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灶的变化情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灶的变化情况,又未进行痰检,使肺部病灶未能极早确诊。

直至!周后第二次胸片复查发现病灶无吸收反而明显进展,遂行痰检确诊,此时为时已晚。

阿米巴肺脓肿在胸片中表现很难与细菌性肺脓肿相区别,确诊还需痰中找到阿米巴滋养体。

【参考文献】
"#$王季午%传染病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邓元清%阿米巴肝脓肿误诊’例研究"-$%见;张经建%
中华误诊学与鉴别诊断"&$%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收稿日期】!,,,/,+/!(
#############################################################################################
#
临床资料
患者女,0,岁,因体检发现左肺阴影!年,曾在外院诊断为肺结核瘤,系统抗结核治疗#.个月,近半年自觉左胸背部疼痛,为酸痛、不咳嗽、无咯血,胸片见左肺阴影稍增大。

于#’’’年#月0日入院,
检查一般状态较好,气管无偏移,两侧锁骨上淋巴结不肿大。

胸部对称,两肺呼吸音清晰,心音纯整。

腹平软,肝脾未触及。

各项化验检查均正常。

痰结核菌及
痰脱落细胞检查0次均阴性。

1线检查见左肺上叶后段有约0%2345!%.34椭圆形阴影,密度均匀,边缘光滑,未见卫星病灶及引流支气管影。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未见异常改变,刷检阴性。

腹部6超检查未见异常改变。

临床诊断:左肺上叶良性肿瘤。

于#’’’年#月.日在全麻下行左侧开胸探查术。

术中见肿瘤位于上叶后段肺实质内,约)%,3450%,34,质硬,肺门及纵隔淋巴结不肿大,行左肺上叶切除术。

病理检查见肿瘤位于上叶后段支气管旁,直径0%,34,呈灰白色肿物,界限清,质韧。

镜下所见:瘤细胞主要由梭形细胞构成。

核多为椭圆形,胞浆红染,呈漩涡状及束状排列,其间可见少量腺腔样结构7图#8。

肿物周边肺组织内有炎性细胞侵润。

病理诊断:肺平滑肌瘤。

!
讨论
肺平滑肌瘤是少见的良性肿瘤,认为可能来自肺组织内支气管和血管壁及胚胎迷走的平滑肌组织。

根据其发生部位不同,临床上分为支气管平滑肌瘤和肺平滑肌瘤。

本例为肺平滑肌瘤。

肺平滑肌瘤女性多见,且无症状,偶然体检胸透或摄胸片发现肺内阴影,术前诊断较困难,主要靠手术病理证实。

本例为女性体检发现左肺阴影,曾误诊为肺结核瘤。

肺平滑肌瘤主要是手术治疗,多行肺叶切除或局部切除。

本例因肿瘤位于左肺上叶后段实质内,故行肺叶切除。

值得注意的是本病应警惕与子宫肌瘤肺转移相鉴别。

【收稿日期】!,,,/,2/,)
#############################################################################################
【关键词】气胸;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中图分类号】9(00%#【文献标识码】:以反复气胸为首发症状的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例


石慧文


#
临床资料
患儿,男,#岁’个月,
因)个月来反复自发性气胸2次,躯干部皮疹#,天入院。

)个月前患儿晨起时出现气促、
喘憋,无发热、咳嗽,于当地拍胸片为右侧自发性气胸,予胸穿抽气及右侧胸腔闭式引流后,症状缓解。

以后又间断反复出现右侧气胸)次,均在当地医院经闭式引流处理后症状缓解。

第+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北京
"###$%&
%"
图#瘤细胞呈梭形,核为杆状,胞浆粉染,束状或编织状排列,细胞分化成熟。

;<5#,,
罕少疾病杂志!,,#年第.卷第#期
原发性肺平滑肌瘤#例
陈丙文
刘慧敏
【关键词】肺平滑肌瘤【中图分类号】9(0)%!【文献标识码】:
!解放军第’(#医院,辽宁
丹东
"")###&
【文章编号】#,,’/0!+(7!,,#8,#/,,+#/,#
【文章编号】#,,’/0!+(7!,,#8,#/,,+#/
,!
!"#$%&’"($&$)&%*#%+",,"%*-.)&.).!"#$%&’()"’*+,,*
罗口次发作时右侧气胸尚未痊愈,又发生左侧自发性气胸,经双侧胸腔闭式引流后好转。

