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养殖新模式茭白田套养甲鱼

合集下载

农村生态养殖新模式,稻田套养中华鳖关键技术,一亩地赚两亩地钱

农村生态养殖新模式,稻田套养中华鳖关键技术,一亩地赚两亩地钱

农村生态养殖新模式,稻田套养中华鳖关键技术,一亩地赚两亩地钱中华鳖,俗称为甲鱼、水鱼,因其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氨基酸、脂肪酸以及维生素,而且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国人心中不可多得的一种高档饮食滋补珍品,一直深受人们的追捧。

但长期以来中华鳖由于仅限野生及受自然生态平衡的影响,无论其在自然繁殖还是在分布数量上都不得不让人担忧。

自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集约化、规模化控温养鳖技术的提升及普及,中华鳖的产量得到大幅提升,也因此走上了寻常百姓家庭的餐桌。

然而由于初期养殖者片面追求产量而忽略了科学的养殖管理,引发了养殖水体恶化、疾病频发、营养价值低下以及一定程度的药物残留等一系列问题,致使养殖效益低下甚至亏损成为常态。

稻一油一养殖模式是根据水稻和油菜的生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以及中华鳖的生活习性设计而成的一种生态立体养殖模式。

稻一油轮作既为中华鳖提供了生长必需的水环境,又防止了因中华鳖冬眠期耕地闲置,可以做到“一水两用,一地三收”三赢种养模式,充分提高了土地的综合利用及产出效益,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好模式。

以下乡民锋哥就跟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稻一油一鳖的生态种养技术,供有志于发展农村种养殖的农民朋友们参考。

农村生态养殖新模式,稻田套养中华鳖关键技术,一亩地赚两亩地钱一、稻田设施改造(一)稻田选择与作垄施肥根据中华鳖的生活习性,要求选择水源充沛、排灌方便、保水性强、黏性土质的稻田。

首先将稻田分割成若干个方形地块、大小应根据各地区的情况及该地面积而定,平原地区每块面积近一般以3亩为宜、而丘陵地区则较小。

每年春季插秧前的15~20天,先在每亩稻田和鱼沟中均匀施加腐熟的牛粪、猪粪或有机绿肥等500公斤,然后利用机械或者人工将稻田改造成宽0.6米、高0.25~0.35米的梯形垄土,到插秧前的2~3天再重新翻整一次。

为方便进行作垄操作,田内的灌水不宜过深,但也不能把水全部排干。

垄向的规划应依照水流的方向和风向来确定,为便于进行排洪和灌溉,正冲田和低台田的垄向应按顺水流方向,而挡风口田垄则应垂直于风向,以防稻苗倒伏。

甲鱼快速养殖方法

甲鱼快速养殖方法

甲鱼快速养殖方法甲鱼是一种上等的优质食材,经常出现在各种宴席的餐桌上,现在甲鱼养殖很受养殖户的青睐,甲鱼养殖的范围和规模越来越大,下面来看甲鱼快速养殖方法。

甲鱼养殖模式1、甲鱼温室养殖甲鱼温室养殖主要是在环境完全不受外界干扰,而是人工可控中进行的养殖模式,工厂化养殖主要用来培育甲鱼苗种,近年来,也有用来直接养殖成品甲鱼。

温室养殖是目前我国最先进的甲鱼养殖模式,目前占甲鱼总产量的65%,甲鱼温室养殖的有点是可以打破甲鱼在野外冬眠的生活习性,进行人工快速养殖,可达到产量高、周期短和土地利用率高的目的;缺点是投资大,技术要求高,商品甲鱼的口感相对差些。

2、室外池塘精养甲鱼相对室内养殖而言,是在室外池塘中以养甲鱼为主的养殖模式。

其中,分泥塘精养和水泥池精养两种。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利用室外的气候条件,不用进行人工加温,养殖成本相对要比室内养殖要低些,而且养成的商品甲鱼口感要比室内的好,价格也要比室内养成的要高。

特别是从苗到养成一直在室外池塘,经过4~5年养成又是直接投喂鲜活饲料的甲鱼产品,被视为胜过野生的精品甲鱼,售价可高于一般甲鱼的几倍。

缺点是养殖过程中会受到气候变化的制约,生长阶段只限于适温期,相对容易发生暴发性疾病,特别是土地利用率低,产量相对要比工厂化低。

3、甲鱼室外池塘混养在原来养殖对象不变的情况下套养甲鱼的模式。

这是一种节约型甲鱼养殖模式,其不但可大大提高池塘的利用率,节约大量土地资源,养成的商品质量也受到市场消费者青睐,售价也比一般的甲鱼要高。

我国标准化养殖池塘很多,所以池塘混养将是我国今后发展的主要商品甲鱼养殖模式。

池塘混养的方式很多,如鱼鳖混养、虾鳖混养、鱼蚌鳖混养和蟹鳖混养等,一般视各地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适应的养殖模式。

甲鱼怎么养?1、建造专门的甲鱼养殖池塘必要条件有:平坦的池塘底、注水排水方便、增氧设备、无污染的水源、投食台。

2、甲鱼苗投放前的准备一方面要对池塘进行清理和修正,看是否有缺口,并在天气晴好的时候对池塘进行一次全面消毒,可用化浆了的生石灰进行消毒操作。

田渠型稻田养鳖养鱼种养新模式概述

田渠型稻田养鳖养鱼种养新模式概述

稻田科学种养是我国特有的节约型高效种养农业产业,尤其是近年来新研发的稻田养鳖养鱼技术,不仅操作简单易行,而且经济效益相对较高,很受国内适宜稻区农户的欢迎。

截至目前,根据不同地域的地形地貌特点,稻田养鳖比较成熟的模式有田池型和田沟型两种,都取得了很好的效益。

本文介绍一种已在江浙地区试验成功的高产高效稻田养鳖新模式,即田渠型稻田养鳖养鱼种养模式,供适宜条件的稻区农户参考应用。

一、模式特点田渠型稻田养鳖养鱼种养是在稻田田埂周围挖建具有精养功能的矩形宽渠,并在渠底和渠坡铺设防渗膜,整个养殖期间采用定时微流水养鳖养鱼的高效种养模式(图1)。

