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补充材料
法理学背诵材料
![法理学背诵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6377ca0cc281e53a5802ff3d.png)
考点 1:法学的分类1.法学可以分为立法学、法律解释学、法律社会学等;2.法学可以分为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理论法学如法理学、比较法学、法社会学、法哲学、立法学、实证法学、法律思想史;应用法学如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行政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国际经济法学、国际私法学、国际公法学;3.法学可以分为法学本科和法学边缘学科。
法学本科如法理学、法制史学、刑法学等;法学边缘学科如物证技术学、法医学、法律心理学等。
考点 2: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特征1.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但这种意志不是凭空产生的,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2.马克思主义法学则认为在阶级社会中,超阶级的法学是不存在的,法学总是为一定的阶级利益和对一定阶级有利的社会制度服务的。
3.马克思主义法学则认为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随着国家的消亡,阶级意义上的法也将会趋于消亡。
考点 3:法的基本特征1.法的规范性。
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具有规范性。
2.法的国家意志性和普遍性。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和普遍性。
3.法的权利和义务一致性。
法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规范,具有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4.法的国家强制性。
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具有国家强制性。
总结:法与其他社会规范不同之处关键在于法具有国家强制性。
考点 4:非马克思主义关于法本质的学说1.神意论。
代表人物:圣·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2.理性论。
法是人类理性的体现,自然法高于实在法。
代表人物:古希腊的斯多葛学派(最早),西塞罗,古典自然法学派,格劳秀斯、斯宾诺莎,霍布斯、洛克,普芬道夫,孟德斯鸠、卢梭3.民族精神论。
代表人物:卡尔·冯·萨维尼4.命令说。
法是主权者对其臣民应该如何行为所发布的以制裁为后盾命令。
代表人物:约翰·奥斯丁5.社会控制论。
教育技术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汇总及补充资料(配合教材和背诵版笔记使用)
![教育技术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汇总及补充资料(配合教材和背诵版笔记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8986a8ca76eeaeaad1f33091.png)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1、AECT’94教育技术:美国教育与传播协会(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and Technology)的定义,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2、EACE’05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是通过创建、使用和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的实践。
3、教育技术学(技术化教育学)相对比较科学的表述:是通过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育过程和教育资源,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理论和实践。
4、ATI研究:是“能力——处理——交互作用”(Aptitude Treatment Interaction)的英文首字母缩写,此类研究从媒体的物理特征转移到媒体对人类学习可能产生的作用和影响,研究人的学习和教学干预之间的关系。
5、元方法:也称“关于方法的方法”,属于方法论的范畴。
是指导研究的观念思想体系,包括基本的理论假设,研究的哲学取向和原则,是在实践活动和思维活动的具体“方法”逐渐积累丰富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方法本身的认识再认识,思考再思考,评价再评价。
6、教育技术的元方法:教育技术学作为方法论层次的学科,寻找归纳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育过程和教育资源的理念、模式和方法就是教育技术的元方法。
7、系统科学:是从现代工程科学,生物科学,物理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理论,是研究一切系统的原理、模式和规律的交叉学科。
8、正反馈:如果反馈信息能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则成为正反馈,它可以使教学系统越来越偏离原来的目标,使系统发展变化。
9、负反馈:如果反馈信息的作用与控制信息的作用相反,则称为负反馈,它是使教学系统保持稳定的因素,使其表现出合乎教学目标的行为,是可控过程。
10、系统方法: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式,它侧重于系统的整体性分析,从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中去发现系统的规律性,从而指明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一般步骤、程序和方法。
英语单词背诵精解
![英语单词背诵精解](https://img.taocdn.com/s3/m/27e7da8371fe910ef12df894.png)
