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细节就能看出孩子在数学上的天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细节就能看出孩子在数学上的天赋
当老师这么多年,看孩子成绩我还是有一套的。
基本上学生站在面前,大概是个什么货色,我心里还是有数的。
这本事其实一点都不神秘,说穿了一钱不值,无非就是学生见多了,知道学生大概分几类,每种类型有什么特征。
很多人觉得要看孩子在数学上的天赋,先需要自己就是个数学高手,了解学好数学需要哪些品质。
这话当然是对的,自己走过的路,看着别人再走一遍,自己心里当然有数。
可有多少人真的懂数学呢?我这专业干这的,三个月不做数学题,都觉得手生的不行,比较难的圆锥曲线和导数都做不出来。
那常年都不学数学的家长,怎么可能看得懂?其实看有没有数学天赋,并不需要这么麻烦,一个简单细节就够了。
那就是看孩子面对数学时候的口头禅。
口头禅这东西,是个长期习惯,具有稳定性、可重复性,基本能代表一个相当长时间的个人基本态度。
面对数学时候的口头禅,自然就是孩子学习数学时候的最真实态度。
1,最好的学生,提到数学时,往往有种淡漠,就是没啥态度,要问数学感觉怎么样,淡然一笑回答还行吧。
这是因为数学对他们来说,没什么特别难度,还得成天做题,重复性劳动太多,导致内心有点烦。
可看着别人不会,自己要说这么简单的题,有啥不会的,那就显得太招人恨了,所以就会显得很淡然。
在他们眼里,学数学就是一件事情而已,顺手做一下就行,没必要大惊小怪。
2,次一点的学生,提到数学往往会有点小得意,经常说,这还不简单。
这种学生智商上的优越感是比较明显的,经常会炫耀一些自己的小聪明。
但看问题的时候格局打不开,显得稍微有点小人得志的感觉。
这种学生是比较危险的,因为一旦数学的难度超过他能轻松应对的心理底线,大概率会撂挑子不干,属于内心比较脆弱的。
很多小时候随便玩玩数学成绩就挺高,但长大后就不行的学生,基本都是这出了问题。
简而言之就是继续学数学就证明了自己根本没那么聪明,那索性不学了。
这样还可以给别人说,我成绩不好,是因为我懒得学,不是我不会。
3,提到数学比较兴奋的学生,经常说:这题有点意思。
这种学生的数学成绩,一般算是优等的,可离最好的
能差15%左右,经常是难题能做对,小题做错一堆。
这种学生大学毕业以后,如果性格没有发生太变化,将来往往能有所作为。
核心原因是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乐知者。
至少初高中数学,是不太需要特别强的研究精神,基本上能把老师讲的全都搞定,成绩一准查不了。
可这种学生不一样,他们愿意仔细钻研,所以能做对难题。
但讨厌重复训练,所以做题各种毛病一堆。
如果随着时间推移,性格变得沉稳起来,那毫无疑问将来肯定是大才。
如果只是变得消沉,那人就教废了。
可惜这种事情,世事难料,主要看命。
4,提到数学稍微有点不高兴,但也不至于唉声叹气的,经常说,就那样。
这属于天赋不够,努力来凑的学生。
这种学生成绩一般都在中等偏上,而且女生居多。
核心原因就是女生比较听话,所以练得比较多。
但说实话这种学生一般成绩也不会太好,毕竟天赋在那放着,指望自己短时间突破极限,进入下一等级貌似有点难。
所以他们长期面对数学的态度有点像面对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不过这种学生是顶级辅导班老师最爱的一类。
因为这种学生,天赋、勤奋、韧劲全有了,就缺疯狂的训练一些做题技巧。
如果老师恰好知道这些,那学生成绩能像坐火箭一样窜上天。
这可是师生双赢的大好事。
5,提到数学一副哀怨表情,经常说,咋就这么难呢?这种学生成绩基本在中等偏下,属于天赋不够,想努力但不知道该怎么做才有效的。
这种学生平心而论比较麻烦。
因为学习过程中养成的坏习惯太多,自己又没有特别强的狠劲。
虽然有提升成绩的欲望,但真要让他们刷题,大概率坚持不了几天就原形毕露。
所以就会陷入求而不得的状态,时间长了还会自嘲逗自己开心,比如常说数学虐我千百遍,我待数学如初恋。
当然,这话听听就得了,要是他们真能拿出追初恋的劲头学数学,早就不在这个分数段混了。
这种学生容易成为滚刀肉。
如果数学难度增加,对他们来说,简直是灭顶之灾,很有可能会因为某一次的成绩大幅下滑,变成一蹶不振。
6,最让我讨厌的学生,就是经常怼我说,学数学有什么用的。
一般老师碰见这种学生,还会耐心解释数学的作用。
高明一点的老师直接说,买菜的确不用数学,但数学能决定你在什么地方买菜。
像我这种不按套路的老师就会直接说,数学用处可大了,其中最
有效的一条就是能证明你很傻,而且还不努力。
为此,我曾经遭受过多次投诉。
但这其中的道理可是硬道理。
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混了那么久,能不知道成绩对一个学生的意义么?那成绩单上的分数,就相当于成人世界里银行卡里的余额数字。
这时候你还非问我,数学有啥用,是你智商不够,还是你觉得这个教育体系不够公平?都不是。
就是非常简单的,自己不想学,又不愿意承认自己天赋不够,还不愿意努力。
这时候才会拿数学有什么用当挡箭牌。
意思就是,我数学不好,那不是我的问题,我就是单纯的觉得他没啥用,所以我要把自己有限的的天赋和精力,投入到更有益的事情当中。
要是这些学生真的觉得数学没用,愿意干别的,那也行啊,比如走美术音乐体育都行。
但实际上他们基本上都走到了网咖、酒吧、游乐场之类的地方。
咋地,娱乐的重要性还能超过学习?!面对这种学生,连我这等老师都觉得没啥救了。
因为这种学生不仅小聪明、懒散,还非常的虚伪奸猾,明明就是自己不对,非赖着脸胡说,明明就是给自己找借口,还非要占领道德制高点,摆出一副要跟你讨论教育意义及本质的专业范儿。
这时候老师要是真跟他讨论这些,那就落入他的彀中的。
因为最后争论最好的结果也就是各自坚持己见而已。
他将来依旧我行我素。
所以面对这种学生,基本就当成爷供起来得了。
他无非就是想心安理得的摆烂么,那就让他摆去好了。
等到了社会上,自然会有人教他到底该怎么做人。
那这种学生什么情况下会改呢?就是哪天突然发现,原来自己不用太努力,成绩也能蹭蹭的往上跑,那对待数学的态度立马就不一样了。
可惜这等好事,哪能轮得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