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西省贵港市高级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广西省贵港市高级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
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关于致癌因子的种类及恶性肿瘤预防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紫外线、X射线属于物理致癌因子
B.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属于化学致癌因子
C.癌症的发生与人的心理状态完全无关
D.远离致癌因子是预防癌症的有效手段
2. 假说一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

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 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的基础上
B. 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C. 假说能解释F1自交产生3∶1分离比的原因,所以假说成立
D. 测交实验的后代中有30株高茎豌豆和34株矮茎豌豆属于演绎推理
3. 核被膜主要由外核膜、内核膜、核孔复合体和核纤层构成。

核纤层紧贴内核膜,是一层由纤维蛋白构成的网状结构。

下图示细胞周期中核被膜和核纤层的动态变化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核内合成的tRNA运出细胞核与核孔复合体有关
B. 核纤层的解体和重新组装可能通过核纤层蛋白的磷酸化与去磷酸化修饰实现
C. 分裂末期,结合有核纤层蛋白的核膜小泡在染色质周围聚集并融合成新的核膜
D. 核纤层蛋白形成骨架结构支撑于内、外核膜之间,维持细胞核的正常形态
4.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细胞膜功能的是()
A.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C.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
D.控制细胞内物质的合成
5. 下列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发生的场所完全相同
B. 第一阶段反应完全相同
C. 均能产生CO2
D. 每个阶段反应均释放能量
6. 人体内的吞噬细胞能吞噬入侵的病菌、细胞碎片和衰老的红细胞。

在吞噬细胞中与这些物质的消化有密切关系的细胞器为
A.核糖体
B.溶酶体
C.液泡
D.中心体
7. 如图为用伞藻做的“嫁接”实验。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伞藻“足”的种类决定形成“帽”的形状
B.伞藻的细胞核可能位于足或柄
C.图示说明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D.嫁接后切除再生帽,重复2次,则不再长出新帽
8. 下列有关免疫及相关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有()
∶巨噬细胞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在特异性免疫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病毒抗原和细胞因子均可参与B细胞活化的过程
∶结核分枝杆菌为胞内寄生菌,机体依赖细胞免疫使之失去藏身之所
∶预防肺结核的疫苗含有能与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机体一接触过敏原就会立即发生过敏反应
A.二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
9. 迎春花的花色白色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控制机理如图所示。

现选择AABB和aabb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F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黄色为显性性状,白色为隐性性状
B. F2中黄色︰白色的比例是3︰5
C. F2黄色个体中纯合子比例为1/3
D. F2中的白色个体的基因型种类有5种
10.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吲哚丁酸是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效应的蛋白质
B.植物激素既可直接参与代谢,又可调控基因组的表达
C.在失重状态下,根失去向性地,但仍可发生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D.植物的向光性生长完全是由于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所致
11. 下列生理过程中,没有蛋白质直接参与的是
A.肺动脉内的O2运输到肌细胞
B.精子与卵细胞识别并完成受精作用
C.CO2从叶肉细胞间隙进入叶绿体
D.脂肪在消化道内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12. 将灵敏电位计的两极如图所示分别置于膝跳反射反射弧中的a处外表面和b处内表面(此时指针情况为参照),图中ac=db,若在c,d两点同时对神经细胞给以能引起兴奋的刺激,有关该实验的论述,正确的是()
A.a所在的神经元是感觉神经元
B.一般情况下,在动物体内,兴奋在该反射弧的神经纤维上进行双向传导,在突触处进行单向传递
C.当指针第一次偏转时,引起该次偏转的兴奋一定来自d左侧
D.神经细胞膜在正常状态下,会出现膜外K+浓度高于膜内的现象
13. 在农业生产上,用生长素类似物α萘乙酸诱导无子果实的效果比用天然生长素要明显,其主要原因是()
A.α萘乙酸成本低,用量大,而生长素成本高,用量少,影响效果
B.α萘乙酸分子上有两个发挥作用的基团,而生长素分子上只有一个作用基团
C.植物体内没有分解α萘乙酸的酶,可长时间发挥作用;而植物体内有分解生长素的酶,所以其不能长时间发挥作用
D.α萘乙酸化学性质稳定,不易挥发,可长时间发挥作用,而生长素化学性质不稳定,易挥发,不能长时间发挥作用
14. 下列有关内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外界环境稳定及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B. 内环境稳态被破坏,一定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功能异常有关
C. 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完成代谢活动,也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D. 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曾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
15. 生物膜上常附着某些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物质或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内质网和核膜的外膜上附着核糖体,有利于对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进行加工
B.绿藻类囊体膜上附着光合色素,有利于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
C.细胞膜上附着ATP水解酶,有利于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某些物质
D.线粒体内膜上附着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有利于对[H]的彻底氧化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人体在特殊情况下,会产生针对自身细胞表面某些受体的抗体。

