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_病毒(上)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5.5 病毒 教案 (7)

《病毒》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根据新课标“关注重要概念学习的”教学建议,要重视重要概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通过对事实的抽象和概括,建立生物学重要概念,并建构合理的知识框架,进而在相关情境下解决相关问题。
所以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说出他们所知道的有关病毒的情况。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出人类对病毒的认识过程,认识科学技术在人类认识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观察图片同时思考问题的方式来认识病毒。
在了解病毒生命活动的特点时,运用换位思考法,让学生假定自己是病毒,在身体结构非常简单的情况下,要长期生活下去,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在对病毒基本特点了解的基础上,找出可能的病毒为人类造福的途径,教师给予一定的引导和补充二、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病毒》人教版八年上第二单元第五章的内容,病毒是已知最微小的生活在活细胞内的致病因子,人和动物约60%的疾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是一种简单的生命形态。
病毒与动植物及人类的关系密切。
在2011版生物学课程标准中,关于病毒的内容要求为“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属于了解层次。
本章教学中,除了知识目标达成以外,更应该结合病毒发现的科学史、生物技术发展、病毒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等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到技术进步对于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关注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
2、学情分析在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中,病毒和细菌都有致病性而且都是微观的,所以往往把二者相混淆;另外对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的重大危害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病毒与其它由细胞构成的生物的区别并不清楚,并没有真正的了解病毒、认识病毒,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启迪学生的思维,当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活动就有可能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落实,在介绍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时,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从事物正反两个方面去看待这个问题。
5.5病毒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病毒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和展示。
2.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分享资源和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3.组织小组展示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思考自己在解决问题、团队合作和表达方面的优点和不足。
5.5病毒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的“5.5病毒”,病毒作为微生物的一种,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他们可能听说过病毒,但对其结构、生活特点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方面的认识较为模糊。针对这一情况,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案例,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病毒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
2.鼓励学生相互评价,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改进的能力。
3.组织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获得反馈,提高他们的自我认识和改进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病毒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病毒的兴趣和好奇心。
2.提出问题:“你们对病毒有什么了解?病毒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自己的知识。
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病毒的相关知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病毒的结构特点,包括病毒的结构组成和繁殖方式。
2.了解病毒的生活特点,如寄生的生活方式和与宿主的关系。
3.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2020八年级生物上册 5.5病毒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五章病毒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 病毒的发现和种类1.病毒的发现:19世纪末,俄国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在研究烟草花叶病的病因时,发现了病毒的存在。
20世纪初,科学家首次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种杆状颗粒。
2.病毒比细菌小得多,只能用纳米来表示它们的大小。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
根据它们寄生的细胞不同,将病毒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
知识点2 病毒的结构和繁殖3.结构: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4.繁殖: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
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
当外界环境条件适宜时,病毒便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就会重新开始。
知识点3 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5.危害:给人类、饲养动物、栽培植物带来极大危害。
如禽流感、艾滋病、口蹄疫等。
6.益处:(1)接种疫苗来预防某些疾病,如天花、脊髓灰质炎等。
这些接种的物质就是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的或无毒的病毒。
(2)利用某些病毒防治有害生物。
(3)在基因工程中,让某些病毒携带动植物或微生物的某些基因进入正常细胞,来达到转基因或基因治疗的目的。
课堂基础达标知识点1 病毒的发现和种类1.埃博拉(Ebola)病毒因发现于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埃博拉河流域而得名,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有很高的死亡率。
该病毒属于(B)A.无脊椎动物病毒B.脊椎动物病毒C.植物病毒D.细菌病毒知识点2 病毒的结构和繁殖2.与新生儿小头畸形关系密切的塞卡病毒近年再次引起全世界医学界的关注,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A.由蛋白质外壳与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B.虽结构简单,但具有细胞结构C.个体微小,需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D.利用自己的遗传信息和宿主细胞内的物质,制造新的病毒【解析】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B项错误。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5.5病毒优秀教学案例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病毒的结构特点、分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
2.强调病毒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病毒防控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3.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病毒的学习心得,内容可以包括病毒的结构特点、分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病毒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病毒的结构和生活方式。
