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1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I)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2021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说文解字》:“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
由此可见,撰史者应该()
A . 客观记载历史事实
B . 公正评价历史事物
C . 全面记载历史发展
D . 辩证看待历史现实
2. (2分) (2019高二下·鹤岗期末) 两汉和魏晋时期,士子必须获得地方官员及世族豪门的推荐,才能参加考试。
而唐代规定,士子自带一种叫作“牒”的身份证明即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地方政府不能压制。
这一变化反映了唐代()
A . 选官不受身份限制
B . 宗法关系仍受重视
C . 官僚政治逐步形成
D . 人才选拔渐趋开放
3. (2分) (2016高一上·遵义期中) 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墇有一天问大臣:“天下谁人最快活?”有的人回答:“金榜题名。
”有的人说:“功成名就者快活。
”朱元墇听了都不以为然,当听到一位叫万钢的大臣回答说“畏法度者快活”时,却极为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
朱元墇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
A . 其他大臣的回答自相矛盾
B . 万钢的回答强调了对专制统治的服从
C . 万钢的回答提示了快乐的源泉
D . 其他大臣的回答背离了主题
4. (2分) (2018高一上·三亚期末) 从下列两幅图片可以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领袖洪秀全()
A . 始终代表着最广大农民的利益
B . 一直保持着农民革命本色
C . 没有摆脱农民阶级的局限
D . 农民阶级不能解决好内部团结
5. (2分) (2017高一上·石家庄期中) 法国一位资深议员曾发表演说:“中国地方广阔,民气坚劲,殊非印度、南洋各处可比。
……谁敢谓亚洲堂堂之大国,无华盛顿其人者起。
吾故谓瓜分之说,不啻梦呓也。
”该议员演说的背景是()
A .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 .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C . 义和团运动被镇压
D . 巴黎和会上中国据理力争
6. (2分)(2019·定远模拟) 1935年12月。
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对工商业政策作出新的规定:“要用比较过去宽大的政策对待民族工商业资本家,在双方有利的条件下,欢迎他们到苏维埃人民共和国领土内投资,开设工厂与商店,保护他们生命财产之安全,尽可能的降低租税条件,以发展中国的经济。
”中共中央改变工商业政策主要是基于()
A . 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开始调整
B . 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C .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
D . 发展苏堆埃共和国经济的需求
7. (2分) (2019高一上·温州期末)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
今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秦朝时设立的桂林郡,主要位于今天的()
A . 内蒙古自治区
B . 广西壮族自治区
C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 . 西藏自治区
8. (2分)下图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
在下列各项中,建交最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 新中国在万隆会议上赢得尊重
B . 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 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D . 文化大革命扩大中国的政治影响
9. (2分) (2017高一上·唐山月考)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得以合作的根本原因是()
A . 两党代表的阶级基本相同
B . 两党都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C . 两党都能主动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
D . 主要矛盾决定日本成为两党的共同敌人
10. (2分) (2017高二上·蚌埠开学考)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
A1945年国共两党在重庆签署了《双十协定》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实现
B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发布主张和平统一的《告台湾同胞书》
C1954年中国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了体现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D中俄等国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世界广泛关注
A . A
B . B
C . C
D . D
11. (2分) (2019高一下·淄博开学考) 下图是一幅创作于1909年的时事漫画,它贴切地反映了当时的政局。
以下各项比较符合这幅漫画主题的是()
A . “袁世凯——白脸的跳梁小丑”
B . “五四时黑白颠倒的世道”
C . “共产党——要把乾坤扭转来”
D . “清政府——内外的两种面孔”
12. (2分) 1933年10月,红三十三军政治部驻扎在四川达县,秘书长魏传统在一地主宅院的门楼两旁石柱上写下如此楹联:镰刀割断旧乾坤,斧头劈开新世界。
这一史料能够佐证的是()
A . 红军长征途中注重革命宣传
B . 根据地的土地革命深入展开
C . 揭开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序幕
D . 中国革命渡过难关转危为安
13. (2分)“世纪的握手”——(下图)这幅新闻照片见证了国共两党的领导人连战与胡锦涛相隔60年的
历史性握手。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上看国共两党的关系变化的过程是()
