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中国传统四合院建筑体现了宗法观念对人们起居生活的影响。

家中长辈住在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2.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

到了秦朝,出于避讳嬴政名字的需要,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并且“正”字的读音也改为“征”了。

这主要说明了
A.中央集权B.规范法度C.君权神授D.皇权至上
3.唐代三省制实现了分层决策与分层行政,通过文书的起草、审核和执行的运作流程来实现权力的分割与制约。

据此可知,唐代三省制
A.完全保证了皇权的独尊地位B.有效地制约了皇帝滥用权力
C.成功实现了行政权力的分割D.实现了民主政治的最初创建
4.明朝万历皇帝时期,由于在朝会上以内阁大臣为首的文官集团经常与他争辩,给皇帝上书进行无端谩骂的官员更是络绎不绝。

于是皇帝干脆长期不上朝了。

这表明
A.内阁制是一种集体领导体制B.君主专制权力受到一些约束
C.君主专制的观念越来越淡化D.内阁体制是朝政混乱的根源
5.元代行省官员任命,遵循这样的原则:“七品以下者,由吏部掌理;正七品以上届中书省;三品以上,则核定权在皇帝。

”由此可见,元代
A.地方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B.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区划
C.中央能够有效节制地方
D.设行省利于管辖辽阔疆域
6.雅典全盛时期,苏格拉底的兄弟、演说家伊索克拉底说:“虽然我们的祖国对所有人都一样,但是其中一些人像王一样生活,而有些人则像外邦人一样活着。

”像王一样生活的人是指()
A.妇女和奴隶B.成年男性公民
C.一切自由民D.未成年公民
7.伯利克里曾在演说中这样说道:“任何人(雅典公民),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就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为此他采取的改革措施是
A.废除债务奴隶制B.财产等级制
C.津贴制D.比例代表制
8.下表是一组关于雅典判处苏格拉底死刑的材料。

据此可知雅典民主
A. 体现了广泛代表性的特点
B. 明显具有原始民主的特征
C. 调动了公民的参政热情
D. 保障了公民的言论自由
9.古罗马《民法大全》中说:“拷问用于查明犯罪真相,但不应作为首选方式。

因此,首先应当求助于证据”,这反
映了罗马法
A.开启注重证据的先例B.维护贵族利益
C.一定程度上的人性化D.礼法并用原则
10.罗马法中有句名言:“没有不告诉人就没有法官”,即“不告不理”的审判原则。

这说明古罗马
A.注重司法程序B.强调证据的作用
C.压制平民利益D.维护贵族利益
11.在一般情况下,古代雅典妇女只被称为城市妇女,政治上与被剥夺了权利的男性公民处于相近的地位。

这是由

A.妇女缺少财产权B.雅典法律不健全
C.民主属于全体男性D.妇女没有公民权
12.罗马法曾规定:丈夫对妻子嫁妆里的不动产,即使征得妻子的同意,也不得出让或抵押。

这表明罗马法
A.规定了夫妻财产分配原则
B.给予妇女相应的政治地位
C.重视对私人财产的保护
D.解决经济纠纷缺乏灵活性
13.《十二铜表法》规定:“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而同时期
中国臣民的财产随时可能被统治者剥夺。

造成这一区别的根本原因是
A.古罗马的法制比中国健全
B.古罗马是奴隶主贵族专制,中国是君主专制
C.古罗马实行共和制,中国实行中央集权制
D.古罗马商品经济充分发展,中国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14.英国前首相卡梅伦在北京大学演讲时说:“我在英国当首相没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只能去内阁蹭饭,不仅如此,每年收入全部公开。

每周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基本回来满脸都是口水。

”上述言辞主要反映了英国首相
A.政治上无实权,必须服从议会B.作为内阁首脑,接受议会监督
C.为官清廉,能与阁臣共进退D.经济待遇与政治地位不相称
15.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取消或减少了一些“衰败选区”和小选区的议会代表名额,并留出143个席位分配给新兴
城市。

这表明当时英国
A.选举制度完善B.责任内阁制形成
C.工业城市崛起D.普选权得以实现
16.电影《女王》中有一场景:1997年,在英国议会大选中获胜的布莱尔首相前往拜见女王。

