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PCB测试的策略

合集下载

PCB电路板测试检验及规范分析

PCB电路板测试检验及规范分析

PCB电路板测试检验及规范分析一、PCB电路板测试的目的和重要性PCB电路板测试的主要目的是验证电路板的功能和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

测试可以帮助检测和解决电路板上的故障和问题,提高电路板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生产和使用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损失。

二、常用的PCB电路板测试方法1.功能测试:主要用于验证电路板的功能是否正常,包括输入输出测试、电源测试、通信测试等。

2.结构测试:用于检测电路板的物理结构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包括尺寸、形状、排列和布局等方面的测试。

3.性能测试:用于评估电路板的性能指标,包括电气特性测试、信号传输测试、功耗测试等。

4.可靠性测试:用于验证电路板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包括温度、湿度、振动和冲击等环境条件下的测试。

5.可编程测试:用于验证电路板上的可编程元件(如FPGA、微控制器等)的编程和功能。

三、PCB电路板检验的方法和指标1.外观检验:主要用于检测电路板的表面是否平整、无明显划痕、变形或损坏。

2.尺寸测量:用于验证电路板的尺寸和孔径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通过光学测量或机械测量手段进行。

3.焊点质量检查:用于验证电路板上的焊点是否牢固、无焊接缺陷和冷焊等问题。

4.电气连通性测试:用于验证电路板上的导线、电阻、电容等电气元件的连通性和正常工作。

五、常用的PCB电路板质量控制标准1.IPC-A600H:电路板的外观和细节质量标准,包括外观缺陷、焊接缺陷和尺寸要求等。

2.IPC-6012D:刚性印制板的质量标准,包括材料、尺寸、硬度、结构、电气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3.IPC-6013C:有机衬底印制电路板的质量标准,包括材料、尺寸、结构、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

4.IPC-2221B:印制板设计的通用规范,包括电气、机械、材料和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和指导。

5.JEDEC标准: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的质量控制标准,包括ESD测试、温度循环测试等。

总结:PCB电路板的测试、检验及规范分析对于确保电路板的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

pcb检验方法

pcb检验方法

pcb检验方法PCB(Printed Circuit Board)检验是保证电子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

合理的检验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少不良品的出现,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 PCB 检验方法,并对其原理和适用范围进行详细说明。

一、目视检查法目视检查法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 PCB 检验方法之一。

通过人眼观察 PCB 上的元件、焊点和线路等,判断是否存在缺陷或错误。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受到人眼视力和经验的限制,容易出现漏检和误判的情况。

因此,在目视检查时要进行适当的训练和质量管控,以提高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X射线检查法X射线检查法是一种无损检测方法,通过照射 PCB 板上的元件和线路,利用 X射线的透射、散射和吸收等特性,观察和分析 PCB 内部的结构和连接状态。

这种方法可以检测到难以通过目视检查发现的缺陷,如焊点的冷焊、虚焊、裂纹等。

同时,X射线检查还可用于检测 PCB 板上的金属内层连接状态、多层板层间连接等。

但由于设备成本较高,操作复杂,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解读结果,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较为有限。

三、自动光学检查法自动光学检查(AOI,Automated Optical Inspection)法是利用光学系统进行检验的一种方法。

通过高分辨率的摄像头和图像处理系统,对 PCB 表面的元件、焊点和线路进行拍照和分析,判断是否存在缺陷和错误。

自动光学检查法具有高效、准确的特点,可以快速检测出各种常见的缺陷,如错位、错极、短路、开路等。

同时,由于自动化程度高,可以大大减少人工操作和判断的误差,提高检验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四、电测试法电测试法是通过在 PCB 上施加电压或电流,测量相应的电信号来判断电路的连通性和正确性。

常用的电测试方法包括接触式测试和非接触式测试。

接触式测试利用测试针或探针与 PCB 上的测试点接触,进行电信号的测量和判断。

非接触式测试则是通过电磁感应或电容耦合等原理,对 PCB 上的电信号进行检测和分析。

pcb断线和短路的测试方法

pcb断线和短路的测试方法

pcb断线和短路的测试方法
PCB断线和短路的测试方法如下:
1. 用PC打开PCB设计图,将短路网络点亮,观察哪些位置距离最近,最容易连到一块,尤其需要注意IC内部的短路。

2. 如果是手工焊接,则需要养成好习惯:焊接前目视检查一遍PCB,并用万用表检查关键电路(特别是电源与地)是否短路;每次焊接完一个芯片就用万用表测一下电源和地是否短路;焊接时不要乱甩烙铁,如果把焊锡甩到芯片的焊脚上(特别是表贴元件),就不容易查到。

3. 发现有短路现象。

拿一块板来割线(特别适合单/双层板),割线后将每部分功能块分别通电,逐步排除。

4. 使用短路定位分析仪器,对于特定情况下的一些状况,使用仪器设备的检测效率更高,检测的正确率也更高。

5. 如果有BGA芯片,由于所有焊点被芯片覆盖看不见,而且又是多层板(4层以上),因此最好在设计时将每个芯片的电源分割开,用磁珠或0欧电阻连接,这样出现电源与地短路时,断开磁珠检测,很容易定位到某一芯片。

以上是PCB断线和短路的测试方法,供您参考。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咨询专业人士。

PCB板的材料测试解决方案

PCB板的材料测试解决方案

PCB板的材料测试解决方案一,概述介电常数测试-例如相对介电常数Dk和介质损耗正切Df对于PCB材料的研发和质量确保是十分必要的。

传统上,商业用途的PCB材料的介电常数测试在相对低的频率上进行测试,例如1MHz和1GHz。

目前为了适应高数据转换速率的趋势(对于移动手持设备,电脑,桌面设备),PCB材料的测试频率正在增加。

例如,无线通讯设备的PCB材料在1GHz-10GHz的频率范围内测试。

二,解决方案谐振腔法在具体的谐振频率点上提供了高精度的测试方法。

你可以在多个频率点上测试Dk 和Df (伴随高阶谐振频率和使用各类谐振腔)。

例如分离介质谐振腔(SPDR)是最容易和最高精度的测试方法,用于测试低损耗和薄片材料的复介电常数和损耗角正切。

他也对基板和PCB材料提供了一个方便和高精度的非破坏性的测试方法。

SPDR测试夹具可以从QWED采购,单一频率范围从1G到22G。

是德提供完整的测试解决方案,N1500A材料测试软件+网络分析仪。

深圳市易捷测试技术有限公司作为是德系统集成商,有完整的材料测试解决方案,例如分离谐振腔法(8-40GHz)和带状线谐振器法(1-40GHz)。

图一:网分+材料测试软件测试原理图二:分离介质谐振器结构图3 带状线谐振器法图4 复介电常数和损耗因子测试结果三,存在问题PCB材料要求具有低的损耗角正切来保证数字信号的低传输损耗。

