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电梯施工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皇岛市海港区西部旧改3-3地块41#、42#住宅楼工程
施工电梯
专项工程施工方案
编制人:职务:
审核人:职务:
审批人:职务:
编制单位:河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5年4月25日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0
第二章工程概况 0
第三章施工电梯概况 (2)
第四章施工电梯基础位置及设计荷载取值 (3)
一、基础位置 (3)
二、基础设计荷载 (3)
第五章施工电梯安装安全要求及准备工作 (3)
一、安装安全要求 (3)
二、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4)
第六章施工电梯安装施工 (4)
一、附墙要求 (4)
二、安装步骤及要求 (4)
第七章平台脚手架、施工通道 (9)
一、平台脚手架 (9)
二、人货梯平台(落地钢管脚手架) (10)
三、人货梯平台(悬挑式钢管脚手架) (18)
四、安装及安全使用 (30)
五、升降机的拆除 (30)
六、验收 (31)
七、附图 (32)
第八章安全保证体系及应急预案 (34)
第八章安全保障体系及应急预案 (36)
一、安全保证体系 (36)
二、应急处理预案 (37)
第一章编制依据
1、秦皇岛市海港区西部旧城改造项目3-3地块41#-42#楼施工图纸
2、秦皇岛市海港区西部旧城改造项目3-3地块41#-42#楼施工组织总设计
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4、《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6、《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JGJ160-2008;
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8、《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8、秦皇岛市继好机械设备安装有限公司提供SC200/200型施工电梯说明书;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1工程简介
序号项目内容
1 工程名称秦皇岛市海港区西部旧城改造项目3-3地块41#-42#楼
2 工程地址秦皇岛市海港区西部河北大街北、经文路西
3 建设单位秦皇岛市海洋置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4 设计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5 监理单位河北科信实德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6 质量监督单位秦皇岛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7 施工总承包单位河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8 质量目标合格
2.1.2设计概况
序
号
项目内容
1 工程名称秦皇岛市海港区西部旧城改造项目3-3地块41#-42#楼
2 地理位置秦皇岛市海港区
3 建筑面积建筑总面积为30776.38m2 地上建筑面积为29061.26㎡,地下建筑面积为1715.12㎡
4 建筑功能住宅楼
栋号建筑面积
(m2)
建筑类
型
建筑基底
绝对标高
(m)
建筑基底
相对标高
(m)
建筑高
度(m)
建筑
层数
±0.00的绝
对标高(m)
结构形式
基础主体
41# 14950.42住宅楼8.25 -7.85 94.05 32/-2 16.1 筏形基剪力墙
42# 15825.96住宅楼9.05 -7.85 99.45 34/-2 16.9 筏形基剪力墙
2.2现场情况
本标段施工现场目前周边状况为:现场东侧距26.1米为43#楼,北侧距40.67米为3-3地块38#、39#住宅楼区域,南侧距20.78米为3-4商业楼,西侧预建二号路设有临建变压器距10米防护棚已完成,现场西边施工进出大门。
三通一平情况:本标段所需的临时用水由东经文路46#楼处接入现场。
临时用电由现场西南角临建变压器引入。
本标段工程开工前现场已基本做到三通一平,地上地下无障碍物,具备开工条件。
2.3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地质水文情况:场地地下水位埋深介于 3.60~6.00m之间,高程介于10.44~13.20之间。
按埋藏条件地下水类型属风化基岩裂隙水。
补给方式主要为大气降水和侧向径流,排泄方式以蒸发和侧向径流为主。
勘察时处于枯水期,雨季时水位会上升。
地下水位年变化幅度约1.0m。
建议抗浮设防水位按高程13.80m 计算。
场地地下水化学类型为SO CI HCO -Ca型,PH=7.12~7.15,为中性水。