A . 合作—对抗
B . 对抗—合作—再对抗
C . 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抗
D . 对抗—合作—再对抗—再合作
14. (2分) (2018高一上·吉林期末) 据人民网报道:1974年,为打击侵入我国西沙群岛的南越当局,中国政府决定增派军队“直接通过台湾海峡”支持前线。
当时台湾海军未加阻挡,还友好地亮出“请通过”信号。
这说明台湾当局()
A . 拥护“一国两制”
B . 希望与中国共产党结成军事同盟
C . 认同“一个中国”
D . 欲放弃台独实现国家统一
15. (2分)尼克松曾感叹:“我有幸在北京逗留了一个星期,这也是改变世界的一个星期。
”他所说的“改变世界”应指
A . 中美发表《上海联合公报》,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
B . 中美关系走向缓和,标志着冷战时代终结
C .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苏联被国际社会孤立
D .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
16. (2分) (2017高一上·哈尔滨期中) 下面为古代雅典居民结构的比例图,观察图示信息,对于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下列叙述准确的是()
A . 雅典超半数的居民拥有公民权
B . 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广泛的民主
C . 少数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
D . 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
17. (2分) (2015高一上·江西期中) 秦汉时期建立和健全了一套上下有序的制度体系,主要包括奏事制度、廷议制度和监察制度。
其中廷议制度规定:“国家大事皆由廷议向皇帝提出意见,由皇帝裁定或由廷议作出决定。
”此规定表明秦汉时期()
A . 中央集权制完善
B . 皇权受到一定制约
C . 绝对皇权已经形成
D . 议会制初步建立
18. (2分) 1786年华盛顿在写给友人的信中提到:“在我看来,邦联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空架子,而其名下的议会亦是徒有其名,其政策措施多不被人们所关注、执行。
”据此推断华盛顿的意图是()
A . 提高殖民地自主权
B . 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C . 推翻邦联政府
D . 指出议会制不适合美国国情
19. (2分) (2017高三上·衡阳月考)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欧洲民族主义情绪上升。
戴高乐支持发展核武器、制定泛欧洲外交政策、努力减少美国和英国的影响、促使法国退出北约。
随后,意识形态的前哨国家西德也违反美国意愿,缓解了与东德的关系,实施“新东方政策”。
这表明当时()
A . 法德外交政策已脱离冷战轨道
B . 西欧离心倾向冲击了两极格局
C . 法德两国已足以与美国相抗衡
D . 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20. (2分) (2016高一上·平阴月考) 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其中“中央集权”指的是()
A . 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
B . 全国有通行的统一的文字
C . 以皇权的至高无上为最基本原则
D . 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
二、非选择题 (共5题;共70分)
21. (10分)(2016·桂林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萌芽于西周,确立于秦汉,成熟于隋唐,完备于明清。
秦设监察御史执掌群臣奏章和下达皇帝的诏令,并兼国家的监察工作。
汉武帝在各州设刺史,以“六条”法规作为履行职务的依据,而六条中
打击强宗豪右、以强凌弱以及二千石不奉诏书则是其基本内容。
明清监察机关的触角更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比较突出的是监察御史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牵掣;监察官员特殊的选任、考课、监督制度,使中国的监察制度具有一定的科学内容,因而在一定时期曾经成为抵触惰性力量、消解社会矛盾的积极因素,对澄清吏治起过较好的作用。
——《试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材料二:从世界各国已有的行政监督经验看,监察制度在一个国家的监督机制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无论是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还是政党监督、社会舆论监督,都不可能对国家机构中的行政系统进行直接、有效的监督。
孙中山认为,监察制度是中国固有的东西,是中华法系的精华。
邓小平也强调:“最重要的是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铁面无私的监督控制。
”因此,对我国现有的行政监察制度进行改革,建立行政监察院,使行政监察成为监督行为的主干监督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论我国行政监察制度的完善》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和意义。
(2)概括材料二的基本主张,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其理由。
22. (20分) (2020高一下·甘肃月考) 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中,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每个国家基于自己的历史和现实,其政治制度必然会有己的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西方某些政治学和历史学的著作中,总是津津乐道地称颂伯利克里时代的所谓民
主政治,并以它的“优越性”来贬抑所谓的东方君主专制。
在此,我们很有必要剖析一下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并非十全十美,而是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
——刘自成《伯利克里时代新解》
材料二、素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
