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资源应用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资源应用系统
县级版
使用教材
江西省分中心
目录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资源应用系统概述 (4)
一、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资源应用系统安装配置流程 (6)
1、内容发布系统 (6)
1.1标准环境 (6)
1.2安装配置操作流程:以Windows 2003 Server为例 (6)
第1步:IIS(Internet 信息服务)的安装 (6)
第2步:SQL Server的安装 (7)
第3步:Framework 2.0的安装 (13)
第4步:内容发布系统程序的安装 (16)
第5步:Framework2.0的配置 (22)
第6步: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的配置 (22)
第7步:IE手工添加可信任站点设置 (23)
第8步:加密狗的使用 (25)
2、内容加工系统 (26)
2.1标准环境 (26)
2.2安装配置操作流程 (26)
第1步:内容加工系统的安装 (26)
第2步:内容加工系统的配置 (29)
3、信息接收系统 (30)
3.1 百年树人卫星接收卡的安装 (30)
3.2 信息接收系统的安装 (36)
3.3 信息接收系统的配置 (39)
二、系统日常操作及维护流程 (43)
1、开机流程 (43)
2、常见操作疑难解答 (43)
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资源应用系统的应用 (47)
1.内容发布系统的应用 (47)
1.1资源应用 (47)
1.1.1资源浏览 (47)
1.1.2资源搜索 (49)
1.2管理中心 (50)
1.2.1用户管理 (50)
1.2.2管理中心的伸缩拉杆使用 (54)
1.2.3.站点设置 (54)
1.2.4风格设置(首页栏目色彩设置) (59)
1.2.5本地特色资源 (61)
1.2.6友情链接的设置 (62)
1.2.7邮箱 (63)
1.3.论坛 (65)
1.3.1新建论坛 (65)
1.3.2发表帖子 (67)
1.3.3回复帖子 (68)
1.4.最新公告 (70)
1.4.1公告的发表 (70)
1.4.2公告的删除 (71)
1.5最新资讯 (71)
1.5.1资讯的发表 (71)
1.5.2资讯的删除 (73)
1.6.本地硬盘维护 (73)
1.7虚拟目录分布式管理 (79)
1.7.1增加/更改虚拟目录 (79)
1.7.2锁定/解锁虚拟目录 (82)
2.内容加工系统的应用 (84)
2.1界面各功能区介绍 (86)
2.2菜单栏 (86)
2.2.1 系统 (86)
2.2.2 资源 (90)
2.2.3 管理 (92)
2.2.4 帮助 (93)
2.3工具条 (94)
2.4栏目分类信息管理概述 (94)
2.5栏目分类管理 (94)
2.5.1搜索当前节点 (94)
2.5.2更新本地分类 (95)
2.5.3资源粘贴 (95)
2.5.4全部展开 (95)
2.5.5全部合并 (95)
2.6本地资源管理 (95)
2.6.1新建描述 (95)
2.6.2修改描述 (96)
2.6.3上传素材 (96)
2.6.4资源打包 (96)
2.6.5删除文件 (98)
2.6.6过滤素材 (98)
2.7资源库素材管理 (98)
2.7.1资源复制、资源剪切、资源粘贴 (98)
2.7.2资源删除 (98)
2.7.3资源打包 (98)
2.7.4描述信息 (99)
2.7.4回收站 (100)
2.8资源加工流程 (100)
2.8.1县级分中心资源加工流程 (100)
2.8.2给基层站点打包资源流程 (105)
2.9资源冗余管理 (108)
3.信息接收系统的应用 (108)
3.1卫星监控系统 (109)
3.2信息接收系统 (111)
