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照明: 未来朝阳产业中的璀璨明星——第10 届中国国际半导体照明论坛报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导体照明: 未来朝阳产业中的璀璨明星——第10 届中国国际半导体照明论坛报道
作者:刘超
来源:《新材料产业》 2013年第12期
本刊记者/ 刘超
2013年11月11-13日,由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CSA)等单位发起主办的第10届中国国际半导体照明论坛(CHINASSL)在北京举行,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担任论坛大会主席,同时,黄光LED发明人GeorgeCraford、蓝光LED发明人中村修二,以及OLED之父邓青云
共同出席了开幕式。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改变人类生活——新10年半导体照明产业的使命”。
开幕式上,曹健林充分肯定了CHINASSL10年来在促进国际与地区间产业协作、技术交流、市场合作、标准与专利对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对未来10年将CHINASSL打造成专业性、国际化交流平台寄予期望。
曹健林指出,中国之所以能在半导体照明领域取得如此大的进步和成功,主要原因有:第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了巨大的需求牵引;第二,中国有较好的产业基础,虽然诸多研发不领先,但是一旦进入产业化之后,强大的“溢出效应”就会立刻凸显,产品在中低端市场中占领统治地位,有人把这种发展模式生动地比喻为“农村
包围城市”;第三,半导体照明发展历程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高度重合,改革催生了一
大批并且还在不断催生着极为活跃的多种所有制企业,企业是半导体照明在中国发展的主力军;第四,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积极组织和大力支持是半导体照明在中国得以长足发展的重要原因和
突出特征;第五,中国的开放政策大力吸引聚集了全世界的相关资源;第六,中国半导体照明
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产学研用结合,既能立足国情、扬长避短,又能志存高远、不断进
取的队伍。
会上,中村修二、GeorgeCraford、邓青云、吴玲、刘容生、叶景图等先后就“下一代固态照明”、“LED发展趋势及未来10年展望”、“OLED照明——机遇与挑战”、“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情况及展望”、“全球SSL未来的发展及应用—从改变生活到保护生态”等主题作
了精彩演讲。
今年恰逢ChinaSSL成功举办10周年,也是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协调小组成立和国家半导
体照明工程正式启动10周年,二者时间恰好重合。
这也意味着ChinaSSL伴随了中国半导体照
明产业10年来的沧桑变化,也见证了世界半导体照明10年来的蓬勃发展。
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秘书长吴玲指出,中国半导体经历了10年的路程,现在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大家需要总结、反思、协调力量和资源,现在正是形成共识继续前行
的关键时刻;我们强调合作共赢,行业是全球的,面临的挑战也是全球性的,因此我们需要全
球的合作。
10年来,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得到了国家一系列重大政策的扶持。
2003年6月,科技部、原信息产业部、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原建设部、轻工业联合会等单位联合成立了国家半导体
照明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同年10月科技部紧急启动了“半导体照明工程”攻关项目,安排专项经费3500万元;2004年10月,成立了以解决LED产业发展中的诸多共性难题的国家半导体照
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以下简称“联盟”);2006年8月,科技部设立“半导体照明工程”重大项目,对半导体照明核心技术的突破和产业化关键技术的攻关等进行了全产业链部署;2012年3月,由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组织的“2012年半导体照明产品财政补贴推广项目”在北京进行了公开招标;2012年7月,科技部下发了《半导体照明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启动半导体照明重点专项,已累计投入资金6亿元。
10年来,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的发展也经历了起伏和变迁,从投资热到倒闭潮,似乎这是到目前为止所有新兴产业都不可避免的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之所以不可避免,那就是新兴产业在发展之初,其技术水平和市场规模都处在一个不稳定的状态,即“变”的因素往往多于“不变”的因素。
技术方面的研发能力、科技人才队伍的培养、成果的转化周期和持久性等和市场方面的拓展渠道、拓展空间、成熟度等,成为了影响新兴产业发展“变”的因素。
与光伏和风电等产业一样,半导体照明产业作为环保型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说受到了各级政府的极力支持,直接带动和引导了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市场的青睐,这就造成了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初期的“高歌猛进”。
2011年,受欧债危机的持续发酵和美国经济负增长等负面经济形势影响,中国的半导体照明严重依赖国外市场的短板效应开始显现,尤其是对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积(MOCVD)设备的补贴直接导致LED上游产业的膨胀,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开始暴露,在市场没有完全拓展开来的情况下,国内MOCVD设备开工率甚至不足全产业的50%。
“产能为王”已不再是所有人整天在嘴上叫嚣的“流行语”,他们正在忙于应付停工、失业和倒闭带来的种种麻烦。
目前,以LED为代表的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正在加紧设备和产品的升级换代,市场正在逐渐回暖,LED市场正在由政策驱动型向市场驱动型转变,市场环境的日益成熟和投资门槛的提高,使得中国的半导体产业也将更加趋于理性化发展。
中国的半导体照明产业也将成为众多朝阳产业中的一颗璀璨明星。
有人预测,到2020年与半导体照明材料和设备有关的产值将达到30亿欧元,灯具本身和元器件产值将达到50亿欧元,现代照明系统将达到180亿欧元,应用和解决方案节能可以达到700亿欧元,有着很大的经济规模。
10.3969/j.issn.1008-892X.2013.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