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 第五章 脏腑辨证(五 肾与膀胱)
脏腑辨证医学课件

2023-10-29CATALOGUE 目录•脏腑辨证基础•脏腑辨证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常见脏腑疾病的辨证论治•脏腑辨证的难点与对策•现代医学对脏腑辨证的认识与评价01脏腑辨证基础心脏主血脉、主神志,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肝脏主疏泄、主藏血,为罢极之本。
肺脏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
肾脏主藏精、主水,为先天之本。
脾胃主运化,为后天之本。
腑脏胆主决断,主疏泄;胃主受纳,主腐熟;小肠主受盛,主化物;大肠主传导,主津液;膀胱主气化,主水液。
脏腑的基本功能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肾与脾先天后天相互资生,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
肝与肺木火刑金,肝火犯肺;金水相生,肺阴滋养肝阴。
肝与脾肝主疏泄,有助于脾的运化功能;脾主运化,有助于肝的疏泄功能。
心与肾水火既济,心属火,肾属水,心火下降以温肾阳,肾水上济以滋心阴。
心与肺心主血,肺主气,气行则血行,血为气母,气为血帅。
脏腑功能的异常表现心悸、失眠、多梦、胸闷、胸痛等。
心脏腰痛、尿频、尿急、尿痛、阳痿等。
肾脏咳嗽、气喘、胸闷、胸痛、咯血等。
肺脏食欲不振、腹胀、腹泻、便秘、胃炎等。
脾胃胁痛、黄疸、眩晕、易怒、抑郁等。
肝脏020103040502脏腑辨证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面色、目光等,以判断脏腑功能是否正常。
望神望形望舌观察患者的体型、胖瘦、姿态等,以判断患者的体质和病情。
观察患者的舌苔、舌质、舌色等,以判断患者的气血运行和脏腑状况。
03望诊在脏腑辨证中的应用0201听患者的语言、呼吸、咳嗽等声音,以判断患者的病情和脏腑功能。
闻声嗅患者的口气、分泌物等气味,以判断患者的病情和体质。
闻味闻诊在脏腑辨证中的应用询问患者是否有寒热感觉,以判断患者的阴阳平衡和病情轻重。
问寒热询问患者是否有出汗情况,以判断患者的气血运行和病情性质。
问汗询问患者饮食情况,以判断患者的脾胃功能和病情轻重。
问饮食询问患者大小便情况,以判断患者的消化系统和病情轻重。
问二便问诊在脏腑辨证中的应用脉诊通过切脉来判断患者的气血运行、阴阳平衡和脏腑功能。
《中医诊断学》学习笔记:肾与膀胱病辩证

《中医诊断学》学习笔记:肾与膀胱病辩证膀胱湿热证:膀胱湿热证,是湿热蕴结膀胱所表现的证候。
多由感受湿热,或饮食不节,湿热内生,下注膀胱所致。
【临床表现】尿频尿急,排尿艰涩,尿道灼痛,尿黄赤浑浊或尿血,或有砂石,小腹痛胀迫急,或伴见发热,腰酸胀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证候分析】本证以尿频尿急,尿痛,尿黄为辩证要点。
湿热蕴结膀胱,热迫尿道,故尿频尿急,排尿艰涩,尿道灼痛。
湿热内蕴,膀胱气化失司,故尿液黄赤混浊,小腹痛胀迫急。
湿热伤及阴络则尿血。
湿热久郁不解,煎熬尿中杂质而成砂石,则尿中可见砂石。
湿蕴郁蒸,热淫肌表,可见发热,波及肾脏,则见腰痛。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内蕴之象。
肺与大肠病辨证痰湿阻肺证:痰湿阻肺证,是指痰湿阻滞肺系所表现的证候。
多由脾气亏虚,或久咳伤肺,或感受寒湿等病邪引起。
【临床表现】咳嗽痰多质粘色白易咯,胸闷,甚则气喘痰鸣,舌淡苔白腻,脉滑。
【证候分析】本证以咳嗽痰多质粘色白易咯为辨证要点。
脾气亏虚,输布失常,水湿凝聚为痰,上渍于肺;或寒湿外袭肺脏使宣降失常,肺不布津,水液停聚而为痰湿,阻于肺间,肺气上逆,故咳嗽多痰,痰液粘腻色白易于咯出。
痰湿阻滞气道,肺气不利,则为胸痛,甚则气喘痰鸣。
舌淡苔白腻,脉滑,是为痰湿内阻之征。
小结风寒犯肺症、痰湿阻肺证的鉴别:风寒犯肺症:①性质:实证。
②主症:咳嗽痰液稀白。
③兼症:鼻塞流清涕,恶寒发热无汗。
④舌苔:白苔。
⑤脉象:浮紧。
痰湿阻肺证:①性质:外感急性发作属实,慢性发作为本虚表实证。
②主症:咳嗽痰多,质粘,色白,易咯。
③兼症:胸闷,甚则气喘痰鸣。
④舌苔:舌淡苔白腻。
⑤脉象:滑。
大肠湿热证:大肠湿热证,是指湿热侵袭大肠所表现的证候。
多因感受湿热外邪,或饮食不节等因素引起。