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有弱腐蚀性;在长期浸水情况下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有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情况下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有弱腐蚀性。
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和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
土层情况:
①杂填土;②全风化混合花岗岩;③-1、强风化混合花岗岩;③-2、强风化混合花岗岩;④中风化混合花岗岩,根据基础情况施工电梯基础座在3-1层强风化混合花岗岩做地基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450kPa。
第三章施工电梯概况
秦皇岛市继好机械设备安装有限公司提供SC200/200型施工电梯具有效率高、性能稳定、维护简单、安全可靠等优点。
组成系统主要包括护栏、导轨架、附墙系统、吊笼、吊杆、传动机构、安全器、对重系统、电缆导向装置、限位开关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等部分。
本施工电梯的主要技术参数见下表:
序号项目参数备注
1 额定载重量(Kg)2×2000
2 额定安装载重量 (Kg) 2×1000
3 吊杆额定载重量(Kg)200
4 吊笼底部尺寸 (M) 3.3×1.5
5 最大架设高度(可增) (M) 150(300)
6 起升速度(380V 50Hz) (M/min) 40
7 连续负载功率 (KW) 2×2×9.5
8 25%负载功率(KW) 2×2×11
9 起动电流(380V 50Hz) (A) 2×113
10 额定电流 (A) 2×2×20.5
11 安全器标定动作速度 (M/min) 54
12 外篮重量 (Kg) 1480
13 吊笼重量 (Kg) 2×2200
14 标准节长度 (mm) 1508
15 标准节重量 (Kg) 170
16 标准节截面尺寸 (mm) 800×800
17 双重体重量 (Kg) 2×1300
第四章施工电梯基础位置及设计荷载取值
一、基础位置
主体二次结构及装修阶段施工时,垂直运输机械采用SC200/200型施工电梯41#楼一台,42#楼一台;垂直运输电梯计划安装时间为结构10层开始。
根据施工现场的场地情况及建筑物的平面位置,人货梯基础设置于18-23轴北侧(-0.60m处),各栋施工电梯安装位置详见施工总平面图布置图。
二、基础设计荷载
施工电梯楼从-0.60至屋面层,41#、42#楼的安装高度分别为94.05m、99.45m,每节导轨架1508mm,分别所需67、70节标准导轨架。
人货梯基础:(长)4.50M×(宽)4.60M×(高)0.30M。
施工电梯基础底板配双向双层配钢筋。
上部钢筋D20@100,下部纵向钢筋D20@100,水平筋D10@100。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为方便工程施工的需要,本工程所使用的施工电梯基础设置主体南侧,且必须保证人货电梯基础混凝土的强度及几何尺寸。
=(吊施工升降机自重: SC200/200型施工升降机按高度105m时的重量:P
1
笼重+外笼重+导轨架总重+载重量)。
吊笼重44 KN;外笼重14.8KN;导轨架总
=重=(每节重 1.7KN,每节高 1.508m):1.7KN×44节=74.8KN;载重40KN; P
1(44+14.8+74.8+40)=173.6KN。
基础承载P计算
考虑动载、自重误差及风载对基础的影响,取系数n=2.1。
施工电梯基础承载P=G×2.1=173.6×2.1=364.56KN
施工电梯基础混凝土自重:P
=4.5×4.6×0.3×25kN/ m 3=155.25KN。
2
施工总荷载为364.56+155.25=519.81 KN
基础地面承受压力:519.81÷(4.5×4.6)=25.11KN/m2
第五章施工电梯安装安全要求及准备工作
一、安装安全要求
1、安装场地应清理干净,并用标志杆等围起来,禁止非工作人员入内。
防
止安装上方掉落物体,必要时应加安全网。
安装过程中,必须由专人负责,统一指挥。
2、利用吊杆进行安装时,不允许超载,吊杆最大起重量为2000N,吊杆只用来安装或拆卸升降机零部件,不得用作其它起重用途。
吊杆上有悬挂物时,不得开动吊笼。
3、升降机运行时,施工人员的头、手绝对不可露出安全栏以外。
如果有人在导轨架上或附墙架上工作时,绝对不允许开动升降机,当吊笼升起时严禁进入外笼内。
吊笼上的所有零部件,必须放置平稳,不得露出安全栏外。
4、安装作业人员应按空中作业的安全要求,包括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等,不要穿过于宽松的衣服,应穿工作服,以免被卷入运动部件中发生安全事故。
5、操纵升降机,必须将操纵盒拿到吊笼顶部,不允许在吊笼内操作。
吊笼起动前,应先进行全面检查,消除所有不安全隐患。