Flyingeagle1123
以下仅仅是针对词汇一个方面,根据鄙人狭窄的视野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排列。同时感谢在VC英语资料学习合购群讨论时,学友的意见补充。
VOA1500词MP3+电子书(qintar字幕版)
刘毅基础词汇大陆书+MP3(台湾版或qintar三环精工版)
刘毅5000词汇大陆书+MP3(台湾版或qintar三环精工版)
《英语词汇学习丛书》(全英文版)编排非常巧妙,有单元前测试;在每一章里先给出10组句子,每组两例句子,通过两个句子猜里面一个单词意思;然后再给10条英文定义,把前述十个被猜测词义的单词分别填入;再用这10个词汇做两组20个填空;最后把这10个词在一篇短文里填空;六章为一单元,有单元后测试,采用填词游戏、SAT、TOEFL、GRE类比题型巩固。一本书单词在250—300左右,量虽不多,选词地道。
《Words图解词根、词源10000单词速记》的编排方式比较科学,左图右文。取词不难,但又有典型代表性,讲解分析形象到位。各大书店有售,比较容易获取。
《刘毅22000》部分章节、旋元佑《字源大挪移》取词难度适中,优点是采用全英文例句朗读式,记忆比较深刻。刘毅22000各大书店有卖,旋元佑《字源大挪移》需要下载电子版打印。
难度对应:(我的估测,是随便拿一本市面上流行的考试词汇用书,随机翻页,凭印象回忆大概在上面哪些书里出现过,并不等于我参加过该考试。)
初阶词汇:四级(非英专)
中阶词汇:六级(非英专)、考研
中高阶:托业、托福、雅思
高阶:GRE
评论:
那种30天速记四六级词汇之类的书,很多学友见过。我大学买了好几本,买了后几乎没有翻阅超过10页。瞧着满屏枯燥坚硬的词汇,味若嚼蜡。条件反射式用手抄用嘴读,在而且花费了多时间和精力后,发现很多单词依然雾里看花朦朦胧胧。那类30天速成A-Z词表排列的词汇书,能看到C的是壮士,能看到M的是圣斗士,能看到Z的是烈士。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背诵与课文理解专项突破卷 附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背诵与课文理解专项突破卷 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ed7ded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4d.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背诵与课文理解专项突破卷时间:40分钟一、积累背诵。
1.[知识积累]下列作品与作者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繁星》——巴金B.《麻雀》——法布尔C.《爬山虎的脚》——叶圣陶D.《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安徒生2.[知识积累]下列诗句与诗人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B.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钺)C.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翰)D.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白居易)3.[知识积累]《精卫填海》选自( )。
A.《史记》B.《诗经》C.《山海经》D.《聊斋志异》4.[知识积累]《女娲补天》是根据( )改写的。
A.古代神话B.历史故事C.民间传说D.神鬼小说5.[知识积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 )A.网络B.美食C.文化D.科技6.[知识积累]现代飞机上安装了雷达,雷达的工作原理与( )类似。
A.蝙蝠的眼睛B.蝙蝠的嘴巴C.蝙蝠探路D.蝙蝠的耳朵7.[知识积累]下列哪一位不是唐代诗人?( )A.高适B.苏轼C.王昌龄D.李商隐8.[句子背诵]补充句子。
(1)返景入深林,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死亦为鬼雄。
(3)醉卧沙场君莫笑,____________?(4)好问则裕,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驷马难追。
(6)______,九月温,____________。
(7)博学之,______,慎思之,______,笃行之。
(8)《题西林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要认清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9.[课文背诵]把内容补充完整。
(1)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________,__________拉长,__________,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________一堵两丈多高的________。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0bed3cd602020740bf1e9ba3.png)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背诵《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默写《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随文认识“仞、岳”等6个生字。
本文要求会正确书写6个字,关键是“摩”和“遗”这两个容易写错的字,应重点指导。
2.阅读理解课堂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入情、在品味意境中悟情、在展开想象中融情。
3.语言运用训练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提高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板块一释题激趣,创设语境1.教师引导:唐宋,是中华历史上文化最为繁荣的时代,无数的诗人就像夏夜的繁星,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今天,让我们撷取其中耀眼的一颗,请认真观看一下一段视频。
板书并齐读诗的题目。
(板书: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2.理解题目。