3.2.1系统设置 (112)
3.2.2工具配置 (118)
3.2.3查看本地MAC地址 (119)
3.2.4检查升级包 (119)
3.2.5快捷工具栏 (120)
3.2.6资源接收频道 (120)
3.2.7当天资源接收节目明细 (121)
3.2.8节目区属性 (121)
3.2.9资源接收进度和保存路径 (122)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资源应用系统概述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资源应用系统,采用IP over DVB体制和TCP/IP协议,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
用户端成本低、建设周期短、见效快,独特的网桥功能为国内首创,DVB/IP 卫星网关符合EN301 192标准,支持IP组播,支持多种数据接口,具有经济实用的特点。
信号以点对面的方式进行广播,覆盖面广,传输速度快,接收效果好,误码率几乎为零,在传输与应用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资源应用系统由信息接收系统、内容发布系统和内容加工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内容发布系统一下简称为“内容发布系统”。
内容发布系统的功能:
1)数据库分布式存储
有效地为县中心解决磁盘空间的问题;用户可以根据本地磁盘的大小情况或者待磁
盘即将爆满时,自行选择新磁盘位置新建存储目录来接收新资源。
2)页面操作简便
系统页面简单,易操作;无须专业培训即可上手应用。
3)资源浏览
在系统页面中,可以直接浏览文本资源或视频资源,无须下载到本地后浏览。
4)系统资源下载
可以将系统中的资源下载到本地永久保存。
5)卫星远程更新系统资源
无须人为操作,即可使用卫星动态更新系统中的资源;
6)卫星远程修改系统资源内容
可以通过卫星和系统入库功能轻松将已入库到系统的资源内容替换或者修改;
7)卫星远程增加系统栏目
卫星可以轻松增加的系统栏目。
8)卫星远程删除系统栏目
卫星可以轻松删除的系统栏目。
9)卫星远程删除系统资源并腾出硬盘空间
卫星可以远程删除系统中的废旧资源,从而腾出硬盘空间。
10)本地特色资源
可以将当地优秀的资源通过内容加工系统,使其添加到“本地特色资源”栏目中。
11)本地硬盘维护
可以根据资源入库时间和文件大小来设置硬盘维护的规则,从而以达到优化硬盘的
目的;使硬盘空间不至于爆满,卫星资源保持不间断地更新。
此外,还可以对特定
关键字或者标题的资源进行设置,使之不至于因为资源过期而被强行删除。
12) 本地公告发布
试点县管理员可以向试点县内部发布本地公告或者重要通知,方便试点县分中心的
宣传工作。
13) 本地新闻发布
试点县管理员可以向试点县内部发布最新文化新闻,实时发送当地资讯。
14) 内部论坛(内部论坛的创建、管理、维护)
试点县用户可以在共享工程论坛里畅所欲言,技术沟通,工作协调,发表用户的感
想等。
15) 内部邮箱(内部用户可互通邮件,管理员可群发邮件)
试点县的每个正式用户都有自己的邮箱,可方便快捷解决用户之间的信件交流。
16)系统首页栏目图标可自行调配栏目色调
首页色调的调配可提高试点县用户的兴趣,新鲜感;有助于提高用户访问的积极性。
17)系统首页风格可自行切换
目前含有现代版和古典版两种风格。
18)系统功能强大,操作简单
对管理员的计算机水平要求不高,均可操作自如。
19)管理员可自主新增、删除“友情链接”
试点县管理员可根据当地需要,增加或删除多个“友情链接”。
20)可自行更换直播视频栏目框内的默认视频节目(如改为本地宣传片节目)
试点县管理员可自行替换直播视频框中的共享工程宣传短片。
21)用户管理(用户注册、用户审查、用户删除、用户禁用、用户角色管理)
试点县系统可支持多用户注册,对其管理。
22)资源分栏目逐级检索(针对性强,检索速度快)
电影欣赏、综合知识、名家讲坛、农业技术、京剧精品等分个栏目里的都有各自的搜索引擎,逐级检索资源速度快,操作简单。
23)系统首页点击率统计
可以了解到该试点县栏目的访问情况。