车队进入白金汉宫时,女王私人秘书罗宾对女王说:“夫人,首相到了。

”女王说:“准首相,罗宾,我还未任命他呢。

”“女王”可以这样说,是因为在英国
A.首相应对英王负责
B.首相需由英王任命
C.英王直接领导内阁
D.英王有权创制法律
17.当会议桌上发生争论时,德意志帝国的军官们总是在开口前把一把左轮手枪摆在桌面上。

法国政治家米拉波评价道:别的国家是一个国家有一支军队,普鲁士是一支军队有一个国家.这表明近代德国政治制度
A.军国主义色彩浓厚B.专制主义思潮盛行
C.具有民主选举基础D.议会对政府有监督权
18.美国前总统杜鲁门有一句道破天机的话:美国的两党制是“两党合作制”。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民主党与共和党只是名称有所不同
B.民主党与共和党都是资产阶级政党
C.两党的政治纲领在重大原则问题是一致的
D.民主党与共和党相互监督
19.19世纪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对美国的体制称赞不已,说道:“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
样光荣和强大。

”其称赞的是
A.邦联制B.总统制C.三权分立原则D.联邦制
20.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的所有命令,无论口头形式还是书面形式,均应由宰相副署,若皇帝与
宰相意见相左,宰相意见更具决定性。

这说明
A.德国皇帝已成为虚位君主B.宰相拥有国家最高行政权力
C.德国政体具有一定民主性D.皇帝与宰相间权力争夺激烈
21.在世界近代史上,有个国家曾被称为“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各种政体的试验场”。

这个国家应是
A.英国B.美国C.德国D.法国
22.国歌记录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和追求。

以下歌词中,出自德意志国歌的应该是
A.“这就是星条旗,愿它永远飘扬;在这自由的国家,勇士的家乡”
B.“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
C.“统一、权利和自由,是我们千秋万代的誓言”
D.“愿她保护法律,使民心齐归向,一致衷心歌唱,神佑女王”
23.下面是某一法律文件的一些特征。

*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
*行政首脑对议会负责
*法律的制定体现了工业革命对政治的推动
据此可知该法律文件是
A.英国《权利法案》B.美国1787年宪法
C.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24.1890年,宰相俾斯麦因与年轻的德王威廉二世政见不合而辞职。

这表明当时的德国
A.宰相对议会负责B.宰相对皇帝负责
C.实行责任内阁制D.实行君主专制政体
25.伏尔泰曾这样描述当时的某种制度:“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分立法之权。

”伏尔泰描述的是
A.英国的君主立宪制B.法国的君主制
C.德国的二元君主制D.美国的共和制
二、连线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

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即使在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机构或制度上,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的印记。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1)材料一中英国“全新的政体”指的是什么?指出英国有哪些政治制度“已为世人所公认”,并分析其积极作用。

材料二美国联邦党人当年设计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两个字--“有衡”。

政治制度的“有衡”包括两层含义:其一,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第二,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均衡。

———《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实现政治制度“有衡”的?
材料三某国宪法的若干条文:
:联邦主席由普鲁士国王担任,并享有皇帝的尊称,是国家的元首……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3)根据材料三说明该国的政体及其特点。

比较该国皇帝与英国的君主在近代宪政中的权力差异。

材料四 1875宪法规定: 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由国民议会两院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拥有统率军队、任命内阁各部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解散众议院等权力.总统的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副署.……内阁向议会负责,内阁总理须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议员可以兼任内阁官职.
(4)根据材料四说明该国的政体及其特点,与美国政体比较权力中心有何区别?
江西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中国传统四合院建筑体现了宗法观念对人们起居生活的影响。

家中长辈住在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四合院是按照中国儒家思想的宗法家族观念组合的有层次序列的前后院落,厅堂、居室的布置一定是长幼有序、尊卑不同,一般来说,家中长辈一般住在北房,按照方位就是正房甲处,儿女住在厢房乙处和丙处,仆人居住外院丁处,选择A项符合题意,BCD与题干不符。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名师点睛】宗法制的目的在于保持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特权、爵位和财产权不致分散或受到削弱,同时也有利于维系统治阶级内部的秩序,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统治。