(1)这个题目这么长,该怎么读呢?(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2)这个“感”指什么?(“感”是感叹的意思)(3)整个题目是什么意思呢?(秋天的后半夜,将要天亮的时候,陆游走出篱笆做成的门,迎着习习的凉风深有感慨。
)(4)谁发出的感慨?3.了解诗人。
陆游,对我们而言并不陌生的一位诗人,他是“南宋四大家”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爱国诗人。
他年少的时候就立下“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愿,他写了无数的诗歌来表达自己对国家那份至死不渝的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陆游生平,体会陆游强烈的爱国之情,为学习古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做好铺垫。
板块二初读诗歌,感受韵律1.谁来读一读这首诗?(指导学生读,师相机正音,再指名学生读)2.我们常说古典诗歌具有韵律美、节奏美,接下来给这首诗划分节奏。
盐的背诵和默写
![盐的背诵和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97cde4fe9e314332396893c0.png)
附: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默写)简易泡沫灭火器原理: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Na2CO3 + H2SO4= Na2SO4 + H2O + CO2↑(默写)碳酸钠和稀硝酸反应:Na2CO3 + 2HNO3= 2NaNO3 + H2O + CO2↑(默写)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默写)碳酸氢钠与稀硫酸反应:2NaHCO3 + H2SO4= Na2SO4+ 2H2O + 2CO2↑(默写)碳酸氢钠和稀硝酸反应:NaHCO3 + HNO3= NaNO3 + H2O + CO2↑(默写)NaNaHCO3+ HCl = NaCl + H2O + CO2↑)(默写)NaCaCO3 + H2SO4= CaSO4+ H2O + CO2↑(默写)CaCO3 + 2HNO3= Ca(NO3)2 + H2O + CO2↑(默写)3胆矾受热又能失去结晶水,成为白色的4CuSO4·5H2O CuSO4 + 5H2O(默写))蓝色晶体白色粉末3. CuSO4 + 5H2O =CuSO4·5H2O(默写)白色粉末蓝色晶体4、硫酸铜有【填“有”或“无”】毒,在农业上常用作杀菌剂,它与石灰配制的波尔多液农药是一种天蓝色的粘性液体,波尔多液的杀菌效率比硫酸铜高,最作物的药害小。
5. 在工业上,精炼铜、镀铜以及制造各种铜的化合物时,都要应用硫酸铜。
(二)盐的定义——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 —(三)盐的分类与命名一、按照盐电离出的酸根离子是否含氧元素,可分为含氧酸盐、无氧酸盐两类。
1.含氧酸盐—“某”酸“某”例:CuSO4–硫酸铜Na2CO3–碳酸钠2.无氧酸盐—“某”化“某”例:NaCl –氯化钠K2S –硫化钾二、按照酸跟碱反应的程度,可分为正盐、酸式盐、碱式盐三类。
福大机械考研复试材料力学背诵版
![福大机械考研复试材料力学背诵版](https://img.taocdn.com/s3/m/a335353c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28.png)
《材料力学》简答题第一章绪论1、构件正常工作应满足:①强度要求:在规定载荷作用下的构件不应破坏,构件应有足够的抵抗破坏的能力;②刚度要求:在载荷作用下,构件即使有足够的强度,但若变形过大,仍然不能正常工作,因此要求构件应有足够的抵抗变形的能力。
③稳定性要求:受压力作用的细长杆应该始终维持原有的平衡状态,保证不被压弯。
2、什么是变形固体?材料力学中关于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是什么?在外力作用下,一切固体都将发生变形,故称为变形固体。
材料力学中对变形固体所作的基本假设:①连续性假设:认为整个物体体积内毫无空隙地充满物质。
②均匀性假设:认为固体内到处有相同的力学性能。
③各向同性假设:认为无论沿哪个方向,固体力学性能都是相同的。
3、静载荷:若载荷缓慢地由零增加到某一定值,以后即保持不变,或变动很不显著,即为静载荷动载荷:若载荷随时间而变化,则为动载荷。
交变载荷: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动载荷称为交变载荷。
4、内力:物体因受外力作用而变形,其内部各部分之间因相对位置改变而引起的相互作用就是内力。
应力:由外力引起的内力的集度,分为正应力和切应力正应力σ:总应力p沿截面法向的分量。
切应力(剪应力)τ:总应力p沿截面切向的分量。
应变:应变是度量一点处变形程度的基本量,分为线应变和角应变。
正应变(线应变)ε:某点沿某方向单位长度的改变量;切应变(角应变)γ:某点在某平面内直角的改变量(减小为正)5、什么是截面法?简要说明截面法的三个基本步骤。
用一个假想截面,将受力构件分开为两个部分,取其中一部分为研究对象,(将被截截面上的内力以外力的形式显示出来,根据保留部分的平衡条件,)确定该截面内力大小、性质(轴力、剪力、扭转还是弯矩,符号的正负)的一种方法。
截面法的三个基本步骤(截代平):要求某一截面上的内力时,第一步先沿该截面假象地把构建分为两部分,然后任意取其中一部分作为研究对象,另外一部分舍弃;第二步用作用于截面上的内力代替舍弃部分对取出部分的作用;第三步建立取出部分的平衡方程,从而确定内力。
部编人教1-6年级日积月累必背语文园地及补充
![部编人教1-6年级日积月累必背语文园地及补充](https://img.taocdn.com/s3/m/6ca5bd3e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7c.png)
部编人教1-6年级日积月累必背语文园地及补充(正文部分)一、日积月累必背语文园地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积累和背诵是重要的一环。
下面分别为你介绍部编人教1-6年级的日积月累必背语文园地。
1. 一年级在一年级,学生开始接触基础的语文知识,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小星星》是一年级必背的歌曲之一。
它简单易记,旋律优美,帮助学生学习拼音和感受音乐的美妙。
《小白兔乖乖》是一年级的必背儿歌之一。
通过这首儿歌,学生能够记住生词和基本的语序,培养对语言的感觉。
2. 二年级在二年级,学生开始学习更加复杂的语文知识,如词语搭配和短文的理解。
《读书郎》是二年级的必背课文之一。