如重症肌无力是由于机体产生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体,但该抗体不能发挥乙酰胆碱的作用(如甲图所示)。

“Graves氏病”是由于机体产生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而该种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但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该抗体的分泌(如乙图所示)。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抗体是由突触前膜释放的,Graves氏病患者的抗体是由垂体合成的
B. 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的抗体和Graves氏病患者体内的抗体作用一样
C. 与正常人相比,Graves氏病患者X激素的分泌增加,Y激素的分泌量减少
D.Graves氏病患者的代谢速率往往比正常人高
17. 在对弱光照条件下菊花叶片光合作用减弱的机理分析中发现,其他条件不变时,菊花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随着光照减弱以及弱光照射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光补偿点(特定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时的光照强度)逐渐升高,光饱和点(特定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达到最大值时的最低光照强度)逐渐降低。

气孔对于光照强度减弱的响应较为灵敏,随着弱光照射时间的延长,气孔开度减小,从而使空气中CO2分子扩散进入叶肉细胞和溶解于液体中的概率减小。

同时,菊花叶片内部通过气孔经蒸腾作用扩散于大气中的水分也相应减少。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弱光处理可通过同时抑制光反应和暗反应,显著降低菊花叶片的光合速率
B. 光补偿点的升高,说明弱光条件下植物细胞呼吸可能加快或利用弱光能力下降
C. 光饱和点的降低,说明弱光条件下植物细胞呼吸加快或利用弱光能力下降
D. 气孔开度减小,可影响CO2分子的进入、水分的蒸腾和矿质养的运输
18. 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表现了物种对各种资源(食物、空间等)的利用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

生态位的重叠和分离状况与种间竞争、种内斗争具有密切的关系。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种间竞争会促使不同物种的生态位分化
B. 种内斗争加剧会使不同物种的生态位重叠减少
C. 各物种生态位的分化不利于群落稳定性与多样性的维持
D. 两个物种的生态位重叠增加,则种间竞争加剧
19. 下图是细胞内几种有机物及其功能的关系图,m1、m2、m3、m4分别是有机物M1、M2、M3、M4的组成成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质量的M1和M2被彻底氧化分解,则M2的耗氧量多
B.M3具有物质运输、催化、调节、免疫等多种功能
C.m3和m4之间的区别主要是五碳糖和碱基的种类不同
D.在HIV体内,将M4彻底水解,得到5种碱基,2种五碳糖
20. 脊椎动物的大脑发送一个神经信号使血管壁的平滑肌松弛,是由平滑肌附近的神经释放信号分子乙酰胆碱,导致附近的上皮细胞产生NO,由它来使平滑肌松弛,使血管扩张来增强血液流动。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大脑发送神经信号与神经纤维膜内外离子变化有关
B. 大脑发出信号使上皮细胞产生的NO不属于神经递质
C. 接受乙酰胆碱的信号与细胞膜表面特异性受体有关
D. 上述生理过程的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酒文化一直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对于饮酒一直存在一个争议性的问题:饮酒后脸变红的人和脸变白的人哪一种酒量更好?科学家通过研究揭示了乙醇进入人体后的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

