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比热容比测定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比热容比测定实验报告
篇一:空气比热容比测定实验报告
007 实验报告评分:
课程:******** 学期:*****指导老师: ****
年级专业:***** 学号:******姓名:!习惯一个人007
实验3-5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用绝热膨胀法测定空气的比热容。

2. 观察热力学过程中状态变化及基本物理规律。

3. 学习气体压力传感器和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测量仪器如图4-6-1所示。

1为进气活塞C1,2 为放气活塞C2,3为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4为气体压力传感器探
头。

实验时先关闭活塞C2,将原处于环境大气压强为P0、室温为T0的空气经活塞C1送入贮气瓶B内,这时瓶内空气压强增大,温度升高。

关闭活塞
C1,待瓶内空气稳定后,瓶内空气达到状态Ⅰ(P1,T0,V1),V1为贮气瓶容积。

然后突然打开阀门C2,使瓶内空气与周围大气相通,到达状态Ⅱ(P0,T2,V2)后,迅速关闭活塞C2。

由于放气过程很短,可认为气体经历了一个绝热膨胀过程,瓶内气体压强减小,温度降低。

绝热膨胀过程应满足下述方程p1
r?1r
r?1r
To
?
po
T1
(3-5-2)
在关闭活塞C2之后,贮气瓶内气体温度将升高,当升到温度T0时,原气体
的状态为Ⅰ(P1,T0,V1)改变为状态Ⅲ(P2,T0,V2),两个状态应满足如下关系:
poT1
?p2T0
/ (3-5-4)
利用(3-5-4)式可以通过测量P0、P1和P2值,求得空气的比热容比?值。

实验原理图1实验图2
三、实验仪器
NCD-I型空气比热容比测量仪由如下几个部分组成:贮气瓶(由玻璃瓶、进气活塞、橡皮塞组成)、两只传感器(扩散硅压力传感器和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AD590各一只)、测空气压强的三位半数字电压表、测空气温度的四位半数字电压表。

测空气压强的数字电压表用于测量超过环境气压的那部分压强,测量范围0~10000Pa,灵敏度为20mv/Kpa (表示1000Pa的压强变化将产生20mv 的电压变化,或者50Pa/mv,单位电压变化对应50Pa的压强变化)。

实验时,
贮气瓶内空气压强变化范围为6000Pa。

图4-6-1实验装置中,温度传感器3是新型半导体温度传感器,其测量灵敏度高,线性好,测温范围为-50~150℃,接6V直流电源后组成一个稳流源。

它的测温灵敏度单位为1μA/℃,若串接5KΩ电阻后,可产生5mv/℃的信号电压,接0~2V量程四位半数字电压表,可检测到最小℃温度变化。

气体压力传感器探头4由同轴电缆线输出信号,与仪器内的放大器及三位半数字电压表相接。

当待测气体压强为环境大气压P0时,数字电压表显示为0,当待测气体压强为P0+10000Pa时,数字电压表显示为200mv,仪器测量气体压强
灵敏度为20mv/ 1000Pa。

四、实验步骤
1. 按图4-6-2接好仪器的电路,注意AD590的正负极不要接错。

用Forton 式气压计测定大气压强P0,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环境温度。

开启电源,将电子仪器部分预热20分钟,然后用调零电位器
调节零点,把三位半数字电压表示值调到0。

2. 将活塞C2关闭,活塞C1打开,用打气球把空气稳定地徐徐进入贮气瓶B内,用压力传感器和AD590温度传感器测量空气的压强和温度,记录瓶内压强均匀稳定时压强P1和温度T0(室温为T0)(P1取值范围控制在130mV~150mV之间。

由于仪器只显示大于大气压强的部分,实际计算时式(3-5-4)中的压强P1应加上周围大气压强值)。

3. 突然打开活塞C2,当贮气瓶的空气压强降低至环境大气压强P0时(这时放气声消失),迅速关闭活塞C2.
4. 当贮气瓶内空气的温度上升至室温T0时,记下贮气瓶内气体的压强P2(由于仪器只显示大于大气压强的部分,实际计算时式(3-5-4)中的压强P2应加上周围大气压强值)。