【临床表现】腹痛,下痢脓血,里急后重,或暴注下泻,色黄而臭,伴见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身热口渴。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证候分析】本证以腹痛,排便次数增多,或下痢脓血,或下黄色稀水为辨证要点。
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

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九】脏腑辨证✅【十】辨脏腑并病证侯本文为b站李灿东老师《中基诊断》整理的视频笔记,共128讲基础的知识框架分为10个模块。
【九】脏腑辨证证侯:证的外侯证名:证的名称证型:证的类型证素:证的要素•气虚:无力+动则益甚•阳虚:气虚+寒•血虚:淡•阴虚:热•津亏:干(一)辨心的证侯•1,心主血脉——心悸,脉结/代•2,其华在面——无光泽•3,心藏神——失眠,健忘,多梦,神志异常•4,心开窍于舌——舌尖红,舌疮,舌痛•5,汗为心之液——大汗淋漓•6,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分清别浊心悸:跟心气,心阳有关失眠:跟心血,心阴有关心烦:心有热1.1 心的虚证心血虚原因:生成不足(先天,后天),消耗过多(失血,年老久病,寄生虫)表现:面色淡,心悸,失眠,舌质淡,脉细弱【补心血】心阴虚原因:生成不足,消耗过多表现:阴虚+心(心悸,失眠,心烦)舌红小,脉细数,左寸尤甚【补心阴】心气虚原因:生成不足,消耗过多表现:气虚+心,脉结,代【脉气不顺结,气血不畅】【补心气】心阳虚原因:生成不足,消耗过多(寒邪久留,年老体弱)表现:阳虚(气虚+寒)+心(心悸)心阳虚脱证原因:心痛,大汗,阴寒之邪【同亡阳证】表现:亡阳+心【回阳固脱-四逆汤】1.2 心的实证心火亢盛证原因:外感热邪,过食辛辣,情志化火表现:里实热+心(失眠,舌尖红,舌疮,心烦易怒,小便短赤,尿频尿急)【导赤散:木通、生地黄、生甘草梢、竹叶】心脉闭阻证原因:邪气闭阻心脉,心痛,胸闷,心脉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寒凝,痰阻,热盛,阳虚,气血】痰蒙心神证表现:痰+心。
表现为癫,痫【化痰开窍】病性属阴,“文痴”【同老年痴呆症】痰火扰神证表现:痰火(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心神(狂)【同心理学里讲的狂躁型精神病】“武痴”淤阻脑络证原因:外伤。
久病入络表现:头痛,淤血刺痛,入夜益甚,舌紫斑,脉涩【活血,化淤,通络】(二)辨肺的证侯肺主气,司呼吸肺主宣发肃降肺主皮毛肺开窍于鼻肺与大肠相表里便秘的治疗:提壶揭盖,宣肺气2.1 肺的虚证肺气虚证原因:过劳,外邪,食物,年老表现:气虚+肺(咳嗽,气喘)咳喘无力【补肺气】肺阴虚证原因:生成不足,消耗太多【里实热证】表现:阴虚+肺,干咳,无痰。
中医诊断学肾与膀胱病辨证

水湿泛溢 水湿泛溢 腹部胀满,尿少
水气凌心射肺
心悸气短
咳喘痰鸣
辩证要点:水肿,腰以下肿甚,伴腰膝酸冷,畏寒 肢冷
膀胱湿热证
指湿热侵袭,蕴结膀胱,以小便频急、灼 涩疼痛及湿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常见病因
•外感湿热之邪,侵袭膀胱
•饮食不节,嗜食辛辣,化 生湿热,下注膀胱
膀胱气机不畅
➢病机分析及临床表现 尿频急灼涩疼痛
命门火衰,温煦失职, 性欲减退,火不暖土, 气化不行。
➢病机分析及临床表现
男子阳痿,早泻,精冷
生殖功能减退
女子宫寒不孕
肾病理
膀胱开合失度 小便频多,夜尿
现象 二便失司
肾阳虚 +
大肠传导失度 大便稀溏或五更泄泻 气化功能减弱 尿少浮肿
腰膝失于温养 腰膝酸冷
阳虚 表现
形体失煦
形寒肢冷,下肢发冷甚
阳虚阴盛 气血温运无力,面失所荣 面色晄白
辨证要点 腰膝酸痛,眩晕耳鸣,男子遗精,女子 月经失调伴虚热症状
肾精不足
指肾精亏损,脑与骨、髓失充,以生长发育 迟缓、早衰、生育机能低下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弱 证候。
➢常见病因
•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肾精不充 •因久病劳损,房事不节,耗伤肾精
➢病机分析及临床表现
肾精亏虚
身材矮小,智力及动作迟钝,
肾阳虚证
肾
虚证 肾阴虚证
与 膀
肾精不足证
胱 病
肾气不固证
辨
证
实证
膀胱湿热证
虚实夹杂证 肾虚水泛证
类证鉴别
肾阳虚证
指肾阳亏虚,机体失却温煦,以腰膝酸冷、 性欲减退、夜尿多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又名 元阳亏虚[虚衰]证、命门火衰证。