24)产品可扩展性空间广阔
试点县系统采用全新的2.0开发技术和基层应用系统的ASP相比,有了进
一步的技术提升,为产品的更新换代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内容加工系统的功能:
1)本地素材描述打包
可以通过内容加工系统将本地特色素材进行描述,为其加上关键字、分类路径、作者、素材内容叙述等内容。
2)本地素材打包
将描述好的资源通过系统打包功能将其打包成内容发布系统可识别的包。
3)本地素材描述入库
将已经描述好的资源直接上传入库到内容发布系统。
无需等资源打包后再入库。
4)已入库资源的信息的修改
试点县管理员可以随意修改或者删除已发布的资源(标题、关键字、格式、分类路
径、共享者、颗粒度和描述等内容)
4)批量删除已入库的资源
可以在内容加工系统中,选中一个、多个或全部资源,直接删除即可彻底将所选中
的资源彻底清除。
5)批量打包已入库的资源
可以在内容加工系统中,选中一个、多个或全部资源,接着,选中打包功能,即可
完成所选中资源的打包操作。
6)已入库的资源之间的拷贝与粘贴
可以在内容加工系统中,选中一个、多个或全部资源,接着,拷贝粘贴到其他分类
路径中即可。
7)资源包的导入导出
国家中心、省分中心和县分中心三者之间的资源包互换;
8)对已发布的资源进行导入导出操作
可以通过试点县著目工具对已发布的资源进行打包导出。
9) 本地入库资源以‘*’区别于卫星投递资源
对于试点县著目所整合打包出来的资源入库到本地服务器时,自动在特色资源名前加‘*’以此区别于卫星投递资源;
信息接收系统的功能:
1) 自动接收卫星资源;
2)自动入库卫星资源;
3)实时接收流媒体功能;
4)本地局域网广播卫星数据功能;
5)可通过追加PID值(E5~E8)来同时接收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资源;
6)试点县系统采用扩展型
支持本地信息发布系统和卫星数据接收系统分离;
一、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资源应用系统安装配置流程
1、内容发布系统
1.1标准环境
1)系统软件环境: Windows2003 Server(SP1)或Windows2000 Server(SP4).
2)应用软件环境: 2.0;IE6.0以上;服务(系统自带);IIS服务器(含WEB服务、FTP服务和Active Server Pages服务)。
Frameworks2.0
3)硬盘分区环境:系统盘(即常规为C盘)必须具有20G以上;而数据盘里剩余的容量也必须达到200G以上的空间来存放资源。
4)内容发布系统的插件环境:Windows Media Player9.0以上,Flash9.0以上,Apabi1.82,Adobe Reader6.0。
5)推荐自备软件:Microsoft Office 2000、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1.2安装配置操作流程:以Windows 2003 Server为例
Windows 2003 Server操作系统安装方法(略)
第1步:IIS(Internet 信息服务)的安装
选择[开始]-[控制面板]-[添加或删除程序]-[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A)](如图1-1),
图1-1
或者插入WINDOWS 2003 SERVER安装光盘,通过光盘的自动运行程序弹出安装界面,选择[安装可选的WINDOWS组件(D)];(如图1-2)
图1-2
在弹出的“WINDOWS 组件向导”窗口中,勾选[应用程序服务器]选项,并用点击【详细信息】按钮,打开“应用程序服务器”窗口,勾选[]和[Internet 信息服务]选项;再点击【详细信息】按钮,打开“Internet 信息服务”窗口,勾选[文件传输协议(FTP)服务]和[万维网服务]选项,点击【详细信息】按钮,打开“万维网服务”窗口,勾选[Active Server Pages]和[万维网服务]。
