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劝告反思(优选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劝告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劝告反思第1篇】
教学反思:
本节口语交际课上,我先创设情境给予学生自主表达的机会,为后续讨论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然后创设校园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场景中练习“劝告”,巩固所学的要点。
表演后及时进行评价----进步的方面进行发扬,不够优秀的方面鼓励进行改进这方面还有欠缺;从学生的语言表述中发现很多孩子的表达不能抓住要点,说话缺乏条理。
课堂上老师讲解的偏多,应该多引导学生去思考,去表达。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劝告反思第2篇】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劝告”,包含有情境引入、贴士提醒及任务延伸等内容,意在将口语交际活动与学生生活相联系。
对于此课,我进行了以下尝试:
1.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口语交际要让大部分的同学有机会开口说,并有话可说。
上课伊始,我将学生日常校园活动中的不文明情境一一呈现,请学生自由发言,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都能畅所欲言。
指导学习“劝告”的社交技巧时,我让学生互相评点劝告要点的运用是否恰当,既锻炼了学生的评
价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
2.用“课本教”而不是“教课本”。
书本设计的话题情境比较贴近学生生活,但内容有限。
从对方角度出发进行劝告并不是多管闲事,而是古来已有的优秀品质,是责任感的外在表现。
所以,我在“模拟情境,体悟感知”这一板块的教学中,出示了有劝告意味的古诗文。
课程设计中,我将劝告者分为亲人、同学、陌生人,涵盖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一张社交网。
在本课结束时,借助对“劝告不成功,怎么办”的思考,引发学生对于自我人身安全的思考,同时提高其抗挫能力,而健康的社交心理,正是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品质。
教学中,很多地方可以通过朗读想象画面,来体会文章的内涵。
因此,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如自读、分组读、男女生读、对话读等。
不仅要让学生读出感受,读出情感体验,读出八儿的心理变化过程,还要读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劝告反思第3篇】
(一)话题生活化,创设立体和谐的交际空间
口语交际不同于写作,它需要交际者的心理适应。
这就要求口语教学要走进学生的生活,唤起学生的情感记忆,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而产生表达的欲望。
因此,交际的话题来源于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
只有学生对话题本身感兴趣才愿意说,才有话可说,才有可能说好。
(二)形式多样化,调动全员互动的交流参与
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交流参与,必须通过形式多样的交际场景来展开。
1、师生互动。
教师既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更是口语交际的参与者。
在口语交际课中教师应该蹲下去与孩子平等对话,赏识孩子的闪光点,正面评价鼓励。
这样有利于和谐气氛的营造,并有助于引导学生学会表达,积极参与进来。
2、生生互动。
这是一种更为广泛的互动方式,便于全体学生共同参与。
具体说来有:小组轮流介绍,共同编演讨论课本剧等组内交流;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可推选出大家最喜欢的人代表小组进一步进行组间交流;还有在说说自己家最需要什么新型玻璃则是更为自由的全班交流。
这样的生与生之间的互动,调动了学生全员参与交流的积极性,形成了会说、想说、爱说的可喜状态。
尤其是组间的竞争,有利于群体间的互动合作,培养了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
为了集体的荣誉,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将对自己以及他人提出更高的要求,并积极参与活动,都希望大家依靠大家的智慧和努力赢得比赛胜利。
3、师生与环境的互动。
充分利用环境,把课内延伸到课外,使口语交际的环境不断扩展、延伸。
如:“回家后和家长交际,再探讨”的问题设计,建议学生将课堂上讨论的话题讲给家长听,并听取他们的意见,然后回到课堂上交流。
这就拓展了课堂,可谓自然、顺畅、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