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 中国老年糖尿病社区护理干预现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中国老年糖尿病社区护理
干预现状》
摘要: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作好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促进医患密切配合,有效的控制病情,减少其并发症,本组20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干预18个月,其中密切配合社区护理干预的172例,占干预人数的83.5%,1)社区护理干预,是患者学习糖尿病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改善代谢控制的有效途径[2]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及经验。
方法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行全面系统的社区护理干预。
结果本组20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不同程度的了解了糖尿病相关
知识,病情得到了明显控制。
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作好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促进医患密切配合,有效的控制病情,减少其并发症。
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还可以降低社会和糖尿病患者的经济负担。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社
区护理干预;疗效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其患病人数随着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和水平的变化而迅速增加,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将60岁以上作为老年人的年龄界定,并将对老年人的服务及慢性病管理工作列入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项目之中。
本组2006年5月在为1 870人的老年人健康体检时检出有292人血糖指数超过正常范围,其中269人被进一步确诊为糖尿病患者。
自2006年12月~2008年6月,本组计划对确诊的
269人中的206人进行持续的社区护理干预(其余63例因搬迁或者其他原因未能坚持),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6例患者中,男92例,女114例;年龄60~81岁;病程6个月至14年。
其中有原发高血压病史的21例,冠心病12例,糖尿病足4例,糖尿病眼病1例。
1.2社区护理干预措施 1.2.1各种
形式的健康教育①在健康教育宣传栏、专版刊出糖尿病的相关知识。
②制作并发放健康教育相关宣传卡片。
③定期召开糖尿病患者健康知识专题讲座。
④召集糖尿病患者座谈、交流会。
⑤与患者面对面单独指导。
⑥建立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档案,并专人管理,实行家庭走访,电话随访。
1.2.2社区护理干预项目 1.2.2.1心理干预糖尿病为慢性、终身性疾病,病程长,治疗效果一般较慢或不明显,老年糖尿病患者,尤其是患病初期,易紧张、焦虑甚至绝望,这些不利的心理因素可促使患者病情加重,不利于糖尿病的控制,也易促进并发症的发生。
恰当的心理指导,可使患者心态平和,正确的面对疾病,增强自我管理意识,积极配合治疗。
1.2.2.2正确用药的干预老年糖尿病患者受其意识状态、思维状态及家庭的影响,往往未掌握
或忽略准确服药的重要性而使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因此社区护士应指导患者按时服药与进餐配合,同时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让患者了解低血糖的症状预防及处理。
1.2.2.3饮食行为
的干预受家庭条件及患者自身行为的影响,患者往往不注意饮食的调节,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根
据患者的生活习惯及兴趣,与患者共同制定合理的饮食表。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原则是在合理控制总热量的基础上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摄入量。
饮食宜清淡、低盐、低糖、低脂,一般主张不吸烟,不饮酒。
1.2.2.4运动行为的干预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决定运动量的大小,运动量应由小至大,时间由短至长。
不主张做剧烈运动。
运动应遵循四大原则,即循序渐进,全面发展,因人而异,持之以恒[1]。
运动时间一般主张进餐后1 h,不主张空腹运动,以免发生低血糖。
对活动不便及年龄偏大的患者,需要有人员陪同以确保患者安全。
1.2.2.5家庭的行为干预家庭的支持对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非常重要,社区护士与患者的家庭成员经常沟通,使患者的家庭成员协助或督导患者的饮食、运动、用药及复查。
1.2.2.6健康复查的干预老年人反应能力差,病情变化时不易早期发现,且长期的治疗让患者产生懈怠情绪,极易延误治疗,致病情加重或导致并发症。
社区护士需督导患者监测血糖,定期到医院复诊,确定治疗的有效性并根据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结果
本组20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干预18个月,其中密切配合社区护理干预的172例,占干预人数的83.5%;不完全配合的26例,占12.6%;不配合的8例,占3.9%。
报告所至时间,本组患者中有7例血糖值一直处于高值状态,1例出现糖尿病性眼病而处于失明状态住院治疗,1例出现糖尿病足,而此9例患者均是不主动配合社区护理干预,或不按时服药,或暴饮暴食的结果。
而密切配合社区护理干预的172例患者,病情均得到良好的控制,无新的并发症发生。
3讨论1)社区护理干预,是患者学习糖尿病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改善代谢控制的有效途径[2]。
可以提高患者的遵医率,密切地配合治疗,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2)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其家庭成员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在协助、督导患者配合各项治疗方案的同时,使患者养成规律、健康的生活习惯,减少发病的危险因素。
3)社区护理干预是护理工作的延续,它可以随时发现患者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恰当的指导与帮助,同时更体现出社区对老年人的重视与关心。
4)社区护理干预是护理工作从病房走向社区或家庭,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充分体现,为未来诸如糖尿病等专科护士培养提供发展方向[3]。
5)社区护理干预可以通过收集资料、评价效果、总结经验,提高社区护士知识水平,更好地服务于社区居民。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社区将成为常见病及慢性病的就医场所,而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也将成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1罗红,朱红艳,龚建,等.糖尿病患者运动行为的干预策略与效果评价.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6):11-12 2孟昕.糖尿病教育的进展.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 (6):27-28 3王翠萍,刘一鸣.家庭护理干预对I型糖尿病患者长期携泵治疗的影响.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6):5-6
(收稿日期:2008-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