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秋季班)第7课 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语文秋季班第7课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
一、课堂小结。

很多词语的词义中蕴含着人们的思想感情,我们把这种感情称为词语的感情色彩。

不同感情色彩的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往往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

我们抓住这些词语,认真品读,就能体会出它们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

体会同语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可采用以下这些方法。

1.品读褒义词
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带有肯定、赞许等感情色彩的词语,它们就是褒义词。

我们根据词语意思及语境,认真品读它们,就能感受到它们所表达的情感。

如:
父亲是汽车修理厂的技工,技术精湛,工作卖力,深得老板的器重。

这个句子中“器重”的意思是指老板对父亲很看重,很重视。

联系语境我们知道它是褒义词,体现了老板对父亲的欣赏、认可。

2.品读贬义词
阅读文章时,我们会遇到一些带有反对、贬斥感情色彩的词,它们就是贬义词。

我们结合语境,就能通过它们感受作者的态度。

如: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是林务官异想天开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

这个句子中的“异想天开”意思是指林务官想法离奇,不切实际。

联系语境,我们知道它是贬义词,体现了作者对林务官的不满情绪。

3.品读中性词
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词既没有褒义,又没有贬义,它们
感情色彩为零,这类词语就是中性词。

它们往往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

如: 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观赏桂林的山水。

这个句子中的“荡漾”意思是一起一伏地动。

结合语境,我们知道它是一个中性词,是作者对行驶在滴江上的感受的一种描述。

4.品读褒贬词
我们阅读文章时,会遇到一些词语,它在有的句子中带有肯定的感情色彩,而在另一些句子中带有贬斥的感情色彩,这样的词就是褒贬词。

我们在遇到这类词语时,要反复比较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以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如:鹅的高傲,
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这个句子中的“高傲”原指极其骄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是贬义。

结合语境,我们知道作者在这儿是写鹅与众不同的特点的,是褒义,以表达自己对鹅的喜爱之情。

二、例题指引。

中箭的鹿
一只鹿在猎人的追击下亡命逃窜,跑得浑身是汗,吓得两腿发软。

正在走投无路之际,鹿忽然听到一个十分陌生的声音:“漂亮的鹿,赶快到我这里来藏在我的叶子下!
鹿循声望去,原来是一棵葡萄树在向他招手喊话。

鹿像见到了救命恩人一般,三步并作两步,跨到葡萄树下,用密密的葡萄叶把自己遮得严严实实。

鹿刚刚藏好,猎人就提着弓箭追到这里。

猎人站在葡萄树下四处搜寻,鹿吓得大气都不敢出。

“明明看见鹿朝这个方向跑来了,怎么一点儿踪影都没有了呢?”猎人绕着葡萄树转了好半天也没看到鹿,就失望地走了。

鹿听到猎人的脚步声远了,就从葡萄叶下钻了出来,他东瞧瞧,西望望没看到猎人的身影,这才昂起头,扬扬得意地说:“人人都说‘再狡猾的孤狸也斗不过好猎手’,可是这些猎人在我聪明的小鹿面前,个个都成了天底下最的笨蛋!我就勇敢地藏在他的眼皮底下,他却根本发现不了!”
此时,鹿早已把自己奔逃时的狼狈相,以及葡萄树的搭救之恩忘在脑了。

就在鹿大摇大摆准备离去的时候,他的耳朵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

他正待发作,回头一看,见是一片绿油油、鲜嫩嫩的葡萄叶。

他已经跑得饿了,便回过身来到葡萄树前,无情地撕扯着葡萄叶,大吃大嚼起来,仿佛只有自己才有资格享用这种美食。

葡萄树被撕扯得疼痛难忍,气愤地谴责鹿说:“喂,可怜的鹿,你忘记刚才是谁救了你的命吗?你怎能如此对待我?”鹿听了这话,心里有些惭愧,但他不愿自己被人搭救、甘居人下的事传扬出去,更经受不住食欲的诱惑,于是恬不知耻地说道:“哦,是吗?你既然在猎人的弓箭下救了我,也不至于让我饿死在你面前吧?救人要救到底,就让你为我藏身的叶子再挽救我一次好啦。