该模式特点:一是在种植水稻的季节,只要气候条件允许,就可以在田渠中混合养鳖养鱼。

不是种植水稻的季节,则可以在田渠内独立养鳖养鱼和暂养越冬。

二是因为有越冬功能,不但可以养殖当年上市的大规格商品鳖,还可以跨年度培育鳖苗种。

三是稻田种植与收割可以使用机械操作。

该种养模式适合在稻田连片、地势平坦或略有落差、水源充足和市场较近的城郊稻区推广应用。

二、设计理念田渠型稻田养鳖养鱼种养模式是利用城郊稻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在确保粮食产量的同时增加每亩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

其设计理念打破了传统的稻鳖短期一次性常规生产,充分利用稻田有效面积进行中长期种养,使田、地、水达到最高效能(图2)。

三、工艺流程当年春季开始放养鳖种(鳖苗)、鱼种和种植水稻,经夏秋种养管理,到秋冬季节捕捞上市,苗种安全越冬后来年再进行养殖(图3)。

四、田渠改造1. 布局与挖建在稻田田埂内侧周围挖建宽渠,挖建面积占整体稻田面积的10%~20%,渠宽1.5~2米,渠深1米,呈矩形,并用池塘防渗膜铺底护坡,有条件的小面积稻田可建设水泥田埂结合防渗膜铺底。

渠堤内侧高出稻田25厘米。

稻田田埂分为主田埂和副田赵春光 文 / 图渠防逃墙稻田图2 田渠型稻田养鳖养鱼生态模式图1. 稻田有水期 2. 稻田无水期图1 宁波市明州田语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田渠型稻田养鳖养鱼种养模式(已进入管理期)121宽渠鳖、鱼稻田埂,其中主田埂宽1.5米,副田埂宽1米,田埂整体高出稻田30厘米。

农民在茭白田里不养泥鳅而套养它,每亩增收一万多,关键是生态

农民在茭白田里不养泥鳅而套养它,每亩增收一万多,关键是生态

农民在茭白田里不养泥鳅而套养它,每亩增收一万多,关键是
生态
稻香记忆
2017-06-19108评
提到茭白可能会有一些朋友感到陌生,但是如果说高笋,那就再熟悉不过了,是人们都非常喜欢的一种水生蔬菜,在市场上好几块一斤。

茭白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含有人体所需的大量营养物质,而且食用茭白还有利尿止渴、补虚健体的功效,是非常受欢迎的一种保健蔬菜。

虽然好吃,但是种植不易,农民在栽种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受到田里各种病虫害的影响,从而影响产量。

以前主要靠农药,但是严重影响了蔬菜的绿色生态,随着生态农业的发展,农业科学家发现在茭白田里养殖泥鳅、甲鱼等可以有效的预防病虫害,浙江的农民种植户康伟就看中茭白与甲鱼共生这个生态种养项目。

康伟种植茭白十多年了,每亩茭白的收益在三千多元,除掉成本根本就没有什么钱赚。

在充分了解茭白田里养殖泥鳅、甲鱼等生态种养项目后,从2010年开始,便开始从事生态养殖,在茭白田里养殖甲鱼。

在茭白田里养殖甲鱼,甲鱼不仅可以吃掉福寿螺等各种害虫,而且其粪便更是茭白的好肥料,甲鱼在田间的活动增加了泥里氧气,促进了茭白的生长。

康伟告诉我们,在茭白田里养殖的甲鱼,一亩可以投放200多只小甲鱼,不用投放饲料,茭白田里的天然饵料能促使甲鱼在两年的时间内长到3斤左右,而这样养的甲鱼犹如野生甲鱼一般,深受市场欢迎,每斤售价高达百元。

而康伟的方式就是每年收获一批甲鱼,然后又投放一些,保证明年都有甲鱼上市,通过茭白与甲鱼套养的方式,每亩增收一万多元,年收入达到了十几万元。

山东淄博高青县水产养殖又添新模式“稻田养甲鱼”

山东淄博高青县水产养殖又添新模式“稻田养甲鱼”

耍,吃稻田里小鱼、虫、蛙、螺等,而且还减少
跳到地上,回头把床铺打理好。整一整领口,换条裤子,漱口刷牙吃完早饭以后
了甲鱼的饲料和饵料的投入。由于生活环境宽 敞,活动、摄食、晒背范围大,甲鱼生长发育快、 增重率高;与此同时,甲鱼还可为稻田疏松土壤
和捕捉害虫,水稻不再需要除草、施肥和用药,
生产的大米生态绿色,做成的米饭也格外香甜可 口。稻田养甲鱼是一种生态种养技术模式,按水 稻、甲鱼产量和效益分析:亩产稻谷 1000 余斤、
甲鱼约 130 余斤;甲鱼是纯天然野生的,营养价
跳到地上,回头把床铺打理好。整一整领口,换条裤子,漱口刷牙吃完早饭以后
值特别高,加上有机稻的效益,每亩纯利润可达 近万元;通过稻田养甲鱼将提高高青县水产的知 名度和竞争力,促进企业增收,种养业增效。 神龟网微信订阅号:gui66
一扫,更多名龟资讯尽在神龟网
山东淄博高青县水产养殖又添新模式稻田
养甲鱼
高青县水产局近年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 领全局,以建设现代渔业为目标,因地制宜,结
合当地实际情况,积极发展特色水产养殖,取得 了明显的经济、生态效益。在以稻田养蟹、鱼藕 混养、黄河鲤鱼、翘嘴红鲌、南美白对虾大棚养
殖等为代表的一批特色水产养殖迅速发展的同
跳到地上,回头把床铺打理好。整一整领口,换条裤子,漱口刷牙吃完早饭以后
时,通过组织企业到浙江德清考察,瑞祥米业今 年试养稻田养甲鱼,30 亩,7 月 3 日共放养甲鱼 1900 只,从而为该县又增添一生态种养技术模
式,实属首创。稻田养甲鱼一方面可以提高水资
源、土地资源利用率和产出率,另一方面实现了 无公害低成本的绿色生产。甲鱼放在稻田里养, 等于回归到了野生环境,甲鱼可以在水稻丛中玩
1c01f6ca