通过这篇课文,学生能够了解到读书的重要性,培养对知识的渴望。
《劝学》是二年级的必背古诗之一。
这首古诗通过劝勉学生努力学习,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发现乐趣,激发学习的兴趣。
在三年级,学生开始接触到更多的文学作品,学会阅读理解和分析。
《灰雀》是三年级的必背课文之一。
通过阅读这篇课文,学生能够感受到动物的情感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诗》是三年级的必背诗歌之一。
通过背诵这首诗,学生能够感受到诗歌的美妙和优美的韵律。
4. 四年级在四年级,学生开始学习更加复杂的文章和写作技巧。
《雷峰塔》是四年级的必背课文之一。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学生能够了解到中国古代的文化和历史。
《人生之路》是四年级的必背课文之一。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学生能够了解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观。
5. 五年级在五年级,学生开始接触到更加深入的文学作品,学习文言文和修辞手法。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五年级的必背诗文之一。
通过背诵这首诗文,学生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描写。
《岳阳楼记》是五年级的必背古文之一。
通过阅读这篇古文,学生能够了解到古代文化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在六年级,学生进一步学习文言文和修辞手法,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黄鹤楼》是六年级的必背古文之一。
通过阅读这篇古文,学生能够了解到中国古代的文化和建筑。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也是六年级的必背知识之一。
考研政治背诵手册(极简背诵)1
![考研政治背诵手册(极简背诵)1](https://img.taocdn.com/s3/m/5d61d737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fe.png)
考研政治背诵手册(极简背诵)1●一●1、联系的观点●概念:联系就是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及事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
联系是事物固有的、客观的,具有客观性、普遍性与多样性。
●固有: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不是主观臆想的。
●普遍: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多样: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
●所以我们应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多样),把握事物固有(固有)的联系和普遍联系(普遍),提高活动自觉性(客观/主观)。
●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固有客观普遍多样。
●2、发展的观点●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
所以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去】推动新事物的发展,将事物看作【看待】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
●新旧过程只有才,发展眼光去看待。
●3、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统一●概念: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相互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
●不能脱离:●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因为矛盾的同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结合发展: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事物发展不仅相辅相成也可以相反相成。
●对立统一:所以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统一,统一中把握对立,促进事物的转化。
●相互关系不能脱离,结合发展对立统一。
●4、5、6:略●7、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概念:事物的发展来自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次要矛盾也影响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所以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要抓住事物发展的重点和主流,分清主次,把握事物发展的根本,也要看到事物的整体,综合运用矛盾分析法认识和解决问题。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专项练习:背诵(精选)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专项练习:背诵(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9c856756b14e852458fb57dc.png)
流水鳜鱼肥。
( 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
村。
( 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
别样红。
( 5)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
( 6)儿童疾走追黄碟,飞入
无处寻。
( 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开。
2.古诗中有名胜,你知道下列诗句写的是哪出名胜吗?