宗法制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宗法制的社会形态对国人的正面影响不容忽视。

中国古代的宗法制社会,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伦理型范式。

随之而来的“忠”“孝”观念深入民心。

另外,受宗法制社会的长期熏陶,使国人养成了谦和忍耐、温良恭敬、勤劳俭朴的社会美德和尊老爱幼、夫妻相敬、兄弟相亲的社会公德。

2.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

到了秦朝,出于避讳嬴政名字的需要,就把政
月改为正月,并且“正”字的读音也改为“征”了。

这主要说明了
A.中央集权B.规范法度C.君权神授D.皇权至上
【答案】D
【解析】题干说的是古代避讳制度,这一制度下,皇帝的名字谁也不能用,是保证皇权独尊的地位的需要,这也是保证皇帝制度的需要,故选D;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政府权力而言的,与题意无关,故排除;BC也与题意无关,故排除。

3.唐代三省制实现了分层决策与分层行政,通过文书的起草、审核和执行的运作流程来实现权力的分割与制约。


此可知,唐代三省制
A.完全保证了皇权的独尊地位B.有效地制约了皇帝滥用权力
C.成功实现了行政权力的分割D.实现了民主政治的最初创建
【答案】C
【解析】A中的“完全”和B中的“有效”不符合史实,故排除;三省制下,分层决策与分层行政,把文书的起草、审
核和执行的运作三者分开来,使三者分工合作,所以C符合题意;三省制是专制制度下的中央官制,故D不符合
题意。

点睛:唐代三省六部制是在汉代中外朝制度对相权削弱的基础上,对加强君权、削弱相权的进一步探索,二者出发点相同,但是方式不同,前者是用低品级官员来牵制高品级官员,后者则是用相同级别的官员之间来分散事权,而且后者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成功实现了权力的分割。

4.明朝万历皇帝时期,由于在朝会上以内阁大臣为首的文官集团经常与他争辩,给皇帝上书进行无端谩骂的官员更
是络绎不绝。

于是皇帝干脆长期不上朝了。

这表明
A.内阁制是一种集体领导体制B.君主专制权力受到一些约束
C.君主专制的观念越来越淡化D.内阁体制是朝政混乱的根源
【答案】B
【解析】题干中文官集团对皇帝“指手画脚”般的争辩与无端谩骂使得万历皇帝干脆不上朝了,当然是因为官员的行
动使得他的权力受到一定的制约,故选B;题干是说皇权受到限制,而不是在说内阁制,故A不符合题意;明朝
时君主专制是加强的,所以这种观念肯定不会越来越淡化,故C与史实不符;内阁制是加强皇权的一种制度,故
D的说法也不符合史实。

5.元代行省官员任命,遵循这样的原则:“七品以下者,由吏部掌理;正七品以上届中书省;三品以上,则核定权
在皇帝。

”由此可见,元代
A.地方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B.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区划
C.中央能够有效节制地方
D.设行省利于管辖辽阔疆域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从材料“元代行省官员任命,遵循这样的原则”可
以看出目的是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属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故选C;A与材料内容相悖,排除;BD从材料无法
体现,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6.雅典全盛时期,苏格拉底的兄弟、演说家伊索克拉底说:“虽然我们的祖国对所有人都一样,但是其中一些人像
王一样生活,而有些人则像外邦人一样活着。

”像王一样生活的人是指()
A.妇女和奴隶B.成年男性公民
C.一切自由民D.未成年公民
【答案】B
【解析】材料中的“像王一样生活”的人,是指拥有公民权的人。

古希腊,拥有公民权的人是成年男性公民,外邦人、妇女、未成年人和奴隶都不属于公民的范畴,不用有公民权。

而自由民是除了奴隶之外的人,包括成年男性、外邦人、妇女和未成年人,其中只有成年男性有公民权。

A、C、D与题干不符,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像王一样生活”的含义即拥有国家参政权力的公民,再结合所学公民的定义(父母祖
籍均属本邦,拥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子),排除外邦人、未成年人、奴隶、父母,即可得出答案。

7.伯利克里曾在演说中这样说道:“任何人(雅典公民),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就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
政治上湮没无闻。

”为此他采取的改革措施是
A.废除债务奴隶制B.财产等级制
C.津贴制D.比例代表制
【答案】C
【解析】伯利克里的演说中的“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是在说保证低等级公民不会因为经济原因而失
去政治权利,据此可知,为了保证低等级公民参加公民大会等政治活动没有后顾之忧,而实行了津贴制,故选C;AB是梭伦改革的内容,故排除;D是民主选举过程中的制度,这在雅典民主制形成时就已经存在了,故排除。

