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在培养幼儿良好习惯方面的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信息技术在培养幼儿良好习惯方面的运用
作者:陈宝美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7年第10期
摘要:幼儿教育阶段,教师应该致力于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研究,此时的孩子几乎是一张白纸,他们很多不好的习惯都是可以被更正的,幼儿教师可以充分借助先进的教学技术,以直观、形象的方式,教会幼儿各种道理,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习惯,本文针对我园情况,对信息技术在培养幼儿良好习惯方面的运用进行几方面研究。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幼儿良好习惯
在网络信息技术高度普及的今天,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成为了我园幼儿教育创新与改革的主要内容,而在幼儿阶段,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对幼儿未来的成长非常重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直观、形象、便捷等优势,能够有效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能够拓展幼儿思维,激发幼儿潜能,总之,正确开发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价值,能够更好的推动我园幼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1]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使教学更灵活
1.借助照片做图示提醒
在幼儿园就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帮助幼儿预防多种疾病,进而保证身体健康。
教幼儿学会洗手,并将水龙头的水放小一些,从而节省资源,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小朋友多数情况下都会忘记用肥皂,或水龙头的水放得过大,造成将衣服袖子都弄湿情况。
因此,为了让幼儿更好地学习正确洗手的习惯和用水方法,教师通过亲自演示并拍下一组照片,供幼儿模仿学习。
经过这种尝试,幼儿都按照照片上正确的步骤进行洗手,从而养成了勤洗手会洗手的好习惯。
[2]
2.借助录像再现幼儿的活动情景
幼儿无法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因此教师需要教幼儿怎样和其他小朋友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
老师在课上或者课下,观察幼儿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并按照幼儿性格进行分类,将性格懦弱与说话直爽的小朋友建立友谊关系,进而保证其可以更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还可以让不爱运动的小朋友与积极参加活动的伙伴一起锻炼,进而保证满足其身体运动需要。
[3]
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因此记忆力不是很好,此时录像机就派上了用场。
例如:动手能力强的幼儿善于搭积木,搭得又快又好。
教师该将他们搭积木的过程录下来,播放给其他小朋友
看,其他的小朋友出于好奇就会观看并模仿他搭积木的过程,既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又锻炼了小朋友的动手能力,丰富其想象力。
教师还可以录一些幼儿之间“不愉快”的场面,进而让幼儿思考,为什么会这样,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有了这种动态影像的教育小朋友记得更扎实,也让老师的话更有说服力。
[4]
3.借助多媒体课件激发幼儿兴趣
幼儿对色彩方面以及内容丰富的动画情节非常感兴趣,因此教师可以采取播放不同种类型的动画短片开展教学工作。
由于摆脱了传统书本教学的束缚,幼儿会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动画播放上,有声有色的动画提高了小朋友学习的兴趣也满足他们娱乐的需求。
同时,教师需要善于引导幼儿找寻动画中讲述的道理,让幼儿在享受观看动漫过程的同时,学习到更多对生活有用的知识。
二、运用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
1.运用网络共享教育资源
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资源共享大大方便了我园教师在网络上开展教学工作。
水是非常宝贵的资源,人们应该懂得珍惜,因此教师需要教会幼儿懂得珍惜水资源,要懂得节约不浪费珍贵的水资源。
同时教师提出制作节水小标识的活动,此时小朋友可能不知道为什么要节约用水?为什么要制作节水小标识?教师就可以利用网络搜索相关标记图片,比如:环保标记、节能标记和安全标记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幼儿视野的同时,也让其掌握更多的知识。
幼儿自己制作节约用水标记,可以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节水习惯,进而从小养成保护环境,节约用水的优良品质。
2.利用网络搭建家园共育的桥梁
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要使幼儿在幼儿园初步建立起来的好习惯得到巩固,需要家庭的积极配合。
而班级留言板、微信使交流不受时空的约束,通过这些平台,老师能将班内的教育要求和动态及时告知家长,让那些经常是祖辈来接送的孩子的父母也能及时了解幼儿园的教育信息,知道在家庭中可以如何针对自己孩子的情况配合幼儿园教育。
“今天宝宝自己用勺子吃饭了,真棒!回去好好表扬他呀!”“再过儿天就要评选“会自己吃饭的明星宝宝”了,还没有学会自己用勺子吃饭的宝宝快加油!”……为了培养小班幼儿学习自己吃饭、穿衣,从小养成自己会做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一条条信息通过微信群、班级留言板发出去了,并得到家长的积极配合。
有了网络及时的沟通交流作用,对幼儿从小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起着督促和促进的作用。
3.利用网络培养幼儿安静专注的倾听习惯
除了以上两点,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培养幼儿的专注力,教师通过展示丰富多彩的动画图像,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教学,生动、有趣的动画能够将孩子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在此基础上展开教学,教学效果会更好。
另外,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一些有助于幼儿养成安静倾听习惯的游戏,让孩了们在游戏中学会倾听。
久而久之,对幼儿良好倾听习惯的养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比如:利用SMART软件制作《听声音猜乐器》游戏,用气球遮盖住乐器,幼儿倾听音乐并猜测后,点破气球,出示答案。
在游戏中,幼儿感受了游戏的快乐,也在辨别乐器音色的过程中,逐步地养成了安静、专注的倾听习惯。
结语
现代信息技术的巧妙运用,能够有效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在当代,教学信息化成为了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多变、灵活、直观的特点,能够更好的挖掘幼儿的学习潜能,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奠定幼儿的学习基础。
参考文献
[1]许雅萍.小班幼儿学数学有方法[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6(09)
[2]崔春花.利用童谣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研究[J].新校园(中旬).2016(07)
[3]董倩.小班幼儿科学区域游戏材料的投放[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6(09)
[4]徐天元.和小班幼儿一起快乐涂鸦[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