( 1)胜日寻芳
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 2)不识
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桂林的山真奇啊,
,
,像老人,像世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
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
,像
,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
险啊,
,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
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 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 真是“
1、根据意思写句子。
,
。”
1.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
( 4)毕竟西湖
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 5)可怜
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四、默写古诗。
独坐敬亭山
【】
,
。
,
。
望洞庭
【】
,
。
,
。
乡村四月
【】
,
。
,
。
四时田园杂兴
【】
,
。
,
。
,
,而不是
( 3)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
,
。(爱因斯坦)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漓江的水真静,
;漓江的水真清啊,
;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词语听写、认读、背诵默写汇总整理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词语听写、认读、背诵默写汇总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cad64cb0722192e4436f6a2.png)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词语听写、认读、背诵默写汇总整理第一单元一、我会读。
池塘脑袋灰色游哇游捕食欢迎阿姨宽嘴巴乌龟头顶披着鼓着晒太阳极小傍晚越升越高水滴小溪奔跑海洋坏事冲毁房屋猜猜植物如果旅行准备纷纷带刺底下炸开离开观察知识粗心手套帽子登山鞋裤子地图水壶帐篷指南针评价:熟练()基本熟练()不熟()二、我会写。
1、课本第3页、第7页、第10页补充的词语。
(要求:读两遍)2、课本第119页“课文第1、2、3课词语”。
(要求:抄写两遍)3、从以上“我会写”所有的词语中挑选20个进行听写。
评价:全对()错5个以内()错6到10个()错10个以上()三、背诵,背过的在括号里画√。
1、《3 植物妈妈有办法》()2、第13页《梅花》()四、多音字。
1、教:jiāo(教书) jiào(教师)2、没:mò(淹没) méi(没有)3、为:wéi(四海为家) wèi(因为)4、得:dé(得到)de(走得快) děi(得亏)第二单元一、我会读。
沙滩一艘军舰帆船稻田花园桥孔翠竹队旗铜号梧桐手掌枫树松柏服装桦树耐寒守北疆银杏水杉化石金桂世界孔雀锦鸡雄鹰飞翔雁群丛林深处猛虎百灵休息四季蝴蝶麦苗桑叶肥胖农事归来爱戴谷粒虽然辛苦葡萄紫色狐狸笨重酸的评价:熟练()基本熟练()不熟()二、我会写。
1、课本第17页、第19页、第22页、第24页补充的词语。
(要求:读两遍)2、课本第119页“识字第1、2、3、4课词语”。
(要求:抄写两遍)3、从以上“我会写”所有的词语中挑选20个进行听写。
评价:全对()错5个以内()错6到10个()错10个以上()三、背诵,背过的在括号里画√。
1、《1 场景歌》()2、《2 树之歌》()3、《3 拍手歌》()4、《4 田家四季歌》()5、第26页“日积月累”()四、多音字。
1、场:cháng(场院) chǎng(广场)2、了:liǎo(明了) le(走了)第三单元一、我会读。
《三国演义》阅读问答及补充材料
![《三国演义》阅读问答及补充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e5193e0003d8ce2f00662397.png)
《三国演义》阅读问答及补充材料1.简述《三国演义》中能体现曹操“奸雄”性格的一个故事。
【p4】曹操献刀:董卓欺主弄权,曹操借王允七星宝刀进府行刺。
见董卓躺下,急抽刀欲刺,董卓在穿衣镜内看见了曹操的动作,转身相问。
曹操急中生智说:“我得一口宝刀,欲献恩相。
”董卓接刀一看,果然是一口宝刀。
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谢道:“愿借马一试。
”然后快马加鞭,逃之夭夭。
链接:欺骗叔父、【p14】割发代首、【p19】望梅止渴、【p13】借首平怨、梦中杀人等2.一些《三国演义》中的重要情节:【p6】(1)温酒斩华雄:袁绍率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虎牢关守将华雄一连斩杀联军多员大将。
关羽主动请缨,因为身份低微而受他人嘲笑。
关羽于是立下军令状。
曹操觉得他是英雄,奉温好的美酒一杯,关羽道:“酒且斟下,某去便来。
”关羽瞬间拿了华雄的首级回营,此时酒尚未冷。
【p13】(2)割发代首:建安三年夏,曹操再次率军攻打张绣。
正当麦熟之时,他下令大小将领,凡过麦田,践踏的斩首。
不料他本人所乘之马突然受惊,窜入麦田中,踏坏一大片麦子。
他召来行军主簿议已之罪,主簿为难,曹操欲拔剑自刎,左右救住,他沉吟良久,用剑割下自己的头发代替斩首以严明军纪。
【p20】(3)煮酒论英雄:曹操派人请刘备到小亭煮青梅喝酒。
曹操问刘备当世英雄是谁,刘备说了几个人,都被否定。
刘备反问曹操,曹操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惊得手中的筷子掉在地下。
突然天降大雨,雷声大作,刘备说是因为害怕打雷,才掉了筷子。
曹操认为刘备胆小如鼠,再也不疑刘备了。
【p42】(4)子龙单骑救主:赵云与甘糜二夫人及幼主阿斗失散,拍马于乱军中寻觅,先救了甘夫人,反身又入敌阵找寻.糜夫人伤重让赵云快走,自己投枯井而死,赵云便将阿斗抱护在怀中,杀开血路来见刘备。
刘备接过儿子掷之于地说:为这孺子差点损我一员大将。