(1)饮酒后脸红的人机体内只有乙醇脱氢酶,由此可推测这些人的基因型可以有____________种,这些人饮酒后会产生一种有毒物质____________。

刺激毛细血管扩张而引起脸红;而饮酒后脸白的人实际上没有乙醇脱氢酶,酒精不能被分解,通过呼吸等排出体外,对身体的伤害会更具欺骗性。

上述情况体现了基因对性状的____________(填直接或间接)控制。

(2)有一种人号称“千杯不醉”,酒后脸色无明显变化。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这种人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

有人认为男人天生比女人能饮酒,依据题干信息来看你觉得有道理吗?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对饮酒后都脸白的夫妇,其后代出现了千杯不醉型,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看,该变异类型最有可能是____________,发生的时期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变异类型的生物学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科研人员在一晴朗的白天,检测了自然环境中某种绿色开花植物不同光照强度下光合速率的变化,结果如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段限制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

(2)C点时叶绿体内五碳化合物的合成速率应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E点。

(3)在光照强度为800μE·m-2·s-l时,上午测得光合速率数值高于下午测得的数值,据此可推断叶片中_____________对光合速率有抑制作用。

为验证这一推断,科研人员以该植物长出幼果的枝条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已知叶片光合产物会被运到果实等器官并被利用)
∶将长势相似,幼果数量相同的两年生树枝均分成甲、乙两组;
∶甲组进行_____________处理,乙组不做处理;
∶一段时间后,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对两组枝条上相同位置叶片的光合速率进行测定和比较,预期结果:_________。

23. 下图是人体内某化学反应的图解,其中英文字母代表物质,数字表示反应前、中、后过程,据图说明:
1.图中代表酶的是______,做出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图中1和2可以反映出酶具有__________性,酶的这种特性是由酶本身的所决定的。

牛肝中的每一分子H2O2酶能在一分钟内催化500万个H2O2分子分解,这说明酶的催化具有___________。

但酶的这些特性常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将处于80∶温度下的唾液淀粉酶降温至37∶,则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将_______________。

3.如果D代表腺苷三磷酸,则E和F分别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腺苷三磷酸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

4.有些酶必需在剂的条件下才具有活性。

下列是有关某种酶的实验,处理方式及结果如下表及图所示。

根据结果判断,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物质是该酶的激活剂 B. 35分钟后试管∶中底物已被消耗殆尽
C.该酶在80∶的环境下已经失活
D.该酶在中性环境中的活性比在弱碱性环境中高
24. 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了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

(填标号)(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联系,又有一定区别。

一般情况下,∶和∶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

(3)在一些病理条件下,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的量都可能发生变化。

请举出由于病理引起∶增多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填两条)。

(4)正常人∶内的pH通常维持在____之间,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是血液中的___物质。

25. 下列甲、乙、丙图分别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生物细胞分裂的相关图。

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该图中同时出现B、b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图甲中细胞∶处于图乙___________段,图甲中,处于图乙HI阶段的是___________(填数字)。

(3)图丙中∶→∶完成了图乙中的___________段的变化。

(4)图乙中G→H段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C
2. A
3. D
4. D
5. B
6. B
7. A
8. A
9. C
10. C
11. C
12. A
13. C
14. C
15. A
16. AB
17. ABD
18. BC
19. AB
20. ABCD
21.
(1).4
(2).乙醛
(3).间接
(4).AAbb或Aabb
(5).没有道理
(6).因为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与性别无关
(7).基因突变
(8).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9).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22.
(1).光照强度
(2).大于
(3).光合产物的积累
(4).疏果
(5).甲组枝条上叶片的光合效率低于乙组
23.
(1).A
(2).A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
(3).专一
(4).高效性
(5).不变
(6).磷酸(或Pi)
(7).腺苷二磷酸(或ADP)
(8).A-P~P~P
(9).D
24.
(1).∶∶
(2).∶中蛋白质含量更高或∶比∶蛋白质含量高
(3).过敏反应、毛细淋巴管堵塞、肾小球肾炎、营养不良
(4).7.35~7.45
(5).缓冲物质(HCO3-HPO4-)
25.
(1).(第一)极体
(2).基因突变
(3).AB
(4).∶∶
(5).BC
(6).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并进入到不同的细胞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