入院前*,天,患儿躯干部出现红色皮疹。

查体:体重*+-.,发育营养中等,神志清,精神反应良好,无贫血貌,呼吸平稳,躯干部可见散在红色出血性斑丘疹,直径+/0%%。

触摸时有刺样感觉,部分皮疹有结痂,部分皮疹脱痂后留有色素脱失的白斑或色素沉着。

浅表淋巴结无肿大,无颅骨缺损及突眼。

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音。

心腹未见异常,肝脾不大。

血常规:血红蛋白*++.12;白细胞+*’(3*,412,
分类:中性,’56,淋巴,’+(,单核,’,7;血小板6+*3*,412。

骨髓象正常。

胸片;
双肺囊状改变8肺大泡,左侧张力性气胸,左下肺压缩6,9左右,心影右移;肺内少量感染。

肺部:;平扫加增强扫描:双肺弥漫分布条索及细网状影,间质改变,且可见大小不等囊泡影,以下肺野为重;左侧胸腔及右上可见无纹理的透亮区。

左肺受压向下靠肺门区;胸腺受侵。

考虑肺嗜酸性肉芽肿。

胸腔镜取左肺组织病理检查:肺泡间隔及肺泡腔内可见较多组织细胞、淋巴细胞浸润。

免疫组化:<8*,,=>?,:@5(=>?,:@*A 少量=>?。

故根据患儿临床、放射及病理检查可确诊为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入院第B 天给予化疗方案:地塞米松5%.1%+C D*/+(E !F +5=鬼臼噻吩甙?6,%.1%+,D*/6E 长春新碱*’6%.1%+C D(C D*6C D++E 环磷酰胺5,,%.1%+,D(E !G *5=鬼臼乙叉甙?5,%.1%+,D*6/*7。

并予胸腺肽6%.肌注H"D 进行免疫治疗。

治疗*周时患儿发生第7次自发性气胸,I 线检查示:左侧气胸,
左肺受压5,9,左肺含气差;右侧少量包裹性气胸,右肺受压+,9,
右肺内有渗出性病变;心影向右移位。

经左侧胸腔闭式引流0天后,气促、喘憋症状缓解。

+
讨论
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是以#AJ.&KLAJM 细胞=2:?异常增生为特点的一组比较少见的,原因不明的网状内皮系统疾病N *O 。

由于年龄不同,
患者的病变范围不同,临床表现也多种多样。

+岁以内婴幼儿大多发病急,病情重,以内脏和皮肤受侵为主,表现为发热、皮疹、苍白、咳嗽、肝脾淋巴结肿大,且发病越早预后越差N +O 。

而本例患儿以反复自发性气胸5次为首发症状,加之住院后的一次共发生7次气胸,而患儿一般情况良好,实属罕见。

根据其胸部I 线及:;检查,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可以确诊本病。

通过此病例在外院反复气胸5次,而未能确诊的情况,提醒我们注意对不明原因的反复发作的自发性气胸的婴幼儿,要想到本病,并应及时进行其它的相应检查,以便能尽快确诊,及时治疗。

【参考文献】
N *O 赵新民,胡亚美,邹道韫,等’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
症临床核实验研究N P O ’中华儿科杂志,*440,0*=6?:+55/+5(’
N +O 汤仲英’组织细胞增生症I5例N P O ’临床血液学杂志,
*445,4=*?:B(/B4’
【收稿日期】+,,,8,68*+
#############################################################################################
图*箭头*所示右胸壁病灶,箭头+所示右下肺叶转移病灶
图+淋巴窦高度扩张,窦内充满2AJ.&KLAJM 细
胞。

细胞胞浆丰富、红染,细胞核呈圆形、卵圆形或锯齿状,可见核沟及核仁。

QR 3B,,【关键词】组织细胞增生症I ;胸壁肿瘤
【中图分类号】S70B’B 【文献标识码】T 胸壁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I 误诊*例报道
李遂莹*
高夏*祁敏现+
窦迎利+
#$%河南省胸科医院胸外科,河南
郑州&!’’’(;"%病理科)
【文章编号】*,,480+67=+,,*?,*8,,6+8,+
*
临床资料
患者,男,*0岁,右侧胸痛+个月、胸壁包块+,余天于*444年(月*,日入院。

+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胸痛,沿肋骨放射,呈持续性疼痛,无发热、盗汗。

在外院曾按“肋间神经痛”治疗无效。

+,余天前右侧胸壁出现一包块,约BU%30U%大小,
质软,周界欠清,无红、热、痛等症状。

在当地医院以“胸壁结核”为诊断行病灶清除术,术后给予“QSVR<”方案抗痨治疗,但疼痛仍不缓解,并持续发热,最高体温04’7W ,遂转来我院。

查体:右侧胸壁=腋后线第5肋处?可见陈旧性手术疤痕,右腋窝可触及+枚肿大淋巴结,分别为BU%30U%和*’,U%3,’6U%大小,质中,轻度触痛,与周围分界尚清,活动度尚可。

余无阳性发现。

I 线胸片及:;片示:右第5肋平面胸壁内侧可见一软组织包块,约0U%3+U%,局部壁层胸膜增厚=图*?。

入院诊断:
右胸壁结核。

于*444年(月*5日在全麻下取第5肋间后外侧剖胸切口再次行病灶清除术。

切除原手术疤痕,切断胸壁肌层,即窥见起源于肋间肌的肿瘤,分别向胸腔内外浸润,呈多发不规则斑块状,部分侵及第5
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