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高中地理第2章中国的自然灾害2-5中国的生物灾害规范训练新人教版选修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中国的生物灾害
一、选择题
1.下列全国性商品粮生产基地中小麦条锈病、水稻白叶枯病均频繁发生的是()。

A.珠江三角洲B.三江平原
C.江汉平原D.洞庭湖平原
解析我国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有害生物种类繁多,数量大。

各地农作物病虫害的种类地区差异明显。

我国的小麦产区主要有东北平原北部的春小麦和华北平原及长江流域平原的冬小麦。

其中,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是小麦条锈病的重灾区;水稻白叶枯病是我国水稻主产区广泛发生的病害。

答案C
据统计,全球每年因老鼠损失贮粮3 500多万吨,因鼠害减产5 000万吨,足供3亿人吃1年。

此外,老鼠还是各种鼠源性疾病的传染源。

全球90%的鼠种,携带着200多种病原体,能使人致病的病原体主要有57种。

据此回答2~4题。

2.上述材料中的损失主要是由________造成的()。

A.家鼠B.田鼠
C.草地鼠D.森林鼠
3.下列有关鼠类灾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鼠类会危及水库和防洪大堤的安全
B.鼠类传播禽流感,危害人类健康
C.森林鼠和草地鼠分别破坏森林和草原
D.鼠类糟蹋粮食,造成农作物减产
4.鼠害对我国农业生产已造成很大威胁,我们应加强灭鼠保粮工作,下列措施中最科学的是()。

A.加大毒鼠强的投放力度
B.人人参与,捕捉老鼠
C.将地面硬化,让其无藏身之地
D.生态灭鼠,保护和饲养老鼠的天敌
解析第2题,材料中提到的损失主要是粮食损失,因此主要是由田鼠造成的。

第3题,禽流感主要是由鸟类传播,因此不属于鼠灾危害。

第4题,灭鼠工作应该采取有利于生态保护的措施,A项会使鼠类抗药性增强,同时会杀灭其天敌;B项单靠人力捕捉远远不够;C项不利于生态保护。

答案BBD
5.关于我国水稻病虫害的正确叙述是()。

A.主要分布在南岭以南的热带地区
B.水稻螟虫、松毛虫是主要水稻害虫
C.北方无水稻病虫害发生
D.水稻螟虫害较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
解析松毛虫是森林害虫,我国北方水稻种植面积也不小,也有水稻螟虫害。

答案D
二、综合题
6.读中国水稻病害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稻瘟病在全国各稻区均有发生,但以日照________、雾露持续期________的
________(地形)和气温较温和的________、________地区发生较重。

(2)水稻纹枯病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地区,它的发生面积逐年扩
大,危害日益严重。

(3)下列地区既有小麦锈病病害发生又有棉铃虫病害发生的是()。

①南疆②长江中下游地区③黄河中下游地区④东北地区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4)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的灾情特点是()。

①东部重于西部②西部重于东部③北部重于南部
④南部重于北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病虫害的形成因素,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害虫成灾的主要因素。

病虫害的发生与作物所处环境有关,过度潮湿易引起小麦锈病、稻瘟病;干旱易引发小麦白粉病等。

从图中可以看出,稻瘟病的严重病区主要在山区和沿江、沿海地区。

进而进一步分析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

从图中还可以看出,水稻纹枯病主要病区分布在华南、华中和华东稻区。

第(3)题,一要搞清楚题干中的两种病虫害;二要搞清楚题中各地区主要农作物种类,然后对应解答。

第(4)题,从受灾体的分布上寻找解题思路。

答案(1)少长山区沿江沿海(2)华南华中
华东(3)C(4)D
7.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松毛虫是我国重大森林病虫害之一,其平均每年发生面积有2 000万亩~4 000万亩,常造成严重灾害。

2012年辽宁省昌图县松毛虫发生趋势预报:松毛虫、松毒蛾混合发生预计发生20 000亩,主要分布在付家林场、古榆镇、七家子乡、付家镇、三江口镇樟子松林地内,其中:轻度发生7 000亩;中度发生13 000亩。

材料二中国松毛虫危害区图。

(1)我国松毛虫发生频率有明显的________差异。

在海拔低于________米、平均气温
________以上的地区为松毛虫常发地区;海拔________米、气温在________的地区为偶发区。

由此可知,森林病虫害的分布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

(2)油松毛虫分布在________(地势分界线)处;落叶松毛虫分布在________,赤松毛虫
分布在________,马尾松毛虫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温度带)。

(3)我国森林病虫害多发的人为因素有哪些?
(4)我国两大天然林区,松毛虫种类主要是()。

A.马尾松毛虫、油松毛虫
B.落叶松毛虫、赤松毛虫
C.落叶松毛虫、云南松毛虫
D.马尾松毛虫、云南松毛虫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及对我国森林虫害的地区分布和原因的理解。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根据图示得出松毛虫的分布及其分布区的环境特点。

第(1)题,结合图及以前所学知识较易回答。

第(2)题,结合图例和我国地势分界线及温度带回答。


(3)题,我国在进行人工林建设时,用单一树种代替原始林树种,造成病虫大量繁殖且
使同类树木大量受灾,除此之外,外来有害物种入侵也易形成森林病虫害。

第(4)题,此题属记忆性题目,难度较小。

答案(1)区域40025℃400~50010℃~25℃地形气温(2)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中温带暖温带热带亚热带(3)大量单一的人工林替代了种类多样的原始森林;外来有害物种入侵。

(4)C
8.下图为长江源区环境恶化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从自然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概述长江源区环境恶化的原因。

(2)试提出防止该区环境进一步恶化的合理化建议。

(3)该区鼠类灾害增加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推断、评价及创造性地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具体考查了长江源区环境恶化的原因、防治及鼠灾与草场退化的关系。

认真阅读长江源区环境恶化过程示意图,弄清楚其含义及各部分的因果关系,根据图示线索从自然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概括其成因,然后再根据环境恶化的成因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鼠灾发生、发展是长期过度放牧引起草场退化的结果。

答案(1)从自然条件方面看,全球变暖是主要原因,由此导致蒸发增加和地温上升,使河流的补给(冰川融水、土壤水)每况愈下,导致部分河段干涸,环境恶化。

在人类活动中,滥捕野生动物,投药灭鼠误害其他动物,使得生态平衡破坏,鼠害日益严重,以及过度放牧,是破坏草场和草场沙化的两大因素。

(2)制止对有益动物的滥捕滥猎,加强草场建设,提高畜牧业管理水平,是防止该区环
境进一步恶化的主要措施。

(3)鼠灾与草场退化互为因果,相互作用。

该区鼠灾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长期超载放牧引起草场退化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