……光荣革命吸取了40年代革命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的教训,既摒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它遏止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美国历史学家J·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胜利。
……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是不可能的。
只能是由许多共和国组成一个邦联或者一个强大的君主国或贵族统治的国家。
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能够在全国范围内体现责任代议制的政府。
……”
——《美国的历程》
材料四、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新中国成立后又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实行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一中“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并非十全十美,而是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
(2)材料二中“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发展方向”指的是什么? 据材料指出英国政治制度“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原因何在?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作为现代民主的代表,美国是怎样突破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局限性的?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1949—1956年间,新中国建立了哪些具有自己特点的民主政治制度。
23. (10分) (2017高三上·滨州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1948年到1951年美国共向欧洲提供了大约131亿美元的“援助”,受援助国GDP从1948年到1952年底增长了25%。
但马歇尔计划把苏联与东欧排除在外,受援国需要承担经济和政治义务,例如部分工业发展接受美国监督;受援国必须放弃工业国有化等。
其“援助”手段确定了美元的结算单位,打破了西欧各国的贸易关税壁垒,更削弱了意大利和法国共产主义的影响,稳定了政权,但是西欧获得发展后,对美国的离心倾向反而增强。
——摘编自李申《杜鲁门主义的续篇》等
材料二:“一带一路”在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大趋势中应运而生,是时代的新生儿……“一带一路”,摒弃制度模式偏见,超越意识形态藩篱,抓的是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
“马歇尔计划”看上去是一个经济救助计划,其最终目的却在于大国争霸。
“一带一路”遵循平等,追求互利。
新时期,“一带一路”的精髓恰恰在于弘扬平等互利的好传统,坚持不附加任何条件的好做法,追求沿线国家共同发展的好效果。
“一带一路”奉行自愿平等参与的原则,沿线各国完全根据本国利益参与进来。
——摘编自人民日报《“一带一路”与马歇尔计划有根本差别》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歇尔计划对战后欧洲发展的促进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马歇尔计划相比,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24. (15分) (2019高三上·宿迁期末) 有人说:无论拿破仑是英雄还是暴君,他都是历史的选择,推动了他所处时代的资产阶级革命。
阅读材料:
拿破仑皇帝为后世留下来的,不是他作为统帅的各种战绩,而是作为政府首脑所做的各种改革……对所有法国人实行统一的法律;取消等级制度……法国被分为九十八个行政区,它们不是独立的,而是接受巴黎的指示……全国施行统一的教学计划……拿破仑在德国取得军事胜利后,也进行了改革……市民的公共生活方式也根据新的法国法律进行了重组和规范……当然不是出于他的情愿:在被法国占领的不独立的国家里一再发生反抗运动;拿破仑为了战争,越来越关注金钱和士兵,他的这个欲望越明显,反抗也就越强烈。
——(德)曼弗雷德·马伊《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请回答:
(1)据材料归纳拿破仑的国内外改革举措。
(2)据材料指出“不是出于他的情愿”的事情及其发生的原因。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无论拿破仑是英雄还是暴君,他都是历史的选择,推动了他所处时代的资产阶级革命”这一观点的论据。
25. (15分)文化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又影响着社会政治和经济。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生主义真是达到目的,农民问题真要解决,是要耕者有其田。
……现在俄国推翻一般大地主,把全国的土地都分到一般农民,让耕者有其田,耕者有了田,只对于国家纳税,另外没有地主来收租钱,这是一种最公平的办法。
我们现在革命,要仿效俄国这种公平办法,才算是彻底的革命。
——孙中山《耕者要有其田》
材料二:很清楚的,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
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
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三:
(1)阅读材料一,回答孙中山在土地政策上有何新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政策发生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回答中国革命第一步的任务是什么?并指出为实现这一任务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到的正确道路的答案及结果。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和邓小平关于“计划与市场”思想的本质区别。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二、非选择题 (共5题;共70分)
21-1、
21-2、
22-1、
22-2、
22-3、
22-4、
23-1、
23-2、
24-1、
24-2、
24-3、
25-1、
25-2
、
25-3、
第11 页共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