2.通过设置病毒入侵细胞的情景,引导学生思考病毒与细胞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创设病毒防控的模拟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如病毒、细胞、医生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4.设计病毒相关的实验,如观察病毒粒子、病毒感染实验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病毒的相关现象。
2.使学生认识到病毒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3.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情感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感。
4.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实践等方法,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培养学生的生物素养和综合素质。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提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5.5病毒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章第五节“病毒”。病毒是一种极其微小、结构简单的生命形式,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病毒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55_病毒》2020年同步练习卷(1)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5.5 病毒》2020年同步练习卷(1)一、填空题1. 病毒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必须生活在________细胞内,因此对________危害很大。
2. 根据病毒寄生的生物不同,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3. 病毒的形态多种多样,有________形的、________形的、________形的等等。
4. 生物界中没有细胞结构的一类生物是________;除此之外,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________、细胞质和________,此外植物细胞还具有位于细胞最外层的________,以及存在于细胞质中的液泡。
二、选择题下列生物属于病毒的是()A.痢疾杆菌B.结核杆菌C.痢疾杆菌噬菌体D.大肠杆菌烟草花叶病毒的形状是()A.球形B.杆形C.螺旋形D.蝌蚪形病毒在寄主细胞内进行繁殖,对寄主的影响是()A.生理正常B.受害C.受益D.受害又受益今年入春以来,由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在我国某些地区传播,下列对病毒描述正确的是()A.不含遗传物质B.没有细胞结构C.都会使人得病D.能独立生活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生活在()A.有机物中B.动物遗体中C.植物遗体中D.寄生生物细胞中将病毒从细胞提取出来,提纯呈结晶体后,病毒()A.立即死亡B.正常生活C.不能繁殖D.结构马上解体下列各类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一类生物是()A.昆虫B.细菌C.病毒D.软体动物下列疾病不是由病毒引起的是()A.疯牛病B.流行性感冒C.艾滋病D.小儿麻痹症烟草花叶病毒的生存环境是()A.烟草根周围的土壤水溶液B.烟草周围的空气C.腐烂的烟草叶D.烟草的活细胞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5.5 病毒》2020年同步练习卷(1)一、填空题1.【答案】蛋白质外壳,遗传物质,寄生,寄主【考点】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病毒的形态结构以及生命活动特点。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5.5《病毒》同步练习(含答案)

5.5《病毒》精编精练1.病毒个体十分 ,不能独立 ,只能寄生在其它生物的 内。
2.根据病毒的寄主不同,可将病毒分为: 病毒、 病毒、 病毒。
3.病毒结构十分简单:没有 结构,只有 外壳和内部的 组成。
4.病毒的繁殖方式:病毒在寄主的细胞里,靠自己遗传物质的 ,利用细胞内的 ,制造出新的 。
5.病毒与人类的关系:(1)病毒能够引起人类和动植物的 性疾病;(2)通过病毒进行研究 和 病毒性疾病的方法;(3)利用病毒控制某些 性传染病;(4)利用病毒 农业害虫;(5)病毒在转 和基因 方面的应用。
6.下列有关病毒的说法恰当的是( )A.病毒具有细胞结构B.病毒个体微小,有体积较小的细胞构成C.病毒可以独立生存下去D.病毒不能自己进行繁殖7.病毒的营养方式和生活方式是( )A.自养、腐生B.异养、腐生C.异养、寄生D.自养、寄生8.下图中的生物不属于...病毒的是(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病毒引起的疾病或病害的是( ) A.烟草花叶病 B.痢疾 C.鸡瘟和猪瘟 D.流行性感冒10.结合下图回答完题(1)图中的生物个体,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
(2)生物个体不能独立生存的 。
能力提高篇(3)若对图④所示的生物进行分类,按寄主的不同,可分为、、,按遗传物质的不同,可分为和。
中考真题篇11.(2019·聊城)下列有关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专门寄生在动物活细胞内的病毒B.尽由蛋白质外壳与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C.通过结晶体传播的方式进行繁殖D.离开活细胞就会死亡12.(2019·包头)人类利用某些细菌、真菌、病毒服务于生产、生活,下列做法达不到...目的的是()A.利用人乳酸菌使蔬菜中的有机物生成乳酸的原理可制作泡菜B.利用酵母菌能将淀粉分解成酒精的原理酿造白酒C.利用人工处理的减毒或无毒的病毒可制成疫苗D.利用甲烷菌处理秸秆,在无氧环境下可产生清洁能源——甲烷13.(2019·齐齐哈尔)以下关于细菌、真菌和病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真菌的细胞里都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B.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D.细菌与植物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没有细胞壁,有荚膜参考答案:1.微小生活活细胞2.植物动物细菌3.细胞蛋白质遗传物质4.遗传信息物质病毒5.传染预防治疗细菌防治基因治疗6.D7.C8.D9.B10.(1)①②③④(2)④(3)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噬菌体 DNA病毒 RNA病毒11.D 12.B 13.D。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5.5病毒 同步练习题 有答案

5.5病毒一选择题1.人们使用绿脓杆菌噬菌体,能有效地控制绿脓杆菌感染.绿脓杆菌噬菌体是一种()A.细菌B.细菌病毒C.植物病毒D.动物病毒2.微生物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菌有单细胞个体,也有多细胞个体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寄生在宿主活细胞内进行自我复制繁殖后代C.病毒的营养方式,有的营寄生,有的营腐生D.真菌的繁殖方式大多是分裂生殖,少数进行孢子繁殖3. H7N9禽流感病毒的出现,再次引起人们对病毒的关注,下列关于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A.病毒是单细胞生物B.病毒属于分解者C.病毒都是寄生的D.所有病毒都会使人患病4.酸奶的制作过程需要加入乳酸菌、嗜热杆菌等益生菌,因此需要专门进行菌种培养如果不注意环境的消毒,培养益生菌的培养基上就可能发现下列哪种病毒()A.烟草花叶病毒B.乙肝病毒C.噬菌体D.“SARS”病毒5.下列对病毒特征的描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①没有细胞结构②分裂生殖③具有鞭毛④都营寄生生活.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6.下列对病毒相关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结构简单,有成形的细胞核B.只能生存于活的细胞中C.需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D.通过自我复制方式进行繁殖7.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
一段时间后,细菌内出现一些新的噬菌体,这是因为DNA是()A.主要的遗传物质B.控制性状的单位C.提供能量的物质D.遗传物质的载体8.下列关于病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结构简单B.细胞微小C.独立生活D.对人有害9.下列有关微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芽孢是处于休眠状态的细菌B.不同细菌的染色体数目不同C.真菌属于单细胞真核生物D.噬菌体无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10.小球藻、噬菌体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A.细胞膜B.细胞质C.细胞核D.遗传物质二非选择题1.请说出病毒的发现者:俄国科学家______。