5. 用公式(3-5-4)进行计算,求得空气比热容比值。

五.实验数据及其处理
周围大气压po= X10 由:p1?p0?p1/20mv
p2?po?p2/20mv得出各自压强实际值,填入上表。

根据??
lgp0?lgp1lgp2?lgp1
分别求出:空气比热容:
r1?
lg?lglg?lglg?lglg?lglg?lglg?lglg?lglg?lglg? lglg?lg
?
?
2
r??
r3?
?
提前关闭时:
r4?
?
推迟关闭时:
r5?
?
r1?r2?r3
其r平均值为r=
标准差为:
3
S?
2
2
?
2
?
2
2
?
2
?
所以比热容r?r0?=?
六.思考题
1.怎样做才能在几次重复测量中保证不相同,对实验有无影响?
答:关键是容器绝热效果要好。


外每次的程序,完成时间,环境要相同,实验数据大致相同,说明偶然误差小,才有说服力。

2.打开活塞
C2
p1
的数值大致相同?这样做有何好处?若
p1
的数值很
放气时,若提前关闭或滞后关闭活塞,各会给实验带来什么影响?
答:提前关闭会使测量结果偏大,滞后关闭会使测量结果偏小。

3.本实验的误差来源于哪几个方面?最大误差是哪个因素造成的?怎样减少误差?答:实验装置漏气、关闭活塞时间的控制。

多测量几组数据,求平均值。

篇二:空气比热容比的测量实验报告
南昌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普通物理实验(2)
实验名称:空气比热容比的测量
学院: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实验地点:座位号:
实验时间: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用绝热膨胀法测定空气的比热容比。

2. 观察热力学过程中状态变化及基本物理规律。

3. 学习气体压力传感器和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仪器:
气压计、FD-TX-NCD空气比热容测定仪。

三、实验原理:
遵循两条基本原则:其一是保持系统为孤立系统;其二是测量一个系统的状态参量时,应保证系统处于平衡态。

气体的定压比热容CP和定容比热容CV之比称为气体的比热容比,用符号?
Cp
表示(即??),又称气体的绝热系数。

CV如图所示,实验开始时,首先打开活塞C2,储气瓶与大气相通,当瓶内充满与周围空气同压强同温度的气体后,再关闭活塞C2。

打开充气活塞C1,将原处于环境大气压强为p0、室温为T0的空气,用打气球从活塞C1处向瓶内打气,充入一定量的气体,然后关闭充气活塞C1。

此时瓶内空气被压缩而压强增大,温度升高,等待瓶内气体温度稳定,即达到与周围温度平衡。

此时的气体处于状态I,其中V1为储气瓶容积。

然后迅速打开放气阀门C2,使瓶内空气与周围大气相通,瓶内气体做绝热膨胀,将有一部分体积为?V的气体喷泻出储气瓶。

当听不见气体冲出的声音,即瓶内压强为大气压强p0,瓶内温度下降到T1(T1篇三:南昌大学空气比热容比的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学院: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实验地点:座位号:
实验时间:
一、实验名称: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量
二、实验目的:
测量室温下的空气比热容比;学习用绝热膨胀法测定空气的比热容比;观测热力学过程中状态变化及基本物理规律。

三、实验器材:
储气瓶一套(包括玻璃瓶、活塞两只、橡皮塞、打气球)、两只传感器(扩散硅压力传感器和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AD590各一只)、测空气压强的三位半数字电压表、测空气温度的四位半数字电压表、连接电缆及电阻。

