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与逃课的经济学原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课与逃课的经济学原理
早上八点,闹钟响了,我条件反射地关了闹钟,擦了擦惺忪的睡眼,准备起床上学。

脑海里突然闪过第一个邪恶的念头:逃课。

接着我的理智告诉如果我老师点名,我没到,要扣学分,最重要的还是学到知识。

究竟是逃课呢,还是逃课呢,还是逃课呢?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当我要做出决策时就说要求我在上课这个目标与逃课这个目标之间进行权衡取舍。

我究竟是选择把原本用来上课的时间用来睡觉,还是选择把原来用来上课的时间用来上课呢?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由于我面临者权衡取舍,所以做出决策就要比较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的成本与利益。

从短期来看我交的的学费,书本费等为沉没成本,已经投入没办了,法取回的资源,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逃课与上课的机会成本是时间,而时间我可以用来上课,我可以学到很多知识,或者这些时间我可以用来兼职赚钱,或者去打球。

如果选择逃课我还要承受被老师捉到的风险。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我作为一个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的人,只有当逃课这种行为的边际利益大于边际
成本时,我才会选择逃课。

不然我选择上课。

我晚上睡觉睡到早上八点已经睡了很多个小时了,而我逃课继续在宿舍睡,边际成本是上课一分钟所学到的知识,根据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我的逃课继续睡觉的边际收益即一分钟的睡眠效用是不断下降的。

此时边际效益小于边际成本。

由于我上课是学以前没有学到的新知识,所以边际收益是不断增长的,大于边际成本。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激励是老师以点名抓到逃课的同学扣分来作为惩罚的预期和回答问题加分的奖励的预期。

我通过比较成本和利益作出决策,所以,我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床你放开我,不要再缠住我了,我是一个有课的人。

于是我果断起床刷牙去上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