2.请描述病毒的形态:在______下,可以看到病毒的形态是______的。
初中八年级生物上册人教版5.5病毒(含答案)

5.5病毒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以下哪种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A.含羞草B.狮子C.蘑菇D.病毒【考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难度】易【分析】生物共有五类,动物、植物、真菌、细菌、病毒,五类生物中,只有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因此四种新生物,它们都没有细胞结构,这四种生物可能是病毒.【解答】解:ABC、含羞草是植物、狮子是动物、蘑菇是真菌,都有细胞结构,ABC不正确;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只有病毒没有细胞结构.2.与新生儿小头畸形关系密切的塞卡病毒于2016年初再次引起全世界医学界的关注,下列有关该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由蛋白质外壳与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B.虽结构简单,但具有细胞结构C.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存D.利用细胞内的物质进行繁殖【考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难度】中【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成分,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因此病毒的繁殖又称为自我复制.【解答】解:A、病毒由蛋白质外壳与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正确;B、虽结构简单,没有有细胞结构,而不是具有细胞结构,不正确;C、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存,正确;D、病毒利用细胞内的物质进行繁殖,正确.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病毒的结构、生活方式以及繁殖方式的特点.3.艾滋病,乙型肝炎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以下对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病毒能独立生活B.乙肝病毒属于植物病毒C.病毒属于原核生物D.病毒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考点】病毒的种类病毒的结构和繁殖【难度】中【分析】(1)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2)根据寄生生物的不同把病毒分为三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解答】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而不是能独立生活,错误;B、乙肝病毒属于动物病毒,而不是植物病毒,错误;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不属于原核生物,错误;D、病毒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病毒的特点和分类.4.酸奶的制作过程需要加入乳酸菌、嗜热杆菌等益生菌,因此需要专门进行菌种培养如果不注意环境的消毒,培养益生菌的培养基上就可能发现下列哪种病毒()A.烟草花叶病毒B.乙肝病毒C.噬菌体D.“SARS”病毒【考点】病毒的种类【难度】中【分析】根据寄生生物的不同把病毒分为三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专门寄生在动物细胞里的病毒叫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病毒叫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做噬菌体.【解答】解:A、烟草花叶病毒是植物病毒必须寄生在植物的活细胞内;BD、乙肝病毒、“SARS”病毒都是动物病毒必须寄生在动物的活细胞内;C、噬菌体是细菌病毒必须寄生在细菌的活细胞内.因此,只有噬菌体才能生活在培养益生菌的培养基上.所以培养培养益生菌的培养基上就可能发现噬菌体病毒.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病毒的分类和特点.5.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病毒不能独立生活,都是共生的B.病毒都能引起动植物患病C.病毒有细胞结构,但没有细胞核D.在基因工程中,小小病毒能帮大忙【考点】病毒的种类病毒的结构和繁殖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难度】中【分析】(1)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2)根据寄生生物的不同把病毒分为三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解答】解:A、病毒不能独立生活,都是寄生,而不是共生的,错误;B、动物病毒能够引起动物患病,植物病毒能引起植物患病,而不是都能引起动植物患病,错误;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没有细胞核,而不是病毒有细胞结构,错误.D、在基因工程中,小小病毒能帮大忙,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病毒的结构和生活方式.6.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病毒特点的是()A.个体微小,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B.没有细胞结构C.在寄主细胞里进行繁殖D.可以独立生活【考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难度】中【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病毒的特点.解答时可以从病毒的结构特点和生活方式方面来切入.【解答】解: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构造,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病毒的结构特点.7.病毒要建造新一代病毒所需的物质来自于()A.上代病毒B.寄主细胞C.病毒本身D.外界环境【考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难度】中【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病毒生活所需的物质.解答时可以从病毒的结构特点和生活方式方面来切入.【解答】解: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构造,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在繁殖时,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把遗传物质进行复制,由一个个体变成了两个个体,所以病毒要建造新一代病毒所需的物质来自于寄主细胞.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病毒的生活方式寄生.8.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共同特征中叙述正确的是()A.都是单细胞生物B.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都用孢子繁殖后代D.都对人类有利【考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难度】中【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结构.解答时可以从细菌、真菌、病毒的结构特点和生活方式方面来切入.【解答】解: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构造,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A、细菌是单细胞的,真菌有单细胞也有多细胞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细菌、真菌、病毒体内,都没有叶绿体,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是异养,故该选项符合题意;C、细菌是分裂生殖,真菌进行孢子生殖,病毒以宿主细胞内物质为原料进行自身遗传物质的复制.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细菌、真菌、病毒对人类有利也有害,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细菌、真菌、病毒的结构特点.9.下列有关病毒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B.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内核组成C.病毒可以利用自身的营养分裂形成新个体D.病毒的繁殖是在寄主细胞内进行的【考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难度】中【分析】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成分;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解答】解:病毒是一类结构十分简单的微生物,它没有细胞结构,主要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是寄生在其它生物体的活细胞内,依靠吸取活细胞内的营养物质而生活的,因此,病毒属于寄生生活,一旦离开了这种活细胞,病毒就无法生存,就会变成结晶体.