甲鱼生物链生态高效养殖浅析

甲鱼生物链生态高效养殖浅析

甲鱼生物链生态高效养殖浅析甲鱼因其肉质嫩而鲜美,口感好,富含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对肠胃疾病有特殊疗效,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为使广大消费者能吃到即营养又美味十足的甲鱼,兰溪某特种水产养殖场采用循环水养殖、底泥利用、水面种青、水中混养泥鳅等措施,极大提升了甲鱼品质,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其养殖模式具体如下:一、池塘清整消毒甲鱼塘面积共50亩,每口5亩,长方形,东西走向,池底平坦、底泥厚不超过375px,水深1.5m。

池塘四周水泥结构,高出水面750px,起防逃墙作用。

池边用优质光滑石棉瓦搭建食台。

池塘使用前7天,用生石灰100kg/亩~200kg/亩化浆全池遍洒,彻底清塘消毒。

二、生物链、生态环保设施设置(一)底泥利用底泥是甲鱼冬眠、栖息和躲避敌害生物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各种致病菌发生、发展和传播蔓延的温床。

一个养殖周期结束后,排干池水曝晒消毒,使底泥彻底氧化分解,并挖出过多底泥。

挖出的底泥平铺于塘埂,作为果蔬的种植基,果蔬收获后作为甲鱼的青饲料。

(二)水面种青黄菖蒲、美人蕉等根系发达,花形美观,能吸收水中的氨氮等有害物质,是天然的水质净化器,同时也是天然的环境美化使者。

在甲鱼池中联排种植黄菖蒲、美人蕉等不仅有利于净化水质,美化环境,同时还有利于甲鱼隐藏、晒背、乘凉等。

6月份,以水生植物专用浮排作固定基,水面联排种植黄菖蒲、美人蕉,每亩水面种植60m2。

当生长过密或有死亡植株时及时捞出或补种,以保持一定的数量。

(三)水中混养泥鳅泥鳅为杂食性动物,摄食有机碎屑、浮游生物等,在甲鱼池塘中混养,不仅可以利用散失的甲鱼饲料,起到调节水质的作用,而且泥鳅自繁能力强,能为甲鱼提供大量天然鲜活幼体饵料,对增强甲鱼免疫抗病能力,提升甲鱼品质具有积极作用。

(四)养殖水循环利用水质是影响甲鱼生长和健康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环境因子。

水质恶化时病毒和细菌会大量滋生,导致病害发生,养殖失败。

双季茭白田套养甲鱼技术试验

双季茭白田套养甲鱼技术试验

胸蛙的饵料 , 两者有机结合, 形成循 环经
济的生态养殖系统, 处理了猪粪 , 又产生 了经济效益。 1 . 利用猪 粪养 殖 蚯蚓 1 . 1蚯蚓生长特点及营养成分 蚯蚓生长快 , 繁殖力 强, 杂食 性, 尤
1 . 2蚯蚓饲养池的建造 蚯蚓饲养池适宜建在室内, 可以利用 旧猪圈、 鸡舍等 , 室内必须阴暗和潮湿, 光 线不宜过强 , 但要通风 良好 , 以免影响蚯 蚓的生长繁殖。 饲养池用红砖砌成, 而不 能抹水泥, 以保持饲养池通气, 饲养 池宽
其喜食 畜禽粪便 , 味觉灵敏, 喜甜食 和酸 5 0 c m、 高4 0 e a, r 长度根据室内情况而定 , 味, 讨厌 苦味, 喜欢热化 细软的食 物, 对 饲养池的个 数和面积 , 根 据养 殖的生猪 动物性食物尤为贪食, 每天食量相当于自 存栏数而定。


富, 然而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增加, 畜禽养 丰 富的维生素D、 钙和磷等矿物质元 素,
殖污染整治力度不断加强, 要求养猪场达 到零排放, 处理猪粪已是养猪场很头痛的
是蛙类、 龟鳖、 鱼类、 蛋鸡、 鸭等的优质活 饵料 。 同时蚯蚓体内含有地龙 素、 地龙解
事情了。 特 别是农村小型养猪场, 治理污 毒素 、 黄瞟呤 、 抗组织胺 和维生素B 等多 染困难。 利用猪粪养殖蚯蚓, 蚯蚓作 为棘 种药用成分。
活掌握。
五、 病 害防治
深保持在2 0 ~ 4 0 e ml  ̄ 1 ] 可。 每块田面积以便 于茭白采收灵活掌握, 同时预留好机械下
田操作的路口。
二、 配套 设施
坚持以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原 则。 茭
白病虫害很少发生 , 少量出现的有纹枯病
每个种养 基地要 设置 好防逃设 施 , 有 条件 的可 安装监控 设施 , 同时要配置