【p44】(5)张飞大闹长坂桥:文聘追赵云至长坂桥,见张飞立马桥上,疑桥东有伏兵,不敢近前。
2025届高考语文补充背诵诗词:《苏幕遮》教学设计
![2025届高考语文补充背诵诗词:《苏幕遮》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7f84237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4c.png)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苏幕遮》的教材或学习资料,以便于学生跟随教学进度进行学习和复习。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实验器材:本节课不涉及实验内容,无需准备实验器材。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将教室布置成适合学习和讨论的环境,如设置分组讨论区、阅读角等,以便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自主学习。
4.例题四:《苏幕遮》的韵律和节奏
题目:请分析《苏幕遮》的韵律和节奏特点,并说明其对诗歌表达的影响。
答案:《苏幕遮》的韵律特点是每句的字数相等,句子结构对称,形成了一种平稳而庄重的节奏感。这种韵律和节奏的运用,使得诗歌更加和谐悦耳,同时也突显了诗歌的严谨结构和深刻的情感表达。
5.例题五:《苏幕遮》的翻译和解读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苏幕遮》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苏幕遮》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苏幕遮》的未来发展或改进方向,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⑥进行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3.板书设计逻辑关系
①《苏幕遮》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②意象分析:落花、流水、断桥、残月
③情感表达:思念、忧伤、失落、希望
④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偶
⑤韵律和节奏特点:每句字数相等,句子结构对称
⑥课后作业:翻译和解读《苏幕遮》
内容逻辑关系
①《苏幕遮》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②《苏幕遮》的意象和语言分析
③《苏幕遮》的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
④《苏幕遮》的韵律和节奏特点
《论语》背诵补充材料
![《论语》背诵补充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230e809dd0d233d4b14e69aa.png)
《论语》背诵补充材料1、曾子(曾参,孔子弟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
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
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省(xǐng),检查;察看;反省。
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三次检查;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三是多次检查。
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本文中指从三个方面(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反省自己。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
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一心一意。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
以诚实之谓信。
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5)传不习:传,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
老师传授给自己的。
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反复实习、温习。
古汉语“习”字没有现在的“复习”之意。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十有五:十五岁。
有,通“又”用在整数与零之间。
(2)立:能立于世,指知道按理的规定去立身行事。
(3)天命:含有上天的旨意、自然的禀性与天性、人生的道义和职责等多重含义。
(4)耳顺:意思是听到的话能够辨别其真伪是非。
(5)不逾(yù)矩:指不超越礼法。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确立自己的理想;四十岁不为我所做的事情而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六十岁时无论听到什么,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非;七十岁随自己心意,想怎样就怎样,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3、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读后续写材料
![读后续写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6f8591faaf1ffc4fff47ac4a.png)
秋季班续写讲义及额外材料补充材料一续写必背句子(每日背诵20句)1. 她试图掩饰自己的愤怒。
She tried to hide her anger2. 她笑了笑以掩饰自己的紧张。