病毒靠自我复制的形式使数量增加.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病毒的结构特点、繁殖特点.10.下列有关细菌、真菌、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菌靠分裂进行生殖,环境适宜时生殖速度很快B.真菌可以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C.病毒的繁殖是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活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D.真菌是真核生物,细菌、病毒是原核生物【考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难度】中【分析】(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成分,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因此病毒的繁殖又称为自我复制.细菌和放线菌.【解答】解:A、细菌靠分裂进行生殖,环境适宜时生殖速度很快(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正确;B、真菌可以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正确;C、病毒的繁殖是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活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正确;D、真菌是真核生物,细菌是原核生物,而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不属于原核生物,错误.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菌、真菌、病毒的繁殖特点以及原核生物是有细胞结构的生物.11.下列四种生物中,在结构上与其他三种明显不同的是()A.痢疾杆菌B.噬菌体C.HIV D.埃博拉病毒【考点】病毒的种类【难度】中【分析】生物共有五类,动物、植物、真菌、细菌、病毒,五类生物中,只有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解答】解:A、痢疾杆菌是单细胞的细菌;BCD、噬菌体、HIV、埃博拉病毒,都是病毒,都没有细胞结构.所以,在结构上与其他三种明显不同的是痢疾杆菌.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只有病毒没有细胞结构.12.甲型H7N9禽流感疫情在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努力下得到有效的控制,下列关于其病原体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独立生活B.没有细胞结构C.属细菌病毒D.有成形的细胞核【考点】病毒的种类病毒的结构和繁殖【难度】中【分析】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解答】解:A、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也不能独立生活,而不是可独立生活,错误;B、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正确;C、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是动物病毒,而不是属细菌病毒,错误;D、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错误.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病毒的结构特点和分类.13.在以下描述中,可以将病毒与其他微生物相区别的是()A.能够使人或动、植物患病B.没有细胞核,仅有核酸C.具有寄生性D.由核酸和蛋白质装配进行增殖【考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难度】中【分析】(1)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的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是指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三类.(2)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核酸)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解答】解:A、有些病毒、细菌、真菌都能够使人或动、植物患病,错误;B、病毒没有细胞核,不仅有核酸,还有蛋白质外壳,错误;C、有些细菌、真菌和病毒都具有寄生性,错误;D、病毒无细胞结构,由核酸和蛋白质装配进行增殖,其它微生物都有细胞结构,正确.因此,可以将病毒与其他微生物相区别的是由核酸和蛋白质装配进行增殖.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病毒的特点以及病毒与其它微生物的区别.14.病毒的生活特点是()A.能独立生活B.必须生活在活的生物体细胞内C.营腐生生活或寄生D.生活在有机物丰富的地方【考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难度】中【分析】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病毒很小一般都能通过细菌滤器,多数病毒直径在100nm(20~200nm),较大的病毒直径为300﹣450纳米(nm),较小的病毒直径仅为18﹣22纳米.因此,观察时要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解答】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而不是“能独立生活”;B、病毒必须生活在活的生物体细胞内;C、病毒必须营寄生,而不是“腐生生活或寄生”;D、病毒必须生活在活细胞内,而不是“生活在有机物丰富的地方”.所以,病毒的生活特点是“必须生活在活的生物体细胞内”.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病毒的结构特点.15.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后,只有寄生在淋巴细胞内才能繁殖,其原因是艾滋病病毒()A.不能独立生活B.组成物质中没有遗传物质C.组成物质中没有蛋白质D.没有细胞结构【考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难度】中【分析】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解答】解:艾滋病毒是动物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因此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后,只有寄生在淋巴细胞内才能繁殖,其原因是艾滋病病毒不能独立生活.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病毒的结构.16.烧伤容易感染绿脓杆菌,人们使用绿脓杆菌噬菌体来治疗,能有效地控制绿脓杆菌的感染,绿脓杆菌噬菌体是一种()A.细菌病毒B.植物病毒C.动物病毒D.细菌【考点】病毒的种类【难度】易【分析】根据病毒侵染细胞的不同,可以把病毒分为:专门侵染动物的病毒称为动物病毒,专门侵染植物的病毒称为植物病毒,专门侵染细菌的病毒称为细菌病毒,又叫噬菌体.【解答】解:根据病毒的分类可以得知,绿脓杆菌噬菌体属于细菌病毒,是一种专门侵染细菌的病毒,因此绿脓杆菌噬菌体是一种细菌病毒.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病毒的分类,专门侵染细菌的病毒又叫噬菌体.17.病毒的营养方式是()A.寄生B.腐生C.寄生或腐生D.寄生和腐生【考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难度】中【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的营养方式,分析作答.【解答】解:腐生生活是指靠分解动物的粪便、尸体或植物的枯枝落叶吸取有机养料的生活方式;寄生,是从活的动植物体内吸取有机物,为营寄生生活.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的生物细胞内内才能生活和繁殖,故营养方式为寄生.故选A【点评】了解寄生、腐生的概念,结合题意,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18.病毒在寄主细胞中的生命活动主要表现是()A.生长B.消化C.发育D.繁殖【考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难度】中【分析】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病毒的生命活动特征.【解答】解: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其生活方式是寄生.在活的动植物体内,病毒将自己的遗传物质注入动植物细胞内,利用在细胞内的营养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最后细胞死亡将病毒放出,进入下一轮.故选:D【点评】细胞的生殖方式是自我复制.19.以下不能独立生活的一组生物是()A.烟草花叶病毒、肝炎病毒、噬菌体B.细菌、腮腺病毒、马铃薯C.大肠杆菌、蚊虫、大豆D.小麦、小鼠、感冒病毒【考点】病毒的种类【难度】中【分析】本题考查生物的生活方式.【解答】解:A、烟草花叶病毒、肝炎病毒、噬菌体为病毒是一类结构十分简单的微生物,它没有细胞结构,主要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是寄生在其它生物体的活细胞内,依靠吸取活细胞内的营养物质而生活的,因此,病毒属于寄生生活,一旦离开了这种活细胞,病毒就无法生存,就会变成结晶体,符合题意.B、有的细菌营养方式是寄生,有的是腐生,腮腺病毒的生活方式是寄生,而马铃薯是植物营养方式是自养,不符合题意.C、大肠杆菌的营养方式是寄生,蚊虫是动物营养方式为异养,大豆是植物营养方式是自养,不符合题意.D、流感病毒的营养方式是寄生,小鼠是动物营养方式为异养,小麦是植物营养方式是自养,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各种生物的营养方式注意积累.20.