说罢,鹿放肆地撕咬起葡萄叶来,最后“呼啦”一下,葡萄树被扯倒了。

这声音把猎人引了回来,猎人引弓搭箭,一箭射中了鹿。

1.找出下列词语中感情色彩与众不同的一个。

( )
A.狡猾
B.亡命逃窜
C.恬不知耻
D.漂亮
2.阅读下列句子,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到句后括号内。

A.陈述句
B.疑问句
C.感叹句
(1)鹿吓得大气都不敢出。

( )
(2)个个都成了天底下最大的笨蛋!( )
(3)你怎能如此对待我?( )
3.“这声音把猎人引了回来”中的“这声音”指的是( )。

A.鹿说话的声音
B.鹿吃树叶的声音
C.葡萄树倒地的声音
D.葡萄树说话的声音
4.照样子,写词语。

(至少写三个)
绿油油(ABB式): 大摇大摆(ABAC式): 5.如果你是故事中的猎人,听到了关于鹿和葡萄树的故事,你打算对鹿说些什么
呢?
6.你从这则小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呢?写一写吧。

参考答案:
1.D
2.(1)A (2)C (3)B
3.C
4.示例:黑黝黝红彤彤懒洋洋碍手碍脚毕恭毕敬暴饮暴食
5.示例:葡萄树救了你,你却这样对待他!这一次我一定不会放过你!我要为葡萄
树讨个公道!
6.示例:当别人给予你恩惠时,要懂得回报;如果恩将仇报,其后果便是自己也没
有好下场。

