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5课《挑山工》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新知讲解
给课文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挑山工登山的路线是折尺形的,路程比 游人多了一倍。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写“我”解开了心中之谜:挑山工登山 速度快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6、7自然段):写“我”从中明白了一个道理。
12
新知讲解
读一读
快速浏览课文,说说哪几个段落分别描写了 挑山工的外貌、登山路线和语言特点的?
攀谈之中,作者提出了心中的不解之迷。
26
新知讲解
作者心中的“不解之谜”是什么?
挑山工登一次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为什 么挑山工的速度并不比游人慢?这也正是作者心中的 “不解之迷”。
27
新知讲解
“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是和你们走的同一条道?你们肩膀上 没有挑子,是走得快,可是一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得 停下来嘛!我们跟你们不一样,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 就怎么。一步踩不实不行,更不能耽误工夫。我们得一个劲往 前走。别看我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
24
新知讲解
我很惊异,走过去跟他攀谈起来。这位山民倒不拘束,挺 爱说话。他告诉我,他家住在山脚下,他天天挑货上山, 干了近二十年了,一年四季,一天一个来回。
攀谈就是闲谈,随便聊聊。因为作者感到奇 怪,很想解开心中的迷。
25
新知讲解
我把心中那个不解之谜说了出来:“我看你们走得很慢, 怎么反而常常跑到我们前头去了呢?你们有什么近道吗?”
3
新知讲解
读一读
初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认识生字词语,扫除字词障碍。
4
新知讲解
我会写
解决字词
tài
泰山
zhàng chǎng jū
拐杖 宽敞 拘束
yùn
包蕴
5
新知讲解
加一加
识字方法
木+丈=杖
扌+句=拘
看图识记 泰山
6
新知讲解
换一换
识字方法
敞淌 蕴温
7
新知讲解
我会摘葵花
识字游戏
拐杖
拘束
泰山
挑山工(tiā√o tiǎo)
背心(bè√i bēi) 随便(bià√n pián)
尽头(jǐn jì√n)
扁担(dà√n dān) 压弯(y√ā yà)
36
课堂练习
二、填上合适的词语。
( 宽宽 )的扁担 ( 沉重 )的货物 ( 匆匆 )地赶来
( 优美 )的山色 ( 轻轻 )地走过 ( 悄悄 )地离开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2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助读资料
初读感知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当堂检测
1
新知导入
第一课时
挑山工
同学们,我们游览名山常常看到一 些肩挑重物,在陡峭的山道上,一步步 向上登攀的人,他们就是“挑山工”。
2
作者简介
冯骥才,1942年2月9日出生于天津市,中国
当代作家、社会活动家。 著有短篇小说《雕花烟斗》,散文《挑山工》, 中篇小说《神鞭》,散文集《灵魂不能下跪》、 《爱犬的天堂》;文集《绵山神佛造像上品》; 小说散文集《散花》;学术著作《消逝的花样》 等。
37
课堂练习
三、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挑山工》一课点明中心的句子是( B ) A.挑山工登一次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 B.一步踩不实不行,停停往往更不行,就得一个劲 儿往前走。
38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 有哪些收获 呢?
39
谢谢观看 !
2021/12/29
40
21
新知讲解
等你发现,你会大吃一惊,以为他们像仙人那样, 是腾云驾雾赶上来的。
指传说中利用法术乘着云雾飞行。本课来形 容看到挑山工突然赶到前面引起的联想。
22
新知讲解
矮个子,脸儿黑生生的,眉毛很浓,大约40来岁,敞开的 白土步褂子露出鲜红的背心。 他把褂子脱掉了,光穿着红背心,现出健美的黑黝黝的肌肉。
外貌描写
说明挑山工经常风吹日晒,导致皮 肤黝黑,经常登山使身体健壮。同 时也说明挑山工的辛苦。
23
新知讲解
在登山途中,“我”和同一位挑山工几次相遇?分别 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情况下相遇?