构成病毒外壳的是()A.细胞壁B.细胞C.遗传物质D.蛋白质【考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难度】易【分析】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解答】解: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因此构成病毒外壳的是蛋白质.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病毒的结构.二、解答题(每空2分,共6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2013年,我国多地发现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病例,这是世界上首次发现由H7N9 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引发全球高度关注.据此,请分析回答:(1)H7N9流感病毒的结构仅由和内部的组成.(2)为防止此病的蔓延,专家建议尽量不要与活禽接触,吃禽肉、禽蛋要煮熟,重视高温杀毒,讲究饮食卫生等,以上要求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3)目前科学家正在积极研制疫苗,疫苗研发成功将对该病起到积极作用,因为疫苗进入人体后,能作为,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这种免疫属于.【考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难度】难【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是甲型流感的病原体,病毒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没有细胞结构,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解答】解:(1)H7N9禽流感的病原体是H7N9禽流感病毒,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组成.没有细胞结构.(2)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专家建议尽量不要与活禽接触,吃禽肉、禽蛋要煮熟,重视高温杀毒,讲究饮食卫生等,属于切断传播途径.(3)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注射到人体后不会使人得病,但能作为抗原,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注射苗相当于抗原,只对甲型H7N9流感病毒起作用,而对其它的病原体无效,其作用是有针对性的,特定的‘属于特异性免疫.故答案为:(1)蛋白质外壳;遗传物质;(2)切断传播途径(3)抗原;抗体;特异性免疫;【点评】明确病毒的结构特点及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即能正确答题.22.如图是三类病毒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请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名称:①、②.(2)图中属于动物病毒的是:,由此病毒引起人患病(填“能”或“不能”用抗生素治疗.(3)这三类病毒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是:结构极为简单,(填“有”或“没有”)细胞结构.(4)艾滋病(简称AIDS)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引起的.艾滋病主要通过传播、传播和传播,不传播.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对待艾滋病感染者?.(请提一条合理化建议)【考点】病毒的种类病毒的结构和繁殖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难度】难【分析】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解答】解:(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2)根据病毒寄生的细胞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细菌病毒,如噬菌体;抗生素是真菌(另外还有放线菌)产生的可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对病毒不起任何作用.(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4)艾滋病患者本身就具有很大的思想压力和自卑心理,我们不应歧视他们,握手、共餐等正常来往是不会被传染的,要对他们宽容、理解、同情,并给予适当的帮助.故答案为:(1)蛋白质外壳遗传物质(2)流感病毒不能(3)没有(4)血液性接触母婴日常接触不岐视艾滋病患者【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病毒的结构特点.23.埃博拉病毒(EBV)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病毒,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患“埃博拉出血热”,此病的死亡率极高.2014年2月,埃博拉病毒疫情于西非爆发,其中,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月4日的相关数据.请问答:)埃博拉病毒属于病毒,它由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2)当它离开活细胞后,将会形成,以抵抗不良环境.(3)在以上三个国家中,感染埃博拉病毒后,死亡率最高的是哪个国家?(4)请根据上述数据,完成如图的柱状图.【考点】病毒的种类病毒的结构和繁殖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难度】难【考点】病毒的种类病毒的结构和繁殖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难度】难【分析】根据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没有细胞结构,病毒的形态及其微小,通常只能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它们.根据其寄生的生物体的不同分为三种: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毒.【解答】解:(1)根据寄主(寄生生物)不同把病毒分为三类:专门寄生在动物细胞里的病毒叫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病毒叫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做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埃博拉病毒寄生在动物的细胞里,属于动物病毒.埃博拉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2)埃博拉病毒一旦离开活细胞,生命活动就停止,形成结晶体.(3)据表中数据可见:在以上三个国家中,感染埃博拉病毒后,死亡率最高的是几内亚.(4)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如图的柱状图.故答案为:(1)动物蛋白质(2)结晶体(3)几内亚(4)如图。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5.5《病毒》课件(28张PPT)

•艾滋病 — 当代瘟疫
•目前我国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84 万人,其中,艾滋病病人约8万例。
•疯牛病
•焚烧病牛 尸体
•鸡瘟
•猪瘟
二、病毒的好处
1、噬菌体可以作为防治某些疾病的特效药,例如烧伤病 人在患处涂抹绿浓杆菌噬菌体稀释液; 2、在细胞工程中,某些病毒可以作为细胞融合的助融剂, 例如仙台病毒; 3、在基因工程中,病毒可以作为目的基因的载体,使之 被拼接在目标细胞的染色体上; 4、在专一的细菌培养基中添加的病毒可以除杂; 5、病毒可以作为精确制导药物的载体; 6、病毒可以作为特效杀虫剂; 7、病毒还在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流中起到关键作 用等。
A.衣藻 B.酵母菌 C.大肠杆菌噬菌体 D.变形虫
多数病毒直径在100nm(20~200nm),较大的病 毒直径为300-450纳米(nm),较小的病毒直 径仅为18-22纳米。
光学显微镜
电 子 显 微 镜
病毒的结构和繁殖
病毒的结构:
遗传物质 + 蛋白质外壳
病毒的繁殖方式:复制生殖
细菌和病毒的区别
大小 形态结构
生殖方 营养方式 式
细 菌 个体微小
造新的病毒。 A.细菌的遗传物质 B.噬菌体自身的遗传物质 C.细菌的蛋白质 D.噬菌体自身的蛋白质
6、下列关于病毒的描述,错误的是(C )。
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B.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 C.病毒能独立生活 D.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7、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C )。
第五章 病毒
烟草花叶病毒
噬菌体
艾滋病毒(HIV)
腺病毒
阅读教材内容
思考:
1.是谁发现了病毒? 2.病毒的生活史; 3.病毒的大小。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5《病毒》授课教学设计

3.教师进一步提问:“那么,病毒究竟是什么?它与我们已知的细胞生物有什么不同?它又是如何引起疾病的呢?”