最后鼠标依次点击各窗口的【确定】或【下一步】按钮,完成IIS的安装(注意:如图1-3中出现的部分已经勾选的项目而在上文没有提及的,为系统安装时默认勾选)。
图1-3
第2步:SQL Server的安装
支撑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版应用系统的SQL Server数据库,至少是7.0以上的版本,本手册将对SQL Server 2000作安装范例进行说明。
1)插入“SQL Server 2000”安装盘至光驱里,即可自动启动安装页面,然后点击【安装SQL Server 2000组件(C)】选项(如图1-4);
图1-4 2)点击[ 安装数据服务器(S)]选项(如图1-5);
图1-5 3)点击【下一步(N)>】按钮(如图1-6);
图1-6
4)选择[本地计算机(L)] 选项,然后点击【下一步(N)>】按钮(如图1-7);
图1-7
5)选择[创建新的SQL Server 2000实例,或安装客户端工具]选项,然后点击【下一步(N)>】按钮(如图1-8);
图1-8
6)点击【下一步(N)>】按钮(如图1-9);
图1-9
7)点击【下一步(N)>】按钮(如图1-10);
图1-10
8)选择[服务器和客户端工具(S)]选项,然后点击【下一步(N)>】按钮(如图1-11);
图1-11
9)选择[默认(D)]选项,然后点击【下一步(N)>】按钮(如图1-12);
图1-12
10)选择[典型(T)]选项,然后点击【下一步(N)>】按钮(如图1-13);
图1-13
11)选择[使用本地系统帐户(L )]选项,然后点击【下一步(N)>】按钮(如图1-14);
图1-14
12)选择[混合模式(Windows身份验证和SQL Server身份验证)(M)]选项,接着选择[空密码(不推荐)(K)],然后点击【下一步(N)>】按钮(如图1-15);
图1-15
13)点击【下一步(N)>】按钮(如图1-16);
图1-16
14)选择[每用户(S)]选项,同时输入设备值,然后点击【继续(C)】按钮(如图1-17);
图1-17
推荐填写设备数量值500设备
15)点击【完成】按钮(如图);即可完成SQL Server 2000的安装。
(如图1-18)
图1-18
第3步:Framework 2.0的安装
安装2.0前需要先给win 2003打补丁,操作如下
将内容发布系统的安装盘放入光驱中,并手工浏览光盘内容,(如图1-19)
图1-19
接着,找到“WINDOWSINSTALLER-KB893803-V2-X86.EXE”文件,(如图1-20)
图1-20
接着,鼠标双击“WINDOWSINSTALLER-KB893803-V2-X86.EXE”文件,(如图1-21)
图1-21
注意:如果您事先已安装过Win 2003 SP1补丁的话,那么就可以省略次操作。
因为在安装时,系统会提示您相关信息,鼠标单击确认即可。
(如图1-22)
图1-22
现在,我们可以来安装2.0了,操作如下
接着,找到并打开“DOTNETFX.EXE”文件,,(如图1-23)
图1-23
鼠标单击【下一步】按钮,(如图1-24)
图1-24
选择“我接受许可协议中的条款(A)”项后,鼠标单击【完成】按钮,(如图1-25)
图1-25
2.0程序开始进入安装进程,(如图1-26)
图1-26
由于注册的动态库文件较多,根据机器的配置不同所需的时间不一,安装时间大约10~20分钟,请稍候!
鼠标单击【完成】按钮,完成2.0的安装操作。
(如图1-27)
图1-27
建议:冷关闭计算机一次,接着,再打开计算机进行下面的操作。
第4步:内容发布系统程序的安装
插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内容发布系统的安装光盘至光驱里,系统开始自动运行安装程序,或双击安装光盘中的setup.exe文件打开安装程序。
(如图1-28)
图1-28
进入欢迎页后,鼠标点击[更改]按钮,(如图1-29)
图1-29
在浏览文件夹窗口中,鼠标单击磁盘剩余空间最大的分区即D盘(建议您使用D盘,本手册以D盘为例),选中D盘,鼠标单击[确定]按钮,(如图1-30)
图1-30
选择好安装路径后,鼠标单击[下一步]按钮。
(如图1-31)