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肾与膀胱病辨证

肾与膀胱的生理功能及病理联系
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 肾主水 肾主纳气 肾主骨生髓,开窍于耳和二阴,其华在发 肾与膀胱互为表里 膀胱主贮存和排泄尿液 肾病以人体生长、发育、生殖、呼吸、水液代谢和骨、 髓、脑、发、耳等功失调为主要病理变化; 膀胱病以排尿异常为主要病理变化。
一、肾阴虚证
概念:指肾阴亏损,导致相关组织器官失养,虚热内生 所表现的证候。
六、肾不纳气证
概念:肾气虚衰,纳气无权所表现的证候 〔又称“肺肾气虚证〞〕。
成因:久病咳喘,肺虚及肾;年老肾亏, 或劳累太过,肾气耗伤。
临床表现:长期或反复发作咳喘,呼多吸 少,气不接续,动那么尤甚---肾 虚不能纳气;
腰膝酸软,眩晕耳鸣,神疲自汗, 声音低怯,舌淡苔白,脉弱---肾 气虚;
七、膀胱湿热证
二、肾阳虚证
概念:肾阳虚衰,其温煦、气化、生殖功 能下降所表现的证候〔又称“命门 火衰〞〕。
成因:素体阳虚,年高命门火衰,房劳过 度,或久病伤肾。
临床表现:腰膝酸软冷痛,畏寒肢冷,尤 以下腰为甚;性欲减退,男子阳萎、 早泄,精冷不育,妇女宫寒不孕, 白带清稀量多,---肾阳虚衰,温 煦、生殖功能减退。
小便频数、清长,尿后余沥不尽,夜尿频多,遗尿,小 便失禁---肾虚失摄,膀胱失约。
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舌淡苔白,脉弱---气虚之 象。
辨证要点:以遗精、滑胎、带下和小便失摄症状为辨证要点。
五、肾虚水泛证
概念:指肾阳虚衰,气化失权,水液泛滥所表现的证候。
成因:久病及肾,房劳伤肾,或素体阳虚,气化不及,津 液内停。
辨证要点:以小儿生长发育迟缓,成人生殖机能低下及早衰为辨 证要点。
四、肾气不固证
概念:指肾气亏虚,其藏精和摄尿功能减退所表现的证候。
脏腑辨证

脏腑辨证脏腑学说(藏象学说)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人的各项生理活动均是脏腑功能协调的结果,而各种病理变化则与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所以,疾病的发生、发展,多数是脏腑功能发生异常所导致的。
脏的含义:又称藏,藏于内的意思,是化生和贮藏精气的内脏,属于阴、属于里。
人体有五脏,即肝、心、脾、肺、肾。
其总体功能特点是“藏而不泻”。
腑的含义:又称府,是受盛和传化水谷的内脏,属于阳,属于表。
人体有六腑,即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
其总体功能特点是“泻而不藏”。
五脏与六腑之间的表里关系:肝与胆相表里(肝为里,胆为表),脾与胃相表里(脾为里,胃为表),心与小肠相表里(心为里,小肠为表),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为里,大肠为表),肾与膀胱相表里(肾为里,膀胱为表)。
奇恒之腑:即异于正常之腑,故名。
奇恒之腑有五,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脏腑辨证,是以脏腑学说为基础,根据脏腑功能发生变化时的症状表现,进行归纳、分析,从而确定病位、了解病性、寻求病因、推究病机及正邪盛衰的一种辨证方法。
它在众多的辨证方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所以唐容川说:“业医不知脏腑,则病原莫辨,用药无方”,王清任说:“著书不明脏腑,无异于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
脏腑辨证,首先要明确脏腑的生理功能,根据脏腑生理功能的变化,为辨证提供依据。
第一节心与小肠的辨证1.心脏的解剖位置:心居于胸中,两肺之间,心的经脉起于心,下络小肠,出腋下,循臂内,入手掌。
2.心脏的生理功能(1)心主血脉。
心能推动血液的运行,如果心气不足,推动无力,可发生血脉运行迟滞等病变,如胸痛、手臂酸痛等。
(2)心藏神。
心主宰人体一切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
所谓主宰生理活动,是说全身各种功能活动,如肺之呼吸,肾之气化,脾之运化等,无一不是在心脏功能的主持下而完成的,所以《内经》认为,心为君主之官,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如果心的功能失调,则五脏六腑的病变随之出现。
所谓心主心理活动,是指心脏有主宰人体神志活动的作用。
