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施工现场建筑机械管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建筑工人队伍发生了变化,给做好设备管理增加了难度
我国的建筑工人由原来企业自有的技术工人,变成了绝大部分是未参加过任何培训的、游
兵散将似的临时工、农民工。这部分人流动性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机械设备的性能、操作规程、维护保养等基本常识知之甚少。再加上他们的工作内容大部分属承包性质等客观条件,决定了本该由这部分人来完成的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不会被完整地进行,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也只能停留在表而上。
笔者额外,加强机械设备的养护还需做好以下工作:1.技术保养的原则。树立“以养代修”的机械设备现场管理思想,做到“防患于未然”,避免小故障扩大化。2.技术保养作业内容。机械设备技术保养是对机械设备进行“清洁、紧固、润滑、调整、防腐”的十字作业,使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况。3.技术保养规程。根据机械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情况以及保养内容的特点,技术保养规程分:季节性保养、走合期保养、周期性保养。4.技术保养的方法。技术保养不是简单的“打黄油”,而是根据机械设备各部件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推理,判断出异常原因,及时给予正确、有效的处理,并对保养内容和频率进行调整,使其更合理有效。为合理订购配件、有计划地组织安排维修提供可靠的依据。
2.5做好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测
特种设备,顾名思义就是比一般的设备,特种设备较普通的设备更具有不被认知的危险性存在。由于这种特殊性的存在,所以对特种机械设备更应注意及时检测和维修,避免造成人为带来的安全事故,给人们和企业造成不必要的人身伤害及利益的重大损失。
2.6严格操作人员的培训制度和持证上岗制度
现在很多企业只注重效益,而忽视了人员的素质培训,一个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技术上、设备上的更新外,对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做好三级安全的教育工作,做好安全生产与安全操作的宣传,做好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对相关的管理人员要进行安全理念和安全意识培训,让他们懂得时刻注意生产安全。从而达到从源头上控制机械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对机械设备进行档案管理,具体方法首先,从以往的工作中归纳总结可行的科学的规章制度,从而使工作有章可循。对机械设备档案,帮助工作人员了解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现存各种状况、调动的具体情况、维修问题,从而降低成本,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潜能。
2.2深化建筑机械管理机构改革
对于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应当着眼于整个企业的管理,不应该由少数管理人员说了就算,更不应该是企业各个部门各干各的。这样就要求企业进行深化组织机构改革,建立企业机械设备管理系统,从而管理中决策问题要有更多的人参加,企业各部门互相监督、互相协作、互相提醒,提高各部门协同工作能力。
浅谈施工现பைடு நூலகம்建筑机械管理
摘要:机械设备有两种含义,第一,它代表着建筑企业的形象问题,第二,它是一种施工工具,在施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严格管理建筑施工企业的机械设备至关重要,要想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就要尽可能的完善设备,将机械设备的效果表现的淋漓尽致,挖掘其潜能从而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推动建筑企业的发展。
1.4租赁的设备在使用期间,租赁双方在设备管理上还有脱节的地方
据调查,目前建筑企业的施工设备主要来自三个渠道:1施工企业自有设备,2施工人员自带设备,3从租赁公司租赁来的设备。租赁物体的管理,我国的《合同法》和《安全生产法》清楚地界定了租赁各方的责任和义务。
2加强设备管理工作的建议
2.1实现规范化建筑机械设备管理
关键词:建筑施工;设备;管理
1施工现场设备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着潜在的安全隐患
由于目前建筑市场存在不规范,管理制度还未完全到位一部分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千方百计降低成本,必须的设备更新改造资金舍不得投入,致使设备陈旧、老化,存在着安全隐患,埋藏着诱发事故的祸根。
1.2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逐步弱化
