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讲 色彩的运用.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
16%
(4)影响色温的因素
无论是自然光还是人工光,其色温并非一成 不变,随着自然条件的变化和人工因素或技术 因素的影响,光源的色温就会发生变化。
A、地球的自转运动使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不 断变化,自然光在一天的时间内色温也在不断 变化。晨昏朝暮,上午、下午以及中午等不同 时间段里,日光的色温是不同的。日出之前和 日落之后的色温都非常高(甚至大于中午日光 的色温),而日山之后色温急剧降低,然后到 上午逐步升高,到中午前后达到5600K左右的 正常色温,到下午色温又降低,在日落之前色 温降到最低,日落之后色温又急剧升高。
通常人眼可以见到的光线,由7种色光 的光谱所组成,其中有些光线偏蓝, 有些则偏红,这是因为这些光线有着 不同的色温。
色温,又称色温度或光源色温,借用 完全辐射体的温度来表示光源的光谱 成分。完全辐射体的光谱特征是随着 温度的升高,光谱能量逐渐在短波区 域移动,不同的光源色温,表示不同 的光谱分布,这样,热辐射光源的光 谱成分可以用相应的温度来表示。
C、色光的互补 当两种色光混合形成白光时,则这两种色光 为互补色光。 色光的互补关系如下: 蓝光(B)+黄光(G+R)=白光(w) 青光(D+C)+红光(R)=白光(w) 绿光(G)+品光(B+R)=白光(w) 天蓝(2B十G)十橙光(2B十G)=白光(W) 翠绿(2G+B)+粉光(2R+B)=白光(w) 草绿(2G+R)+紫光(2D+R)=白光(w)
(3)色光的滤减
运用滤光镜从比较复杂的色光中减去某种色 光,从而形成另一种色光,这种现象,就是 色光的滤减。比如运用黄色滤色镜,能透过 红光与绿光,而蓝光被吸收过滤,所以,透 过滤色镜后的光线呈黄色光。这时得到的黄 色光不是内红、绿色光混合的结果,而是通 过吸收白色光中的蓝色光而获得的色光
(4)色光相加与色光相减的区别
4、色彩的基本特征
(1)色别
色别指的是色彩之间的区别,也称色相、色 名。光谱中显示的红、橙、黄、绿、青、蓝、 紫等都是不同颜色的色别。色别是色彩的主 要特征。因为人们视觉上的差异,以及色明 度、饱和度的变化,对同一色别的颜色会有 不同的感觉,同一色别不一定就是指同一颜 色,而是指同一类色彩。比如黄色这一色彩, 可以呈现为橙黄、纯黄、浅黄等颜色;人眼 在最好的观察条件下,所能分辨的光谱中的 色别数目大约150多种,还能分辨出光谱中没 有的30多种红、紫之间的一系列色别。
(2)明度
同一色别的色彩,在视觉上还有深浅、明暗之分。这就是色 明度,是色彩的基本特征之一。色彩的明度可以用反光率来 表示的颜色属性,反光率大则明度大,反光率小则明度小。
同一色别的明度大小决定于该色中所含的黑、白消色成分的 多少。含白色成分越多,明度越大,含黑色成分越多,明度 越小。一般情况下,纯色的明度适中,随着黑白成分的加入, 会使色彩的明度减少或增大,消色中的白色明度最大,黑色 明度最小。明度的差别是构成影视画面影像层次的主要因素。 人眼对色彩明度的反映相当敏感,能精确地判断明暗之间的 差别,但因为人服眼视觉适应性特征,不能准确判断色彩的 明亮度的大小。
D、人工光源的灯具前加上透明的色纸,可以改变光 源原有的光谱成分,使透射出来的光的色温发生变化。 比如,加上暖色的透明灯光纸,则光源的色温会降低, 如果加上冷色的透明灯光纸,则光源色温就升高。
二、色彩的基本原理
影视画面中色彩的形成是光源与物体自身的显色 特性的综合体现,对色彩的感觉是人的生理机能 和心理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光源色温的不同,其自身的光谱成分也不同, 也就是说光源的光谱成分中所含有的红、绿、 蓝三种色光的成分也不一样,感光载体对光 源的红、绿、蓝光的感光比例就不一样,所 形成的画面色彩效果也就不同。
光源色温 红光
绿光 蓝光
日 光5600 33%
34%
33%
卤钨灯3200 47%
34%
19%
白炽灯2800 50%
目前我国用于电影、电视照明用的人工光源 相当一部分是卤钨灯系列,这类光源在使用 过程中色温比较稳定,还具有体积小、耐用 等优点。此外,因为镝灯的光源色温接近于 日光色温,在影视摄影中也被广泛采用。