因此,测试系统要求针对低损耗材料(Df大概10-3)能够进行准确的介电常数测试。

由于介电常数的大小取决于频率,用户需要测试几个频点的介电常数来评估PCB材料的质量。

如果需要在宽频率范围内测试介电常数用于初步评估,可以采用传输线法。

传输线法测试的局限性是不能准确的测试低损耗材料。

推荐结合使用传输线法和谐振腔法。

可以用传输线法测试宽频响应,对于感兴趣的频点再采用谐振腔法来获得准确的测试结果。

四,结论对于高频率的PCB材料测试,谐振腔法越来越普遍。

传输线法可以作为宽频测试的补充。

PCB可靠性测试方法

PCB可靠性测试方法

PCB可靠性测试方法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是电子产品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组件,其可靠性对整个产品的功能和稳定性都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PCB的可靠性,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可靠性测试。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PCB可靠性测试方法。

1.热老化测试热老化测试是通过模拟电子产品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来评估PCB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

这种测试可以检测出PCB的材料性能、焊点和线路的可靠性等问题。

测试时,将PCB置于高温恒温箱或热循环箱中,通过设定一定的温度和时间来观察其性能变化。

2.湿热老化测试湿热老化测试是通过将PCB置于高温高湿的环境中来模拟产品在潮湿环境下的使用情况,以判断其耐潮湿性和防潮性能。

测试时,将PCB置于高温高湿箱中,通过设定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来模拟潮湿环境,观察其性能变化。

3.振动测试振动测试用于评估PCB在振动环境下的可靠性,模拟产品在运输或使用过程中的振动情况。

测试时,将PCB固定在振动台上,通过不同频率和振幅的振动来模拟振动环境,观察其性能变化和可能存在的失效情况。

4.冲击测试冲击测试用于评估PCB在碰撞或机械冲击下的可靠性,模拟产品在运输或使用过程中的冲击情况。

测试时,将PCB固定在冲击台上,通过施加冲击力或快速变向的机械冲击来模拟冲击环境,观察其性能变化和可能存在的失效情况。

5.可靠性寿命测试可靠性寿命测试是通过长时间的实际使用来评估PCB的可靠性,模拟产品在正常使用寿命内的情况。

测试时,将PCB安装在实际产品中,并进行正常操作和使用,通过长时间稳定运行来观察其性能变化和可能存在的失效情况。

6.温度循环测试温度循环测试用于评估PCB在温度变化环境下的可靠性,模拟产品在温度变化过程中的热膨胀和收缩情况。

测试时,将PCB置于温度循环箱或快速温度变化设备中,通过设定一定的温度和循环次数来模拟温度变化环境,观察其性能变化和可能存在的失效情况。

在进行PCB可靠性测试时,需要根据产品的应用场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和参数进行测试。

PCB电路板的老化测试方案

PCB电路板的老化测试方案

PCB电路板老化测试方案1、PCB电路板老化的目的通过超热和超电压的情况下全面了解产品性能,提升产品品质,消除产品潜在故障及缺陷,保证产品出货合格率。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产品的老化试验。

3、职责3.1生产部负责产品的老化试验,在试验过程中记录试验信息,反馈异常情况。

3.2质管部负责老化试验中,试验后的产品检验和异常情况的追踪。

3.3技术部负责异常情况出现后改善方案的拟定。

4、采用标准GB/T 2423.2-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GB/T 2423.3-2006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JESD22-A108-D 2010 温度,偏置电压,以及工作寿命EIAJED-4701-D101 半导体器件环境和耐久性试验方法5、测试条件及判断依据125℃条件下1000小时测试通过IC可以保证持续使用4年,2000小时测试持续使用8年;150℃条件下1000小时测试通过保证使用8年,20000小时保证使用28年。

5内容5.1 PCB板老化试验方法采用150℃条件下1000小时测试。

5.2 准备内容a)高低温湿热试验箱b)电流表c)5.3老化巡检:老化试验过程中操作员每隔半小时巡检一次,巡检时要仔细观察试验箱内的情况,发现不良情况需要及时记录。

5.4老化试验过程中技术部要对操作员的巡检进行监督,并且不定时的对正在老化试验的产品进行巡检。

5.5老化试验结束后,操作员应该把设备整理好,关闭试验箱,切断电源。

电路板的老化有两点要求,这两点要求分别是:1.外观检测所有要老化的功能板需先进行目测,对于有明显缺陷的功能板,如有短路,断路,元器件安装错误,缺件等缺陷的功能板应予以剔除。

(这一部分应由质检初筛)。

2.电参数检测所有要老化的功能板还需进行电参数检测,对参数不符合要求的功能板应予以剔除。

具体分为基本分,只要芯片的输入输出导通测试,外设的导线连接有无开路,是否经过测试已经对电路板产生损害。

PCB厂提供飞针测试的一些数据,提高测试率

PCB厂提供飞针测试的一些数据,提高测试率

印制电路板测试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针床通断测试,另一种是移动探针测试(flying probe test system)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飞针测试。

对于针床通断测试而言,它是针对印制电路板上焊点的位置,加工若干个相应的带有弹性的直立式接触探针真阵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针床),它是通过压力与探针相连接。

