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中考化学(探究题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把以上废液安全排放,需要除去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故加入适量的盐酸至不再产生气
体故填:加入适量的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
4.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了俗称为苏打的碳酸钠后,得知它还有一个俗称为小苏打的 “兄弟”,这个“兄弟”的性质是否和它相似?它们之间能发生转化吗? 小明查阅了资料,将相关信息整理如表:
俗名
苏打 纯碱
小苏打
化学式
Na2CO3
NaHCO3
构成微粒
Na+CO32﹣
Na+HCO3﹣
溶解度(常温)
21.5 克
9.6 克
两者的转化
Na2CO3+CO2+H2O═ 2NaHCO3 2NaHCO3 Na2CO3+CO2+H2O
下面是小明同学进行的探究:
(1)用试管取适量 NaHCO3 溶液,向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观察试液颜色变化。此实验的
物质作出猜想:猜想Ⅰ:
;猜想Ⅱ:
(实验验证)小亮认为只要用反应物(饱和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就可以验证猜想。于是
他对混合废液进行过滤,并取少量滤液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M 是_____
_____
猜想Ⅱ不正确
N 是_____
_____
猜想Ⅰ正确
(反思与交流) 验证完毕,小刚同学受到启发,于是他又设计了一个实验,进一步验证混合废液中含有的 碱性物质。他取一定最的滤液于试管中,然后逐滴滴加稀盐酸至过量,反应过程和产生的 现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数据可以得出混合废液中含有的碱性物质一定是_____
什么还有白色沉淀呢?小明经过思考,明白了白色沉淀产生的原因是
。
(3)在小明同学的带动下,兴趣小组又对 NaHCO3 的其他性质进行了探究,发现两“兄弟” 既有相似的性质也有不同的个性。从微观角度分析,造成两“兄弟”不同个性的原因是
不同。
【答案】(1)Na2CO3 溶液和 NaHCO3 溶液碱性的强弱 (2)酸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后要生成碳酸氢钠,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所以出现
目的是
。
(2)在研究 Na2CO3 与 NaHCO3 转化时,小明觉得 Na2CO3 转化为 NaHCO3 过程中,由于
NaHCO3 溶于水,整个过程不会有明显现象。老师笑着对小明说:“做实验吧,实验会告诉
你答案。”于是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向饱和的 Na2CO3 溶液中通入 CO2,起初无明显现
象,继续不断地通入 CO2,溶液中出现了白色沉淀。这让小明很疑惑:NaHCO3 溶于水,为
猜想 I 成立,则加入饱和石灰水会产生白色沉淀,故 N 是饱和石灰水;
[反思与交流]
根据逐滴滴加稀盐酸至过量,反应过程和产生的现象,开始没有气体产生,后来又有气体
产生,说明开始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后来与碳酸钠反应,故混合废液中含有的碱性物
质一定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故填: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拓展应用]
无色,故填: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2)乙实验中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
。
[作出猜想]
由于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其反应后溶液为红色,故断定混
合废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故填: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实验验证]
猜想Ⅱ不正确,则加入碳酸钠溶液没有白色沉淀产生,故 M 是碳酸钠;
质量为 z,生成的氢氧化钠为 m,生成碳酸钙的质量为 n,
CaH2
+
2H2O=
Ca
OH 2
+
2H2
42
74
4
x
y 0.4g
42 x
=
74 y
4 0.4g
,解得
x=4.2g,y=7.4g,杂质=5g-4.2g=0.8g,样品中
CaH2
的质量分数为
4.2g 100% =84%。 5g
Na 2CO3
+
Ca
(3)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8.3%。
2.某化学拓展课堂的主题是:探秘氯化钠样品。 主题Ⅰ 探究氯化钠样品中杂质的成分 已知所提供的氯化钠样品中,可能含有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杂质。甲 同学的实验探究过程记录如下:
根据以上实验信息,甲同学得出结论:此氯化钠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是硫酸钠。 (实验分析) (1)步骤①中加入适量 NaOH 溶液的目的是_____。 (2)乙同学认为步骤③中不需要加入足量稀盐酸,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_____(选填 “同意”或“不同意”),请说明原因_________。 主题Ⅱ 测定氯化钠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确定了氯化钠样品中杂质的成分后,甲同学对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进行测定。称取
(1)A 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2)B 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实验完毕后,小亮同学在整理仪器时,将上述实验后的废液倒入同一个洁净的成液缸中,
发现混合后的废液仍然浑浊并显红色,于是引起了他的质疑和探究兴趣。
(提出问题)混合废液中可能含有的碱性物质有哪些?