冷水茭白与甲鱼综合种养试验

冷水茭白与甲鱼综合种养试验

试验总结/Test Summary文章编号:1006-3188(2017)05-0024-02冷水茭白与甲鱼综合种养试验韩学忠1 黄清林1 夏前征2 解晓峰3 刘治国2 祝玮1(1.玉山县水产局,江西玉山 334700;2.广丰区农业局,江西广丰 334600;3.永丰县农业局,江西永丰 331500)摘要:利用茭白与甲鱼各自生物学特性,充分挖掘水、土资源潜力,立体利用光热资源,减少了茭白生长季节的农药用量。

试验表明:茭白田套养甲鱼,可有效防治福寿螺危害,通过与单纯茭白种植比较,新增产值17810元/亩,新增纯收入7110元/亩 。

关键词:冷水茭白;甲鱼;综合种养中图分类号:S96 文献标识码:B玉山县有茭白种植面积1万多亩,由于受福寿螺影响较严重,农药的大量使用会直接影响到环境。

温室养殖甲鱼品质的下降,导致价格不断降低,但高端甲鱼却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好,供不应求。

当前大力提倡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为此赣东试验站于2016-2017年实施了不单独占用土地的“茭白-甲鱼综合种养模式示范与推广”项目,总结了一整套养殖技术,为大面积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 材料和方法1.1 试验地点玉山县岩瑞镇东山头村试验茭白田面积1亩 ,茭白田要求不渗漏、保水性强,进、排水方便,试验田四周用钢丝网围住,池埂周围用25cm的玻璃钢或瓷砖防护,进出水沟用铁丝网拦截。

1.2 品种选择及数量1.2.1 甲鱼选择身体扁平、生存能力强、抗病性好、口宽、喜食肉食动物的日本品系中华鳖为放养品种,挑选在温棚中经历稚鳖培育,生存能力强,抗病性好、身体匀称、活动能力强、健康无病伤的鳖种。

1.2.2 茭白选择茎秆粗壮、株形中等偏上、分蘖力及抗病虫害能力强且具有适应性强,对水肥条件要求不高,植株生长旺盛的金茭2号。

苗种来源自本地苗圃,每亩栽种2000株左右。

1.3 放养前准备1.3.1 加宽田埂并夯实,防止田埂崩塌套养田块的田埂都加高至50cm,宽40cm,坚实牢固,不垮不漏。

茭白田套养甲鱼模式效益高

茭白田套养甲鱼模式效益高

茭白田套养甲鱼模式效益高近年来,在浙江省余姚、嵊州、德清、桐庐等茭白主产区较大面积示范茭白田套养甲鱼(中华鳖)高效模式,经济、社会效益明显,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茭白一甲鱼(中华鳖)共生模式既保证了茭白的安全,有效控制了福寿螺为害,减少了农药使用,又能提高茭白和中华鳖品质,实现高产出;既保证了水产的发展,解决了种、养殖业争地矛盾,还从源头上提高了农产品的产品质量,茭白田养殖的中华鳖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高.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和市场的认可。

更为重要的是.茭鳖共生模式对防止甲鱼高密度饲养带来的水质污染效果明显.对于贯彻浙江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的重大决策部署,以治水促转型,着力打造“生态甲鱼、品质茭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该模式在余姚、象山、鄞州、嵊州、德清、桐庐等地推广应用。

类似的模式还有藕塘、茭白田套养鱼类、泥鳅等,藕(茭)鱼(泥鳅)共生模式。

一、模式特点与原理双季茭、单季茭田均可套养中华鳖。

一般春栽茭白3月底4月初移栽,年667㎡产量3000kg左右,产值8000元。

鳖苗一般在5月放养.每667㎡茭白田套养中华鳖35只左右,10月底11月上旬开始迁捕,667㎡产量17kg左右,产值约5000元。

茭田一甲鱼模式充分利用了动、植物间的互补效应,利用茭白田套养甲鱼,有利于茭白充分吸收甲鱼的排泄物,同时甲鱼的活动可促使泥水溶氧含量充足,利用茭白新根发育和提前分蘖,提高茭白的品质。

甲鱼、茭白搭档,还可有效防治福寿螺,减轻福寿螺的为害与降低农药防治成本。

养鱼肥田、种菜(茭白)吸肥,加上杀虫灯的使用,实现了药肥减量的目标,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是一种良性的高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二、注意事项茭白田放养鱼类、鳅鳝、龟鳖类和中华绒螯蟹等,宜在春季定植的茭白田进行,夏秋季定植的双季茭,因秋茭田季节短,不适宜放养。

需要加宽、加高、加固田埂,并在田埂上设置水泥板、石棉瓦或钙塑板,修建排水口及防逃设施;需要进行茭白田消毒处理,一般在放养前7-14天用生石灰、茶籽饼或漂白粉进行消毒。