探针另一端引人测试系统,完成接通电源、电和信号线、测量线的连接。

从而完成测试。

这种测试方法受印制电路板焊点间距的限制很大。

众所周知,印制电路板的布线越来越高,导通孔孔径、焊盘越来越小。

随着BGA的I/O 数不断增加,它的焊点间距不断减小。

对针床测试所用的测试针的直径要求越来越细。

探针的直径越来越细,它的价格就越昂贵。

无疑印制电路板的测试成本就相应的增加许多。

另外,针床测试一般都需要钻测试模板.但是针床通断测试的测试速度要比移动探针测试快的多;移动探针测试是根据印制电路板的网络逻辑来关系,利用2-4-8根可以在印制电路板板面上任意移动的探针来进行测试。

探针在程序的指引下插入并接触到印制电路板上待测两端,在探针上施加电压、测量电流,从而判断印制电路板的通断情况。

移动探针的测试不需要针床的支持,因而省去了加工特种探针的费用以及制造针床的成本。

它的测试点是八根可以移动的探针而不是紧密排列的针床,因此它能检测布线密度很高的印制板。

但是,移动探针测试仪是依据电路板的每个网络的每个测试点一一测试,因此它的测试速度比针床测试要慢的多。

本公司的飞针测试仪是德国AGT公司的A3型号测试仪,它的最大测试面积550×430mm,最大板厚为6mm。

操作系统是WINNT4.0,所需软件主要有A3 TEST PLAYER,A3 DEBUGGER,DPS-winzard,VIEW2000,IGI(Launch EXT6.58),Browser等等。

IGI是处理A3 TEST PLAYER所需数据的软件,它对GERBER数据进行处理。

电路板测试方案

电路板测试方案

电路板测试方案1. 简介电路板测试是确保电路板在生产过程中质量可靠的重要步骤。

通过测试电路板,可以检测和诊断电路板的功能和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本文档将介绍一个基本的电路板测试方案,包括测试准备、测试步骤和测试结果分析。

2. 测试准备在进行电路板测试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这些包括:2.1. 测试设备和工具为了进行电路板测试,需要准备以下设备和工具:•功能发生器:用于产生各种信号以激励电路板。

•数字多用表:用于测量电路板各个节点的电压、电流、电阻等。

•示波器:用于观察电路板上各个节点的波形。

•逻辑分析仪:用于观测和分析电路板上的数字信号。

•万用表:用于测量电路板上的各种被测量参数。

•供电设备:用于为电路板提供电源。

•连接线和线缆:用于连接测试设备和电路板。

2.2. 测试环境在进行电路板测试时,应保证测试环境的稳定和可靠。

以下是测试环境的要求:•温度稳定:测试环境的温度应稳定在一定范围内,避免温度变化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

•湿度控制:测试环境的湿度应控制在合适的水平,避免湿度影响电路板的性能。

•静电保护:测试环境应具备良好的静电保护措施,避免静电影响电路板的正常工作。

2.3. 测试流程和方法在进行电路板测试时,需要确定测试流程和方法。

这包括:•确定测试用例:根据电路板的功能需求,确定测试用例,包括输入信号、期望输出、预期性能等。

•制定测试计划:根据测试用例,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包括具体的测试步骤、测试设备和测试环境的要求。

•执行测试:根据测试计划,按照测试步骤逐一执行测试。

记录测试数据和结果。

•分析测试结果:根据测试数据和结果,分析电路板的性能,判断是否符合要求。

•修复故障:如果发现电路板存在问题,需要修复故障并重新进行测试。

3. 测试步骤下面是一个基本的电路板测试步骤示例:1.搭建测试电路:根据电路板的设计和测试需求,搭建测试电路。

连接测试设备。

2.设置测试环境:确保测试环境符合要求,包括温度、湿度和静电保护。

pcb 板材弯曲强度的测试方法

pcb 板材弯曲强度的测试方法

pcb 板材弯曲强度的测试方法
PCB板材的弯曲强度测试方法有以下几种:
1. 三点弯曲测试法:将PCB板材固定在两个支撑点之间,施
加一定的力使其弯曲,测量板材在弯曲过程中的变化。

根据变化的规律,可以得出板材的弯曲强度。

2. 四点弯曲测试法:将PCB板材固定在四个支撑点之间,施
加一定的力使其弯曲,测量板材在弯曲过程中的变化。

通过四点弯曲测试法可以更准确地测量板材的弯曲强度。

3. 压痕测试法:在PCB板材上施加一定的压力,观察板材表
面是否出现压痕或变形。

根据板材的变形情况可以评估其弯曲强度。

4. 悬臂梁测试法:制作一个固定在一端的悬臂梁,将PCB板
材固定在悬臂梁上,通过施加力使悬臂梁产生弯曲,测量板材在弯曲过程中的变化。

这种方法适用于薄板材的弯曲强度测试。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这些测试时,要控制施加力的大小、位置和速度,确保测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此外,还需遵循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PCB板线连接及测试方法

PCB板线连接及测试方法

PCB板线连接及测试方法PCB(Printed Circuit Board)板是现代电子产品中广泛使用的电子元器件支撑体,它通过精密的电路布线和连接将各个电子元器件组合成一个功能完整的电路系统。

在进行PCB板设计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确定电路的功能和组成部分。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PCB板的设计、线连接及测试方法。

一、PCB板设计1.确定电路功能:根据设计需求,明确电路的功能和所需元器件。

2.绘制电路原理图:根据电路功能,使用专业的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工具进行电路原理图的绘制。

3.布局设计:根据电路原理图,进行PCB板的布局设计。

布局设计时需要考虑元器件之间的距离、走线路径和功耗等因素。

4.走线布线:根据布局设计,进行走线布线。

在布线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走线交叉、信号干扰以及电路噪声等问题。

5.添加功耗部分:根据电路的功耗需求,添加合适的功耗部分,如电源模块、稳压器等。

6.完成设计:经过验证和调整,完成PCB板的设计。

二、线连接线连接是将电子元器件通过导线连接到PCB板上的过程。

在进行线连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导线:根据电路需求选择合适的导线,如单股线、多股线、铜箔等。

2.修剪导线:根据需要修剪导线的长度,并注意保持导线的整洁和平直。

3.连接元器件:将导线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到元器件的引脚上。

4.加固连接:使用适当的固定装置和胶水等材料加固导线连接,确保其牢固可靠。

5.检查连接质量:使用万用表等工具对连接进行测试,确保连接正常。

三、PCB板测试方法PCB板测试是确保电路正常工作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测试方法:1.可视检查:检查PCB板上的电子元器件、导线连接和焊接点是否有明显的异常现象,如漏焊、错焊等。