图1-31
在安装类型中选择“完全”,单击[下一步]按钮,(如图1-32)
安装程序开始复制文件,(如图1-33)
图1-33
鼠标点击“MS SQLServer”项,接着,在用户名和密码处输入“sa”和相应的SQL数据
库的密码(例如:sa),最后,鼠标单击[下一步]按钮,(如图1-34)
鼠标单击[下一步]按钮,(如图1-35)
输入操作系统的开机密码后,鼠标单击[下一步]按钮,(如图1-36)
鼠标单击[下一步]按钮,(如图1-37)
图1-37
鼠标单击[ 〉〉]按钮,输入厂家提供的“激活码”,再选择[确定]按钮即可激活相应网
台;(如图1-38)
鼠标单击[下一步]按钮,(如图1-39)
鼠标单击[完成]按钮,即可安装完成。
(如图1-40)
图1-40
第5步:Framework2.0的配置
鼠标点击[开始]-[管理工具]-[Internet 信息服务器(IIS)管理器],展开[网站],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内容发布系统”站点名称上,鼠标右键单击它,选择[属性]项;在弹出的窗口中点击[]选项卡,接着,从 version栏中,选择“2.0.50727”项;最后,鼠标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如图1-41)
图1-41
注意:必须在完成内容发布系统的程序安装后,进行IIS(Internet 信息服务)的设置
第6步: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的配置
鼠标点击[开始]-[管理工具]-[Internet 信息服务器(IIS)管理器],展开[网站],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内容发布系统”站点名称上,鼠标右键单击它,选择[属性]项;在弹出的窗口中点击[目录安全性]选项卡,接着,将用户名栏中的IUSR用户删除(例如“TEXT2\IUSR_TEXT2”),并改输入“administrator”;同时,将原有的密码“********”删除,并输入两次新的密码(即本操作系统的开机密码)。
同时,检查“集成Windows身份验证(N)”前的复选框内是否打上对勾。
最后,鼠标依次单击【确定】按钮,完成配置工作。
如图1-42,1-43,1-44所示
图1-42
图1-43
图1-44
第7步:IE手工添加可信任站点设置
第一次运行内容发布系统时,鼠标双击桌面上的图标,操作系统的IE浏览器会弹出“安全配置堵塞”提示信息。
(如图1-45)
图1-45
鼠标单击【添加】按钮,进入“可信站点”窗口,此时,站点的IP地址自动显示在预添加到安全站点的区域栏中。
接着,鼠标单击可信站点中的【添加】按钮,将内容发布系统的站点添加到“网站”中。
(如图1-46)
图1-46
在可信站点窗口中,鼠标单击【关闭】按钮,系统自动完成配置,并弹出“配置完成,请重新打开浏览器”的提示!鼠标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全部的配置工作。
(如图1-47)
图1-47
注意:强烈建议将IE的代理服务器设置取消!或者请将内容发布系统站点(例如http:/192.168.8.10)的地址放在代理服务器设置的例外中即可。
第8步:加密狗的使用
将机密狗插入内容发布系统的主机USB口上,待系统检测到加密狗硬件后,请放入“内容发布系统”安装盘,找到并打开光盘根目录下的“加密狗驱动(xp-2k-2003)”文件夹;并用鼠标双击“Instdrv.exe”驱动程序(Windows 2003 Server系统也会被识别为Windows XP属于正常现象)。
(如图1-48)
图1-48
接着,将驱动安装和驱动卸载里的“并口狗驱动”前的复选框的对勾去掉。
接着,鼠标单击【安装】按钮,(如图1-49)
图1-49
安装完成后,在驱动状态框内会显示“驱动安装成功!”的提示信息。
最后,鼠标单击【退出】按钮,完成加密狗的全部驱动安装操作。
(如图1-50)
图1-50
2、内容加工系统
2.1标准环境
1)内容加工系统和内容发布系统必须连通!!!