2.4加强建筑现场机械设备的维修和养护
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与合理的维修和养护工作是密切相关的。企业要加强设备的养护和维修工作。第一,要根据设备的数量建立一支专业的设备养护管理队伍,使用专业的养护人员负责对设备进行管理,制定设备养护维修的保护措施,加强机械设备的日常检查工作,定期对设备做好旬检、月检、季检和年检工作。第二,企业要做到具体设备管理的定机、定人和定岗的施工和养护制度,把机械设备的使用和养护管理工作责任到人,实现机械设备的使用和养护工作并重的管理制度。第三,企业要做好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管理过程的监督工作,实现奖惩制度,对爱护设备和保养设备到位的人员给予奖励,反之做好警告和处罚等工作,从而提高人员保护机械设备的意识。
2.3正确选型,合理调配。
任何一种机械设备由于自身的特性、结构等,都具有一定的使用要求。企业员工应当严格地按规定要求合理使用机械设备,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效率,减少机械的磨损,延长机械使用寿命,从而降低了使用成本。另一方面对于各项目之间的机械调配问题,如能提前掌握各个施工项目的工程进度与机械设备使用方面的需求、维修状况,同时进行机械设备调用过程中的二次保养维护工作,使机械设备合理调配
企业内不重视设备管理工作这种现象尤其在中、小型建筑企业中普遍存在。首先在企业诸多管理工作中,生产经营、安全无疑是被摆在最重要位置上的,而设备管理则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下等”工作。其次,许多企业中缺乏真正既有专业技能,又具备管理协调能力的专业人才。第三,资质高、管理能力强的建筑施工企业目满足要求,《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01)和《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也只是提出了要求,并没给出详细的验算方法。各流行的施工計算软件对模板支架的抗倾覆验算均不进行。但是对高大厂房现浇排架柱脚手架工程,尤其是柱子混凝土设计成一次性浇注完工时,因搭设的扣件架高宽比一般较大,编制施工方案时就不能忽视架体的抗倾覆验算。倾覆力矩主要由风荷载及施工水平荷载产生,两者的比值称为抗倾覆安全系数(可用k表示),k的取值无相关规范进行规定,参考可取1.2。因《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01)考虑到脚手架附着在主体结构上,风振系数队取1.0,风荷载按公式。进行计算,但是排架柱模支架与主体结构之间的拉接是模板,不能承受水平力,所以对风荷载的计算,应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对风荷载的计算公式[2]。
我国的建筑工人由原来企业自有的技术工人,变成了绝大部分是未参加过任何培训的、游
兵散将似的临时工、农民工。这部分人流动性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机械设备的性能、操作规程、维护保养等基本常识知之甚少。再加上他们的工作内容大部分属承包性质等客观条件,决定了本该由这部分人来完成的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不会被完整地进行,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也只能停留在表而上。
笔者额外,加强机械设备的养护还需做好以下工作:1.技术保养的原则。树立“以养代修”的机械设备现场管理思想,做到“防患于未然”,避免小故障扩大化。2.技术保养作业内容。机械设备技术保养是对机械设备进行“清洁、紧固、润滑、调整、防腐”的十字作业,使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况。3.技术保养规程。根据机械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情况以及保养内容的特点,技术保养规程分:季节性保养、走合期保养、周期性保养。4.技术保养的方法。技术保养不是简单的“打黄油”,而是根据机械设备各部件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推理,判断出异常原因,及时给予正确、有效的处理,并对保养内容和频率进行调整,使其更合理有效。为合理订购配件、有计划地组织安排维修提供可靠的依据。
2.5做好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测
特种设备,顾名思义就是比一般的设备,特种设备较普通的设备更具有不被认知的危险性存在。由于这种特殊性的存在,所以对特种机械设备更应注意及时检测和维修,避免造成人为带来的安全事故,给人们和企业造成不必要的人身伤害及利益的重大损失。
2.6严格操作人员的培训制度和持证上岗制度
现在很多企业只注重效益,而忽视了人员的素质培训,一个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技术上、设备上的更新外,对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做好三级安全的教育工作,做好安全生产与安全操作的宣传,做好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对相关的管理人员要进行安全理念和安全意识培训,让他们懂得时刻注意生产安全。从而达到从源头上控制机械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对机械设备进行档案管理,具体方法首先,从以往的工作中归纳总结可行的科学的规章制度,从而使工作有章可循。对机械设备档案,帮助工作人员了解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现存各种状况、调动的具体情况、维修问题,从而降低成本,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潜能。