2.电阻测试:使用万用表等工具对电路中的关键位置进行电阻测试,检查是否存在开路或短路等问题。

3.功能测试:按照设计要求,通过输入特定的信号或电压,测试电路系统的功能是否正常。

PCB布线中遇到的问题、常见的误区、比较优化的走线策略

PCB布线中遇到的问题、常见的误区、比较优化的走线策略

PCB Layout中的走线策略布线(Layout)是PCB设计工程师最基本的工作技能之一。

走线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大多数高速的设计理论也要最终经过Layout得以实现并验证,由此可见,布线在高速PCB设计中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将针对实际布线中可能遇到的一些情况,分析其合理性,并给出一些比较优化的走线策略。

主要从直角走线,差分走线,蛇形线等三个方面来阐述。

1.直角走线直角走线一般是PCB布线中要求尽量避免的情况,也几乎成为衡量布线好坏的标准之一,那么直角走线究竟会对信号传输产生多大的影响呢?从原理上说,直角走线会使传输线的线宽发生变化,造成阻抗的不连续。

其实不光是直角走线,顿角,锐角走线都可能会造成阻抗变化的情况。

直角走线的对信号的影响就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拐角可以等效为传输线上的容性负载,减缓上升时间;二是阻抗不连续会造成信号的反射;三是直角尖端产生的EMI。

传输线的直角带来的寄生电容可以由下面这个经验公式来计算:C=61W(Er)[size=1]1/2[/size]/Z0在上式中,C就是指拐角的等效电容(单位:pF),W指走线的宽度(单位:inch),εr指介质的介电常数,Z0就是传输线的特征阻抗。

举个例子,对于一个4Mils的50欧姆传输线(εr为4.3)来说,一个直角带来的电容量大概为0.0101pF,进而可以估算由此引起的上升时间变化量:T10-90%=2.2*C*Z0/2 = 2.2*0.0101*50/2 = 0.556ps通过计算可以看出,直角走线带来的电容效应是极其微小的。

由于直角走线的线宽增加,该处的阻抗将减小,于是会产生一定的信号反射现象,我们可以根据传输线章节中提到的阻抗计算公式来算出线宽增加后的等效阻抗,然后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反射系数:ρ=(Zs-Z0)/(Zs+Z0),一般直角走线导致的阻抗变化在7%-20%之间,因而反射系数最大为0.1左右。

而且,从下图可以看到,在W/2线长的时间内传输线阻抗变化到最小,再经过W/2时间又恢复到正常的阻抗,整个发生阻抗变化的时间极短,往往在10ps之内,这样快而且微小的变化对一般的信号传输来说几乎是可以忽略的。

电路板检测方案

电路板检测方案

电路板检测方案引言电路板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确保电路板质量的关键。

其中,电路板检测是一项重要的环节,用于检查电路板制造过程中的可能缺陷,以确保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一种电路板检测方案,包括该方案的原理、步骤和应用场景。

方案原理该电路板检测方案基于视觉技术,通过对电路板表面的图像进行分析来检测电路板的缺陷。

该方案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图像采集:使用高分辨率的相机和合适的光源对电路板进行图像采集,以获取电路板表面的清晰图像。

2.图像预处理:对采集到的电路板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去噪、图像增强等操作,以提高后续图像分析算法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测电路板上的缺陷,例如,使用边缘检测、模板匹配、特征提取等技术来分析图像并找出缺陷区域。

4.结果分析:根据检测到的缺陷,对电路板进行分类和评估,以确定其质量和可靠性。

检测步骤下面是实施该电路板检测方案的一般步骤:1.准备设备:在检测过程中,需要准备一台高分辨率的相机、适当的照明设备和一台计算机用于处理图像和运行检测算法。

2.图像采集:将电路板放置在适当的位置,并使用相机进行图像采集。

确保图像清晰且包含电路板的完整表面。

3.图像预处理: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去噪、增强对比度等操作。

这些步骤可以使用图像处理软件或编程语言(如Python)实现。

路板上的缺陷。

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算法,并使用相应的编程语言进行实现。

5.结果分析:根据检测结果对电路板进行分类和评估。

可以通过设定阈值来确定缺陷的严重程度,并生成报告或记录缺陷的位置和特征。

应用场景这种电路板检测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电路板生产和质检场景,如:•电子设备制造:在制造电子产品时,使用该方案来检测电路板上的缺陷,确保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自动化生产线:将该方案集成到自动化生产线中,实现对电路板的实时检测和分类,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维修和维护:在维修和维护电子设备时,通过检测电路板上的缺陷,快速定位和修复故障。

PCB可靠性测试方法

PCB可靠性测试方法

PCB可靠性测试方法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可靠性测试是评估PCB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一种方法。

它包括一系列的测试和评估,以确保PCB能够满足产品设计的要求,并在各种环境和负载条件下正常工作。

在本篇文章中,我将介绍几种常用的PCB可靠性测试方法。

1. 热冲击测试(Thermal Shock Test):热冲击测试是评估PCB在温度变化时的可靠性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将PCB放置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之间进行多次切换,来模拟PCB在现实应用中的温度变化情况。

测试过程中,PCB会经历热胀冷缩,从而引起其内部材料和连接件的应力变化,以此评估其可靠性。

2. 恒温恒湿测试(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Test):恒温恒湿测试是评估PCB在潮湿和高温环境下的可靠性的一种方法。

在这种测试中,PCB被置于特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以模拟实际使用中可能遇到的恶劣环境。

测试过程中,PCB会遭受潮湿和高温对其内部材料和连接件的影响,以此评估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3. 电气性能测试(Electrical Performance Test):电气性能测试是评估PCB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的电气性能和可靠性的一种方法。

这些测试可能包括电阻测试、电容测试、电流测试、输入输出信号测试等。

通过这些测试,可以检查PCB上的连接是否正常、电气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规格,并评估其可靠性。