安装运行时,必须按升降机额定安装载重装载,不允许超载运行。
雷雨天、雪天或风速超过13m/s的恶劣天气不能进行安装作业。
二、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安装工地应具备合适的电源,并必须配备一个专供升降机用的电源箱,每个吊笼均应由一个开关箱控制,供电熔断器的电流为额定电流的1.5~2倍。
应具备合适的起重设备及安装工具。
应具备运输和堆置升降机零部件的道路及场地。
应按要求制作基础,自备好地脚螺栓,确定附墙架与建筑物连接的方案,准备好予埋件或固定件等。
根据需要,自备站台附件,如:过桥板,安全栏杆等。
第六章施工电梯安装施工
一、附墙要求
每三层设附墙架一道,电梯附墙架长度为3.2米,
附墙架均与阳台内墙体进行附着。
二、安装步骤及要求
在安装升降之前必须熟悉“安装安全要求”。
深刻了解升降机的机械和电气性能,并对有待安装的各个零、部件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1、升降机基础: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为方便工程施工的需要,本工程41#42#
的升降机需安装在回填土上,为了确保施工电梯的安全,必须保证人货电梯基础混凝土的强度及几何尺寸。
人货电梯设C30砼基础。
2、外笼及内笼安装
(1)左侧面对外笼门的外笼底盘是和两节标准节连接在一起的,且左吊笼也装在两节标准节上,吊笼底架与外笼底盘用螺栓进行连接成为一体(安装就位后立即拆下)。
右侧外笼底盘和右盘笼底架也用螺栓进行暂时连接成为一体(安装就位后应立即拆下)。
方便运输和按扎,具体安装方法如下:用塔吊将左外笼、吊笼及所带两节标准节,吊装于升降机对建筑墙体的一面与墙体平行。
(2)右外笼及吊笼吊装前,应将右吊笼内两个电动机的自动器拉手撬松,并用垫块垫实,使该吊笼两个齿轮能与齿条滚动吻合,吊装时应缓缓放下,将吊笼吊入导轨立杆,吊笼就位后将自动器复位,用M20×130螺栓将左右外笼底盘结合处连接拧紧,并及时拆下左右吊笼与底盘的连接螺栓。
释放右吊笼各滚轮的螺栓,转动偏心轴调整滚轮与导轨立柱的间隙,调整后锁紧。
然后释放传动板上及防坠安全器底板上的背轮用专用扳手转动偏心套调整背轮与齿条间隙,调整后锁紧。
调整完毕后齿轮与齿条吻合的侧间隙为0.2-0.5,背轮与齿条背面的间隙为0.5,各滚轮与导轨架立柱的间隙为0.5。
(3)用经纬仪测量基础标准节的垂直度保证其垂直度小于两节标准节高度的1/1000,调整时可用一些不同厚度的铁皮垫入外笼底盘与基础之间进行调整。
调整完毕后,用砼将地脚螺栓浇筑在基础面的预留孔内,待砼达到强度后将地脚螺栓紧固。
3、电缆及电气装置的安装检查
(1)电缆安装:供电电源箱距升降机电源箱应在5米以内,为保证供电质量,即满载运行中电压波动在380V(允许偏差±5%的范围之内),所以引入电源电缆截面面积不应小于VV3×25m㎡+2×10m㎡。
安装时:
A. 将引入电源电缆从供电电源接入升降机电源箱内。
B.将升降机供电电缆以自由状态盘入电缆筒内,不得纽扣、打结。
C. 将电缆筒固定在外笼底盘底盘上挑线架正下方,将电缆线一端从电缆筒底部引出接入升降机电源箱,另一端通过电缆挑线架引到吊笼内接入吊笼内接线盒上。
(2)电气装置的检查:电气装置在升降机出厂前以安装完毕,因此在升降机安装完毕后应做好如下检查:
A.升降机结构、电机和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均应良好接地,接地电阻不得超过4欧姆。
B.用兆欧表测量电动机及电气元件对地绝缘电阻不得小于1兆欧姆。
C.检查各安全控制考官,分别触动各个门上的联锁开关、松绳开关、上、下限位开关、极限开关,每次触动时吊笼应不能运行。
D.校核电动机接线,吊笼上下运行方向应与操作盒上所示一致。
电气检查完毕后,升降机可进入安装工况。
4、吊杆安装
①先将推力轴承加润滑油后装在吊杆底部。
②将吊杆放如吊笼顶部的安装孔内。
③在吊笼内将向心轴承安装在安装孔内,加压垫并用螺栓固定。
④当吊杆不使用时,应将殿勾勾住吊笼顶部的吊点使其固定。
5、导轨架的安装和加节
(1)导轨架的安装:
A.将标准节立杆两端接头处齿条连接处檫干净,并加少量润滑油。
B.打开一扇吊笼顶部护身栏,将吊杆的吊钩放至地面,用标准节吊具勾牢一节标准节(注:标准节带锥套的一端向下)。
C.摇动摇把,将标准节吊至吊笼顶部放稳。
(不要摘下吊钩,且应绷紧)
D.关上护身栏起动升降机,当吊笼开至加紧导轨架顶部时,应点动行驶,直至吊笼顶部距导轨顶部0.5米左右时停止。
E.用吊杆吊起标准节,对准导轨架上是立管和齿条上的锁孔放稳,用螺栓紧固,摘除吊勾、吊具。
F.若现场配有起重设备,可在地面线将4节标准节连接在一起一次直接吊接于导轨架顶部,用螺栓紧固。
(2)导轨架的加节安装:在完成电动升降试车过程后,要求进行额定安装载荷的坠落试验,方可进行导轨架的加节安装。
导轨架的加节因供货方式和安装阶段的不同,具体分类如下:
A.带起重系统时,利用塔吊加节:
a.将标准节两端清理干净,对接接头、齿条销子、销孔涂适量的钙基脂后,几节连为一体(最多不超过四节),用连接螺栓紧固。
b.笼顶操作,吊笼接近导轨架顶部时,拆除上限位、上极限限位碰块,点动上升,在防冒顶限位处停止。
c.将笼顶操作按钮盒上电源开关扳至“总停”位置,切断电源,以防误操作。