脏腑辨证的主要内容

脏腑辨证的主要内容
脏腑辨证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用于诊断和治疗疾病。
它主要包括五脏和六
腑的辨证。
五脏是中医学中的重要概念,包括心、肝、脾、肺和肾。
每个脏器都有其特定
的功能和作用。
例如,心主血脉,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肺主气机,肾主水液。
六腑是指胆、胃、小肠、大肠、膀胱和三焦。
它们是五脏之外的器官,承担着
运化、排泄等功能。
胆主疏泄,胃主受纳和消化,小肠主分清浊,大肠主传导粪便,膀胱主储存尿液,三焦主气化水液。
脏腑辨证是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舌苔、脉象等进行判断和诊断的方法。
根据
辨证的结果,医生可以确定疾病的病因和病机,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例如,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和舌苔颜色来判断肺脏功能的健康状态。
如果患者
有咳嗽、气促、咳痰等症状,并且舌苔厚重,可能表明肺脏功能受损。
脏腑辨证的主要内容还包括判断脏腑的阴阳盛衰、寒热虚实等。
例如,肝脏主
疏泄功能,如果肝阳上亢,可能导致头晕、目眩,口苦等症状。
肾脏主水液代谢,如果肾阳不足,可能引起腰膝酸软、畏寒等症状。
总而言之,脏腑辨证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方法,通过观察、辨别患者的症
状和体征来判断脏腑功能的健康状况,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
这一理论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为维护人体健康提供了独特的方法和手段。
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

心悸胸闷,形寒肢冷,舌淡苔白等症状。治宜温通心阳,益气养心。
心脉痹阻
心悸胸痛,胸闷憋气,舌质紫暗等症状。治宜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其他脏腑的辨证(脾、肺、肾等)
• 脾气虚弱:食少腹胀,大便溏泄,舌淡苔白等症状。治宜健脾益气,消食止泻。 • 肺气不足:咳喘无力,气短懒言,自汗畏风等症状。治宜补益肺气,固表止汗。 • 肾阴虚损: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潮热盗汗等症状。治宜滋阴补肾,清热降火。 • 以上仅列举了部分脏腑的辨证诊断及治疗方法,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涵盖了更为广泛和深入的内容。在实际应
临床试验对脏腑辨证的验证
肝病辨证
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通过肝脾辨证分型 ,可以观察到不同证型患者的肝功能、病毒 载量等指标存在差异,从而验证脏腑辨证的 临床价值。
肾病辨证
肾病综合征患者根据肾气、肾阴虚、肾阳虚 等辨证分型,各型患者的病理表现、预后及 治疗方案均有所不同。这为脏腑辨证在肾病 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证据。
肝属木,与春季相应
肝具有升发、条达的特性,与 春季的生发之气相应,故肝病 在春季容易加重。
脾属土,与长夏相应
脾具有运化、升清的特性,与 长夏的湿土之气相应,故脾病 在长夏容易加重。
肾属水,与冬季相应
肾具有藏精、主水的特性,与 冬季的寒水之气相应,故肾病 在冬季容易加重。
脏腑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
肝木生心火
中医诊断学脏腑辨 证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脏腑辨证概述 • 脏腑辨证的基本原则 • 各脏腑的辨证诊断 • 脏腑辨证的临床应用 • 现代科学对脏腑辨证的研究与验证
01
脏腑辨证概述
脏腑辨证的定义与意义
定义
脏腑辨证是中医诊断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它通过观察和分析病人的症状、体征,结合对五脏六腑(心、肝、脾、 肺、肾、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的生理功能和相互关系的理解,判断脏腑功能失调的情况,以及脏 腑与外在环境的相互关系,从而确定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和病势。