四、实验原理:
遵循两条基本原则:其一是保持系统为孤立系统;其二是测量一个系统的状态参量时,应保证系统处于平衡态。

气体的定压比热容CP和定容比热
容CV之比称为气体的比热容比,用符号?
Cp
表示(即??),又称气体的绝热系数。

CV
如图所示,实验开始时,首先打开活塞C2,储气瓶与大气相通,当瓶内充满与周围空气同压强同温度的气体后,再关闭活塞C2。

打开充气活塞C1,将原处于环境大气压强为p0、室温为T0的空气,用打气球从活塞C1处向瓶内打气,充入一定量的气体,然后关闭充气活塞C1。

此时瓶内空气被压缩而压强增大,温度升高,等待瓶内气体温度稳定,即达到与周围温度平衡。

此时的气体处于状态I,其中V1为储气瓶容积。

然后迅速打开放气阀门C2,使瓶内空气与周围大气相通,瓶内气体做绝热膨胀,将有一部分体积为?V的气体喷泻出储气瓶。

当听不见气体冲出的声音,即瓶内压强为大气压强p0,瓶内温度下降到T1(T1<T0),此时,立即关闭放气
阀门C2,。

由于放气过程较快,瓶内保留的气体由状态I转变为状态??。

由于瓶内气体温度T1低于室温T0,所以瓶内气体慢慢从外界吸热,直至达到室温T0为止,此时瓶内气体压强也随之增大为p1。

稳定后的气体状态为
???,从状态??到状态???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等容吸热的过程。

总之,气体从状态I到状态??
是绝热过程,由泊松公式得:
??1
p1??1p0
?? ?
T1
T0
从状态??到状态???是等容过程,对同一系统,由盖吕萨克定律得
p0p2
(2)?
TT0 1
由以上两式子可以得到
?p1?
??
?P0?
??1
?p2?
??? (3)?P0?
?
两边取对数,化简得
???lgp0?lgp1?/?lgp2?lgp1?(4)
利用(4)式,通过测量p0、p1和p2的值就可求得空气的比热容比的值。

五、实验步骤:
1、按图接好仪器的电路,注意AD590的正负极不要接错。

用Forton式气压计测定大气压强p0,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环境温度。

2、开启电源,将电子仪器部分预热20min,然后用调零电位器调节零点,把三位半数字电压表示值调到0。

3、将活塞C2关闭,活塞C1打开,用打气球把空气稳定地徐徐地打入储气瓶B内,用压力传感器和AD590温度传感器测量空气的压强和温度,记录瓶内压强均匀稳定时压强p1和温度
T0(室温为T0)(p1取值范围控制在130~150mV之间。

由于仪器只显示大于大气压强的部分,实际计算时式(4)中的压强p1=p0+p1)。

4、突然打开活塞C2,当储气瓶的空气压强降低至环境大气压强p0时(即放气声消失),迅速关闭活塞C2。

5、当储气瓶内空气的气压稳定,温度上升至室温T0时,记下储气瓶内气体的压强p???2?2?2S???10?3
2
???S??±?10?3
预习思考题
1.泊松公式成立的条件是什么? 答:气体从状态I到状态??是绝热过程。

2.比热容比
???lgp0?lgp1?/?lgp2?lgp1?
之中,并没有温度出现,那为什么要
用温度传感器AD590来精确测定温度呢?
操作后思考题
1.怎样做才能在几次重复测量中保证
p1
的数值大致相同?这样做有何好处?若
p1
的数值很不相同,对实验有无影响?
答:关键是容器绝热效果要好。

另外每次的程序,完成时间,环境要相同,实验数据大致相同,说明偶然误差小,才有说服力。

2.打开活塞
C2
放气时,若提前关闭或滞后关闭活塞,各会给实验带来什么影响?
答:提前关闭会使测量结果偏大,滞后关闭会使测量结果偏小。

3.本实验的误差来源于哪几个方面?最大误差是哪个因素造成的?怎样减少误差?
答:实验装置漏气、关闭活塞时间
的控制。

多测量几组数据,求平均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