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中声环境质量设计及隔声措施马亚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建筑中声环境质量设计及隔声措施马亚男
发布时间:2021-10-25T08:15:32.00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21年14期作者:马亚男高典[导读] 根据绿色建筑对声环境质量的要求,首先分析了绿色建筑构筑中,尤其是声环境工程建设所依据的国家相关法律及设计所参照的标准及要求;其次阐明了从软件模拟预测、结构规划到工程声环境验收等方面的建筑优化设计;最后提出了建筑内部的楼板、门窗、墙体等提高室内声环境质量的措施,以期为绿色建筑中声环境的预测、设计、施工等提供参考依据。

沂水县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公司山东临沂 276400
摘要:根据绿色建筑对声环境质量的要求,首先分析了绿色建筑构筑中,尤其是声环境工程建设所依据的国家相关法律及设计所参照的标准及要求;其次阐明了从软件模拟预测、结构规划到工程声环境验收等方面的建筑优化设计;最后提出了建筑内部的楼板、门窗、墙体等提高室内声环境质量的措施,以期为绿色建筑中声环境的预测、设计、施工等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绿色建筑;声环境;隔声措施
引言
1绿色建筑声环境设计和构筑应遵循的相关法律和标准
在对绿色建筑进行声学设计时,需要遵循各种各样的法律法规,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

除了需要遵循以上法律法规以外,还需要参考多种有关的设计规范,比如《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参考的内容主要有对绿色建筑体型的设计、对于绿色建筑噪声的控制等设计内容。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实现绿色建筑扩声系统的设计,可以参考《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中的相关内容,不仅可以对最大声压级进行相关的设计,同时对于传声频率特性、传声增益等设计进行相应的指导。

最后,对于绿色建筑其他方面的设计内容,还可以参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等相关内容。

2绿色建筑中声环境质量的优化设计 2.1绿色建筑周边的声环境模拟计算
建筑声环境质量设计最先要做的就是对建筑周边的声环境进行模拟计算,得出声环境数据。

声环境质量的模拟计算需要使用环境噪声预测软件,在设计前对建筑内外的声环境进行全面的考察,在模拟和计算中对建筑的声环境做出预测。

在掌握建筑声环境条件后,根据预测的数据采取相应的隔声降噪措施,减少建筑外部环境的噪声影响。

绿色建筑外部的声环境模拟软件有SoundPLAN、Cadna/A、Noisemap 等,内部的声环境模拟软件包括Raynoise和Odeon7837等,但建筑外部的声环境模拟会产生一定误差,可以通过定点实测来减少误差。

我国目前比较常用的模拟软件是BIM,该软件能够同时模拟建筑的声、风、光、热等环境,而且BIM可以在同一时间模拟建筑室内外的声环境。

VirtualLab和BIM在声环境模拟上具有相同的作用,而且该软件还能评定室外噪声的级别。

在建筑内部声环境的模拟计算中,首先,要确定室外声音在通过建筑围护结构后到达室内的最终声音级别;其次,计算出室内相邻空间通过的声音等级;再次,将房间里所有设备产生的声音叠加起来,确定噪声级别;最后,将以上三个过程的声音级别相叠加就会得到建筑内部目标房间的声环境情况。

2.2项目整体结构设计
在对建筑项目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时,对于建筑项目的周围需要设置有一定宽度的绿化带,这样能够有效降低周围噪声所造成的影响。

另外,对于变配电房、水泵房等建筑设施的设置,要尽可能地离住宅区或人员集中的地方稍远一些,决不能建在住宅的旁边或者正上、正下的位置。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这些设备可能由于振动而产生的噪声污染,需要适当的采取减震设计措施,并且可以合理设置相应的围护结构来对噪声进行降级,以免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

2.3建设完成后的声环境检测
室外噪声主要通过建筑的围护结构,如门窗、内墙、外墙、楼地面、顶板等传播进入室内,因此建筑围护结构的隔声性能直接影响着建筑的总噪声级。

首先,对室外声环境进行检测。

对于住宅区域,道路交通产生的噪声是最大的噪声源头。

连续24h不间断测量显然不切实际,可在每日最不利噪声点进行检测,城市主干道的统计应选择典型工作日,商业区的道路应选择法定节假日,对于每日检测时间的选择应尽可能覆盖各个重要时段,分别统计白昼和黑夜的交通高峰和低谷时段的车流量以及车流量中重型车辆的比例。

