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除画面中的干扰元素:使用选择性影调调整画面反差:制作经典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除画面中的干扰元素:使用选择性影调调整画面反差:制作经典人物风格照片等作者:暂无
来源:《摄影之友·影像视觉》 2011年第5期
翻译: RD 编辑: 姚莹实习编辑:邴雪莹
想拍摄一幅好照片,有时需要一些耐心。
拍摄海景时如果使用慢门,可以将一朵朵浪花虚
化成温柔的笔刷,勾勒出大海的样子。
而静止的礁石,在最终照片里依旧看上去那么清晰。
但
使用慢门也会造成一个问题,如果有人意外路过,就会在照片里留下一连串的鬼影,打破照片
中平静的美丽。
有的时候我们可以等着路人离开重新拍摄,但面对落日这样的风景时间不会等人。
幸运的是,我们还有功能强大的仿制图章工具。
该工具能以画面指定部分为取样点,覆盖
路人等不需要的画面元素。
使用不当,仿制图章工具的处理痕迹很容易被人发现。
例如当仿制
区域与取样点距离过近,就可能造成明显的重复纹理。
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告诉大家如何
避免这些问题。
同时我们要告诉大家,如何使用仿制图章工具的近亲——污点修复画笔工具轻松移除感光
元件积灰造成的画面污迹,使画面更加完美无缺。
在进入Photoshop进行修图之前,我们还要
和大家一起复习如何在ACR编辑器中改善RAW文件的色彩和影调。
打开图片,这是一个RAW文件,因此会自动进入Adobe Camera Raw界面。
原片有点偏冷,错误的白平衡设置给画面带来了一层蓝色色罩。
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将色温设置为8500K,
让画面温暖起来。
现在,大部分画面为沉郁的中间调占据。
将清晰度滑块提高至+49,增强中间调对比,使画面细节更加突出。
将自然饱和度提高至+61,强化孱弱的的色彩表现。
打开图像按钮,接下来轮到仿制图章工具大显身手了。
将画面显示比例放大至1:1,可以清晰观察画面中的多余人物。
他的腿隐没在海水里,身
体上半身挡住了后面的礁石。
可以用附近的海面细节遮挡他的下半身,用礁石遮挡躯干。
另外
还要记得处理他在水中的倒影。
为了确保前景与背景细节清晰一致,我们使用了最小光圈f/22拍摄,导致画面略微欠曝。
将曝光设置为+0.35能缓解这一问题。
然后将填充亮光提高至31,提高中间调亮度,还原照片
中更多暗部细节。
将图层面板中的背景图层缩略图拖动到下方的“创建新图层”按钮上,复制
背景图层,保留原始背景不被修改。
我们应该养成这样的工作习惯,这样一来,如果即使对调
整效果不满,随时可以从头再来。
从工具栏中选择仿制图章工具,使用前我们需要进行一些设置。
首先,打开画笔预览窗口,挑选尺寸为65像素的柔边画笔。
勾选对齐选项,将取样设置为全部图层。
接下来单击图层面板下方的新建图层按钮。
按住Alt键在画面中人物腿部左侧干净的海面单击建立取样点,将光标
移到人物腿上,画笔内容将叠加在画面上,预览仿制操作后的画面效果。
单击鼠标并涂抹,将
遮挡住海面的双腿完全抹去。
人的脑袋正后方有一道打过来的海浪,是需要复制的画面内容。
选择右侧干净的海浪,遮
住人物对应的部分。
挑选复制来源有点像在玩大家来找茬,柔边画笔能让复制的像素与周围像
素融合得更加天衣无缝。
画面中有些礁石样子很特别,使用仿制图章工具复制后很容易被人认出来,我们需要让这
些特征不那么明显。
将仿制图章工具的尺寸设置为25像素,逐一检查上述操作中复制的礁石,遮盖它们上面的特征处。
重复上一步操作,使用仿制图章工具,建立取样点,这次我们将取样点设置在人物左侧的
礁石上。
将画笔对准人物右手处隐约可见的礁石,然后将我们取样的石块覆盖在上面,遮挡住
人物的整个上半身。
人物后方的礁石有些残缺。
我们将仿制图章工具的不透明度降低为43%,
选择海面为取样点以半透明方式遮盖部分礁石。
使得我们复制的区域与周围像素看起来不是那
么格格不入,会比较自然。
感光器积尘会在画面中造成一些黑色的污渍。
选中“背景副本”图层,切换到污点修复画笔工具,勾选近似匹配选项,然后在污渍上单击。
工具将会自动对附近的像素采样使用它们替
换画面中的污渍。
由于这幅照片在拍摄时针对海面高光与天空曝光,造成了暗部的色彩与细节损失。
岸上部
分亮度较低,反差比较平,特别是右侧远处的峭壁。