茭白田套养甲鱼效益好

茭白田套养甲鱼效益好

茭白田套养甲鱼效益好又是一年茭白成熟的季节。

近日,莪山畲族乡中门茭白专业合作社精心培育的茭白已基本收割完毕。

目前,鲜甜水灵的茭白已经陆续上市,成为市民餐桌上一道不可或缺的时令鲜蔬。

9月6日上午,来到中门茭白专业合作社茭白地里,合作社的工作人员正忙着在茭白地边砌空心砖,筑坝拦网,以防茭白地里的的甲鱼逃走。

原来,该合作社在县农技专家的帮助下,开始在茭白地里试行套养甲鱼的新模式。

苏志华是该合作社的社长,他种植茭白已经有10多年的经验,但茭白地里的福寿螺是一直以来困扰他的难题。

原来,受福寿螺的危害,造成茭白大幅减产,而苏志华为保住无公害牌子,坚决不用农药灭螺,而是采用原始的人工方法除螺,但效果不明显。

今年5月份,县农技专家建议苏志华,可以在茭白地里套养甲鱼,因为养甲鱼是消灭福寿螺的一个好办法,而且用福寿螺喂养的甲鱼肉质特别鲜嫩。

于是,苏志华便开始学习相关套养技术,在茭白地里养起了甲鱼。

据悉,该合作社已有50多亩茭白地里套养了15000余只甲鱼,目前每只甲鱼均重1公斤左右,等甲鱼养到1.5公斤以上,肥美的甲鱼便能上市了。

此外,今年还是茭白的丰收年,日前该合作社已收获了近5千公斤的高品质茭白,相比去年产量提高了不少,利润也随之增加。

苏志华告诉记者,今年因为自己种的茭白质量好,销路也比越来越广,市场上供不应求。

同时,茭白地里套养的甲鱼,由于甲鱼都是原生态喂养的,肉质特别鲜美,还没上市,广州的客户早已经和苏志华社签好了单子,利润相当乐观。

除了套养甲鱼外,中门茭白专业合作社还套养了泥鳅。

“多亏农技人员的帮助,在他们的指导下,我养殖的茭白不仅鲜美,套养的甲鱼还能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

”苏志华表示,他打算明年再多套养一些甲鱼苗,茭白地里套养甲鱼和泥鳅的新模式,肯定会成为茭农的又一大产业,他还将鼓励更多的茭农学学套养技术,让大家都能尝到新农技带来的甜头。

鳖菜共生绿色综合种养模式

鳖菜共生绿色综合种养模式

鳖菜共生绿色综合种养模式作者:吴仓仓蒋业林王芬宋光同王佳佳周翔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20年第12期摘要:鳖菜共生是指在种植水生蔬菜的池塘中套养中华鳖,达到同一水域动植物和谐共生的效应,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一种高效健康、环境友好的绿色综合种养模式。

该文概述了鳖菜共生的内涵,介绍了鳖-莲藕共生、鳖-茭白共生、鳖-菱角共生等主要应用模式,总结了鳖菜共生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提出了促进鳖菜共生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鳖菜共生模式的推广普及提供参考。

关键词:鳖菜共生;中华鳖;莲藕;茭白;菱角;发展中图分类号 S645.2;S96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12-0061-03Abstract: Soft-shelled turtles-vegetable symbiosis refers to the breeding of Chinese soft-shelled turtles in ponds where aquatic vegetables are planted to achieve the harmonious symbiosis of animals and plants in the same water area.This article outlines the connotation of soft-shelled turtles-vegetable symbiosis, introduces the main application models of soft-shelled turtles-vegetable symbiosis,such as soft-shelled turtles-lotus root, soft-shelled turtles- wild rice, and soft-shelled turtles-water chestnut.And at the same time summarizes the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turtle symbiosis.Several suggestions have been put forward in order tprovide a scientific reference for the promo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the Soft-shelled turtles-vegetable symbiosis model.Key words: Soft-shelled turtles-vegetable symbiosis; Chinese soft-shelled turtles; Lotus root; Wild rice; Water chestnut; Development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营养[1]、药用[2]和观赏价值[3]极高,我国年产量达35万t,居世界之首。

茭白—虾共生高效种养模式

茭白—虾共生高效种养模式

茭白—虾共生高效种养模式作者:李德振余礼涛万炎生廖翠红来源:《长江蔬菜·学术版》2017年第03期1 基本情况2013年在茭白—虾共生种养模式在湖北潜江市渔洋镇排湾村进行试验,试验面积20hm2,当年试验非常成功。

2015年在潜江市渔洋镇排湾村进行示范,示范面积53 hm2,示范效果显著。

2016年在全市进行推广,面积达到377 hm2,667 m2平均纯收入8 000元以上。

2 经济效益双季茭白每667 m2产量4 000 kg(第1季每667 m2产量2 500 kg、第2季每667 m2产量1 500 kg),售价3.6元/kg,产值14 400元;单季茭白每667 m2产量2 000 kg,售价4.5元/kg,产值9 000元;小龙虾每667 m2产量150 kg,售价30元/kg,产值4 500元;667 m2产值合计18 900元或13 500元。

双季茭白667 m2种苗1 000元,有机肥料1 500元,农药30元,采收劳务费1 600元,667 m2支出小计4 130元;售价茭白每667 m2种苗1 000元,有机肥料1 500元,农药30元,采收劳务费800元,667 m2支出3 330元;小龙虾667 m2种苗375元,麸皮、玉米等辅助饵料300元,人工1 500元,小计2 175元。

每667 m2支出合计6 305元或5 505元,纯收益12 595元或7 995元。

3 模式配置茭虾综合种养田间土质要求为非沙土土质且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一般每块大田面积3~6 hm2,在田块的四周挖宽7.0 m、深1.5 m的套养沟,坡度比1.0∶1.5。

双季茭白在11月下旬选种育苗或订购种苗,翌年6月中旬移栽,第1季于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采收,采收完毕后,平地割除老茭,进行茭墩越冬管理,冬季低温期灌水防冻,第2季于翌年5月中旬至6月上旬采收;单季茭白在11月中旬选种育苗或订购种苗,翌年3月下旬4月上旬移栽,9月中旬至10月上旬采收;小龙虾于7~8月购买种虾进行繁殖或翌年2月下旬3月上旬直接购买虾种苗,捕捞期5~8月。

双季茭白套养中华鳖新型生态高效栽培技术

双季茭白套养中华鳖新型生态高效栽培技术

双季茭白套养中华鳖新型生态高效栽培技术俞朝【期刊名称】《长江蔬菜》【年(卷),期】2015(000)022【总页数】3页(P126-128)【作者】俞朝【作者单位】浙江嵊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312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45.2茭白是我国原产多年生的浅水宿根草本植物,有2 000 多a 的栽培历史,是江南的特产水生蔬菜,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受到广大城乡居民的喜爱[1]。