4. 冲击振动测试(Shock and Vibration Test):冲击振动测试是评估PCB在受到冲击和振动时的可靠性的一种方法。

在这种测试中,PCB会经历各种冲击和振动条件,以模拟真实环境下可能遭受的物理变化。

测试过程中,PCB会受到不同方向的力和振动,以此评估其结构强度和连接件的可靠性。

5. 寿命测试(Life Test):寿命测试是评估PCB在连续工作条件下的寿命和可靠性的一种方法。

在这种测试中,PCB会被长时间加电和加热,以模拟实际使用中的工作环境。

电路板测试方案

电路板测试方案

电路板测试方案引言在电子设备的制造过程中,电路板的质量和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确保电路板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需要进行严格的测试。

本文将介绍一种电路板测试方案,包括测试的流程、方法和工具,以及测试的结果分析和改进。

测试流程1.测试准备阶段:在测试之前,需要准备好测试环境和测试设备。

这包括搭建测试台和连接测试仪器,确保所有的测试设备都正常工作。

2.功能测试:首先进行功能测试,验证电路板的基本功能是否正常。

通过输入不同的信号和数据,观察输出是否符合预期。

这一步主要用来测试电路板是否按照设计要求工作。

3.性能测试:在功能测试通过后,进行性能测试,评估电路板的性能指标。

根据设计要求,设置不同的测试条件,如温度、频率、电压等,通过对电路板进行持续测试,得到性能数据。

4.可靠性测试:可靠性测试是为了验证电路板在长时间使用和恶劣环境下的稳定性。

通过模拟实际使用条件,如高温、低温、湿度等,对电路板进行连续测试,并记录下测试结果。

5.故障分析:如果在测试过程中发现问题或出现故障,需要进行仔细的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

通过使用各种测试设备和工具,对故障进行定位和修复。

6.测试报告:最后,将测试结果整理成测试报告,包括测试目的、测试过程、测试数据和分析。

测试报告应清晰明确,便于工程师对电路板进行改进和优化。

测试方法和工具1.功能测试方法:通过使用信号发生器、示波器、多用途测试仪等测试设备,对电路板进行输入输出的测试。

输入不同的信号和数据,观察输出是否符合预期。

可以使用自动化测试软件进行功能测试的自动化。

2.性能测试方法: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设置不同的测试条件,如温度、频率、电压等。

通过使用测试设备,如频谱仪、电压表、功率计等进行性能测试。

测试数据可以通过数据采集卡和编程软件进行自动采集和分析。

3.可靠性测试方法:使用恶劣环境模拟设备,如高温箱、湿热箱等,对电路板进行长时间运行测试。

可以使用自动化测试设备和监控软件进行可靠性测试的自动化控制和数据采集。

PCBA主要的测试策略及PCT的应用

PCBA主要的测试策略及PCT的应用

PCBA主要的测试策略及PCT的应用PCBA(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是指将电子元器件焊接到印刷电路板上,并进行测试和验收的过程。

该过程涉及到许多测试策略和方法,其中一个重要的测试方法是PCT(Pressure Cooker Test)。

1.静态测试:静态测试是通过对PCBA进行质量和可靠性检测,以验证电路板上连接元器件的正确性。

这通常包括检查焊点、标识、电阻、电容、逻辑芯片等。

2.动态测试:动态测试是通过电路板上的信号和电压来验证电路板的可靠性和功能性。

这可以通过使用测试设备来发送和接收指定的信号和电压,并根据预期的结果进行判断。

3.温度和环境测试:PCBA在不同的温度和环境条件下可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例如热膨胀、湿度、耐高温等。

因此,在生产和测试过程中,需要对PCBA进行温度和环境的测试以验证其可靠性。

4.可重复性测试:可重复性测试是通过多次重复相同的测试来验证PCBA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这可以确保在不同的环境和应用中,PCBA的性能和功能都是一致的。

PCT(Pressure Cooker Test)是PCBA测试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测试方法,其原理是将装有PCBA的密封容器放置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进行测试,以模拟PCBA在恶劣条件下的使用情况。

PCT测试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湿度耐受性测试:PCT测试可以对PCBA在高湿度环境下的性能进行测试,例如测试焊点、电容和电阻的湿度敏感性。

这可以有效预测在湿度较高的环境中,PCBA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2.爆震耐受性测试:在一些应用中,PCBA可能会面临气压变化和爆震的情况。

通过PCT测试,可以模拟高压条件和爆震情况,验证电路板在这些特殊条件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密封性测试:PCBA通常需要在密封的容器中使用,例如在汽车、航空航天等行业。

PCT测试可以对PCBA的密封性能进行测试,以确保其在密封容器中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

提升工业控制系统的PCB设计策略

提升工业控制系统的PCB设计策略

提升工业控制系统的PCB设计策略1. 引言工业控制系统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作为工业控制系统中的核心组件之一,PCB(Printed Circuit Board)的设计策略对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本文将就如何提升工业控制系统的PCB设计策略进行探讨,并给出一些实践经验和建议。

2. PCB设计的原则2.1 最佳布局在PCB的设计过程中,合理的布局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应该根据实际需求合理安排元器件的位置,并且遵循信号传输的最佳路径原则。

合理的布局可以减少信号干扰和噪声,提高系统的抗干扰性能,从而提升工业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2.2 电源和地线的设计在PCB设计中,电源和地线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应该根据系统的需求,合理划分电源和地线的区域,并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以防止不同信号之间相互干扰。

此外,要注意电源和地线的路径要短,宽度要足够,以降低电阻和电感,确保信号的稳定传输。

2.3 信号完整性的考虑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由于需要传输大量的数据信号,信号的完整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为了提升信号的完整性,我们需要针对不同的信号进行相应的布线和阻抗匹配,以减少信号的反射和干扰。

此外,还需要合理设置信号引脚的排布和连接方式,以降低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延迟和失真。

3. PCB设计的实践经验3.1 使用高性能的材料和组件在PCB设计中,使用高性能的材料和组件可以大大提升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比如,使用高频率的高速信号线材料可以减少信号的传输损耗和时延;选择高质量的电容器和电感器可以提高系统的抗噪声和干扰能力。