三、课堂小练。

(一)母爱
“智商仅次于人的动物是狼。


一位老猎人,在大兴安岭蜂蜜般黏稠的篝火旁,对我说。

猎人是个渐趋消亡的职业,他不再打猎,成了护林员。

“那是我年轻的时候啦……”老猎人舒展胸膛,好像恢复了当年的神勇。

狼带着小狼过河,怎么办呢?要是只有一只小狼,它会把它叼在嘴里。

若有好几只,它不放心一只只带过去,怕它在河里游的时候,留在岸边的子女会出什么事。

于是狼就咬死一只动物,把那动物的胃吹足了气,再用牙齿牢牢咬住蒂处,让它胀鼓鼓的好似一只皮筏。

它把所有的小狼背负在身上,借着那救生圈的浮力,全家过河。

有一次,我追捕一只带有两只小崽的母狼。

它跑得不快,因为小狼脚力不健。

我和狼的距离渐渐缩短,狼妈妈转头向一座巨大的沙丘爬去。

我很吃惊。

通常狼在危急时,会在草木茂盛处兜圈子,借复杂地形,伺机脱逃。

如果爬向沙坡,狼虽然爬得快,好像比人占便宜,但人一旦爬上坡顶,就一览无余,狼就再也跑不了了。

这是一只奇怪的狼,也许它昏头了。

我这样想着,一步一滑地爬上了高高的沙丘。

果然看得很清楚,狼在飞快地逃向远方。

我下坡去追,突然发现小狼不见了。

当时顾不得多想,拼命追下去。

那是我平生见过的跑得最快的一只狼,不知它从哪儿来的那么大的力气,(1)像贴着地皮的一支黑箭。

我追到太阳下山,才将它击毙,累得我几乎吐了血。

我把狼皮剥下来,挑在枪尖往回走。

一边走一边想,真是一只不可思议的狼,它为什么如此犯忌呢?那两只小狼到哪里去了呢?已经快走回家了,我决定再回到那座沙丘看看。

快半夜才到,天气冷极了,惨白的月光下,(2)沙丘好似一座银子筑成的坟,毫无动静。

我想真是多此一举,那不过是一只傻狼罢了。

正打算走,突然看到一个隐蔽的凹陷处,像白色的烛光一样,悠悠地升起两道青烟。

我跑过去,看到一大堆干骆驼粪,白气正从其中冒出来。

我轻轻扒开,看到了白天失踪的两只小狼,正在温暖的驼粪下均匀地喘着气,做着离开妈妈后的第一个好梦。

那只母狼,为了保护它的幼崽,先是用爬坡延迟了我的速度,赢得了掩藏儿女
的时间。

又从容地用自己的尾巴抹平痕迹,并用全力向相反的方向奔跑,以一死换回孩子的生存。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它跑得不快,因为小狼脚力不健.。

()
(2)通常狼在危急时,会在草木茂盛处兜.圈子。

()(2)(3)我把狼皮剥下来,挑.在枪尖往回走。

()
2.猎人说“那不过是一只傻狼罢了”,这里的“傻”指的是什么?
3.狼是如何保护它的幼崽的?
4.文中(1)、(2)两个画横线的句子为比喻句,请从修辞角度分别说出其表达
(二)给老师的一封信
亲爱的顾老师:
在这金风送爽的季节,我们迎来了美好的节日一教师节。

大家都说好老师的恩情可以让他的学生一辈子感激不尽。

是啊,我是您亲手栽种的桃李中的一棵,我的萌芽、生长,无不沐浴着您的阳光雨露。

7岁那年,开学的第一天,妈妈牵着我的手把我送进学校。

第一个迎接我的是您——顾老师。

“顾老师”,这是多么美好的称呼啊!您微笑着,把我领进教室。

您是那么亲切,使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您。

从此,我最喜爱上您的语文课:您总有办法让我们认清拼音字母那一张张陌生的脸,神奇地把它们变成个个熟悉的音节;也总有办法叫那些方块汉字排成队,让我们念动听的儿歌,读有趣的故事。

随着知识的增长,我和班上一些同学一样,强烈地爱上了写日记。

在万物
复苏的季节,您带我们到野外去找春天。

我们听着小鸟的欢叫,闻着小草的芳香,感受着阳光的温暖,当然也带回了写日记的灵感。

老师,您真像童话中的仙子。

您这儿一指,那儿一点,我那平平淡淡的日记就充满了生机。

日记中长出了小草,开出了小花,小鱼儿在里面欢快地游。

日记中有我为小鸟出世发出的笑声,也有我因小兔的死流下的眼泪……
老师,这一切也许您已经忘了,因为您为学生做得太多太多,而我却永远忘不了。

在几十年漫长的岁月里,谁也说不清您为学生付出了多少心血,谁也说不清您为国家培养了多少人才,只有您头上的银丝和眼角的皱纹是您辛勤耕耘的见证。

此刻,我仿佛看见其中一根头发是为我而白的,一丝皱纹是为我所生的。

花儿以它馥郁的芳香作为对哺育它的大自然的回报,我就以我学习上的进步向您表示感谢吧!
祝您青春常在!
您的学生:露露 1.文中“美好的节日”指的是月日节。

“我是您亲手栽种的桃李中的一棵”中“桃李”是指,栽种的桃李的人是指。

2.“我的萌芽、生长,无不沐浴着您的阳光雨露”中的“阳光雨露”是指什么?
3.“我的萌芽、生长,无不沐浴着您的阳光雨露”中的“无不”能换成“都”吗?并说说用哪个效果好,为什么?
4.从文中哪些句子能看出“我最喜爱上您的语文课”?用“”画出来。