接下来我们将告诉大家如何使用Photoshop强大的调整图层功能在不影响曝光正确的天空
部分同时改善欠曝部分的色彩与反差。
在使用色阶命令改善影调后,大家将会见识到如何使用调整图层的蒙版功能灵活的限制调
整结果范围与效果。
使用这一技巧,我们将能调整画面任意部分的明暗,使其曝光更加完美。
单击图层面板下方的新建调整图层按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色阶。
将白色高光滑块拖动至130,提亮高光,将黑色阴影滑块拖动至13加强暗部。
这样做能增加悬崖部分的细节与色彩表现。
我们上一步的调整使得天空与海边高光细节完全丢失。
选择画笔工具,将尺寸设置为500,硬度0%,不透明度100%。
将前景色设置为黑色,在调整图层蒙版对应海面与天空的部分绘画,还原原图中的细节。
我们再创建一个色阶调整图层,将黑色阴影滑块设置为34加深暗部,高光设置为210提亮画面。
为了还原海面与高光的细节,使用50%不透明度的黑色画笔在图层蒙版上进行遮盖还原。
最后给画面添加一个照片滤镜调整图层做收尾的影调调整。
菜单中选择冷却滤镜(80),给
前景中的礁石增加一些蓝色影调。
再使用黑色画笔在该图层的蒙版上方涂抹,保持海面与天空
的温暖色彩不变。
很少有照片在人们心中的印象能超过艺术家Jim Fitzpatrick对摄影师Alberto Korda镜
头下切· 格瓦拉肖像的经典演绎。
强烈的色彩和简化的细节使得这幅照片非常容易被人识别并记住。
和其他伟大的艺术作品一样,这幅作品影响了后来的艺术家们,这其中就包括奥巴马在
总统竞选时所用的那张海报。
在Photoshop中重现这幅经典作品的效果非常简单,只不过这个过程中涉及到的工具和技
巧和我们平常处理照片时所用到的大相径庭。
为了实现这种特别的效果,我们需要借助特效滤镜。
但在执行滤镜操作前,首先需要使用阈值功能将照片简化为一幅只有黑白两色的高反差照片。
为了让我们的照片看上去更有现代效果,最后我们还使用了图层混合模式给照片添加纹理,丰富画面纵深感。
使用我们提供的文件学完教程后,你也可以使用自己的照片实验。
在使用阈值命令前,可以使用“图像>调整>阴影/高光”功能对照片影调进行提前优化,将照片提前转换为黑白也能帮我们更加清楚的把握画面明暗影调分布。
另外在执行调色刀滤镜时,不同描边大小设置也能给我们照片带来不同的细节表现效果,值得一试。
打开文件,长按套索工具图标,在弹出菜单中选择多边形套索工具。
放大画面,使用该工具沿着人物边缘仔细选中整个人物。
打开调整边缘窗口,将平滑选项设置为20。
使用标准套索工具选择人物的眼睛、鼻子和嘴巴,打开“滤镜>艺术效果>调色刀”,将描边大小设置为8、细节设置为2,单击确定。
接下来执行“选择>反向”,将描边大小值提高至35重新执行调色刀滤镜。
在“人像”图层下方创建一个新的图层。
在工具栏菜单中将前景色设置为#C10000,背景色#C70000。
选择渐变工具,模式设置为放射渐变。
从人物面部向画面左下角拉一条渐变线,使用红色渐变铺满背景。
使用快捷键Ctrl+C和Ctrl+V复制选区并将其粘贴到一个新的图层上。
执行“图像>调整>阈值”,左右移动阈值滑块能改变黑白影调在调整结果中占据的比例。
将其设置为85能让人物特点得到非常好的体现。
选择魔棒工具,在上方工具栏中关闭连续选项,单击选中处理后人像的黑色部分。
选择“图层>新建>图层”,执行“编辑>填充”,在弹出菜单中将填充颜色设置为黑色。
使用快捷键Ctrl+D取消选择,重命名为“人像”。
执行“文件>置入”,选择图片并敲击回车键确定。
在图层面板中,将置入图层的混合模式设置为柔光。
最后使用橡皮擦工具移除“人像”图层中不需要的黑色污点区域。
选择“拼合图像”完成全部操作。
艺术家们将他们发现的各式元素结合在一起创作出令人称奇的艺术作品。
这些元素的随机组合或可触动人们的心弦,或可讲述一段故事,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这篇教程用到的素材图中蝴蝶标本由于在陈列柜中呆得太久,已经落满尘埃;木头相框的质量也不敢恭维。
但将它们拼在一起,却能得到一幅极为迷人的影像。
我们的原图在组合之前需要经过一定的处理。
我们将告诉大家如何将长方形的木头框子调整为正方形,与蝴蝶的大小匹配。
然后大家还将看到如何使用图层蒙版以及CS5中新加入的只能半径等高级技巧移除蝴蝶背后的杂乱环境。
为了让合成图片更为丰富,我们选择了一块布匹照片作为背景纹理,并使用混合模式加入了博物馆似的聚光灯展示效果。
