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学案(有 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昌乐一中高一历史课时学案
班级小组姓名________ 使用时间 ___12__月______日编号
28
1.下列关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B.两极格局解体
C.多极格局已经形成
D.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2.2003年3月,美国出兵伊拉克,至今美国军队仍驻留在那里。
美国此举最本质的意图是
A.推翻萨达姆政权
B.控制那里的石油资源
C.控制中东,确立美国的霸权地位
D.打击恐怖主义
3.冷战结束后,世界民族矛盾和地区冲突有所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A.大国在地区争端中的“中立政策” B.两极格局的相对均衡状态被打破C.社会制度的矛盾相对缓和 D.“人权”问题日益严重
4.右图是1989柏林墙被推倒时的情形,下列不能说明:
A.德国统一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B.其倒塌预示着德国分裂局面结束
C西德统一东德说明西德社会制度优于东德
D其倒塌将使东、西德人民的交流更加频
5.1991年美国总统乔治·布什说:“我们是
世界上唯一能够聚集维持和平力量的国家。
正是这一领导的重任以及实力,使美国在一
个寻求自由的世界中成为自由的灯塔。
”这
表明
A.美国作为惟一的超级大国,企图独霸世界
B.苏东剧变形势下“一极”格局已经形成
C.冷战结束后,美国制造舆论干涉他国
D.美国凭借实力充当资本主义的守护神
6.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根源在于
A.各国综合国力的强弱 B.强大的军事力量
C.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D.发达的科技和教育
第 4 页
《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学案答案
【合作探究】
(1)苏联(1分)“冷战”政策(1分)
(2)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石油危机引发美国经济危机;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西欧和日本等国的崛起,美国地位动摇。
(4分,每点1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3)目的:建立单极世界。
(1分)
原因:苏联解体,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2分)
(4)“冷战”政策导致中美两国的敌对状态,我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20世纪70年代,两国关系缓和,正式建立外交关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推行霸权政策,导致两国在合作的同时,也增加了摩擦。
(6分,每点2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当堂训练】1-6DCBCAC
【知识拓展】
1.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
①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②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接受群众的监督。
③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改革,改革又必须始终坚持和捍卫社会主义方向。
④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对国际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阴谋和渗透颠覆活动保持高度警惕,坚持不懈地与之开展有效的斗争。
⑤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和本国实际紧密结合。
2.战后世界从两极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政治格局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这次国际格局的变动表现出哪些特点?
原因:
(1)美国发动的侵朝战争、侵越战争先后遭到失败,打击了美国的霸权地位。
70年代后,美国又丧失了经济霸主的地位。
(2)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使帝国主义殖民体系迅速崩溃。
第三世界的崛起,中国的强大,促进了反帝反殖反霸斗争的开展,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欧洲和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直接威胁到两个超级大国的经济霸权和国际地位。
(4)二战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逐步发展为美苏两大国的争霸,结果削弱了各自的经济力量,至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旧的世界格局结束。
特点:
(1)这次变动是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情况下出现的。
(2)它不是通过战胜国将意志强加给战败国来实现的。
(3)新的国际格局的确立,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时间,在新的国际格局尚未形成前,一个超级大国、多个世界强国共存的局面还将继续下去。
3.基于“一超多强”的多极化发展趋势和他国发展的经验,请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献上您的建议或看法,并简单谈一谈您的看法。
我们可采取以下对策:
其一,确认美国超级大国的地位,并从经济、金融、贸易以及高新技术等广泛领域与其确立正常关系。
这样来争取一个好的国际环境,使我国在经济实力上得到巨大的实实在在的增强。
其二,采取分步走战略。
无论是经济社会政策,还是防务与外交等,均以这一思想贯穿于全部事务之中。
其三,深化改革开放。
其四,强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