4.通过这些问题,教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新课的学习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环节,教师将系统地介绍病毒的概念、特征、分类和繁殖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对病毒相关现象进行思考、质疑,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病毒这一章节中取得进步。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病毒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分类,特别是病毒与细胞生物的区别。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病毒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分类。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病毒的繁殖过程,引导学生探讨病毒如何侵入宿主细胞、复制遗传物质和释放新病毒。
4.知识讲解:教师针对病毒引起的常见疾病、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等方面进行讲解。
5.实践活动:设计实验,让学生观察病毒感染细胞的现象,加深对病毒繁殖过程的理解。
学生在学习病毒相关知识时,可能会对病毒的繁殖过程、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方面产生疑问。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病毒的奥秘。此外,学生在生活中可能对疫苗、抗病毒药物等方面有所了解,但缺乏系统性的认识,教师需引导学生将这些零散的知识整合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将组织学生就病毒的相关知识进行交流与合作。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病毒性疾病进行深入研究。
5.5病毒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四)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病毒的特点、生活方式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强调病毒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关注病毒性疾病预防和控制。
3.总结疫苗的作用原理,以及如何在生活中预防病毒性疾病。
(五)作业小结
(三)小组合作
1.分组讨论病毒的结构特点,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2.合作展示病毒与宿主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沟通表达和批判性思维。
3.设计病毒预防策略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解决问题,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病毒的特点、生活方式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让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过程,发现自身潜能,提高自我认知。
3.认识病毒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能够举例说明。
4.理解疫苗的作用原理,了解病毒性疾病预防和控制的科学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病毒结构模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病毒相关知识,提高信息素养。
3.分组讨论病毒与宿主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绘制病毒结构示意图,巩固病毒的结构特点。
2.布置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病毒与人类生活的短文,深入思考病毒在生活中的作用。
3.布置作业:让学生调查一种病毒性疾病,了解其病原体、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内容与过程的重要性。在授课过程中,我将详细讲解每个部分,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他们的生物素养。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全面提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不仅掌握病毒的相关知识,还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关注社会、关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5病毒教学案例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病毒》教学案例一、教材分析《病毒》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的最后一章。
在前面学习了生物圈中的动物、细菌、真菌等生物之后,有助于学生对生物圈中的几大生物类群进行整体性的把握。
本章与前面对其它生物类群的介绍很相似,是从病毒的种类、主要特征、与人类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介绍的。
另外,教材还安排了病毒的发现的科学史,让学生体会科学家是如何进行实验和逻辑推理的,并从中感悟到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
本章的后面还安排了一篇“科学.社会.技术”的文章。
这篇文章紧扣生活实际,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二、学情分析初二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探究,具有了一些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尤其学生在经历了新冠疫情之后,对“病毒”记忆深刻。
从课标和教材上来看,学生在学习了细胞结构、生物圈中绿色植物与动物、细菌和真菌之后,有了基本知识储备,应该能按要求完成老师预设的各种活动。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识别病毒,了解病毒的形态结构特点。
2.过程与方法:能够收集并整理从书籍、报刊杂志以及网上查询有关资料信息;初步学会运用生物知识观察剖析并解决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主动关注病毒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关系,特别是与人类关系,主动关注有关病毒科研新成果,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与可持续发展意识,并从中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病毒的形态、结构以及与人类关系。
难点:病毒的生命活动以及怎样正确理解病毒与人类关系。
五、教学设计理念制作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实用性强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学习创造环境,使微观抽象知识直观形象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查阅整合资料、研究交流、空间想象、动动脑、主动探究,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同时指导学生搜集整理所需资料。
培养学生收集与处理信息能力与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资料与解决问题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及实践能力。
六、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善于主动发现课外知识信息,丰富自己头脑。
八年级生物上册5.5《病毒》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1)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病毒的结构模型、病毒繁殖过程的动画以及相关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病毒的相关知识。
(2)视频:播放病毒繁殖过程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病毒的繁殖方式。
(3)在线工具:利用在线工具,如病毒结构模型制作软件,让学生动手制作病毒结构模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病毒可以引起人类疾病,如流感病毒、新冠病毒等;同时,病毒也有应用于基因工程、疫苗研发等领域。
2.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难点主要是学生对病毒形态结构的理解和病毒的繁殖方式。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病毒形态结构的理解:病毒是一种非细胞性的微生物,其形态结构与细胞有很大的区别。学生可能难以理解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的特点。
当堂检测:
1.病毒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2.病毒的生命活动方式是什么?
3.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是什么?