2)系统软件环境: Windows XP 以上。
3)应用软件环境: 不限制。
4)硬盘分区环境:系统盘(即常规为C盘)必须具有10G以上;剩余的容量建议为100G 以上的空间来存放原始素材。
5)推荐自备软件:Microsoft Office 2003。
2.2安装配置操作流程
第1步:内容加工系统的安装
插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内容加工系统的安装光盘至光驱里,系统开始自动运行安装程序,或双击安装光盘中的setup.exe文件打开安装程序。
(如图1-51)
图1-51
进入欢迎页后,鼠标选择[下一步]按钮,(如图1-52)
图1-52
选择安装路径(建议使用默认路径即可),鼠标单击【下一步】按钮,(如图1-53)
图1-53
选择程序文件夹所在位置后(使用默位置即可),鼠标单击【下一步】按钮,(如图1-54)
图1-54
鼠标选择[下一步]按钮,(如图1-55)
图1-55
安装程序开始复制文件,(如图1-56)
图1-56
鼠标单击【完成】按钮,内容加工系统程序即可安装完毕。
(如图1-57)
图1-57
第2步:内容加工系统的配置
鼠标双击电脑桌面上的【】图标,或者鼠标单击【开始】-【程序】-【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内容加工系统】-【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内容加工系统】启动。
打开“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内容加工系统”页面,(如图1-58)
图1-58
程序启动后,鼠标单击内容加工系统的【系统】-【系统设置】-【参数设置】,(如图1-59)
图1-59
填写内容发布系统的IP地址(例如192.168.8.10),端口(默认值2510),鼠标单击【确定】按钮,(如图1-60)
图1-60
3、信息接收系统
3.1 百年树人卫星接收卡的安装
1)卫星接收卡安装前的准备
一把螺丝刀;
DVB卫星数据接收卡;
DVB卫星数据接收卡附带的驱动程序光盘。
2)卫星接收卡的安装
请严格按照以下步骤来完成硬件的安装:
在安装之前您需要触摸一下接地的金属物体来消除您手上的静电荷,比如您可以摸一下您的机箱外壳;
注意:在打开机箱盖之前,您必须关闭计算机的电源并拔掉电源插头!
按照制造商提供的文档的指示,打开您计算机的机箱盖;
在主板上选择一个未使用的PCI插槽并用螺丝刀将其后的挡片拆除;
将DVB卫星数据接收卡插入PCI插槽,并确保它与计算机总线接触良好,然后继续压紧直到这卡全部进入插槽内,最后用螺丝将卡固定;
将连接卫星天线高频头的电缆接到DVB卫星数据接收卡后面的标有“IN”的F型接头上,并确保其接触良好(如图1-61)。
图1-61
安装好机箱盖,插上电源插头并打开您的计算机。
3)卫星卡驱动程序安装
在Win 2003环境下:
DVB卫星数据接收卡硬件安装好后,启动计算机进入操作系统,系统会自动检测出DVB 卫星数据接收卡,如图,点击下步,开始安装;(如图1-62)
图1-62
选择DVB驱动程序所在位置,点击下一步(注:Windows2003server与Windows2000使用相同的驱动程序);(如图1-63,1-64)
图1-63
图1-64
出现Windows版本兼容性测试提示页面,选择仍然继续,系统开始复制驱动程序文件;
(如图1-65)
图1-65
驱动程序文件拷贝完成后,DVB卡驱动程序安装完成。
(如图1-66)
图1-66
安装完成驱动程序后,要安装网桥的协议,首先进入“控制面板” “网络和拔号连接”;(如图1-67)
图1-67
选择DVB7.0所在的连接,点击鼠标的右键,选择属性,进入下一级窗口;(如图1-68)
图1-68
进入窗体后,选择“安装(I)..”出现“选择网络组件类型”的对话框,选择“协议”,再选“添加(A)...”,进入下一对话框;(如图1-69)
图1-69
选择“从磁盘安装(H)...”,然后浏览到网桥协议所在的目录;(如图1-70)
图1-70
选择“bridge.inf”的文件,点击打开,进入下一页面,点击“确定”,进入下一对话框;(如图1-71)
图1-71
确定是否为安装的网桥协议,如果显示为“BRIDGE Protocol”则点击“确定”; (如图
1-72)
图1-72
安装完成后,查看DVB卫星数据接收卡的连接属性是否有“BRIDGE Protocol”协议,
最后点击确定,则安装完成。
(如图1-73)
图1-73
3.2 信息接收系统的安装
插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信息接收系统的安装光盘至光驱里,系统开始自动运行安装程序,或双击安装光盘中的setup.exe文件打开安装程序。
(如图1-80)
图1-80
进入欢迎页后,鼠标选择[下一步]按钮,(如图1-81)
图1-81
请接收协议,鼠标单击【是】按钮,(如图1-82)
图1-82
选择安装路径(建议使用默认路径即可),鼠标单击【下一步】按钮,(如图1-83)
图1-83
选择“典型”安装后,鼠标单击【下一步】按钮,(如图1-84)
图1-84
选择程序文件夹所在位置后(建议使用默位置即可),鼠标单击【下一步】按钮,(如图1-85)
图1-85
安装程序开始复制文件,(如图1-86)
图1-86
鼠标单击【完成】按钮,信息接收系统程序安装完毕。
(如图1-87)
图1-87
3.3 信息接收系统的配置
第一次打开信息接收系统后,鼠标双击电脑桌面的图标启动信息接收系统时,系统会自动弹出“启动参数频道错误”提示信息。
(如图1-88)
图1-88
鼠标单击确定后,进入信息接收系统页面。
接着,请在卫星卡IP地址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卫星卡的IP地址”;(如图1-89)
图1-89
注意:卫星接收卡IP地址的设置的正确与否非常关键,请您确保设置正确!