此外,在统计车流量时,还需将道路状况的变化纳入重要参考指标。

对于建筑自身的声环境检测,应对门窗、分户墙、楼板等的空气声隔声性能和撞击隔声性能、室内背景噪声等进行检测验收。

检测标准应参照GB50118—2010《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中的最低要求。

测量方法应按照国家标准GB/T19889《声学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测量》来执行。

3绿色建筑的隔声降噪措施
3.1墙体的隔声降噪措施
绿色建筑对墙体的隔声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施工中不同种类的墙体需要使用不同的隔声降噪措施。

建筑墙体的质量、管槽和开关的位置等因素都会对室内空间的整体隔声性能产生影响。

在建筑墙体的施工中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提高墙体的隔声性能:一方面,保证墙体的质量。

墙体的质量决定着室外和室内声环境对建筑内部空间的声音影响程度,墙体在施工时应确保砌筑砂浆有足够的饱满度,按照设计和规定来进行抹灰,保证抹灰的厚度和质量符合要求。

墙体中的开关位置应使用隔声毡包裹开关盒,还要对开关盒进行密封。

施工中应避免同一面墙两面的开关盒在同一个位置安装,以免声音通过墙体中的孔洞和缝隙而传递。

另一方面,改善建筑中的穿墙管道。

穿墙管道会对建筑的隔声效果产生很大影响,需要注意穿墙管道和管道附近的施工质量。

穿墙管道在施工中应使用套筒,套筒和墙体产生的缝隙需要使用玻璃棉等材料进行填实,再使用水泥砂浆将缝隙处进行密封处理。

套筒和管道之间的缝隙同样需要填补密实,使用胶条将缝隙处密封起来。

3.2楼板的隔声措施
在对楼板进行隔声处理的时候,需要根据用户的实际使用需求来进行。

因为不同价格的住宅,或者是功能需求不同的办公楼,在对楼板进行隔声处理的时候,所对应的要求是不一致的。

如果是隔音要求比较高的建筑,在对室内进行隔声降噪处理的时候,一般可采取浮筑楼板、弹性面层铺设、组合法减振等措施来进行处理。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浮筑过程中,对于楼板与周边墙体的设置,需要尽可能地避免直接的连接,从而有效避免“声桥”的形成。

对于建筑室内加铺龙骨的地板,存在的不足之处是很多施工单位都直接将龙骨直接铺设于基层之上,并且为了其能够与地板和基层之间进行稳固连接,从而使用铁钉贯穿弹性垫层,这样将会导致相应结构的隔声性能降低。

对于室内隔声降噪的处理,除了上述所讲到的方法之外,还可以将室内石膏板吊顶改成吸声降噪吊顶,从而对室内的噪声进行吸收,以减少噪声造成的影响。

3.3门窗的隔声措施
门窗是建筑物隔声的薄弱环节。

影响外窗隔声性能的因素主要有:窗户材质、窗户打开形式、玻璃材质、窗户密封性以及窗户上五金配件的性能等。

对于外窗玻璃,当其表面质量相同时,隔声性能从优到劣依次为:双夹层中空玻璃>单夹层中空玻璃>夹层玻璃>单层玻璃>中空玻璃。

若计划改造窗户以提高其隔声性能,往往可通过以下顺序调整窗户玻璃的隔声等级:提高声阻尼(采用夹层玻璃)、增加空气层厚度、加大玻璃层厚度,而耐久性较好的五金配件和密封件可显著延缓建筑窗户隔声性能的衰退。

结束语
在低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绿色建筑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绿色建筑的声环境质量也成为了衡量绿色建筑质量的标准,为加强绿色建筑的隔音降噪能力,需要在设计前了解建筑项目周边的声环境,施工时应注意建筑各个结构的隔音处理,使建筑室内的隔声性能和各个空间的噪声级别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参考文献
[1]GB/T50378—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
[2]韩梦涛.建筑声学在绿色建筑技术中的集成应用[J].武汉勘察设计,2016(1):26-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