中医执医考试-脏腑辨证,肾与膀胱

中医执医考试-脏腑辨证,肾与膀胱1.下列各项,不属于膀胱湿热证临床表现的是()A. 便干B. 小腹胀痛C.腰痛D.发热E.小便短黄2. 下列各项,不属于肾阳虚证临床表现的是()A.男子阳痿早泄B.女子宫寒不孕C.白带量多黄稠D.完谷不化E.小便清长3. 下列各项,不属于肾阴虚证临床表现的是()A.眩晕耳鸣B.少气懒言C.骨蒸发热D.咽干颧红E.五心烦热4. 下列各项,不属于肾精不足证临床表现的是()A.生长发育迟缓B.囟门迟闭C.智力低下D.动作迟钝E.余沥不尽5.肾虚水泛证的水肿表现是()A.腹部明显B.面部明显C.四肢明显D.腰以下明显E.腰以上明显6. 下列各项,不属于肾气不固证临床表现的是()A.腰膝酸软B.耳鸣如潮C.遗尿D.早泄E.月经淋漓不尽7. 下列各项,不属于肾虚水泛证临床表现的是()A.浮肿B.小便短少C.腹部胀满D.心悸气短E.咳喘痰黄答案: A C B E D B E知识点:1. 肾阳虚证:主要以腰膝酸软、性欲减退、夜尿多等虚寒症状为主要依据。
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尺部尤甚。
2. 肾阴虚证:以腰膝而痛、遗精、经少、头晕耳鸣等虚热证为主要依据。
舌红少津液,脉细数。
3. 肾精不固证:多与先天不足有关,以生长发育迟缓、早衰、生育机能低下等为主要依据。
舌淡红苔白,脉沉细。
4. 肾气不固证:以腰膝酸软,小便、精液、经带、胎气不固等气虚症状共见为主要依据。
5. 肾虚水泛证:以下肢水肿、尿少、畏冷肢凉等为辩证的主要依据。
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6. 膀胱湿热证:以小便频急、灼涩疼痛等湿热证状共见为辩证的主要依据,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辨证-脏腑辨证-精品中医课件

六、两脏辨证
(一)肝肾阴虚
【临床表现】 • 头晕目眩,视物模糊,耳鸣健忘,胁
痛,腰膝痠软,男子遗精,女子经少 • 口燥咽干,五心烦热,颧红盗汗 • 舌红少苔,脉细数
燥邪犯肺
4、风寒束肺
【临床表现】 • 咳嗽声重,气喘,咯痰色白而稀 • 恶寒发热,或头痛身楚,无汗,鼻塞
流清涕 • 舌苔薄白,脉浮紧
风寒束肺
【辨证要点】 • 以咳嗽气喘、痰白而稀 • 风寒表证见症
5、痰浊阻肺
【临床表现】 • 咳嗽气喘,痰多泡沫或色白粘腻,喉
中痰鸣 • 胸部满闷,甚则不能平卧 • 苔白腻,脉滑
3、燥邪犯肺
【临床表现】 • 干咳无痰,或痰少难咯,或痰中带血 • 鼻干咽燥,喉痒,咳甚胸痛 • 舌尖红,苔薄黄而干,脉细数
燥邪犯肺
• 若燥与寒并,寒主收引,腠理闭塞 ——无汗,舌红苔薄白,脉浮紧
• 若燥与热合,热为阳邪,使腠理开 ——少汗,舌红苔薄黄而干,脉浮数
【辨证要点】
• 干咳、痰少 • 干燥少津见症 • 无阴虚症状
【辨证要点】
• 以心悸怔忡、胸闷或心痛 • 与阳虚见症为辨证要点
心阳虚
3、心血虚
【临床表现】
• 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心绪不宁 • 头晕,健忘,四肢无力 • 面色淡白无华或萎黄,指甲苍白 • 唇舌色淡,脉细无力
【辨证要点】 • 心悸、失眠、健忘 • 血虚
心血虚
4、心阴虚
【临床表现】
• 失眠、多梦,心悸、健忘,心烦 • 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干咽燥 • 舌尖红,少苔,脉细数 • 或有颧红,心烦怔忡,头晕目眩等虚火上
小肠实热
2、小肠虚寒
【临床表现】 • 小腹坠痛,遇寒则甚 • 食谷不化,大便稀溏,小便清长 • 苔白,脉沉迟
第五节 中医诊断学-肾与膀胱病辨证

中医诊断学
二)肾阳虚证
1.含义 肾阳虚衰,温煦失职,生殖、气化功能减退,表现以腰膝痠冷、生殖 机能减退、夜尿频多与阳虚症状的一类证候。 2.临床表现 腰膝痠软冷痛,形寒肢冷,尤以下肢为甚,头目眩晕,面色白光白或 黧黑,精神萎靡;或性欲减退,男子阳痿早泄、滑精精冷,女子宫寒不 孕,白带清稀量多;或大便稀溏,久泄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泻,或 尿频清长,夜尿多;或浮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甚则腹部胀 满,全身肿胀,心悸咳喘,舌淡胖苔白滑,脉沉弱,尺部尤甚。
精神呆钝
听力减退,小便频数而清长,余 舌淡苔白
沥不尽,遗尿失禁,滑精早泄,
或胎动易滑