d.用塔机将已连好的导轨架锥套朝下,吊至待加高处,垂直套入,上紧螺栓。
e.重复以上操作加节到所需高度。
f.安装并整好上限位、极限限位、防冒顶限位碰块。
g.将笼顶操作按钮盒上电源接通,置于专用停放处,加节完毕。
B.不带起重系统时,利用笼顶吊杆加节:
a.吊杆插入笼顶的吊杆座孔内(若为电动,应接好电源)。
b.打开一扇笼顶安全栏杆,放下吊钩,用专用吊具吊起一节标准节。
使带锥套的一端向下,并平稳地放置在笼顶最多允许放置两节标准节。
c.卸掉吊具上的标准节,将吊杆固定,关上安全栏杆。
d.笼顶操作,开动升降机,当吊笼接近导轨架顶部时,拆除上限位、上极限限位碰块,点动上升,在防冒顶限位处停止。
e.将笼顶操作按钮盒上电源开关扳至“总停”位置,切断电源,以防误操作。
f.吊杆吊起标准节,对接接头、齿条销子和销孔全部檫干净,加少许润滑脂。
g.旋转吊杆,使标准节锥套垂直套入,用连接螺栓紧固,松开吊钩,将吊杆转回并拆除。
h.重复以上操作加节所需高度。
i.安装并调整好上限位、上极限限位、防冒顶限位碰块。
j.将笼顶操作按钮盒上电源接通,置于专用停放处,加节完毕。
6、附墙架的安装
(1)附墙座与建筑物连接承载力不得小于40KN。
(2)附墙座和建筑物连接方法,附架与楼板的连接。
A.将前杆用U型螺栓固定与标准节方框上,将附墙后座用穿墙螺栓固定于建筑物的相应位置上。
B.用吊杆吊起中架、后架、后杆(组合成一体),将其安装于建筑物与导轨架之间。
C.通过调整后架和够杆矫正导轨架的垂直度,调整完将扣件紧固。
D.用调整杆将后架一边与后杆另一边斜拉锁紧,以增强其稳定性。
E.从基础面起每隔三层安装一套附墙架,每个人货梯拟设置12道附墙。
最大高度时,最上面一处附墙以外悬出高度不得大于7.5米。
F. 随着导轨的升高,应按每不大于10.5米安装一个附墙架,建筑物上的附墙座应先安装好支架,其允许最大水平倾角为±100以内,每个停靠站必须设过桥平台。
采用Ⅲ型附墙架,联接尺寸L=2900~3600mm,附墙架宽度B=1425mm。
7、电梯楼层入口设置:电梯楼层的入口设置平面建附图四,在入口处中庭内双排拆出凹口,搭设落地架,入口通道宽1.2米,每层入口位置处设置,地上的落地架与楼层的柱体水平抱箍时,应将柱角保护好,以免损坏棱角。
8、天轮和钢丝绳安装:当导轨架安装到要求的高度后带对重的升降机要将天轮安装好,并用钢丝绳悬挂好对重。
将天轮、绳轮、钢丝绳及钢丝绳架吊到吊笼顶部,并备好绳卡螺栓等。
将钢丝绳架用M8×30的螺栓固定在吊笼上,将吊笼升至距导轨架顶端500mm处,用吊杆将天轮安装到导轨架顶部,用M24螺栓固定。
安装绳轮;将钢丝绳穿过绳轮和天轮放至地面的对重上,并用三个绳卡固定于对重上,用同样的方法将钢丝绳的另一端用三个绳卡固定在绳轮上。
9、电缆保护架的安装:在电缆加高过程中,要同时安装电缆保护架。
从地面起每6米左右安装一个电缆保护架,用带卡子的一端固定在φ51的立管上。
调整电缆保护架以及电缆托架的位置,确保电缆在电缆保护架“U”形中心。
10、限位开关及极限开关碰铁的安装:下限碰铁的位置,应调整在吊笼满载下行时,自动停止在碰到缓冲簧100-200mm处。
下极限碰铁应安装在吊笼在碰到缓冲弹簧之前制动。
上限位碰铁调整到使吊笼自动停止在上终端站平台位置,要确保此时吊笼与导轨架顶部的安全距离符合当地的安全规定。
上极限碰铁应安装在吊笼越过上平台150mm处。
必须保证极限开关触柄与上下极限碰铁的距离,在极限开关断开位置时,其触柄距碰铁0.5-2之内,紧固所有碰铁上的螺栓,保证碰铁不移动。
11、护栏安装
(1)清扫基础表面,清除预留孔中的积水、杂物。
(2)将底盘与外横梁连接,放在基础平面上,在底盘上安装三节标准节,将地脚螺栓放入预留孔,使其钩住基础钢筋,与底盘适当紧固。
(3)调整底盘与附着墙面相对位置,使导轨架中心位置与附墙预埋件中心对正,且使底盘对称中心与附着墙面平行。
(4)用经纬仪测量导轨架与水平面的垂直度,误差不得超过1.5㎜,并用钢垫片将底盘与基础之间垫实。
也可以用水平尺检查导轨顶部四根立柱。
管端面的水平度误差不得超过1mm。
(5)调整符合要求后,进行二次灌浆,将地脚螺栓固定。
同时将底盘与基础之间的缝隙抹平。
(6)待二次灌浆达到许用强度后,用3503N·M力矩拧紧地脚螺栓,并再次进行调整,符合要求后,用450N·M的力矩进一步紧固。
(7)将吊笼缓冲装置与底盘连接。
12、电动升降试车
(1)电气控制系统接通,并检查无误后,方可电动升降试车。
(2)接通电源,由专职驾驶员谨慎的操作升降机,使吊笼上下运行数次,每次行程高度不得超过3米。
(3)查运行是否平稳,有无跳动、异响,制动器工作是否正常。
停机后,对齿轮齿条啮合情况、滚轮与轨道架立柱管的接触情况重新检查、调整。
(4)空笼试车完成后,再进行安装载重试验。
在空笼中装入额定安装载荷,按电机所用工作制,工作1小时,减速器温升不超过60K。
第七章平台脚手架、施工通道
一、平台脚手架
升降机平台脚手架见本方案附图二,
脚手架为扣件式钢管落地式双排脚手架与分段悬挑式,立杆纵距为1500、800、1500mm,立杆横距小于800mm,步距1500mm,连墙杆中心间距为3200mm,两侧面按要求设置剪刀撑、挡脚板、栏杆、密目网。
平台与结构构筑物间距35mm,保证施工时由脚手架平台承受荷载,保证结构平台板的安全。
脚手架平台的搭设高度为93.5、99米,41#楼落地架搭至8层,悬挑分段为:9-16层、17-24层、