8.下表是一组关于雅典判处苏格拉底死刑的材料。

据此可知雅典民主
A. 体现了广泛代表性的特点
B. 明显具有原始民主的特征
C. 调动了公民的参政热情
D. 保障了公民的言论自由
【答案】B
【解析】题干表格中的公民总数占人口总数的比例只有十分之一左右,陪审员和审判员是由抽签的方式产生的,而且审判采用一审制,“慢神与蛊惑青年”的罪名也不是近代以来民主法治条件下该有的,这体现了雅典原始民主之下
的做法,故选B;题干表格中的公民总数占人口总数的比例只有十分之一左右,陪审员是从中抽签选举的,故没法说其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排除A;CD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9.古罗马《民法大全》中说:“拷问用于查明犯罪真相,但不应作为首选方式。

因此,首先应当求助于证据”,这反
映了罗马法
A.开启注重证据的先例B.维护贵族利益
C.一定程度上的人性化D.礼法并用原则
【答案】C
【解析】材料“首先应当求助于证据”反映古罗马司法过程重视证据,但无法得出是古罗马开启先例,排除A;材料
无法体现罗马法维护贵族利益,排除B;由拷问到重证据,一定程度上的人性化,故选C;礼法并用原则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统治特点,排除D。

故选C。

10.罗马法中有句名言:“没有不告诉人就没有法官”,即“不告不理”的审判原则。

这说明古罗马
A.注重司法程序B.强调证据的作用
C.压制平民利益D.维护贵族利益
【答案】A
【解析】“不告不理”的审判原则说明只有有人告发这一步,才有给予立案和审理的可能,这体现了罗马法照章办事
的程序性,故选A;BCD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其他选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11.在一般情况下,古代雅典妇女只被称为城市妇女,政治上与被剥夺了权利的男性公民处于相近的地位。

这是由

A.妇女缺少财产权B.雅典法律不健全
C.民主属于全体男性D.妇女没有公民权
【答案】D
【解析】“政治上与被剥夺了权利的男性公民处于相近的地位”这是在说,妇女没有公民所该享有的政治权利,根据
所学雅典公民的概念可知,公民是雅典本邦成年男子,所以妇女是没有公民权的,故选D;AB与题干不符,C的
表述错误,民主应该属于全体公民,故排除ABC。

点睛:古代雅典民主政治下,公民是个很重要的概念,因为只有公民才可享有政治权利。

在古雅典,公民是指本邦成年男子,根据这一含义,我们可知当时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奴隶没有公民权,妇女和外邦人也没有公民权,没有成年的儿童也不具有公民权。

从这个意义上说,雅典的民主政治实际上是极少数的民主,而不是像伯利克里所说的“大多数人的民主”。

12.罗马法曾规定:丈夫对妻子嫁妆里的不动产,即使征得妻子的同意,也不得出让或抵押。

这表明罗马法
A.规定了夫妻财产分配原则
B.给予妇女相应的政治地位
C.重视对私人财产的保护
D.解决经济纠纷缺乏灵活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材料中讲述了妇女财产权的问题,可以看出罗马法对财产权十分重视,不管你是何阶级何性别,都受到保护,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A选项材料没有涉及到分配问题;B选项错在材料没有涉及政治问题;D选项说法错误。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罗马法·财产问题
13.《十二铜表法》规定:“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而同时期
中国臣民的财产随时可能被统治者剥夺。

造成这一区别的根本原因是
A.古罗马的法制比中国健全
B.古罗马是奴隶主贵族专制,中国是君主专制
C.古罗马实行共和制,中国实行中央集权制
D.古罗马商品经济充分发展,中国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答案】D
【解析】法律规定属于国家的上层建筑,其发展变化的根源应该考虑经济基础,也就是生产关系。

根据所学知识,中国古代是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而古代同时期的罗马则是工商业比较发达,两者的经济形式不同,当然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就不同,所以导致了两者在法律上对私有财产的规定就不用,故选D;A属于法律本身的内容,BC
均属于政治方面的内容,都不是从根本原因角度的表述,故不符合题意。

14.英国前首相卡梅伦在北京大学演讲时说:“我在英国当首相没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只能去内阁蹭饭,不仅如此,每年收入全部公开。