图层样式的运用给合成图像中的不同元素加入了阴影,加强了画面整体感,使其更为真实。
另外,我们还给蝴蝶加了一张说明标签,标签上的文字同时也是这幅合成图像的名字。
所以我们还会告诉大家如何在标签上模拟褪色、变形、撕裂效果,让它看起来从维多利亚时期就一直贴在博物馆的墙上。
选择“文件>新建”,从下拉菜单中将单位设置为英寸,高宽设置为15。
背景内容白色,分辨率240像素/英寸。
在名称处输入“红纹蝶”,单击确定。
选择“文件>打开”,在文件浏览器中选择图片并确定。
单击“调整边缘”按钮,将视图模式设置为黑底。
将边缘检测中部分半径设置为3.3像素,调整边缘部分平滑设置为26,羽化0.7,柔和选
区的清晰边缘。
将输出设置为图层蒙版,还原蝴蝶触角,确定。
将蝴蝶图层缩略图拖动到第一步新建的白色背景文件上,将蝴蝶连带蒙版直接作为新图层“图层1”插入该文档之中。
接下来选择“编辑>变换>缩放”,将长宽均设置为65%并确定。
然后执行“水平翻转”。
使用快速选择工具,设置为“新选区”沿着蝴蝶外侧单击选中画面背景。
然后设置为“从
选区中减去”,将蝴蝶的白色边缘部分从刚才创建的选区中移除。
蝴蝶触角部分目前不用处理
得太仔细。
执行“反向”。
选择画笔工具,将大小设置为40像素,硬度0%。
单击图层面板中蝴蝶图层的蒙版缩略图,将前景色设置为黑色,遮挡残余的背景像素部分。
将前景色设置为白色可以还原蝴蝶被误操作遮盖的部分。
打开画框图片,将画框图层的缩略图直接拖放至主文件窗口,系统自动将其命名为“图层2”。
将其置于“图层1”下方,选择“自由变换”。
拖动画框上下调整块使其与画面四周距离均等,然后旋转并调正画框。
调整后,蝴蝶与画框的比例依旧显得不大恰当,需要进一步调整。
使用矩形选区工具,根
据蝴蝶尺寸创建选区。
为了画面美观,蝴蝶上下方的空间要适当大于两侧空间。
选择“剪切”
将这部分画框内容切除。
选中“图层2”,将魔棒工具容差设置为32,按住Shift键选中其白色背景及灰色阴影部分,执行“选择>反向”,然后创建图层蒙版。
打开文件最后,全选,将其作为一个新图层复制到画框图层的下方。
将“图层4”拖放至创建新图层图标上复制该图层。
将“图层 4副本”移动至“图层5”
上方,执行“创建剪贴蒙版”。
并且混合模式设置为亮光,不透明度50%。
该操作能同时为其
赋予背景的布匹纹理。
选择“粘贴”将刚才剪切的像素粘贴至新图层。
然后,选择“缩放”,将高宽均设置为125%,确定。
使用矩形选区工具沿着画框的倒角边
缘建立一个方形选区,然后单击创建图层蒙版按钮,遮盖画框其余部分。
使用矩形选区工具选择“图层3”中画框内侧的深绿色背景将其复制粘贴至新图层。
按住Ctrl键单击“图层5”缩略图,重新选中该区域,然后使用仿制图章工具修复背景中的裂痕等
瑕疵。
在“图层3”上方创建一个色阶调整图层,将黑白滑块分别设置为31和196。
将调整图层
混合模式设置为亮光,不透明度58%。
选中“图层2”蒙版,使用Ctrl + A全选、复制,将其
粘贴为色阶调整图层的蒙版。
选择“图层1”。
单击图层面板下方的添加图层样式按钮,从弹出菜单中选择投影。
将投
影不透明度设置为50%,距离18,扩展6,大小27,单击确定。
然后再为“图层2”中的画框
添加投影。
在布纹背景图层上方创建一个新图层。
选择渐变工具,在渐变编辑器的预设中选择
黑白渐变,设置渐变方式为径向,开启反向选项。
从画面中心向外拉一道渐变线。
将该图层混
合模式设置为叠加。
在所有图层上方添加一个曲线调整图层,来增强画面的整体反差。
从曲线
窗口的预设下拉菜单中选择强对比度,将该不透明度降低至72%。
这样做是为了避免过于强烈
的预设效果破坏画面细节。
新建“图层6”,使用绘制一个当做标签的长方形选区。
然后执行“填充”,设置为白色。
选择加深工具,将范围设置为高光,曝光度19%,在标签上添加一些阴影。
执行“添加杂色”,数量4.8%。
然后加上文字。
创建一个色相/饱和度调整图层,勾选着色选项,设置色相为175,饱和度13。
接下来创建一个色彩平衡调整图层,设置中间调青色/红色为+8,黄色/蓝色为-31,在暖化画面的同时带来陈旧的效果。
使用仿制图章工具对蝴蝶的躯干和翅膀部分取样,覆盖用来固定蝴蝶的大头钉。
使用快捷
键Ctrl + T进入自由变换模式,在角度对话框中输入-2调整蝴蝶方向。
最后,执行“自然饱
和度”,将饱和度提高至+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