25-32层;42#楼落地架搭至9层,悬挑分段为10-18层、19-26层、27-34层。
脚手板铺设的层数为34层(0.35KN/m2),每米立杆结构自重取0.1291KN/m,施工正常荷载取2层(5KN/m2)。
二、人货梯平台(落地钢管脚手架)
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计算书
钢管脚手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计算的脚手架为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为23.5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1.50米,立杆的横距0.80米,立杆的步距1.80米。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0,连墙件竖向间距按层设置,水平间距根据平台设置。
施工均布荷载为5.0kN/m2,同时施工2层。
(一)大横杆的计算:
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按照大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均布荷载值计算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kN/m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350×0.800/3=0.093kN/m
活荷载标准值 Q=5.000×0.800/3=1.333kN/m
静荷载的计算值 q1=1.2×0.038+1.2×0.093=0.158kN/m
活荷载的计算值 q2=1.4×1.333=1.867kN/m
大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跨中最大弯矩和跨中最大挠度)
大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支座最大弯矩)
2.抗弯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跨中最大弯矩为
M1=(0.08×0.158+0.10×1.867)×1.6002=0.510kN.m
支座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支座最大弯矩为
M2=-(0.10×0.158+0.117×1.867)×1.6002=-0.600kN.m
我们选择支座弯矩和跨中弯矩的最大值进行强度验算:
=0.600×106/4729.0=126.786N/mm2
大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计算公式如下:
静荷载标准值q1=0.038+0.093=0.132kN/m
活荷载标准值q2=1.333kN/m
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
V=(0.677×0.132+0.990×1.333)×1600.04/(100×2.06×105×113510.0)=3.950mm
大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6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二)小横杆的计算:
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用大横杆支座的最大反力计算值,在最不利荷载布置下计算小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荷载值计算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1.600=0.061kN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350×0.800×1.600/3=0.149kN
活荷载标准值 Q=5.000×0.800×1.600/3=2.133kN
荷载的计算值 P=1.2×0.061+1.2×0.149+1.4×2.133=3.240kN
小横杆计算简图
2.抗弯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均布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集中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1.2×0.038)×0.8002/8+3.240×0.800/3=0.868kN.m
=0.868×106/4729.0=183.459N/mm2
小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均布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集中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引起的最大挠度