脉象 沉弱 细数 沉细
沉弱
Page 19
中医诊断学
心气虚、肺气虚、脾气虚、肾气虚四证的鉴别
证候
相同症状
心气虚证
肺气虚证
脾气虚证
肾 气 肾气不固证 虚 证 肾不纳气证
面唇淡白、气短 神疲、乏力、头 晕、自汗,动则 诸证加剧,舌淡 嫩、脉虚
Page 6
中医诊断学
3.病因病机 素体阳虚、年高肾亏、久病伤阳、房劳过度所致 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腰膝、筋脉--腰膝痠软冷痛 肾阳不足,失于温煦--畏寒肢冷,下肢尤甚 阳虚气血运行无力,不能上荣于面- 肾阳极度虚衰,浊阴弥漫肌肤 --面色黧黑 阳虚不能鼓舞精神--神疲乏力 生殖功能减退--性欲减退,甚男子阳痿、女子宫寒不孕 肾阳虚弱,固摄无权--滑精早泄,白带清稀量多,尿频清长,夜尿多 肾阳虚衰,火不生土,脾失健运--大便稀溏或五更泄泻 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尺部尤甚为肾阳不足之象。 4.辨证要点 以腰膝痠冷、生殖机能减退、夜尿频多与阳虚症状为辨证要点。
Page 8
中医诊断学
中医脏腑辨证

病因 久咳伤肺,肺不布津,水湿停聚,而为痰湿; 或由脾虚生湿,水湿凝聚为痰,上渍于肺;或感 受寒邪,肺失宣降,水液停聚而为痰湿所致。
证候 咳嗽痰多,痰色白而粘不易咯出,胸闷气 喘,喉中痰鸣,恶心,舌苔白腻,脉滑。 治则 方药 祛痰止咳平喘 二陈汤,导痰汤
辨证时注意:
根据肺的生理功能,凡属呼吸功能障碍皆放入肺病 范畴,常见主症为咳、痰、喘、辨痰可分为肺之寒 热,.辨咳喘要分为肺之虚实。 肺之实证多为痰浊阻肺,治疗应以化痰为先,痰去 咳喘自宁。 肺与大肠表里,治疗肺之实热证,可兼泻大肠,以 利肺气之肃降。
(2)脾主升清:指脾气以升为顺。 水谷精微 脾气上升 维持内脏正常位置。
头目 心、肺
化生气血
生理:水谷精微吸收和输布正常。 病理:① 气血生化无源,头晕,乏力,腹泻。
② 内脏下垂:脱肛等。
脾统血:是指脾有统摄、控制血液在经脉中运行, 防止溢出脉外的功能。 生理:气固摄血液功能正常,血液在脉管中运行, 不发生出血。 病理:即脾不统血,出现各种出血,如便血、尿 血、崩漏、肌衄等。
治则 方药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杏苏散,荆防败毒散
风热犯肺
风热犯肺:风热之邪侵犯肺卫所表现的证候。
证候 发热恶寒,咳嗽气促,痰黄粘稠鼻流黄 涕,口喝咽干,咽喉疼痛,目赤头痛,舌尖红, 苔薄黄。
治则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方药
桑菊饮,银翘散
燥邪犯肺
燥邪犯肺:是指燥邪侵犯肺卫所表现的证候。 证候 发热微恶寒,干咳无痰,痰少而粘,不 易咯出,唇舌口鼻干燥,头痛或胸痛或痰带血 丝,舌红苔黄少津,脉浮数或细数。
痰迷心窍
痰迷心窍:是指因情志不遂,气结痰凝,痰浊蒙 闭心神所致的证候。
病因 多因外感热病或其它疾病恶化所致。 证候 面色晦滞,脘闷作恶,意识模糊,语言不 清,表情淡漠,呕吐痰涎或喉中痰鸣,神志痴呆, 喃喃自语,举止失常,突然神昏不省人事,口吐 痰沫,喉中痰鸣,双眼上窜,舌苔白滑,脉滑。 治则 祛痰开窍
五版脏腑辨证肾

温肾纳气 参附汤
脉浮大无根
气短息促 颧红心烦 益气养精 口燥咽干 参麦地黄丸 舌红少苔
脉细数
•【辨证要点】以久病咳喘,呼多吸少,气不
接续与肾虚见症为辨证要点
六、膀胱湿热证
• 【基本概念】膀胱湿热证是指湿热蕴
结膀胱,而致气化不利、排尿失常所 表现的证候。
• 【病因病机】
外感湿热┐ 饮食不节,湿热内生┘
↓肾气虚 封藏固摄失职
• 【临床表现】
肾气虚:┌腰膝痠软
└神疲乏力、耳鸣 ┌尿频尿清
肾虚膀胱失约: │尿后余沥不尽
│遗尿、尿失禁 └ 夜尿多
肾虚精关不固:男子滑精、早泄 冲任带脉不固:┌月经淋漓不尽
│带下量多清稀 └胎动易滑 舌淡苔白,脉弱
• 【【辨证要点】
• 尿、精、带、胎失固及肾虚见症
• 【治法】
尿闭、遗尿、小便失禁
常见证候:肾阳虚证、肾阴虚证、肾精
不足证、肾气不固证、肾不纳气证、 肾虚水泛证、膀胱湿热证
一、肾精不足证
• 【基本概念】指由于肾精不足,以生
长发育迟缓、生殖机能低下、早衰所 表现的证候。
• 【病因病机】
先天禀赋不足┐ 后天失于调养├ 肾精亏损
久病伤肾│ 房劳过度┘
• 【临床表现】 肾精不足,不能化气生血,充肌长骨
┌发育迟缓,身材矮小 小儿┤囟门早闭,智力低下
└动作迟钝,骨骼痿软 ┌精少不育、经少或闭经不孕 成人┤性机能减退、早衰、发脱齿摇 └耳鸣耳聋、健忘痴呆、足痿无力 舌淡,脉细弱
• 【辨证要点】以小儿生长发育迟缓、成人
生殖机能低下及早衰为辨证要点
二、肾阳虚证 三、肾阴虚证
肾阳虚证
概 肾阳亏虚,其温煦 念 生殖、气化功能下