“我”和同一位挑山工三次相遇。第一次是在山下;第 二次是在回马岭那条陡直的山道前;第三次是在半山的五松 亭。这三次相遇,每一次都是开始时“我们”很快就超过了 他,但结果总又是他走到了前面。
第1、3、5自然段
13
新知讲解
读一读
指名朗读第一部分,思考:这 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14
新知讲解
挑山工是怎样登山? 他们走的路线是折尺形的,从台阶左侧起步,斜行向上, 登上七八级,到了台阶右侧,就转过身子,反方向斜行, 到了左侧再转回来。
折尺形
写出了挑山工登山的路线和 走的路程多。
15
新知讲解
挑山工为什么要走折尺形路线? 这样曲折向上登,才能使挂在扁担前头的东西不碰 到台阶,还可以省些力气。
这句话就写出了挑山工登山路线的原 因:一是东西木碰在台阶上,二是还 能节省些力气。
16
新知讲解
挑山工为什么要走折尺形路线?
担了重物,如果照一般登山的人那样直往上走,膝盖会
受不住的。但是路线曲折,就会使路程加长。挑山工登
29
新知讲解
读一读
齐读最后两段,思考:(1)作者从 泰山回来画了一幅怎样的画? (2)这幅画为什么一直挂在“我” 的书桌前?“我”需要什么?
30
新知讲解
我心悦诚服地点着头,感到这位山民的几句 朴素的话,似乎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
脚踏实地、坚持不懈
31
新知讲解
从泰山回来,我画了一幅画——在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山 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给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他一步一 步地向上攀登。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
宽敞
蕴藏
8
新知讲解
词语解释
饱览:充分地看;尽情地观赏。 流连:留恋,舍不得离开。 心悦诚服:从心眼里佩服。 意味深长:含蓄深远,耐人寻味。
9
新知讲解
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主要人物是谁?从哪几方面描写的?
“我”和山民 描写了挑山工的外貌、登山路线和语言。
10
新知讲解
主要内容
记叙了“我”登泰山时,看到一位 挑山工虽身担重物,看似走得慢,却常 常走到“我们”前面,通过交谈“我” 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山民几句朴素的话包含着深刻的哲理,游人东看西看,玩 玩闹闹而挑山工目标专一,坚持不懈,一个劲地向上登, 所以总是走到了游人的前头。
28
新知讲解
想一想挑山工登山和游人登山各有什么特点?
挑山工:
肩膀上挑着担子,一步踩不实不行,更耽 误工夫,得一个劲儿往前走。
游人:
东看西看,玩玩闹闹,走走停停,高兴怎 么就怎么。
这篇课文通过写“我”登泰山时,看到一位 挑山工虽身担重物,看似走得慢,却常常走到“我 们”前面,从他们身上“我”明白了坚持不懈、 不断攀登 的精神。
34
课堂总结
在生活中,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需 要挑山工坚持不懈、不断攀登的精神,需 要这种精神激励自己前进。
35
课堂练习
一、用“√”标出下面红色字的正确读音。
写出了这幅画的内容。
“它”既指这幅画,更指一个道理,一种精神——朝 着明确的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脚踏实地地前进。因 为“我”看到这幅画就想起了挑山工认准目标、脚踏 实地、坚持不懈、不断攀登的精神。“我”需要这种 精神激励自己不断前进。
32
板书设计
挑山工
路线 外貌 语言
坚持不懈 不断攀登
33
主题概括
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
货物重
写出了路程比游人大约多一倍。
路程长
17
新知讲解
读一读
按常理来说,挑山工在这样的情况下, 应该比游人慢,但事实是这样的吗? 朗读第二部分,画出描写挑山工外貌、 语言的句子,并体会其含义。
18
新知讲解
读一读
指名读第2自然段,大家思考: (1)游人登山时会做哪些事情? (2)作者对什么感到奇怪? (3)“腾云驾雾”指什么?
19
新知讲解
游人登山时会做哪些事情? 你在什么地方饱览壮丽的山色,或者在道边诵读凿在石 壁上的士人的题句,或者在喧闹的溪流边洗脸洗脚。
排比句
写出了游人是悠闲自在的登山。
20
新知讲解
作者对什么感到奇怪? 奇怪的是挑山工花的时间并不比游人多。
虽然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但 是他们花的时间并不比游人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