V1=5.0×0.038×800.004/(384×2.060×105×113510.000)=0.01mm
集中荷载标准值P=0.061+0.149+2.133=2.344kN
集中荷载标准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挠度
V2=2344.107×800.0×(3×800.02-4×800.02/9)/(72×2.06×105×113510.0)=1.822mm
最大挠度和
V=V1+V2=1.831mm
小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8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三)扣件抗滑力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
R ≤ Rc
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kN;
R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1.荷载值计算
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0.800=0.031kN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350×0.800×1.600/2=0.224kN
活荷载标准值 Q=5.000×0.800×1.600/2=3.200kN
荷载的计算值 R=1.2×0.031+1.2×0.224+1.4×3.200=4.786kN
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当直角扣件的拧紧力矩达40--65N.m时,试验表明:单扣件在12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8.0kN;
双扣件在20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12.0kN。
(四)脚手架荷载标准值:
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kN/m);本例为0.1363
NG1 = 0.136×32.000=4.362kN
(2)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kN/m2);本例采用木脚手板,标准值为0.35
NG2 = 0.350×11×1.600×(0.800+0.200)/2=3.080kN
(3)栏杆与挡脚手板自重标准值(kN/m);本例采用栏杆、竹笆片脚手板挡板,标准值为0.15
NG3 = 0.150×1.600×11/2=1.320kN
(4)吊挂的安全设施荷载,包括安全网(kN/m2);0.005
NG4 = 0.005×1.600×32.000=0.256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NG4 = 9.018kN。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内、外立杆按一纵距内施工荷载总和的1/2取值。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 = 5.000×2×1.600×0.800/2=6.400kN
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 W0 ——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附录表D.4的规定采用:W0 = 0.300
Uz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附录表7.2.1的规定采用:Uz = 1.250
Us ——风荷载体型系数:Us = 0.872
经计算得到,风荷载标准值Wk = 0.7×0.300×1.250×0.872 = 0.229kN/m2。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1.2NG + 0.85×1.4NQ
经过计算得到,底部立杆的最大轴向压力N=1.2×9.018+0.85×1.4×6.400=18.438kN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1.2NG + 1.4NQ
经过计算得到,底部立杆的最大轴向压力N=1.2×9.018+1.4×6.400=19.782kN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 MW计算公式
MW = 0.85×1.4Wklah2/10
其中 Wk ——风荷载标准值(kN/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