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

*
中医诊断学
(二)胃阴虚证
胃脘隐痛,嘈杂似饥不欲食, 口燥咽干,大便干结或脘痞不舒, 干呕呃逆舌红少苔,脉细而数(有力)
1、概念:是指胃阴不足,胃失濡润、和降所表现的证候。 2、临床表现:(主症)
*
中医诊断学
辨证分析要点:
有胃失濡润 、胃失和降见症(胃脘灼痛隐隐、饥不欲食或胃脘嘈杂、痞满或干呕等); 有阴虚见症(便干、尿少、舌红少津)。
*
中医诊断学
疑难点: 、肾精不足证、肾气不固证、肾虚水泛证和肾不纳气证的辨证依据。
01
分析:
*
中医诊断学
01
气不固证以膀胱或肾不能固摄的临床表现为审证要点;
03
不纳气证则以久病咳喘,呼多吸少,动则益甚及肺肾气虚的表现为辨证要点,又称肺肾气虚证。
02
虚水泛证以水肿,腰以下为甚,并伴见腰膝痠冷,畏寒肢冷等虚寒之象为辨证依据;
*
中医诊断学
辨证分析要点: 有湿热阻滞大肠,传导失职的主症(腹痛、下利脓血,里急后重,或暴注下泻,色黄而臭秽,肛门灼热)。 有湿热内盛见症(泻下秽臭,苔典腻,脉滑数等)。 审证要点:下利或泄泻与湿热征象共见。 肠道湿热证——清热化湿、清肠止利, 用芍药汤或芩连葛根汤。
*
中医诊断学
应熟悉的是:肠道湿热证在三焦辨证中属下焦病证。 此外,食滞胃肠证、胃肠气滞证及肠燥津亏证、虫积肠着证亦应熟悉之。以自学为主,亦可参考脚注。
*
中医诊断学
三、肾阴虚证
【概念】 含义是指肾亏损,虚热内生所表现的虚热证候。 【临床表现】(参教材P194)。 【审证要点】 以肾的主要症状(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遗精。女子月经失调与阴虚内热证共见。
*
中医诊断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脏腑辨证部分内容小结: 脏腑辨证部分内容小结:
脏腑辨证是重要的临床辨证手段 脏腑辨证可以确定病位和病性 以各脏腑的生理功能异常加上症状表现的性 质来进行; 质来进行; 病位 + 病性 脏腑的功能异常) 八纲) (脏腑的功能异常) (八纲)
脏腑辨证部分内容小结: 脏腑辨证部分内容小结:
各脏腑均有不同证型, 各脏腑均有不同证型,注意掌握其主要证型 其证型的构成不外乎寒 其证型的构成不外乎寒、热、虚、实 实寒、 寒-实寒、虚寒 实热( )、虚热 虚热( 热-实热(火)、虚热(火) 虚-气、血、阴、阳的虚损 实-气滞、血瘀、痰饮、水湿、水肿 气滞、血瘀、痰饮、水湿、
(五)肾不纳气证 人参蛤蚧
散
概念:是肾气亏虚,纳气无权表现的证候。 概念:是肾气亏虚,纳气无权表现的证候。 成因:久病咳喘, 成因:久病咳喘,肺虚及肾 年老肾亏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肾虚 + 虚喘证 虚喘-咳喘无力,动则尤甚, 虚喘-咳喘无力,动则尤甚,呼多吸少 甚冷汗淋漓,肢冷面青,脉浮大 甚冷汗淋漓,肢冷面青, 肾虚-腰膝酸软,舌淡苔白, 肾虚-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弱
第五节 肾与膀胱病辨证
概述: 概述:肾的生理与病理 1、肾藏精,主生殖 、肾藏精, 2、肾主水 、 3、肾主纳气 、 4、肾主骨生髓 、 5、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 、其华在发,
肾的主要症状
1、腰膝酸软或腰痛 、 2、水肿(阴水) 、水肿(阴水) 3、脱发、耳鸣、头晕,齿摇 、脱发、耳鸣、头晕, 4、阳痿遗精、精少不育;宫寒不孕 、阳痿遗精、精少不育; 5、虚喘 、
(三)肾精不足证
概念:是由于肾精不足,以致生长发育迟缓、 概念:是由于肾精不足,以致生长发育迟缓、 生殖功能低下及早衰所表现的证候 成因: 成因: 先天禀赋不足 后天失于调养 久病伤肾, 久病伤肾,房劳伤肾
肾精不足证
六味地黄 丸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发育迟缓 + 早衰 小儿-身体矮小,囟门迟闭,智力低下, 小儿-身体矮小,囟门迟闭,智力低下, 骨骼痿软, 骨骼痿软,动作迟钝 成人-男子精少不育,女子经闭不孕, 成人-男子精少不育,女子经闭不孕, 性功能减退 老人-早衰,耳鸣,健忘恍惚, 老人-早衰,耳鸣,健忘恍惚,两足痿 发脱齿摇, 软,发脱齿摇,神情呆钝 舌脉-舌淡, 舌脉-舌淡,脉细弱
3、心、肺、肝、肾阴虚鉴别表 、
证 候
共同症状 心阴虚 颧红, 颧红,消瘦五心烦 热 潮热盗汗 口干咽燥,舌红, 口干咽燥,舌红, 苔少而干或绛红无 苔,脉细数
症
状
不同症状
心悸、健忘、失眠、 心悸、健忘、失眠、多梦
肺阴虚