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茭白产业得到迅猛发展,成为了效益农业的新亮点。

浙江嵊州市茭白种植面积达640 hm2,建有鹿山街道江夏茭白基地和长乐冷水茭白基地,年产壳茭4 000 余万kg,其中“江夏牌”与“嵊禾牌”被认定为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销往杭州、苏州、常州、萧山等地,年产值7 000 多万元。

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1981 年,由巴西籍中国人引入广东,作为一种高蛋白食品进行人工养殖;1984 年,福寿螺作为特种养殖在广东省广为推广,后又被引入到其他省份养殖[2,3]。

但福寿螺肉质比较粗糙,并没有市场,因此被放到野外。

它们在野外迅速蔓延,疯狂吞噬田野中的农作物,成为国家环保局公布的首批入侵生物之一[3]。

福寿螺一般是以越冬的成螺开始产卵,一个性成熟的螺可以在3 a 之内都产卵,一般能够产到3 000~5 000 粒,多的甚至是上万粒,在我国主要为害水稻、茭白、莲藕等水生作物,尤其喜欢吃幼嫩的分蘖。

在茭白田里,福寿螺主要取食茭白的小分蘖、裸露的白根以及啃食茭白肉质茎,影响茭白的产量和品质。

它卷在叶片里面,一边吃一边往里面送。

在福寿螺密集区域田块,茭白产量损失可达30%以上。

自2004年在嵊州市发现第1 个福寿螺以来,经过几年蔓延,现已遍布全市,严重影响了茭白产业的发展。

中华鳖俗称甲鱼,属肉食性动物,接近野生鳖种,身体扁平,活动和生存能力强,口宽,上下颚有坚硬的角质齿板,喜食螺类,是福寿螺的天敌[5]。

甲鱼茭白共育防治福寿螺

甲鱼茭白共育防治福寿螺

养殖环境
要求水质清新,无污染,水深适宜,水中 溶氧量高。
疾病防治
定期进行水质检测和病害防治,发现疾病 及时治疗,保证甲鱼健康生长。
茭白种植技术
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 产量高,品质好的品种。
种植地选择
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灌溉方 便的地方进行种植。
播种和管理
根据品种特性和气候条件确定播种 时间,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 促进茭白生长。
挑战与限制
实施难度
水质要求
甲鱼茭白共育防治福寿螺需要一定的技术和 管理水平,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专 业人员的指导和帮助。
甲鱼对水质要求较高,如果水质不好或者受 到污染,会影响甲鱼的生长和繁殖,进而影 响防治效果。
病虫害防治
经济效益不稳定
在甲鱼茭白共育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治病虫 害,避免对甲鱼和茭白造成危害。
研究方法
选取试验田,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分别进行不同数量的甲鱼投放, 记录福寿螺的数量、生长情况及对农作物的影响;对照组不投放甲鱼。通过 对比实验结果,分析甲鱼茭白共育对福寿螺的防治效果。
02 甲鱼茭白共育技 术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品种选择
选择生长快、适应性强、抗病力强的品种 。
饲料管理
使用全价配合饲料,注意饲料的营养配比 和投喂量,避免饲料浪费和污染水质。
介绍传统的福寿螺防治方 法,如化学防治、生物防 治等。
优缺点分析
对比分析甲鱼茭白共育防 治福寿螺与传统方法的优 缺点,阐述其适用范围和 效果差异。
发展前景预测
根据实验结果和对比分析 ,预测甲鱼茭白共育防治 福寿螺的发展前景,提出 相关建议和改进措施。
04 甲鱼茭白共育防 治福寿螺的优势 与挑战

茭白田鱼鳖混养模式效益好

茭白田鱼鳖混养模式效益好

茭白田鱼鳖混养模式效益好
方晓益;孙露;刘青;周艳萍;陈睿
【期刊名称】《科学养鱼》
【年(卷),期】2014(000)009
【摘要】茭白田鱼鳖混养模式是近几年探索的新型种养结合模式,是通过茭白田甲鱼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排泄物、残饵等)和草鱼吃茭白田里的杂草排出的粪便转化为茭白生长所需的肥料,使茭白吸收了水中的营养盐、净化了水质,同时在高温季节有茭白遮阳,能有效保持水温稳定,给草鱼和甲鱼提供优良的生长环境,而甲鱼摄食茭白田里的虫类、螺蛳、泥鳅和蚯蚓等,减少了茭白生长季节的农药用量。

这一混养模式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能获得优质甲鱼、大规格的草鱼和无公害茭白,维持茭白田生态平衡,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总页数】2页(P18-19)
【作者】方晓益;孙露;刘青;周艳萍;陈睿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桐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311500;浙江杭州市桐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311500;浙江杭州市桐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311500;浙江杭州市桐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311500;浙江杭州市桐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311500【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茭白田套养甲鱼模式效益高 [J], 胡美华;杨凤丽;俞朝;姚军华
2.山地单季茭白一年两收生产模式效益好 [J], 胡美华;金昌林;王来亮;叶德坚
3.白水湖渔场鱼鳖混养效益好 [J], 夏国辉;杨金树
4.鱼鳖混养效益好 [J], 戴玉平;石松玉
5.鱼鳖混养效益好渔民养殖热情高 [J], 王淑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茭白――田鱼立体共育技术