通过选用优质的材料和组件,可以有效提升工业控制系统的整体性能。

3.2 考虑EMC(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问题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电磁兼容性问题常常是影响系统性能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PCB设计中,我们需要考虑到系统中产生的电磁干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抑制,如采用屏蔽罩、增加地面铺铜等。

PCB板的测试方法

PCB板的测试方法

PCB板的测试方法PCB(PrintedCircuitBoard),中文名称为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电路板、印刷线路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提供者。

由于它是采用电子印刷术制作的,故被称为“印刷”电路板。

电子设备采用印制板后,由于同类印制板的一致性,从而避免了人工接线的差错,并可实现电子元器件自动插装或贴装、自动焊锡、自动检测,保证了电子设备的质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成本,并便于维修。

印制板从单层发展到双面、多层和挠性,并且仍旧保持着各自的发展趋势。

由于不断地向高精度、高密度和高可靠性方向发展,不断缩小体积、减少成本、提高性能,使得印制板在未来电子设备的发展工程中,仍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

综述国内外对未来印制板生产制造技术发展动向的论述基本是一致的,即向高密度,高精度,细孔径,细导线,细间距,高可靠,多层化,高速传输,轻量,薄型方向发展,在生产上同时向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减少污染,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向发展。

印制电路的技术发展水平,一般以印制板上的线宽,孔径,板厚/孔径比值为代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由于在劳动力资源、市场、投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吸引了欧美制造业的大规模转移,大量的电子产品及制造商将工厂设立在中国,并由此带动了包括PCB 在内的相关产业的发展。

据中国CPCA统计,2006 年我国PCB 实际产量达到1.30 亿平方米,产值达到121 亿美元,占全球PCB 总产值的24.90%,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

2000 年至2006 年中国PCB 市场年均增长率达20%,远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给PCB 产业造成了巨大冲击,但没有给中国PCB 产业造成灾难性打击,在国家经济政策刺激下2010 年中国的PCB 产业出现了全面复苏,2010 年中国PCB 产值高达199.71 亿美元。

Prismark 预测2010-2015 年间中国将保持8.10%的复合年均增长率,高于全球5.40%的平均增长率。

PCB板的材料测试解决方案

PCB板的材料测试解决方案

PCB板的材料测试解决方案在PCB板制造过程中,材料测试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可以确保PCB板质量和性能的稳定性。

以下是一种针对PCB板材料测试的解决方案,包括材料选择、测试方法和结果评估。

1.材料选择:在选择PCB板材料时,应遵循以下原则:-符合设计要求:根据电路设计和应用需求选择适当的材料,例如高速信号传输需要选择具有低介电常数和低介电损耗的材料。

-质量可靠:选择有资质认证的供应商,并通过ISO9001等认证机构的证书来验证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

-成本效益:选择合适的材料,确保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具有较低的制造成本。

2.测试方法:使用以下测试方法对PCB板材料进行测试:-物理性能测试:包括材料的硬度、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热膨胀系数等,这些性能指标可以通过标准的物理测试仪器进行测量。

-电性能测试:包括电阻、介电常数、介电损耗、绝缘电阻等,这些性能指标可以通过时域和频域的电性能测试仪器进行测量。

-热性能测试:包括热导率、热膨胀系数、热稳定性等,这些性能指标可以通过热性能测试仪器进行测量。

3.结果评估:将测试得到的结果与设计和应用需求进行比较,评估材料是否符合要求。

如果材料不符合要求,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解决问题:-更换材料:根据测试结果和需求重新选择合适的材料。

-优化设计:如果测试结果不符合要求,可以考虑优化PCB板的设计,例如增加信号层,降低信号传输距离等,以减小材料对性能的影响。

-优化制造过程:如果测试结果符合要求,但是由于制造过程中存在问题导致材料性能下降,可以通过改进制造过程来提高材料的性能。

总之,在PCB板制造过程中,材料测试是确保PCB板质量和性能稳定性的重要环节。

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使用适当的测试方法和进行有效的结果评估,可以使PCB板在性能上达到预期要求。

PCB板的材料测试解决方案

PCB板的材料测试解决方案

PCB板的材料测试解决方案PCB板的材料测试是确保电路板质量和性能的重要环节。

通过材料测试,可以评估PCB板的耐热性、电性能、机械性能和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表现。

以下是一个PCB板材料测试的解决方案,以确保PCB板的质量和性能。

1.PCB板的材料选择:在进行材料测试之前,需要首先选择合适的PCB板材料。

常见的PCB板材料有FR-4、CEM-1、CEM-3等,每种材料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根据电路板的用途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非常重要。

2.热性能测试:PCB板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因此其热性能是至关重要的。

可以使用热膨胀系数测试,来评估PCB板在热变形和膨胀方面的表现。

测试时,需要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测量PCB板的尺寸变化。

如果PCB板具有较低的热膨胀系数,那么其稳定性和可靠性都会更高。

3.电性能测试:PCB板作为电子设备的底板,必须具备良好的电性能。

电性能测试包括电导率测试和击穿电压测试。

电导率测试是通过测量单位长度上电流通过的电压差来评估材料的导电性能,而击穿电压测试是测量材料在电压应用下失去绝缘性的最低电压。

这些测试可以确保材料在电气方面的性能满足要求。

4.机械性能测试:PCB板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各种机械力的作用,因此其机械性能也需要测试。

常见的机械性能测试包括弯曲强度、冲击强度和硬度测试。

这些测试可以评估材料在机械应力下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5.环境适应性测试:PCB板在使用中会接触到各种环境条件,例如高温、低温、湿度、腐蚀性介质等。

因此,环境适应性测试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测试包括热老化测试、湿热循环测试、盐雾测试等,以评估PCB板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抗老化和耐久性能。

6.抗化学腐蚀性能测试:PCB板常常会接触到酸、碱、溶剂等化学物质,因此其抗化学腐蚀性能也需要测试。

可以通过将PCB板浸泡在不同浓度和种类的溶液中,评估其化学稳定性和耐腐蚀性能。

这些测试可以确保PCB板在环境腐蚀条件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pcb耐压测试方法

pcb耐压测试方法

pcb耐压测试方法PCB耐压测试方法一、引言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是电子产品中常见的基础组件之一,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对整个电子产品的运行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PCB的安全性,耐压测试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艺。