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或咯痰带血, 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或咯痰带血,声音嘶哑
心阳虚 脾阳虚 肾阳不足 肾 阳 虚 肾虚水泛 肾不纳气
纳呆,腹胀冷痛,喜温喜按,大便 纳呆,腹胀冷痛,喜温喜按, 稀溏,或浮肿, 稀溏,或浮肿,或白带清稀量多 腰 尿少身重,腰以下肿甚, 膝 尿少身重,腰以下肿甚,或腹 心悸, 冷 胀,心悸,咳喘 痛 喘咳无力,呼多吸少,动则喘 喘咳无力,呼多吸少, 甚,汗出 男子阳萎不举, 男子阳萎不举,女子宫寒不孕
(二)肾阴虚证 知柏地黄
丸
概念:是肾阴亏虚, 概念:是肾阴亏虚,虚火内生表现的证候 成因:久病伤肾; 成因:久病伤肾;热病后期伤阴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阴虚证 + 肾虚 阴虚-五心烦热,潮热盗汗, 阴虚-五心烦热,潮热盗汗,或骨蒸发 口咽干燥, 热,口咽干燥,形体消瘦 肾虚-腰膝酸软, 肾虚-腰膝酸软,耳鸣 男子遗精早泄, 男子遗精早泄,女子闭经或崩漏 舌脉-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 舌脉-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面色淡白 头晕目眩 疲倦乏力 气短自汗 舌淡苔白 脉虚
脾不统血
2、心、肝血虚鉴别表 、
证 候
共同症状
症
状
不同症状
心血虚 面色白而无华或 萎黄、头晕目眩, 萎黄、头晕目眩, 唇淡舌淡,脉细 唇淡舌淡, 无力 肝血虚
心悸、健忘、失眠、 心悸、健忘、失眠、多梦
眼睛干涩、视物模糊或夜盲,肢麻、关节拘急、 眼睛干涩、视物模糊或夜盲,肢麻、关节拘急、 手足震颤,爪甲不荣, 手足震颤,爪甲不荣,经少或经闭
(七)膀胱湿热证 八正散
概念: 概念:是湿热蕴结膀胱所表现的证候 成因:感受湿热 成因: 饮食不洁,湿热内生, 饮食不洁,湿热内生,下注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尿道症 + 湿热证 尿道-尿频急、剌痛,或尿血, 尿道-尿频急、剌痛,或尿血,或挟有 砂石 湿热-发热,腰部胀痛或腹痛, 湿热-发热,腰部胀痛或腹痛,尿黄 舌脉-舌红,苔黄腻, 舌脉-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肝阴虚
头晕目眩 耳鸣
眼睛干涩,视物模糊,胁肋灼痛,手足 眼睛干涩,视物模糊,胁肋灼痛, 蠕动
肾阴虚
腰膝酸软,遗精, 腰膝酸软,遗精,女子经闭或崩漏
精神萎靡 口淡不渴 舌淡胖 苔白滑 脉沉迟无 力或弱
状
不同症状 心悸、 心悸、短气
(四)肾气不固证 八味丸
概念: 概念:是肾的固摄功能失职所表现的证候 成因:年幼肾气未充;年高肾气亏虚 成因:年幼肾气未充;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固摄失司 + 肾气亏虚 肾亏-腰膝酸软,神疲乏力, 肾亏-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耳鸣失聪 失固摄-尿后余沥不尽,或遗尿, 失固摄-尿后余沥不尽,或遗尿,或夜 尿频多, 尿频多,或小便失禁 男子滑精,早泄; 男子滑精,早泄;女子滑胎 舌脉-舌淡苔白, 舌脉-舌淡苔白,脉弱
(一)肾阳虚证
概念:是肾阳不足,其温煦、生殖、 概念:是肾阳不足,其温煦、生殖、气化 功能下降所引起的一类虚寒证候 成因: 成因: 久病伤肾 房劳伤肾 年高肾亏
肾阳虚证
金匮肾气 丸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阳虚证 + 肾亏 阳虚-面色恍白或黧黑,形寒肢冷, 阳虚-面色恍白或黧黑,形寒肢冷,夜 尿多,小便清长, 尿多,小便清长,五更泄泻 男子:阳萎、早泄、 男子:阳萎、早泄、精冷 女子: 女子:宫寒不孕 肾亏- 肾亏-腰膝酸软 舌脉-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舌脉-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尺部尤甚
1、心、肺、脾气虚鉴别表 、
证
心气虚 肺气虚
候
共同症状
症
状
不同证候 心悸, 心悸,短气 咳喘无力,痰液清稀,声低懒言, 咳喘无力,痰液清稀,声低懒言,易患感 冒 大便溏泄,小便不利, 大便溏泄,小便不利,身 肿 食纳减少 食后腹胀 久泻, 久泻,久痢或诸种内脏下 垂 各种失血
脾不健运 脾 气 虚
脾气下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