(3)光源色温的光谱分析
我们知道,彩色感光胶片由感红、感绿、 感蓝三层乳剂组成,根据日光型或灯光型胶 片对色温的要求,其乳剂构成也有一定的区 别。电视摄像机也通过分色棱镜将光线分成 红、绿、蓝三原色光。无论是电影胶片还是 摄像机的摄像管或CCD芯片,都是通过对三原 色光进行感光或光电转换来还原彩色影像。
第十四节 色彩的运用
一、光源色温
色温直接影响到光线的颜色,影响到影视 画面色彩的是否正常还原。
电影摄影和电视摄像中,彩色胶片以及摄 像管与CCD芯片等感光载体对不同色温的光 线反应非常敏感。人的眼睛受色觉守恒和 视觉心理特性的作用,一般情况下不能区 分不同色温的光线色彩的变化。
1、什么是色温
同时色对比对光也具有对比的特性、比如在明亮的背 景前,会感觉物体上所有的色都在变暗,在黑暗的背景 前,会感觉变亮。
(3)相继色对比
当人眼注视某一有色的物体一段时间之后,也会出 现色觉疲劳现象,再将视线转面另一均匀的物体表面 时,就可以看到一个彩色后象,这种视觉现象就是色 的相继对比,或者叫相继色反差。
色温与光谱成分之间既有区别又有一定的 联系。物体颜色实际上是一种视觉心理和 生理上共同作用的结果,所有颜色印象的 产生,是由于人眼对光谱的反应,所以色 温只是用来表示颜色的视觉印象,色温既 不是颜色的标志,也不是亮度的标志。
2、光源的色温
(1)自然光的色温
自然光是指大自然中固有的光线,主要是 指日光和天空光。由于地球自转运动,太 阳的高度、照度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 此外,自然光还受制于时间、季节、气候、 地理等条件。这些条件的变化,都会使自 然光的色温发生变化。
2、视觉对色彩的感觉 (1)色觉适应 平时人们观看物体,总是处在多变的光线条件下。 而人的眼睛在不同的光线条件下观察同一物体时,在 颜色感觉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这种现象就是人眼的 色觉适应或者是色觉守恒。视觉的这种生理特性使人 们不能客观地识别物体的色彩。 色觉适应的原因一是因为人们观察物体时的,人们 对颜色的记忆,以及心理作用使人们不易察觉颜色的 变化,另一方面,人眼的色觉在不同的光线照明条件 下,具有自动调整、适应的特性。但色觉适应并非是 绝对的适应或者绝对的守桓,在一些情况下还是能感 觉到颜色的变化。 在电影摄影或电视摄像中,电影胶片或摄像机并没 有这种色觉适应的能力,因此,当光源色温发生变化 的时候,应适当调整校色滤光片,以保证所拍摄画面 的色彩还原正常。
色彩与光紧密相关。如果没有光,色彩就得不到 体现,没有光,就没有色彩。色彩实际上是人的 眼睛通过物体这一载体,对光的一种反应或感知。 一个自身不发光的物体,必须在一定的光源照射 下,才能有色彩显现。不发光的物体在接受光的 照射时,把本身不吸收的光线反射出去或透射出 去,当这些反射或透射的光线射人人的眼睛的时 候,再通过视觉的心理过程,人的眼睛就看见了 这一物体的色彩。
光源
色 温(K)
日光
5400
阳光(中午或中午前后) 5600-580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日出、日落时刻
2000-3000
日出后或日落前一小时 3500-4500
薄云遮日
7000-9000
阴天
6500-7500
晴朗的北方天空
10000以上
一些常见的自然光的色温,这些色温都是大 约值,因为色温的高低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比如太阳入射角、天气变化、云、薄雾、烟 尘等都会使色温升高或降低一些。
色后像与原来物体的颜色是补色关系。这一色后像 的现象,同样也会出现在其他非白色的物体表面上。
相继色对比现象给画面的色彩特征带来一定的影响, 可以改变色彩基调、明度以及对比关系。同时、也会 使上下镜头之间的色调组接产生某种色彩效果,作用 于观众的视觉。因此在具体拍摄中,要依据剧情要求, 恰当地运用这一规律,使上下镜头的色调衔接更加和 谐。
1850
家用白炽灯(40W-60W) 2600
家用白炽灯(100W-250W) 2700-2900
家用白炽灯(500W) 2900左右
卤钨灯
3200
碘钨灯
3200
镝灯
