸠
D. 伏尔泰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制度,这体现了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的学说,故C正确;康德没有提出三权分立,故A排除;薄伽丘属于文艺复兴时期,与材料无关,故B排除;伏尔泰也没有主张三权分立,故D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题干信息“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思想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8.“过去用羊皮纸制作一本《圣经》至少要300张羊皮。

……所到之处,羊皮纸被取代。

事实证明,它的价值十分显著。

”这里的“它”是指
A. 火药
B. 印刷术
C. 造纸术
D. 指南针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所到之处,羊皮纸被取代。

事实证明,它的价值十分显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造纸术传播的影响,故C正确;火药与“羊皮纸被取代”无关,故A排除;印刷术不等于造纸术,故B排除;指南针主要用于航海,故D排除。

9.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

”下列书法中,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的字体是
A. 隶书
B. 楷书
C. 行书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草书的特点,笔画连绵,极具美感,故D正确;隶书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雁尾”,故A排除;楷书结构严整,笔画工整,故B排除;行书形体和笔势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故C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题干信息“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草书的特点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10.“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

这些诗句描述的中国传统艺术是
A. 魔术
B. 戏剧
C. 绘画
D. 杂技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戏剧的场景虚拟化的特点,故B正确;魔术与““三五步走遍天下,……几更时万古千秋”无关,故A排除;绘画通过笔墨线条表现事物,与材料无关,故C排除;杂技通过身体技巧完成一系列高难动作,故D排除。

11.牛顿的墓碑上镌刻着这样一行文字:“……自然与自然的定律,都隐藏在黑暗之中;上帝说‘让牛顿来吧!’于是,一切变为光明。

”牛顿之所以获得这样高的评价,是因为他
A. 创立了经典力学
B. 捍卫了“地心说”
C. 挑战了“进化论”
D. 发展了“相对论”
【答案】A
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力学上牛顿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故选A。

牛顿在天文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但不是捍卫“日心说”,排除B;达尔文进化论是19世纪中期提出,排除C;20世纪初期,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排除D。

点睛:本题要挖掘材料的隐含时间信息,牛顿是17世纪的物理学家。

而CD与牛顿所处不符。

而结合所学,牛顿没有捍卫“日心说”。

12.2014年,美国大片《星际穿越》在全球热映。

片中的“第五维空间”、“虫洞旅行”、“星际航行”等概念不断刷新人们的宇宙观。

这些概念的提出是基于
A. 经典力学理论
B. 电磁感应现象
C. 量子理论
D. 相对论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第五维空间”、“虫洞旅行”、“星际航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时空的相对性,源于相对论,故D正确;经典力学理论与时空穿越无关,故A排除;电磁感应现象与电力的运用相关,故B排除;量子理论属于微观世界研究领域,故C排除。

13.“进步的观念在十八世纪的思想革命中是突出的。

……哲学家们勇敢地批评国家、社会和教会,并指出通向新的人间天堂的道路。

”这里的“思想革命”是指
A. 文艺复兴
B. 启蒙运动
C. 宗教改革
D. 智者运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十八世纪的思想革……批评国家、社会和教会,并指出通向新的人间天堂的道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启蒙运动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勾画理想蓝图,
故B正确;文艺复兴没有批判君主专制制度,故A排除;宗教改革主要反对天主教的权威,故C排除;智者运动主张人文精神,故D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十八世纪的思想革……批评国家、社会和教会”,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启蒙运动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14.1889年上海格致书院春季考试的一份答卷中写道:“(某人)一千八百五十九年,特著一书论万物分种类之根源,并论万物强存弱灭之理……此谓天道自然之理。

”文中的“天道自然之理”指的是
A. 经典力学
B. 相对论
C. 量子论
D. 进化论
【答案】D
【解析】
材料“一千八百五十九年,特著一书论万物分种类之根源,并论万物强存弱灭之理”反映了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的进化论内容,故D正确;经典力学属于牛顿的成就,与材料无关,故A错误;相对论属于爱因斯坦,故B错误;量子论属于普朗克,故C错误。

故选D。

15.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说:“这是孙中山最具前瞻性的思想遗产。

也是当时最为曲高和寡的政治主张,但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

”这段话评论的是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 民主主义
【答案】C
【解析】
【详解】孙中山主张的民族主义是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以辛亥革命为标志而完成历史任务,排除A;民权主义的宗旨是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
和国,与材料不符,排除B;民生主义是平均地权,减少社会贫富分化。