4.请简要描述病毒引起的病和病毒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5.请用一句话概括病毒的特点。
6.请用一句话概括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7.请用一句话概括病毒的生命活动方式。
8.请用一句话概括病毒的结构特点。
9.请用一句话概括病毒引起的疾病和病毒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与策略
1.教学方法: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将采用讲授法、互动讨论法和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讲授法:主要用于向学生传授病毒的基本知识,如病毒的结构、生命活动方式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通过讲解,使学生对病毒有全面的认识。
互动讨论法:在讲授过程中,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病毒的理解,互相提问,以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作用与目的:
5.5 病毒(分层作业) 八年级上册生物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解析版)

5.5 病毒分层作业1.新型冠状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从其他生物的细胞中摄取营养物质生存,它和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是()A.寄生B.共生C.捕食D.竞争【答案】A【解析】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离开活细胞就会变成结晶体。
故选A。
2.病毒结构简单,其组成是()A.单细胞B.只有蛋白质外壳C.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D.只有细胞核【答案】C【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外部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核酸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
故选C。
3.根据寄主细胞的不同,可以将病毒进行分类。
下列不属于动物病毒的是()A.新型冠状病毒B.口蹄疫病毒C.狂犬病毒D.烟草花叶病毒【答案】D【解析】新型冠状病毒、口蹄疫病毒、狂犬病毒都是寄生在动物和人体细胞内的病毒,属于动物病毒;烟草花叶病毒是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内的病毒,属于植物病毒。
故选D。
4.病毒是生物界中特殊的生物类型。
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没有细胞结构B.生命活动靠自己提供能量C.只能营活细胞内寄生生活D.能通过复制方式繁殖后代【答案】B【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A正确;生命活动靠从其他活细胞上获取物质和能量,B错误;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离开活细胞成为结晶体,C正确;病毒以自我复制的方式繁殖,D正确。
故选B。
5.关于流感病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病毒被称为生物,是因为能进行分裂繁殖B.病毒个体微小,用高倍显微镜观察C.病毒营寄生生活,离开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D.病毒属于原核生物【答案】C【解析】病毒不能独立生活,繁殖方式为自我复制,A错误;病毒个体微小,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B错误;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C正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D错误。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5病毒优秀教学案例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绘制病毒结构示意图,并写一篇关于病毒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小短文。
2.提醒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注意查阅调作业的重要性,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4.强调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病毒与人类生活的相互影响,让学生了解病毒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提升他们对生物学的热爱。
5.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通过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查阅资料、撰写小短文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同时,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探索真理,提升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意识,教育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和公共卫生。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面对挑战。
4.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和探索真理。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方法选择。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资源,努力实现上述教学目标。同时,我也会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机会和关注,帮助他们达到自己的最佳学习状态。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每个教学案例都有其独特的亮点。在设计和实施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运用创新的教学策略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帮助他们形成对病毒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全面认识。这些亮点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5.5病毒(优秀教学案例预习导学)(教学)八年级生物上册(人教版)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病毒的结构特点,掌握病毒的基本组成和生命活动方式。
2.掌握病毒的分类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病毒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能够运用病毒的相关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病毒现象,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病毒模型,显微镜观察病毒照片,增强学生对病毒结构的理解。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遇到问题能主动寻求解决办法。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课前准备:收集有关病毒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课堂导入:通过展示病毒感染细胞的动画,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3.情境模拟:让学生扮演病毒、细胞等角色,进行情境模拟表演,增强学生对病毒生命活动的理解。
5.作业小结: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绘制病毒结构示意图,撰写病毒相关的小论文。作业小结的方式,能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教师对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本节课通过展示病毒感染细胞的动画,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这种情景创设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病毒的生活习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问题导向:教师设计了系列递进式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通过问题导向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病毒的结构、生活方式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发病毒模型、显微镜等实验器材。
2.学生通过观察病毒模型、显微镜观察病毒照片等,加深对病毒结构的理解。
3.小组讨论病毒的生活方式、繁殖方式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补充意见。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5.5《病毒》说课稿

《病毒》说课稿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病毒。
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六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首先,教材分析. 《病毒》是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中第五章的内容,这一章的内容是对前面四章知识的延伸和提高,是对第一单元第一章《生物的特征》的呼应,同时也为学生对生命诞生的认识和理解埋下伏笔。
本节内容所学习的病毒是学生学习生物体的最特殊的一种形式且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
因此,在教材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其次,教学目标分析。
主要有三部分:第一,知识目标:说出病毒结构和细胞结构的差异;能识别病毒种类;知道病毒和人类的关系。
第二,能力目标:通过讲述病毒的发现历程,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自主收集、整理有关病毒的信息,培养获取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第三,情感目标:关注病毒与人类的关系;认同病毒可以造福人类、保护环境;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接着,教学的重难点。
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包括病毒的发现、种类、结构与生活,以及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四个方面。
其中,教学重点是使学生知道病毒是一种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并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由于学生对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了解还只停留在理论基础上,并不能从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
因此,病毒的形态结构及其生命活动特点成了本堂课的教学难点。
第四,学情分析。
学生知道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不能说出原因,容易混淆病毒和细菌,但对本节课涉及的有关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而对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却知之甚少。
第五,教学方法与学法。
教无定法,但宗旨是围绕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启发式谈话法、讨论、任务驱动等方法。
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具备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贯穿观察和讨论,主要运用“导学互动”教学法和提问方式相结合,讲授方法与启发式谈话法相结合,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习热情,并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以大量的图片和动画,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思维活动,逐渐认识到微观世界和人类密切的关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5.5病毒说课稿

3.学生在课后实践活动中的积极性可能不高。
应对措施:
1.针对学生的理解难点,通过举例、图解等方式进行详细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2.设计更多具有趣味性的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课后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的困难,给予指导和鼓励。
3.实践活动:布置课后调查病毒性疾病、制作病毒知识宣传海报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方式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
1.自我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自我评价,分享学习心得。
2.同伴互评:组织学生互相评价,发现他人的优点和不足,学会相互尊重和取长补短。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5.5病毒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章第五节,主要教学内容为病毒的结构、生活特点和与人类的关系。这一节内容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前面所学微生物知识的延伸,也为后续学习免疫、传染病等内容打下基础。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病毒的结构特点、繁殖方式、与人类的关系以及病毒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教师评价: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供具体的建议。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布置如下:
1.复习病毒相关知识,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2.撰写病毒相关小论文或制作病毒知识手抄报,提高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3.调查病毒性疾病,了解病毒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作业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同时,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5病毒参考教案人教版

进一步认识病毒“小”的特征。
分析,解释原因: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
病毒。
能列举一定的根据说明病毒“小”的
特征。
启发:病毒有多小?试着用类比的方法用身边熟悉的两个事物比较病毒与细胞的大小。
引导大屏幕课件展示讲解:病毒对于细胞相当于篮球与一个摩天大厦。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要用纳米来计量大小。
设疑,引入新课:为什么“糖丸”能预防“小儿麻痹”?今天课上内容可以解答。
艾滋病:
症状、特征、传染途径
艾滋病的预防
每组出代表,谈对病毒的认识,谈对艾滋病的认识。
听老师讲解,同时观察图片,对“艾滋病”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有一定认识。
将学生分组,组织学生分析自己收集来的资料。
让每组出代表,班上交流谈对病毒的认识,并引导,从中了解学生现有的水平。
转基因,基因治疗。
惊讶,提问:肝炎疫苗是用来防治病的,怎么会是病毒?