She laughed to hide her nervousness.The treatment offers a ray of hope for cancer sufferers4. 一束束光线透过树丛照射下来。
Rays of light filtered through the trees.5. 他的这番话被报以一片叫喊声,有震惊,也有愤怒。
6. 走进房间,迎接我们的是一片沉默。
Complete silence greeted us as we entered the room.7. 她来到的时候,我感到一阵激动。
I felt a rush of excitement when she arrived.(a rush of/a surge of/a wave of anger / excitement / gratitude...一阵...)8. 她心中突然涌起一阵嫉妒。
A rush of jealousy swept through(over) her.9. 烟在空中缭绕。
The smoke hung in the air.(mist/smoke/smell hangs in the air在空中缭绕)10. 小镇笼罩在浓浓的雾霭中。
A thick mist hung over the town.11. 乔已经病了几个星期了,这使他很沮丧。
Joe's been ill for weeks now - it's really dragging him down.(drag sb down 使人感到不愉快)12.福里斯特盯着他的汽车,气得浑身发抖。
Forester stared at his car, trembling with rage.(trembling / shaking with rage气得浑身发抖)13. 卡罗尔气得呜呜哭,被送往医院。
七年级生物基础背诵单
![七年级生物基础背诵单](https://img.taocdn.com/s3/m/920c53f9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11.png)
七年级生物基础背诵单一、了解生物1、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
例如珊瑚虫、熊猫等是生物,珊瑚、钟乳石、化石、机器人都不是生物。
2、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如:植物通过吸收水分、无机盐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获得营养;动物通过捕食获得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
如:鲸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是在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如:人可以通过排尿、出汗和呼出气体排出废物;植物的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如:猎豹追捕羚羊;含羞草受到碰撞会合拢;植物的向光性。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如:种子萌发;鳄产卵;虎、狼产子(6)生物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的遗传,同一株碧桃上不同颜色的花体现了变异(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
二、了解生物圈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可以分为两类:非生物因素(光、温、水等)和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2、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高山上不同植物的垂直分布说明的温度对植物分布的影响;沙漠上只有靠近水源的地方才出现绿洲说明了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温度对生物的影响3、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是通过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来影响的:生物与生物之间有:捕食、合作、竞争、寄生等关系。
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水稻和杂草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是竞争关系。
例题: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种间竞争关系一山不能容二虎——————————种内竞争关系蜜獾和找蜜鸟———————————种间互助关系蚂蚁搬家—————————————种内互助关系菟丝子缠大豆———————————寄生关系蝴蝶菜花蜜————————————种间互助关系猫抓老鼠—————————————捕食关系4、生物适应环境:如骆驼尿液很少是为了适应缺水的沙漠;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厚适应寒冷的环境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诵补充材料
李白《长恨歌》
1.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杜甫《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陆游《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李清照《一剪梅》
红耦香残玉蕈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菩萨蛮》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旅夜抒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李凭箜篌引》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温庭筠《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