2.2深化建筑机械管理机构改革
对于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应当着眼于整个企业的管理,不应该由少数管理人员说了就算,更不应该是企业各个部门各干各的。这样就要求企业进行深化组织机构改革,建立企业机械设备管理系统,从而管理中决策问题要有更多的人参加,企业各部门互相监督、互相协作、互相提醒,提高各部门协同工作能力。
浅谈施工现பைடு நூலகம்建筑机械管理
摘要:机械设备有两种含义,第一,它代表着建筑企业的形象问题,第二,它是一种施工工具,在施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严格管理建筑施工企业的机械设备至关重要,要想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就要尽可能的完善设备,将机械设备的效果表现的淋漓尽致,挖掘其潜能从而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推动建筑企业的发展。
1.4租赁的设备在使用期间,租赁双方在设备管理上还有脱节的地方
据调查,目前建筑企业的施工设备主要来自三个渠道:1施工企业自有设备,2施工人员自带设备,3从租赁公司租赁来的设备。租赁物体的管理,我国的《合同法》和《安全生产法》清楚地界定了租赁各方的责任和义务。
2加强设备管理工作的建议
2.1实现规范化建筑机械设备管理
关键词:建筑施工;设备;管理
1施工现场设备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着潜在的安全隐患
由于目前建筑市场存在不规范,管理制度还未完全到位一部分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千方百计降低成本,必须的设备更新改造资金舍不得投入,致使设备陈旧、老化,存在着安全隐患,埋藏着诱发事故的祸根。
1.2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逐步弱化
2.4加强建筑现场机械设备的维修和养护
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与合理的维修和养护工作是密切相关的。企业要加强设备的养护和维修工作。第一,要根据设备的数量建立一支专业的设备养护管理队伍,使用专业的养护人员负责对设备进行管理,制定设备养护维修的保护措施,加强机械设备的日常检查工作,定期对设备做好旬检、月检、季检和年检工作。第二,企业要做到具体设备管理的定机、定人和定岗的施工和养护制度,把机械设备的使用和养护管理工作责任到人,实现机械设备的使用和养护工作并重的管理制度。第三,企业要做好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管理过程的监督工作,实现奖惩制度,对爱护设备和保养设备到位的人员给予奖励,反之做好警告和处罚等工作,从而提高人员保护机械设备的意识。
2.3正确选型,合理调配。
任何一种机械设备由于自身的特性、结构等,都具有一定的使用要求。企业员工应当严格地按规定要求合理使用机械设备,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效率,减少机械的磨损,延长机械使用寿命,从而降低了使用成本。另一方面对于各项目之间的机械调配问题,如能提前掌握各个施工项目的工程进度与机械设备使用方面的需求、维修状况,同时进行机械设备调用过程中的二次保养维护工作,使机械设备合理调配
企业内不重视设备管理工作这种现象尤其在中、小型建筑企业中普遍存在。首先在企业诸多管理工作中,生产经营、安全无疑是被摆在最重要位置上的,而设备管理则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下等”工作。其次,许多企业中缺乏真正既有专业技能,又具备管理协调能力的专业人才。第三,资质高、管理能力强的建筑施工企业目满足要求,《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01)和《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也只是提出了要求,并没给出详细的验算方法。各流行的施工計算软件对模板支架的抗倾覆验算均不进行。但是对高大厂房现浇排架柱脚手架工程,尤其是柱子混凝土设计成一次性浇注完工时,因搭设的扣件架高宽比一般较大,编制施工方案时就不能忽视架体的抗倾覆验算。倾覆力矩主要由风荷载及施工水平荷载产生,两者的比值称为抗倾覆安全系数(可用k表示),k的取值无相关规范进行规定,参考可取1.2。因《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01)考虑到脚手架附着在主体结构上,风振系数队取1.0,风荷载按公式。进行计算,但是排架柱模支架与主体结构之间的拉接是模板,不能承受水平力,所以对风荷载的计算,应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对风荷载的计算公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