(作出猜想)他断定混合废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理由是_____;并对是否含有其它碱性
(拓展应用)为了把以上废液安全排放,你的做法是_____。 【答案】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碳酸钠和氢氧化钙
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碳酸钠 没有白色沉淀产生 饱和石灰水 产生白色沉淀 氢氧化钠和
碳酸钠 加入适量的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
【解析】
【详解】
(1)甲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使溶液呈中性,故会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红色变成
适用的仪器名称
实验步骤
____________
______
(5)数据处理: 请用含 m1、m2 的式子表示所测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讨论: (6)要测定混合物中某成分的含量,可通过化学方法将不易测定的物质转化为易测量的物 质。除沉淀法外,还可依据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来测定该纯碱样品中 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答案】取药品,溶解于水,加入足量的硝酸钙溶液,Ca(NO3)2 + Na2CO3 == CaCO3↓+ 2NaNO3, 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再滴入稀硝酸,如果出现白色沉淀,NaCl+ AgNO3==AgCl↓+ NaNO3,则样品中混入了氯化钠。 Na2CO3+BaCl2=BaCO3↓+2NaCl BaCO3 (或 CaCO3)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铁架台(带铁圈)、漏斗、托盘天平(或电子秤)、(洗 瓶、干燥仪器) ①称量样品的质量②溶解;③加试剂(需指明试剂过量或足量);④过滤⑤
20.0g 氯化钠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再向其中加入氯化钡溶液至不再产生沉 淀为止,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其质量为 2.33g。该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 _____。(写出计算步骤,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答案】判断杂质中是否含有氯化镁 不同意 加入稀盐酸要排除碳酸钠的干扰 92.9% 【解析】 【分析】 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镁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含氯化镁, 加入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含 氯化钙,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含有硫酸钠。 【详解】 (1)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镁白色沉淀,故步骤①中加入适量 NaOH 溶液的目的是判断杂质中是否含有氯化镁。 (2)乙同学认为步骤③中不需要加入足量稀盐酸,不同意他的观点,原因是碳酸钠和氯 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加入稀盐酸要排除碳酸钠的干扰。 称取 20.0g 氯化钠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再向其中加入氯化钡溶液至不再 产生沉淀为止,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其质量为 2.33g,则生成的硫酸钡的质量 为 2.33g,设样品中硫酸钠的质量为 x
OH 2
=
2NaOH+
CaCO3
106
74
80 100zBiblioteka 7.4gmn
z=10.6g,m=8g,n=10g,故原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10.6g,反应后放入溶质为氢氧化
8g
钠,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 18.3%。
5g-0.8g+50g-0.4g-10g
答:(1)样品中 CaH2 的质量分数为 84%。 (2)原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10.6g。
Na2SO4 + BaCl2 = 2NaCl + BaSO4
142
233
x
2.33g
142 = 233 x 2.33g
x=1.42g
该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 20g-1.42g 100%=92.9% 20g
【点睛】
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氯化钠的质量 样品质量
100%
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完成了如下图所示的两个实验。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
1.氢化钙(CaH2)是种白色细颗粒状固体,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CaH2+2H2O=Ca(OH)2+2H2↑,常用作登山运动员的能源提供剂。某化学实验小组为了探 究氢化钙的性质,将一定量的 CaH2 加入到碳酸钠溶液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且溶液变浑 浊。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填写化学式)。 为进步确定滤液中所含溶质的成分,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 和 Na2CO3; 猜想三:________________; 猜想四:NaOH、Na2CO3、Ca(OH)2 经过分析,大家一致认为上述猜想_______不需要验证,肯定是错误的,原因是(用化学方 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方案一:取一定量的滤液于试管中,往其中滴加少量稀盐酸,无明显实验现象。 方案二:取一定量的滤液于另一试管中,往其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 生。 (讨论交流)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猜想________是正确的。请解释方案一中无明显现象的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探究)上述小组同学将 5g 氢化钙样品(所含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加入到 50g 碳酸钠溶液中,充分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测得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的质量为 0.4g。计算: (1)样品中 CaH2 的质量分数为____。 (2)原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 (3)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CaCO3 NaOH、Ca(OH)2 四 Na2CO3+Ca(OH)2=2NaOH+CaCO3↓ 二 稀盐酸的量 很少,先全部与氢氧化钠反应了 84% 10.6g 18.3% 【解析】 【详解】 将一定量的 CaH2 加入到碳酸钠溶液中,氢化钙先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CaH2+2H2O=Ca(OH)2+2H2↑,然后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 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CaCO3。 提出猜想: 猜想一:NaOH;猜想二:碳酸钠过量,NaOH 和 Na2CO3;猜想三:氢化钙过量,NaOH、 Ca(OH)2;猜想四:NaOH、Na2CO3、Ca(OH)2;猜想四不需要验证,肯定是错误的,原因是 碳酸钠和氢氧化钙不能共存,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2NaOH+CaCO3↓。 讨论交流: 方案一:取一定量的滤液于试管中,往其中滴加少量稀盐酸,无明显实验现象。因为稀盐 酸为少量的,所以可能溶液中的存在氢氧化钠先和稀盐酸反应,所以不能判断三个猜测是 否正确。 方案二:取一定量的滤液于另一试管中,往其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
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晶体析出,产生了白色沉淀。
(3)在小明同学的带动下,兴趣小组又对 NaHCO3 的其他性质进行了探究,发现两“兄弟” 既有相似的性质也有不同的个性。从微观角度分析,造成两“兄弟”不同个性的原因是酸根
离子不同。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盐的化学性质
5.某纯碱厂生产的某批次碳酸钠产品中可能含有氯化钠杂质。 定性检验 (1)要确定该产品中是否含有杂质氯化钠,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定量测定: (2)若利用沉淀法测定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你确定的反应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 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你取样的质量为 m1,根据你确定的反应原理,你需要通过实验测量沉淀(填化学 式)____的质量(假设你测得的沉淀的质量为 m2)。 (4)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获得数据 m1、m2,把方案填在下表中。
了白色沉淀
(3)酸根离子
【解析】
试题分析:
(1)相同浓度时 Na2CO3 水解程度大,碱性强,用试管取适量 NaHCO3 溶液,向试管中滴 加酚酞试液,观察试液颜色变化。此实验的目的是比较 Na2CO3 溶液和 NaHCO3 溶液碱性的 强弱。
(2)碳酸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后要生成碳酸氢钠,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所以可
生,生成的色沉淀是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的碳酸钡沉淀。故猜想二正确。
拓展探究:
上述小组同学将 5g 氢化钙样品(所含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加入到 50g 碳酸钠溶液
中,充分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测得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的质量为 0.4g。
解:设氢化钙样品中氢化钙的质量为 x,生成的氢氧化钙的质量为 y,参与反应的碳酸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