民生主义反映了孙中山扩大广大人民利益的美好愿望,在当时显得不切实际,所以“曲高和寡”。

但“百年后”的今天,中国和世界都面临着社会贫富分化拉大这一社会问题,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主张对于我们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故选C。

民主主义不是三民主义的内容,排除D。

16.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正式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 中共七大
B. 中共三大
C. 中共二大
D. 中共八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题干“正式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中共七大正式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故A正确;中共三大、中共二大、中共八大都与题干无关,故BCD排除。

17.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被中国共产党称为“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是因为它
A. 指导了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巨变
B. 标志着孙中山放弃欧美道路改走苏联道路
C. 系统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D. 同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纲领基本一致
【答案】D
【解析】
【详解】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增加了反帝反封的内容,使之与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故D项正确;旧三民主义指导下发生了第一次历史巨变,选项A排除;孙中山是资产阶级,不可能走社会主义道路,排除选项B;选项C是毛泽东的理论,排除。

18.五四运动爆发后,李大钊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
A. 《法俄革命之比较》
B. 《庶民的胜利》
C.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依据所学可知,《法俄革命之比较》、《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与《庶民的胜利》都是李大钊宣传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文章,前三篇写于五四运动前,《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才是五四运动时期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故应选C 。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9.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过程。

其中主张从思想文化层面学习西方的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新文化运动
C. 戊戌变法
D. 洋务运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题干“主张从思想文化层面学习西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与科学,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故B 正确;太平天国运动以推翻清朝统治
主要目标,与
题干无关,故A 排除;戊戌变法主要学习西方制度,故C 排除;洋务运动主要学习西方科技,故D 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题干信息“从思想文化层面学习西方”,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新文化运动的特点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20.维新变法时期,发表《变法通议》,宣传民权学说的人物是
A. 梁启超
B. 魏源
C. 林则徐
D. 严复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题干“发表《变法通议》,宣传民权学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维新变法时期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故A正确;魏源编写《海国图志》,故B排除;林则徐主持编写《四洲志》,故C排除;严复与《变法通议》无关,故D排除。

21.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的标志是
A. 相对论的提出
B. 自由落体定律的提出
C. 量子力学的诞生
D.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题干“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的标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量子论标志着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故C正确;相对论论述了时空的相对性,与题干无关,故A排除;自由落体定律并不属于微观世界,故B排除;电磁感应现象与电的运用有关,故D排除。

22.从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带来的后果看,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
①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②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因此改变
③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出现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以来前两次科技革命作用或影响的理解。

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①②③都是近代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由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存在而引发的,与科技革命无关,故选B项。

考点:蒸汽革命和电气革命的影响。

点评: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人类社会迄今为止产生了三次大的科技革命,按其产生的先后顺序依次是蒸汽革命,电气革命和信息革命。

这三次科技革命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增加人类战胜自然的能力,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

23.2017年6月26日,知名导演张艺谋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四十年前的那场重大改革,让我改变了命运。

”张艺谋所说的“重大改革”是指
A. “双百方针”的实行
B. “科教兴国”的实施
C. “三个面向”的提出
D. 高考选拔制度的恢复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2017年……四十年前的那场重大改革,让我改变了命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1977年恢复高考的作用,故D正确;“双百方针”的实行与高考恢复无关,故A排除;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故B排除;“三个面向”的提出在1983年,故C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题干信息“2017年……四十年前”,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1977年恢复高考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24.下列中国的科技成果中,出现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
A. 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B. 原子弹、氢弹研制成功
C. 把宇航员送入太空
D.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题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指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 2003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符合题意,故C正确;杂交水稻培育成功在1973年,故A排除;原子弹、氢弹研制成功分别在1964年和1967年,故B 排除;“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在1970年,故D排除。

25.新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是
A. 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B. 1964年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C.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 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地面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题干“新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0年新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故A正确;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和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都不属于航天领域,故BC排除;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地面,属于载人航天,不符合题意,故D排除。