茭白――田鱼立体共育技术

茭白――田鱼立体共育技术茭白田养鱼立体共育技术,主要是利用茭白田浅水环境,辅之以人为措施,既种茭白又养鱼,达到茭白和鱼互利双增收的目的,是一种充分利用茭白田水体、土壤和生物资源,开展种茭白养鱼,茭白、鱼共生,是根据生物学、生态学和茭白生物防治技术综合设计出来的一种新型的茭白田生态农业模式。

其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1、整地施基肥茭白生长期长,植株庞大,需要大量肥料。

孕茭期需要灌16―20厘米深水,使茭笋软白。

因此,选择土壤肥沃,含有机质5%以上,排灌方便的田块。

一般施用农家肥料。

如腐熟人畜粪等,每亩施3000―4500公斤,稻田则更应多施,并充分沤烂,做到田平、泥烂,肥足,以保证连续采收。

?2、寄秧育苗寄秧育苗是近年来茭白栽培技术的重要改进,即在秋季选取出优良母株丛(茭墩内无灰茭、雄茭结茭整齐一致,薹管较低)挖起,先在茭白秧田中寄植一定时间,然后再分苗定植于大田,采用这种方法可促进茭白早熟,提高质量,便于茬口安排,寄秧田与大田的比例为1:20。

寄秧田要求土地平整,排灌方便,整地时每亩施入有机肥1500公斤,秧育苗一般在12月中旬至翌年1月中旬进行,此时母株丛正处于体眠期,移栽时不易造成损伤,寄秧密度以株距15厘米、行距50厘米为宜,栽植深度与田地表面持平。

3、加高田埂,做好鱼沟(鱼坑)养鱼田块应选择排灌方便,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茭白田,茭白田的田埂要加高加固,田埂加高至40一50厘米,田埂顶宽要求达到35―40厘米,并要夯实,有利于茭自养鱼后提高水位,也可以防止漏水,倒埂,跑鱼等现象。

田中要开好鱼沟和鱼坑,鱼沟可根据田块的大小,选择“口”、“井”或“I”字型。

鱼坑一般开整田的两端,小块田可设在中间,鱼坑成长方形,深0.8―1.0米,茭白施用化肥、农药或搁田时,即可作为田鱼暂养或躲避的场所,当水温增高或骤降时,也可作为田鱼避暑场所。

3.1施足基肥,适时移栽,投放适量鱼苗茭白田养鱼要求重施基肥,约占总施肥量的80%,每亩施腐的农家肥2500―3000公斤,尿素15一18公斤,过磷酸钙20―25公斤。

茭白田养殖中华鳖初试

茭白田养殖中华鳖初试

茭白田养殖中华鳖初试一、研究材料和过程1.试验地点试验设在福寿螺重灾区河姆渡镇小泾浦村钱爱忠等三户承包产田中,茭白面积52026平方米,配备两只约500平方米的自然池塘,用于中华鳖的回迁与暂养。

试验田集中连片,灌排水畅通,试验田周围用彩钢瓦围住,进出水沟用铁丝网拦截。

2.品种选择(1)中华鳖:选择身体匀称、活动能力强、健康无病害的中华鳖为放养鳖种。

该鳖种在温棚中经历稚鳖培育,生存能力强,抗病性好。

(2)茭白:选择本市主栽品种即河姆渡双季茭、浙大茭白及八月茭,其中河姆渡双季茭面积5003平方米、浙大茭白种植面积40353平方米、八月茭种植面积6670平方米,河姆渡双季茭、浙大茭白为双季茭,八月茭为单季茭。

3.放养前准备试验田河姆渡双季茭于3月25日种植,每亩插1260墩:八月茭3月27~28日种植,每亩插1330墩:浙大茭白6月底种植,采用宽窄行种植方法,每亩插1670墩。

已种植茭白田块5月底前开好"田"字型深沟,沟宽80厘米、深50厘米,种植浙大茭白田块也同时开好深沟,先放养中华鳖后插种茭白。

这样,农事操作时有利于中华鳖返回沟中躲避,以及在7~8月高温季节降低水温,使沟底水温不超过32℃,不影响中华鳖正常生长。

开沟时稍加宽加固四周田塍便于中华鳖栖息。

放养前,田四周围上防逃设施,材料采用1米高的彩钢瓦,30厘米埋入土中、70厘米留在上面,最上部用竹片、铁丝加固。

二、养殖管理1.中华鳖放养及管理连续3天水温达到20℃以上时方可放养中华鳖,以保证幼鳖成活率。

5月20~22日测试水温与气温,此时平均气温达到了28℃,水温达到22℃。

5月29日下午4时放养,在52026平方米试验田放养中华鳖2160只,每亩放养27.7只,规格为288克,雌雄比为1∶1。

放养前中华鳖用0.0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10~15分钟,至中华鳖表皮发黄后即刻均匀放养到茭白田中。