本文将介绍PCB耐压测试的目的、方法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二、耐压测试目的PCB耐压测试是为了检测PCB在特定电压下是否能够正常工作,并判断其绝缘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通过耐压测试可以提前发现PCB存在的电气问题,避免可能的电击风险和设备故障。

三、耐压测试方法1. 高压测试仪器准备:首先需要准备一台高压测试仪器,常见的有交流高压测试仪和直流高压测试仪。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仪器。

2. 准备测试环境:将PCB放置在干燥、无尘的测试台上,确保测试环境干净整洁,以免影响测试结果。

3. 设定测试参数:根据PCB的规格和要求,设定合适的测试电压和测试时间。

测试电压应符合PCB的设计要求,通常为额定电压的1.5倍。

4. 连接测试仪器:将测试仪器的电极与PCB上的相应接口进行连接,确保连接牢固可靠,避免接触不良造成测试结果失真。

5. 开始测试:打开测试仪器的电源开关,启动测试程序,观察PCB 在测试过程中的表现。

测试仪器会施加设定的高压电源到PCB上,持续一段时间,检测PCB是否出现漏电、击穿等问题。

6. 结果评估:根据测试仪器的显示结果和PCB的设计要求,评估PCB的耐压性能。

如果PCB在测试过程中正常工作且无任何异常现象,则说明其通过了耐压测试;如果出现异常,如漏电、击穿等,说明PCB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检查和修复。

四、注意事项1. 安全防护:在进行PCB耐压测试时,需要佩戴绝缘手套、护目镜等防护装备,以确保测试人员的安全。

2. 避免过高电压:测试时,要根据PCB的设计要求设定合适的测试电压,避免施加过高的电压导致PCB损坏。

3. 测试时间控制:测试时间应根据PCB的要求设定,一般为数秒至数分钟不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PCB测试的策略随着自动测试设备成为电子装配过程整体的一部分,DFT必须不仅仅包括传统的硬件使用问题,而且也包括测试设备诊断能力的知识。

为测试着想的设计(DFT, design for test)不是单个人的事情,而是由设计工程部、测试工程部、制造部和采购部的代表所组成的一个小组的工作。

设计工程必须规定功能产品及其误差要求。

测试工程必须提供一个以最低的成本、最少的返工达到仅尽可能高的第一次通过合格率(FPY, first-pass yield)的策略。

制造部和品质部必须提供生产成本输入、在过去类似的产品中什么已经做过、什么没有做过、以及有关为产量着想的设计(DFV, design for volume)提高产量的帮助。

采购部必须提供可获得元件,特别是可靠性的信息。

测试部和采购部在购买在板(on-board)测试硬件的元件时,必须一起工作以保证这些元件是可获得的和易于实施的。

通常把测试系统当作收集有关历史数据的传感器使用,达到过程的改善,这应该是品质小组的目标。

所以这些功能应该在放置/拿掉任何节点选取之前完成。

参数在制订测试环境的政策之前,准备和了解是关键的。

影响测试策略的参数包括:可访问性。

完全访问和大的测试焊盘总是为制造设计电路板的目标。

通常不能提供完全访问有四个原因:板的尺寸。

设计更小;问题是测试焊盘的“额外的”占板空间。

不幸的是,多数设计工程师认为测试焊的可访问性是印刷电路板上(PCB)较不重要的事情。

当由于不能使用在线测试仪(ICT, in-circuit tester)的简单诊断,产品必须由设计工程师来调试的时候,情况就会是另一回事。

如果不能提供完全访问,测试选择是有限的。

功能。

在高速设计中损失的性能影响板的部分,但可以逐步缩小在产品可测试性上的影响。

板的尺寸/节点数。

这是当物理板得尺寸在任何现有的设备上都不能测试的时候。

庆幸的是,这个问题可以在新的测试设备上或者使用外部的测试设施上增加预算来得到解决。

当节点数大于现有的ICT,问题更难解决。

DFT小组必须了解测试方法,这些方法将允许制造部门使用最少的时间与金钱来输出好的产品。

嵌入式自测、边界扫描(BS, boundary scan)和功能块测试可做到这点。

诊断必须支持测试下的单元(UUT, unit under test);这个只能通过对使用的测试方法、现有测试设备与能力、和制造环境的故障频谱的深入了解才做得到。

DFT规则没有使用、遵守或理解。

历史上,DFT规则由理解制造环境、过程与功能测试要求和元件技术的一个工程师或工程师小组强制执行。

在实际环境中,过程是漫长的,要求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与测试之间的相互沟通。

这个泛味的重复性工作容易产生人为错误,经常由于到达市场的时间(time-to-market)压力而匆匆而过。

现在工业上已经有开始使用自动“可生产性分析仪”,利用DFT规则来评估CAD文件。

当合约制造商(CM, contract manufacturer)使用时,可分类出多套规则。

规则的连续性和无差错产品评估是这个方法的优点。

测试设备的可获得性DFT小组应该清楚现有的测试策略。

随着OEM转向依靠CM越来越多,使用的设备厂与厂之间都不同。

没有清楚地理解制造商工艺,可能会采用太多或太少的测试。

现存的测试方法包括:手工或自动视觉测试,使用视觉与比较来确认PCB上的元件贴装。

这个技术有几种实施方法:手动视觉是最广泛使用的在线测试,但由于制造产量增加和板与元件的缩小,这个方法变得不可行。

它的主要优点是低的预先成本和没有测试夹具,而它的主要缺点是高长期成本、不连续的缺陷发觉、数据收集困难、无电气测试和视觉上的局限。

自动光学检查(AOI, automated optical inspection),通常在回流前后使用,是较新的确认制造缺陷的方法。

它是非电气的、无夹具的、在线技术,使用了“学习与比较(learn and compare)”编程来使装料(ramp-up)时间最小。

自动视觉对极性、元件存在与不存在的检查较好,只要后面的元件与原来所“学”的元件类似即可。

它的主要优点是易于跟随诊断、快速容易程序开发、和无夹具。

其主要缺点是对短路识别较差、高失效率和不是电气测试。

自动X光检查(AXI, automated X-ray inspection)是现时测试球栅阵列(BGA, ball grid array)焊接质量和被遮挡的锡球的唯一方法。