5.“您真像童话中的仙子。

”作者为什么把顾老师比作仙子,她有什么本领?请选择文中的句子作答。

6.作者为什么要在教师节前给老师写这封信?
(三)蒲公英的启示
童年时,我就喜欢野外的蒲公英。

早春,蒲公英就扬起那黃色的小花,不顾一切地伸展着,即使碰到一两场冷雨
或雪,也不退缩,只要再受到阳光的抚摸,它马上就开得更欢了。

在郊野稀疏的草地或路旁,它那圆圆的灿烂的微笑实在是早春最自然的奉献了。

蒲公英要求很低,几乎在什么土壤里都能生存。

它也不怕践踏,它的花是一体的,花瓣不会脱落,不怕摧残。

它的微笑是永恒的,是相信在冬天后春天必然到来的微笑。

而蒲公英那绒球般的种子,更是匆忙地来到人间。

微风一过,它们就像小伞一样飘飘荡荡地在空中飞翔,然后落入随便什么土壤,开始新的繁衍。

而这一团团绒球伞,更是春天里孩子们的玩物。

放在嘴边,鼓起腮帮轻轻吹,所有白色的花籽儿便飞向半空,比吹肥皂泡更能引起孩子们的兴味与幻慇。

这次在四月来到美国,我更为草坪上这种黄色的小花而深感欣喜。

我想,在泰天的草地上,如果只有无尽的绿,缺少这一朵朵黄色蒲公英的点缀,该多么煞风景。

所以我常常站立路边与宅旁,看着它微笑着迎接我这个远方的客人。

可惜我是太浪漫了,太从诗的角度去感悟人生了。

原来宅园的主人并不喜欢这黄色的小花,他们在打理草坪时往往要把蒲公英拔除,因为这些蒲公英太顽强了,生长得太疯狂了。

如果任其蔓延,蒲公英会吞没这一片片整齐的草坪。

而且,它们生长得很不规则,长大了就很野,会占去很大的领地。

天啊,这春天的微笑竟然是要被消灭的丑恶的对象!
可是,有什么办法呢?谁能让官只安静地生长,只构成草坪上的一种点级、而不狂,而不泛滥,而不欺侮姐妹般的青草……
我想,这该就是那种“度”吧!世间万物,都有个“度”,都需要天然的平衡”
超越了“度”,美也成了丑;超越了“度”,喜爱也可能变成厌恶。

自由也只有在“度”中才能显示出美、潇洒与受人尊重。

而我们的举止、言谈、习惯、交往,甚至友谊、爱情、家庭,是不是也都有一个“度”?是不是也需要一个“度”?我们又该怎么学会去掌握这个“度”呢?
亲爱的朋友,让我们在生活中去体验、去感悟、去实践吧!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浓密——()死亡——()结束——()
2.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3.说说蒲公英为什么会变成“被消灭的丑恶的对象?
4.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竟然”一词在表达上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
(一)母爱
1.(1)强健 (2)绕 (3)用细长的东西的一头把另一件物品举起来
2.母狼转头向沙丘爬去。

3.先是爬坡延迟了猎人的速度,迅速掩藏幼崽,又用尾巴抹平痕迹,再用全力向相反方向跑去。

4.(1)形象地刻画了母狼的奔跑速度之快。

(2)烘托母狼死得悲壮。

(二)给老师的一封信
1.9 10 教师学生顾老师
2.指顾老师关心学生并向他们传授知识。

3.能。

用“无不”效果好,因为用“无不”更能体现顾老师的关爱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4.您总有办法让我们认清拼音字母那一张张陌生的脸,神奇地把它们变成一个个熟悉的音节;也总有办法叫那些方块汉字排成队,让我们念动听的儿歌,读有趣的故事。

5.顾老师“这儿一指,那儿一点,我那平平淡淡的日记就充满了生机”。

6.回忆在小学读书时顾老师的几件事,抒发对顾老师的感激、敬爱之情。

(三)蒲公英的启示
1.稀疏生存开始
2.微风一过,它们就像小伞一样飘飘荡荡地在空中飞翔,然后落入随便什么土壤,开始新的繁衍。

3.因为蒲公英太顽强了,生长得太疯狂了。

如果任其蔓延,蒲公英会吞没这一片片整齐的草坪。

4.“竟然”有“没想到”之意,写出了蒲公英现象令作者震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