由于放养密度较高,6月20日左右,原茭白田中的福寿螺、薄壳螺、小鱼等水生动物已基本被中华鳖吃尽,需另外投放饲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环境 ,同时甲鱼养殖也给茭白田起到了除草 、 驱害 、松土施肥的作用。在同一生态环境中利用
水生 动植 物 各 自的生 物学 特性 ,科 学应 用 人 工技
术以达到互相促进和双丰收的 目的。 茭白田套养 甲鱼技术 ,不仅节省了水资源 、
节约 了养殖 成 本 、而 且提 高 了 土地 利用 率 。同时 ,
境 中 。茭 白 田套养 甲鱼 ,给 甲鱼 提供 了理 想 的生
1 I 换 水 与倒 池 .2 3 可 换水 加倒 池 1 。 次
日倒
池1 ,如高温饵料多时, 次
1 . 充气 及 光线 连 续 .3 3
充气 、暗光50 u 以下。 0 x L
13 升 温 .I 4 进 贝后 日升 温1 1 ~ .o 5 C,1  ̄ 0℃时 82 恒 温5 1 ,再 日升 1 ~ 0d ℃
的沙子 ,再把 甲鱼埋在沙里即可 。一般这样可暂 养2 左 右 ,销 售 时 可根 据 客 户 的需要 随 时挖 出 , 0d
十分 方便 。 4 总 结 .
次, 种类是以单胞藻为主 , 辅 以螺 旋藻粉及 鸡蛋黄, 1 2 p 母粉及 少量面 ~ m酵 p
粉 ,投饵 时 ,水微浑 ,隐 约可见 池底 即可 ,水清 即
到 2  ̄2 2 5o 恒 温 待 产 。 C时
2 受精孵 化
2 1 采 卵时机 .
利用茭田养殖的鳖个头大 、体色好 ,从而提高了 产 品质量 ,增加了收入 ,浙江杭州余杭和宁波余 姚用茭白田套养 甲鱼 ,每亩收入 比单种茭 白增收
1 0 元左 右 。 0 0
培 育促熟 2 ̄ 0d 0 3
后 ,种贝性腺肥满 ,镜检 时精子活跃 ,卵子在水中 变 圆 ,且在 载玻 片 上呈
3 舭毒木j I ra o B i gF e c O 320 4 ‘ o nl f ei i r N ., 6 u j n hi 0
表。
注 :活饵是指鲜 活的鱼和一些动物内脏等 ,喂前应切成小块 。
2 3 放养 时间
茭田放养鳖种 ,可在 春季4 5 — 月放养,放养时最好选择连续睛好 的天气 ,放养前要求鳖体用2 %的盐
甜聿 水盖J - tf eimn 椭 o3册 3  ̄ a i ' 曲竹 * ao 8 J m n .. 3
1 2 亲 贝的处 理 .
养有防逃设施、进排水 口的完好情况 ,茭田的水位变 化情况 ,甲鱼吃食情况和活动情况等 ,如发现 问
题应 及 时处 理 。
购入 的亲贝要 剔除杂 物 、清刷干净后用 配好 的
3 2 捕 捞 .
到下半年1月份就可捕捞 甲鱼 ,捕捞前可先 0
2 鳖种放养
2 1 放养规 格 .
因一般 茭田养鳘采用春放秋捕的模式 ,所 以放养 的规格要求每 只在3 0 以上 ,这样到秋天可长到 5 g 7 0 以上 并作为精品上市销售 。 5 g 2 2 放养 密度 . 茭 白田养鳖 的放养密度 ,要看茭田中 自然饵料的多寡和放养后是 否投 喂而定 ,具体放养密度如下
1 茭 田 改 造
根据 茭自田的生态特点和具体情况 ,改造茭 白田主要有三 项工作 :一是 ,设好防逃 ;二是 ,挖好 鳖沟 ;三是 ,搭好饲料台 防逃设施可用水泥瓦 、薄铝板或竹箔 ,设旄要求高出田埂3 c 0 m,田底下2 c 。 0r n 防逃拦应设 在埂 内 ,以防敌 害掏 洞。茭 田设鳖沟较简单 ,一般横排每1株茭 白丛挖一深3 m,宽5 Ⅲ 5 0c 0c 的鳖淘即可 有条件的地方需投 饵,还应在 鳖沟两 头各设一个用水泥瓦或木板做的饲料台 。
养可选 较 安 静 、无 异 味和 阴 暗 的仓库 里 ,暂 养前 先 把仓 库 的地面 打扫干 净 ,然后 铺 上3 0c m略潮 湿
34 g ~ 的密度暂养。装完 k 笼后 ,用1 2 p ~ m抗菌素 p
消毒 水体 ,连 用3d 。
1 3 日常 管理 . 1 . 投饵 .1 3 日投 饵8 2 ~1
维普资讯
荠强技7 l t
Cutrn fu iy c n 1 厶 o6 。
水浸泡消毒1 io放时直接把消过毒的鳖种倒 0 mn
进 鳖沟 即可 。
1亲 贝的购入及促熟
1 1 亲 贝的购 入 .
大连地区3 月下旬一 4
3 日常管理 与捕捞
维普资讯
赵 春 光
( 浙江杭州龟鳖研究所 , 浙江 ,杭州 3 10 ) 128
节 省土 地资源 和养殖成本 ,利用现有各种有效水面发展养殖 业,已成为今后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产 业的新路之 一。现介绍利用茭 白田套养 甲鱼 技术,以供条件适合的地区参考
投。
茭白田属中低水位面积较大的水生植物种植 水域 ,具有水质清澈 ,水生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丰 富的特点 ( 如有鱼 、螺、蚯蚓和各种水草) ,是 杂食性爬行类经济动物养殖、捕捞的理想场所 。 甲鱼是高档 的杂食性动物 ,喜欢生长在环境安静、 水质优 良、水生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丰富的水生环
把茭 田的水位 降低 到鳖沟 12 / 的深 度 ,此 时 因茭 田
高锰酸钾药浴5m n _ ,然 i 后装笼每层笼放1 g 种贝, k
按照每立方米培 育水体放
已干 ,甲鱼便会集 中到鳖沟 中,人在沟里摸抓就 可。1 次很难捕净 , 以防逃设施千万不可先拆除。 所 捕 起 的 甲鱼如 1 次销 售不 完 ,可 运到 家里暂 养 ,暂
3 1 日常 管理 .
月中旬购入壳高8 1 ~ 2c m
的二 龄 贝 。购 入 数 量 按
每天投喂1 ,一般在每天上午1点 。投饵 次 0 时应把饲料投在饲料台上 ,投饵量为鳖体重的2 %。
20 50 / 5 ̄ 0 m 计算。运输 g 过程 中要用保温 箱压 实、 封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