它是早期查找过程缺陷的、非电气、非接触的技术,减少了过程工作(WIP, work-in-process)。

这个领域的进步包括通过/失效数据和元件级的诊断。

现在有两种主要的AXI方法:两维(2-D),看完整的板,三维(3-D),在不同角度拍摄多个图象。

其主要优点是唯一的BGA焊接质量和嵌入式元件检查工具、无夹具成本。

其主要缺点是速度慢、高失效率、检测返工焊点困难、高的每块板成本、和长的程序开发时间。

制造缺陷分析仪(MDA, manufacturing defect analyzer)是一个用于高产量/低混合环境的好工具,这里测试只用于诊断制造缺陷。

当没有使用残留降低技术时,测试机之间的可重复性是一个问题。

还有,MDA没有数字驱动器,因此不能功能上测试元件或者编程板上的固件(firmware)。

测试时间比视觉测试少,因此MDA能够赶上生产线的节拍速度。

这个方法使用一个针床,因此可以接着诊断输出。

其主要优点较低的前期成本、较低WIP、低的编程与程序维护成本、高输出、容易跟随诊断、和快速完全的短路与开路测试。

其主要缺点是不能确认材料清单(BOM, bill of material)是否符合在测单元(UUT, unit under test)、没有数字式确认、没有功能测试能力、不能调用固件(firmware)、通常没有测试覆盖指示、板与板线与线之间的可重复性、夹具成本、以及使用问题。

ICT将找出制造缺陷以及测试模拟、数字合混合信号的元件,以保证它们符合规格。

许多设备具有编程在板(on-board)内存的能力,包括系列号、通过/失效和系统数据(genealogy data)。

有些设备使得程序产生较容易,它是通过把工具嵌入到易于使用的图形用户接口(GUI,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和存储代码到一个专门文件来使得可以实现多版本测试和固件(firmware)变换容易的。

有些设备具有复杂的仪器装备,它将确认UUT的功能方面,以及与商业可购买的仪器的接口。

现在的测试设备具有嵌入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接口和一个非多元环境来缩短开发时间。

最后,有些测试机提供深入的UUT覆盖分析,它祥述正在测试或没有测试的元件。

ICT的主要优点是每个板的测试成本低、数字与功能测试能力、高输出、良好的诊断、快速和彻底的短路与开路测试、编程固件、缺陷覆盖报考和易于编程。

其主要缺点是,夹具、编程与调试时间、夹具成本、预期开支和使用问题。

飞针测试机(flying-probe tester)在过去几年已经受到欢迎,由于在机械精度、速度和可靠性方面的进步。

另外,现在对于原型(prototype)制造、低产量制造所要求的快速转换、无夹具测试系统的市场要求,已经使得飞针测试成为所希望的测试选择。

最好的探针方案提供学习的能力(learn capability)以及BOM测试,它在测试过程中自动增加监测。

探针的软件应该提供装载CAD数据的简便方法,因为X-Y和BOM数据在编程时必须用到。

因为节点可访问性可能在板的一面不完整,所以测试生成软件应该自动生成不重复的分割程序。

探针使用无向量(vectorless)技术测试数字、模拟和混合信号元件的连接;这个应该通过使用者可用于UUT两面的电容板(capacitive plate)来完成。

飞针测试机的主要优点是,它是最快速的到达市场时间(time-to-market)的工具、自动测试生成、无夹具成本、良好的诊断和易于编程。

主要缺点是低产量、局限的数字覆盖、固定资产开支和使用问题。

功能测试(functional test),可以说是最早的自动测试原理,在重要性上已经看到恢复活力。

它是特定板或特定单元的,可用各种设备来完成。

几个例子:最终产品测试(final product test)是最常见的功能测试方法。

测试装配后的最后单元是开支不大的,减少操作的错误。

可是,诊断是不存在的或者困难,这样增加成本。

只测试最终产品,有机会损坏产品,如果没有自动测试所提供的软件或硬件的保护。

最终产品的测试也是慢的,通常占用较大的空间。

当必须满足标准时通常不使用该方法,因为它通常不支持参数测量。

最终产品测试的主要优点是最低的初始成本、一次装配、和产品与品质的保证。

其主要缺点包括低诊断分辨、缺乏速度、高长期成本、FPY、由于不发觉的短路引起的板或机器的损坏、返修成本高、以及无参数测试能力。

最新实体模型(hot mock-up)通常放在不同的装配阶段,而不是只在最终测试。

在诊断上,它好过最终产品测试,但由于必须建立专门测试单元而成本较高。

实体模型可能比最终产品测试更快,如果程序调试只测试一个特定的板。

不幸的是,由于缺少保护,如果短路在前面的过程中没有诊断处理则可能损坏测试床。

其主要优点是低初始成本。

主要缺点是空间使用效率低、维护测试设备的成本、由于短路而损坏UUT和无参数测试能力。

软件控制、可商业购买的仪器(software-controlled, commercial available instrument)通常叫做“堆砌式”测试("rack and stack" test),因为仪器是分别购买,然后连接起来的。

同步设备的软件通常完全用户化。

商业可购买的仪器比较集成方案是不贵的,如果正确完成,允许独立的UUT有效性。

但这个“自制的”系统通常较慢,工程更改与生产现场支持困难,因为这些应用是内部存档的(under-documented)。

其主要优点是保护UUT的损坏、较快的输出、要求占地空间小、和独立的/工业可接受的校验。

主要缺点是费时、支持困难、在远距离设施上更新与使用。

商业、用户集成系统(commercial, custom integrated system)在一个测试平台上耦合软件与硬件,例如,IEEE、VXI、Compact PCI 或 PXI。

文件存档、软件支持和标准制造概念使得这些系统易于使用和支持。

前期成本比内部建立方案较高,但这个成本是可调节的,因为较高的性能、输出和可重复性。

它也易于生产现场和新产品开发期间的支持。

主要优点是快速输出、要求较少地面空间、最容易支持和重新设定、最好的可重复性、和提供独立的工业可接受较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