接着,鼠标单击【下一步】按钮,(如图1-90)
图1-90
在弹出的服务器列表框内,请用鼠标右键单击表中的空白处,并选择“添加”项。
(如
图1-91)
图1-91
服务器(IP)栏里:请输入“内容发布系统”服务器的IP地址(例如10.4.16.166);Socket端口栏里:请输入“2510”;
Ftp端口栏里:请输入“21”;
Ftp用户栏里:请输入“Administrator”;
Ftp密码栏里:请输入“本电脑的开机密码”。
(如图1-92)
图1-92
添加服务器成功后,鼠标单击【下一步】按钮,(如图1-93)
图1-93
最后,鼠标单击【确定】按钮,完成信息接收系统的全部配置。
(如图1-94)
图1-94
二、系统日常操作及维护流程
1、开机流程
第1步:启动内容发布系统
注意:保证服务管理器的服务启动,同时,必须保证加密狗插在服务器上的USB口上。
第2步:启动内容加工系统
注意:内容加工系统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描述本地素材或者给其他县或者基层站点打包的系统,所以,本系统不是必须每天都要启动;待需要操作的时候再启动均可。
启动成功的前提条件是内容发布系统的服务管理器必须事先启动好服务。
第3步:信息接收系统
1)启动卫星监控系统
注意:检查卫星信号是否正常?信噪比必须达到30%以上。
2)启动信息接收系统
注意:检查信息接收系统接收节目是否正常?系统-系统设置-数据接收卡IP地址必须保证是卫星卡的IP地址;分发器配置中的服务器列表中的IP地址必须是“内容发布系统”的IP地址。
2、常见操作疑难解答
1)数据监控系统锁定失败
原因:
1)近期是否有强烈地震或刮大风?导致卫星天线发生偏离,无法绑定卫星信号;
2)近期是否因为特殊原因,搬动过电脑?导致:a、英制F头连接DVB卡错误;b、英
制F头脱落或与DVB卡接触不良;c、DVB卡松动,找不到硬件;
3)高频头因雨水渗透,导致高频头坏了;
4)因为经常性意外断电,导致DVB卡烧毁;
5)高频头至DVB卡的连接电缆是否有意外断裂?
6)卫星天线正前方是否增加了障碍物,或原障碍物因天气变化有所变大(例如:大树
在夏天枝叶茂盛等等)
解决方法:
1) a、英制F头正确接在DVB卡的IN口处;
b、重新连接好;
c、在关机的情况下,打开电脑重新插好DVB卡并拧紧。
2)确认高频头好坏。
3)查看一下主机开机后,如果DVB卡的红灯没亮的话,那么就可以断定DVB卡已经无法正
常使用。
4)检查一下线缆,是否遭到老鼠的破坏或意外碰撞断裂。
5)如果是因为大树在夏天枝叶茂盛,那么可以考虑裁剪一下,尽量去除遮挡卫星信号的枝
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