5600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人工光在色温 上有着很大的区别。此外,同—种人工光因 为使用条件的不同,色温也会发生变化。比 如,灯具的使用期限、老化程度,电源电压, 灯具的反光镜、聚光镜和散射器件之类等因 素的不同,都会对光源的实际色温产生影响。
(2)同时色对比
当人们在同一时间内观察某一物体,同时接受两种或 两种以上的颜色刺激时,就会对颜色产生一种比较。也 就是说,人们观察物体,感受物体的颜色时,会受物体 周围或相邻颜色的影响,色觉会因此发生变化。
这是因为人眼会产生色觉疲劳的现象。 从中我们 可以发现,同时色对比对色的感知具有互补的特性。比 如,灰色的物体在红色背景上带青色,在蓝色背景上带 黄色等等。依据色对比的互补特性这一规律,可以发现, 任何色处在其补色的中间时,色饱和度就增大,颜色变 得鲜艳。如绿色物体在品红色背景上就显得更饱和。
②斜射及顶射:太阳光透射空气层的距离要 比平射时期要小得多,太阳光中各种波长的光 比较均衡,所以它呈白光性质,色温正常,为 5600K。
B、气候变化对色温的影响。气候变化包括为晴、阴、 雨、雪、雾等。一般来说阴天的色温比晴天要高,多 云时的蓝天色温也比晴天日光高。
C、人工光照明时,不同的照明灯具,其色温也不同。 同一照明灯具,因为电源电压的变化,也会使这一灯 具的光源色温发生变化,电压高,光源的色温也会高, 电压低,光源的色温也降低。此外,灯具自身的使用 年限、老化程度、灯具自身元器件的质量等因素,都 会影响到色温。
所以,色彩并不是单纯的物体本身所具有的性质, 而是通过光源、物体以及视觉三者的相互作用所 表现出来的一种现象。
1、三原色光及其混合的规律
(2)色光混合的规律 A、三原色光的等量组合
三原色光任两种彼此重叠的部分,又可以得到 别的色光: 绿光(G)+红光(R)=黄光(Y) 蓝光(B)+红光(R)=品光(00) 蓝光(B)+绿光(G)=青光(C) 蓝光(B)+绿光(G)+红光(R) = 白光(W)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一天之中由于地球的 自转运动带来的太阳光的变化,使色温也发 生很大变化,中午日光的色温与早晨日光的 色温相差很大。同时,气候变化对光源色温 也产生很大影响,晴天与阴天的色温相差也 很大。要注意日光和阳光之间的区别:日光 是指在晴天下阳光和天空光的混合光,而阳 光是指太阳的直射光。这两者的光线性质不 面,色温也不同。
B、三原色光以二比一的比例混合 蓝光与绿光2:1混合 蓝多绿少为天蓝(2B+C) 蓝少绿多为翠绿(2G +B) 绿光与红光2:1混合: 绿多红少为草绿(2G+R) 绿少红多为橙色(2R+G) 红光与蓝光2:1混合: 红多蓝少为粉色(2B+B) 红少蓝多为紫色(2B+R) 通过各种比例的色光的混合,可以形成多种色 光,也就是说可以模拟自然界中的各种色彩。
(2)人工光的色温
人工光主要是指人工的照明灯光,是影视摄 影中的主要光源。
人工照明灯具有聚光灯和散光灯之分,在色 温上也有高色温和低色温区别,既有日常照 明用的灯具,也有影视摄影专用的照明灯具。 各类人工光的用途、性能、功能的不同,其 色温也有着极大的差别。
光源
色 温(K)
火柴光
1700
蜡烛光
在一天的时间内,我们可以把太阳光投射到 地球表面的情况分为三种情形:平射、斜射和 顶射。
①平射:太阳光通过的大气层比较厚,阳光 被散射和遮挡的也比较多,阳光中的短光波被 吸收,散射光比较多,而长波光被吸收或散射 的少,所以此时投射到地球表面的阳光含有长 波光多,色温偏低。比如早晨日出时和黄昏日 落时的日光色温。
色光的混合与色光的滤减也就是平常说的色 光相加与色光相减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色光相加是色光与色光的叠加,相加之后的 形成新的色光的同时,也增加了亮度。
色光相减是从一种色光中吸收和过滤某种色 光,形成新的色光。比如在白光条件下,加 红色滤色镜,就能吸收蓝光和绿光,只透过 红光,这时色光的亮度减弱。如果再加上一 块绿色滤色镜,又将吸收过滤绿光以外的红 光和蓝光,两块滤色镜相加之后,几乎滤减 了所有的三原色光,就形成了无光的黑色, 亮度更是急剧降低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