恍然大悟,对病毒有新的认识。
用所学到的知识举一反三,在老师的提示引导下,尝试说明“糖丸”的作用。
认同病毒可以给人类带来益处。
认同知识的作用,用自己课堂获得的相关知识、信息解答自己提出的疑问并强化学习内容。
解说:肝炎疫苗中也有病毒。
鼓励学生提问
鼓励其他学生回答,给予评价,同时大屏幕再次快速闪过图片:“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给人类带来危害的具体数据。(如学生回答不出,师解答:“艾滋病”由病毒引起,使学生确立:“世界绝症”致病源是病毒,感受病毒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病毒的发现过程
疑问:病毒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与细菌一样吗?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入有目的的学习。
病毒分类:
植物病毒
动物病毒
细菌病毒──噬菌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疹病人
腮腺炎病人
二、病毒的大小、形态
1、病毒的大小: 极小 大约3万个病毒等于 一个细菌大,一个病 毒的大小约为10~ 300纳米(1纳米=一 百万分之一毫米)
需要用电子显微镜 才能看到病毒。
2、病毒的形态
三、病毒的结构 ——无细胞结构
●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 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郁金香碎色病毒
p92.2完成下面图解进行小结
非常微小, 比细菌小得多
大小
观察工具
电子显 微镜
动物病毒 植物病毒 噬菌体
种类
生活方式
病毒
结构 繁殖方式
寄生
蛋白质外 壳和内部 的遗传物 质组成
自我复制:
课堂检测
1.20世纪初,科学家首次用( B )观察到烟草花叶病 A.放大镜 B.电子显微镜 C.望远镜 D.高倍光学显微镜 2.病毒的结构是由什么组成的( D ) A.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 B.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C.纤维素外壳和由遗传物质构成的核心 D.蛋白质外壳和由遗传物质构成的核心 3.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病毒比细菌小得多 B.病毒的形状多样,有球形、杆形、蝌蚪形等 C.病毒都没有细胞结构 D.病毒对人类都有害
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 能酿出蜜。 ——鲁迅
植物感染病毒
病毒对人类有益的一面:
1.利用减毒或无毒的病毒研制各种预防疾 病的疫苗
脊髓灰质炎病毒(小儿麻痹症)
口服脊髓灰质炎 (小儿麻痹症)疫苗
病毒对人类有益的一面: 2.利用某些病毒防治有害生物 3.、基因工程中,利用病毒能够达到转 基因和基因治疗的目的。
在基因工程中,小小的病毒能帮大 忙。科学家能够让某些病毒携带动植 物或微生物的某些基因进入正常细胞, 来达到转基因或基因治疗的目的。
病毒的遗传 信息
+ 寄生细胞内的 物质
新的病毒?
病毒离开 细胞 结晶体 条件 适宜 病毒侵入 活细胞
它能繁殖、能变异等,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所以病毒被认为是最简单的生命形态,它属 于生物。
七、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流行性感冒 SARS(非典) 艾滋病 乙肝 狂犬病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 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
生活方式—— 寄生 营养方式—— 异养
根据病毒寄生的细胞不同, 将病毒分为三大类: 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内 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内
专门寄生细菌细胞内
六、病毒的繁殖
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 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 制造出新的病毒,这是它的繁殖方式。
烟草花叶病
禽流感 手足口病 口蹄疫
萝卜花叶病 腮腺炎
甲型H1N1流感
病毒对人类有害的一面: 由病毒引起的疾病
SARS病毒
非典在30个国家和地区
造成8000多病例和900多人死亡。
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被称为“世纪瘟疫”
扑杀患禽流感的病鸡
2. 危害人类的经济作物、家禽家畜 等。禽流感病毒危害饲养业等。
你知道HIV、H1N1、H7N9是什么意思吗?
阅读教材P89--92,回答下列问题:
1、病毒是怎样被发现的? 2、病毒的结构怎样? 结构简单的病毒如何生活? 3、病毒有哪些种类?病毒分类的 依据是什么? 4、病毒如何繁殖后代? 5、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一、病毒的发现
◆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 研究烟草花 叶病的病因时, 发现了比细菌 还小的病原体 ---“滤过性 病毒”。
伊万诺夫斯基的实验过程:
病叶 能将细菌 滤去的过 滤器 病叶 正常叶
汁 液
汁 液
5
◆科学家研究动物的口蹄疫时,证明 了口蹄疫也是“滤过性病毒”引起的。 ◆20世纪初,科学家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到烟草花叶病毒是 一种杆状颗粒。
烟 草 花 叶 病 毒
◆结论:病毒是比细菌还小的生物。
埃博拉病人
艾滋病病人
4.下列哪一项不是人类利用病毒为人类服务的实例 (B ) A.无脊椎动物病毒制成杀虫剂 B.给高烧病人注射青霉素 C.用噬菌体治疗烧伤病人的化脓性感染 D.给健康人注射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 5.引起艾滋病、口蹄疫、烟草花叶病的病毒分别是(B ) A.人类病毒、细菌病毒、植物病毒 B.动物病毒、动物病毒、植物病毒 C.人类病毒、细菌病毒、植物病毒 D.动物病毒、细菌病毒、植物病毒 6.病毒的生活特点是( B ) A.都是独立生活 B.必须生活在活的生物体的细胞内 7.将病毒从细胞中提取出来,提纯呈结晶状态后,病毒 会( A ) A.失去生命活动 B.正常生活,但不繁殖。 C.正常生活 D.结构马上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