每周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基本回来满脸都是口水。

”上述言辞主要反映了英国首相
A.政治上无实权,必须服从议会B.作为内阁首脑,接受议会监督
C.为官清廉,能与阁臣共进退D.经济待遇与政治地位不相称
【答案】B
【解析】英国首相作为内阁首脑,是英国最高行政首脑,享有最高行政权,故A的说法错误;“只能去内阁蹭饭”、“要去下院接受质询,基本回来满脸都是口水”说明内阁首相要代表内阁接受议会的监督,故选B;CD与题意无关,故排除。

点睛:英国内阁和议会、国王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内阁首相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但必须经过英王任命才可以,首相掌握最高行政权,个努努同时与阁臣集体共进退,还要接受议会的监督。

如果议会不信任内阁,那么内阁要么集体辞职,要么解散议会,由新选出的议会决定其去留。

这些关系搞清楚,才算真正掌握了英国内阁制的知识。

15.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取消或减少了一些“衰败选区”和小选区的议会代表名额,并留出143个席位分配给新
兴城市。

这表明当时英国
A.选举制度完善B.责任内阁制形成
C.工业城市崛起D.普选权得以实现
【答案】C
【解析】根据时间“1832年”和题干中的“留出143个席位分配给新兴城市”可知这是在工业革命进行中,英国议会改革是适应工业城市崛起,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的需要,故选C;选举权的范围当时还很窄,故A的说法不
符合题意;责任内阁制在18世纪前期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且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D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16.电影《女王》中有一场景:1997年,在英国议会大选中获胜的布莱尔首相前往拜见女王。

车队进入白金汉宫时,
女王私人秘书罗宾对女王说:“夫人,首相到了。

”女王说:“准首相,罗宾,我还未任命他呢。

”“女王”可以这样说,是因为在英国
A.首相应对英王负责
B.首相需由英王任命
C.英王直接领导内阁
D.英王有权创制法律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君主立宪制下英王的职权。

在君主立宪制度下,首相应对议会负责,A错误;首相就职前必须
得到英王任命,但英王的任命只是一种形式,故B正确;首相直接领导内阁,C错误;立法权属于议会,而不是英王,D错误。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7.当会议桌上发生争论时,德意志帝国的军官们总是在开口前把一把左轮手枪摆在桌面上。

法国政治家米拉波评价道:别的国家是一个国家有一支军队,普鲁士是一支军队有一个国家.这表明近代德国政治制度
A.军国主义色彩浓厚B.专制主义思潮盛行
C.具有民主选举基础D.议会对政府有监督权
【答案】A
【解析】“当会议桌上发生争论时,德意志帝国的军官们总是在开口前把一把左轮手枪摆在桌面上”说明在决策问题上,军事权力高于政治权力或者说军事权力决定政治决策,故选A;CD与题意无关,B不能准确表达军官们的举措,
故排除BCD。

点睛:德国的代议制与同时期的其他国家相比,是不彻底的代议制,君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容克贵族为主,资产阶级次之。

德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后,皇帝权力并没有受到宪法的制约。

1871年宪法规定了皇帝又创制法律之权;有召集和解散议会的权力;有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的权力。

这一题里则提到了由于德国统一是靠铁血政策实现的,所以德国的政治制度中又含有军国主义色彩,这些都是德国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导致的。

18.美国前总统杜鲁门有一句道破天机的话:美国的两党制是“两党合作制”。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民主党与共和党只是名称有所不同
B.民主党与共和党都是资产阶级政党
C.两党的政治纲领在重大原则问题是一致的
D.民主党与共和党相互监督
【答案】C
【解析】“两党合作制”说明两党之间的关系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是在原则问题上能够保持一致的关系,故选C;
A不符合史实,两党在内外政策和治国方略方面是存在不同的,故A的说法错误;B讲的是根源,与题意不符;D
说法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19.19世纪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对美国的体制称赞不已,说道:“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
样光荣和强大。

”其称赞的是
A.邦联制B.总统制C.三权分立原则D.联邦制
【答案】D
【解析】“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指的是联邦制下的地方各州拥有一定的自治权,“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指的是联邦政府拥有了较大的国家权力,据此选D;ABC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20.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的所有命令,无论口头形式还是书面形式,均应由宰相副署,若皇帝与
宰相意见相左,宰相意见更具决定性。

这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