26.1956年,中宣部部长陆定一指出:“学术问题、艺术问题、技术问题,应该放手发动党内外知识分子进行讨论,放手让知识分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发挥个人的才能,采取自己的风格,应该容许不同学派的存在和新的学派的树立。

”这一言论体现了
A. 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B.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C. 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
D. “三个面向”的教育指导方针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1956年……学术问题、艺术问题、技术问题,应该放手发动党内外知识分子进行讨论,放手让知识分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思想,故B项正确;材料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也不能体现科教兴国的战略,故C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三个面向”的教育指导方针,故D
项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时间“1956年”,再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党内外知识分子进行讨论,放手让知识分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入手,即可正确判断。

27.深刻揭露金钱至上的罪恶,展示了19世纪前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是
A. 《哈姆雷特》
B. 《唐璜》
C. 《人间喜剧》
D. 《战争与和平》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深刻揭露金钱至上的罪恶”“19世纪前期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这部作品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故C项正确;A项是16世纪莎士比亚的作品,排除;B项是浪漫主义文学,排除;D项是反映的是俄国的社会状况,排除。

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19世纪前期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从中可以分析出正确答案。

28.在美术创作上有画家提倡用“物理般的眼睛”观察和描绘光,坚持户外创作,力争画出真实的光的效果。

该画家所属的流派是
A. 浪漫主义
B. 古典主义
C. 现代主义
D. 印象主义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观察和描绘光,坚持户外创作,力争画出真实的光的效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印象派注重光和色的特点,故D正确;浪漫主义注重情感表达,强调艺术家的主观创造性,不符合题意,故A排除;古典主义偏重理性,注意形式的完美,故B排除;
现代主义具有前卫特色、与传统文艺截然不同,故C排除。

29.“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以顽强的毅力与命运抗争,架起了欧洲古典主义音乐与浪漫主义音乐桥梁的是
A. 海顿
B. 贝多芬
C. 莫扎特
D. 柴可夫斯基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扼住命运的咽喉……欧洲古典主义音乐与浪漫主义音乐桥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贝多芬的贡献,故B正确;海顿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故A排除;莫扎特是欧洲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故C排除;柴可夫斯基是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其作品也有一定的民族乐派特征,故D排除。

30.两次世界大战彻底打破了欧洲社会岌岌可危的旧秩序,战争给整个欧洲带来的巨大灾难,知识敏感的知识分子,尤其是文学家和艺术家们,对资本主义的价值体系和伦理体系产生严重的怀疑,并滋生反叛情绪,以下作品体现“反叛情绪”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可以知道材料反映的是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原因, 等待戈多是二战以后的贝克特的现代主义戏剧,D选项符合题意。

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的浪漫主义作品,A选项排除。

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B选项排除。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托尔斯泰的,现实主义作品,C选项排除。

二.非选择题第31小题12分,第32小题12分,第33小题16分,共40分
31.学习西方、寻求变革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材料二中国近代某著名杂志创刊号目录的局部图
材料三 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战胜的旗。

到处所闻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的凯歌的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书”是哪本书?魏源此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此书的编写反映出当时知识界出现了什么样的社会思潮?
(2)请指出材料二所示杂志

创办者。

该杂志宣传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该杂志在当时发挥
了什么重大作用?
(3)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了当时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材料三文章的发表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答案】(1)《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向西方学习;
(2)陈独秀;民主与科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宣传了新思想,促进了广大青年的觉悟;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3)新文化运动;宣传了俄国十月革命,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解析】
【详解】(1)书名,据材料一“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材料一中的“书”是《海国图志》。

核心思想,结合所学知识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角度回答魏源此书的核心思想。

社会思潮,结合所学知识从向西方学习的角度回答此书的编写反映出当时知识界出现了什么样的社会思潮。

(2)创办者,据材料二“民国四年……敬告青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材料二所示杂志是《青年杂志》,其创办者是陈独秀。

核心思想,结合所学知识从民主与科学的角度回答该杂志宣传的核心思想。

作用,结合所学知识从运动阵地、宣传思想、促进觉悟等方面回答该杂志在当时发挥了什么重大作用。

(3)事件,据材料三“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新文化运动的角度回答当时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意义,结合所学知识从宣传十月革命、传播马克思主义等方面回答材料三文章的发表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32.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三位伟人的思想理论在不同时期起了关键的指导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