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树和大松树》评课稿上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松树和大松树》评课稿上交
光华小学教师精品课评课稿
评课人:张玉瑜
评课时间:2021年4月13日
被评教师及执教的年级、班级及课题:陆爱清老师执教一年(3)班的《小松树和大
松树》评课意见:
《小松树和大松树》是一篇短小的寓言故事,采用拟人手法,通过描写山上小松树面
对山下大松树,先是自我炫耀,接着受到教育,最后惭愧感悟的过程,说明了不能盲目自傲,瞧不起别人,要谦虚谨慎,正确认识自我的道理,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教学中,陆老
师采取了以下教学策略:
1.认真地准备了大松树、小松树的图片。

陆老师让小朋友们“为小松树和大松树找家”,努力让学生直接去感知大松树和小松树的位置关系,“小松树住在山顶上,大松树
住在山脚下。

”。

几句简单的对话很快孩子们就被带入了老师创设的课堂情境中去了。

2.识字、写字方面:本节课陆老师带着学生学习了四个生字,每个生字用的方法都不同,可见老师花了一定的心思。

陆老师从课题入手,在课题中认写“松”这个字。

为了让
学生能把握好“松”这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又将这个字在田字格中范写了一遍。

“多”字的教学独具匠心,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对比、移动,形象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多”
字是上下结构,写时上下要对齐。

并且上下两部分大小不同,注意了这两个关键,“多”
字才能写得美观。

“答”字的教学,陆老师巧妙地利用笑脸与“答”字的形似,让学生边
想图边写这个字。

相信这样的学习不仅吸引了学生,同时也把这个笑脸和它对应的“答”
字深深地印在了孩子们的脑中。

“回”字的教学则向孩子们展示了汉字的演变过程。

多种
识字方法的运用,使得生字学习不再显得单调枯燥,大大提高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

3.注重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

”以读为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
中有所感悟。

”决不是一遍接着一遍的傻读、呆读。

而是让孩
1
子一遍读有一遍的读的任务、一遍读有一遍读的方法,一遍读有一遍的乐趣。

对低年
级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如果读书不能激起内心渴求读书的乐趣,一切外在的强加力都是徒
劳的。

例如在学习小松树的话时,陆老师采用一种递增的朗读形式,每读一次都有些一次
新的体悟。

主要抓住了三点:“喂、高、远”让学生加表情、加动作读。

4.联系
生活,体悟情感
“喂”字的解读-----小松树说得话中有这么一句“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哇!”一个“喂”传神地刻画了小松树骄傲自大的嘴脸。

如何紧扣“喂”字,激活学生经验,加
深体验,进而提高感情朗读的指导效率。

实际教学中,陆老师创设了这样一个简单易行且
有效的情境:师指着一个孩子说“喂,借我橡皮用用!“再让学生体会一下,老师这样语
气借东西,愿不愿意借,为什么?然后让孩子读小松树的话,体会小松树对大松树的傲慢
无礼。

2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