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材的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时与老师交流时,有老师说,“现在的教材就那么几张纸,花花绿绿地,真
不知知道怎么教”。

还有人说,“我们农村学校又没有多媒体,没办法教”。

老师们
的这些想法我能理解,确实,由于种种原因,现在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没办法与城市里比,但并不是说农村学校就没办法实施教学,没办法进行课程改革。

我们知道,搞好教学首先要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其次要有认真钻研的精神,如果再加上良好的教学环境,学校的教学工作一定能提高上去。

农村学校在师资水平一般,教学环境相对较差的条件下,要想搞好教学,我想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认真钻研教材。

下面就以小学数学教材为例,说说如何读教材。

一、初步浏览,了解教材的概貌
二、分类解读,掌握教材的特点
教材在编写过程中都有一定的规则,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之前,读懂教材,体会出教材编写人员的意图。

就拿一年级数学上册来说吧。

关于数的认识是分好几个章节进行的,在各章节之中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如,认识1~5与认为6~10,在编排上就不一样,前者根据一年级学生已有
生活经验中经常接触到1~5的数字,进行集中认识,主要是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
中感受数字,形成数字概念。

而后者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对比5大一些的数学,在
认识就有一些模糊了,因而,在安排上不是集中学习,而是适当分散,先学6、7,再学8、9,这样即可以降低难度,也符合学生数感形成的特点。

三、仔细品读,挖掘教材的价值
很多一年级的老师都说,一年级的数学课真不好上,没有一点儿内容,一下就上完了。

其实,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深入地去挖掘教材自身隐含的价值,没有把编写的意图真正地解读出来,所以,才会出现没东西教的局面。

就拿一年级“主题图”来说吧,教材中每一个章节都安排了相应的主题图,如何
从这些主题图中挖掘出隐含的数学价值呢?这就需要教师仔细品读教材。


“11~20”各数的认识,主题图是老师带领学生过马路的情境,从主题图上我们发现
有10名学生,一位老师,有9名骑自行车的人,这样一来,人合起来就是20人了,同时,还有各种车的数量,小树的数量,斑马线的条数……,教师如果有序地
引导学生挖掘主题图中隐含的数学信息,让学生在这一主题场景中不知不觉地认识了11~20各数。

同时,主题图中隐含的教育意义也在数学教学中得到渗透,如过
马路要走斑马线,遇到红灯车要停等等。

如果我们不能深入地品读教材,教材的价值是无法得到发挥的。

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品读教材,从不同的角度挖掘教材的价值,只有这样,你的课堂才会饱满,才会精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