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历史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美称的著名水利工程是()A.灵渠 B.都江堰C.隋大运河 D.元朝运河
【答案】B
【解析】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2.秦灭六国以后,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本题以四副的图片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灭六国以后,秦始皇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半两钱,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D选项是圆形方孔半两钱。

3.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是在()
A.唐太宗统治时期B.武则天统治时期
C.唐玄宗统治前期D.唐玄宗统治后期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开元盛世”出现在唐玄宗统治前期。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4.假如你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1405~1433”“七次远航”“刘家港”这三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事件是()
A.哥伦布发现美洲B.达•伽马到达印度
C.麦哲伦环球航行D.郑和下西洋
【答案】D
【解析】1405年至1433年,郑和下西洋从刘家港出发,经历亚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关系。

由题干信息可知,最有可能出现的事件是郑和下西洋。

5.如果把“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收复新疆”“甲午风云”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主题的是()
A.侵略与反抗
B.近代化的探索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解放战争的胜利
【答案】A
【解析】由“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收复新疆”、“甲午风云”等结合所学可知,列强发动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对我国进行侵略,左宗棠收复新疆,反映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意志。

故本单元主题是“侵略与反抗”。

6.了解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

以下因果关系表述错误的是()
A.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B.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答案】B
【解析】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建立了中华民国。

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此,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说法错误。

7.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①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②国民党左派叛变革命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③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④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所以①③④是正确的描述。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失败,②错误。

8.下列战役不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期间的是()
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D.渡江战役
【答案】D
【解析】选项D渡江战役是百万雄师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千里战线上强渡长江,迅速突破国民党军的江防,并于23日解放了国民党22年来的反革命统治中心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是国共大决战,不是抗日战争期间。

9.“倭寇投降……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

”电文中“陪都”是指()A.南京 B.北平 C.上海 D.重庆
【答案】D
【解析】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蒋介石接连三次打电报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1945年8月,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

经过40多天的艰苦谈判,10月10日,国民党被迫同中国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著名的《双十协定》。

题干电文中“陪都”是指重庆。

10.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中的代表有()
①黄继光②邱少云③王进喜④焦裕禄
A.①② 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称之为“最可爱的人”,①黄继光以身躯堵枪眼,②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均符合题意。

11.学会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与“印度民族英雄”这一关键词相吻合的是()A.华盛顿B.章西女王C.玻利瓦尔D.拿破仑
【答案】B
【解析】1857—1859年印度爆发了一场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民族大起义,起义的领导者是印度封建王公。

章西女王是起义队伍中的女英雄,她在1858年3月率领起义军与英军作战,最后壮烈牺牲。

印度民族大
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沉重地抗击了英国殖民者,表现了印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反抗殖民侵略的决心和勇气。

与“印度民族英雄”这一关键词相吻合的是章西女王。

12.19 世纪 90 年代,汤姆一家外出旅行,你认为当时他们不可能选乘的交通工具是()
A.火车 B.轮船 C.汽车 D.飞机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美国莱特兄弟制成飞机的时间。

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制成的飞机试飞成功。

所以,汤姆一家不能在19世纪90年代乘坐飞机。

13.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的重要方法。

下列表述属于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的是()A.1914 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B.1917 年,美国对德宣战
C.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D.1918 年 11 月,德国投降
【答案】C
【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争霸斗争愈演愈烈。

它们根据各自的利益结盟,最终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对峙的军事集团。

随着这两大集团的形成,国际局势更加动荡不安。

这两大军事政治集团为了争夺世界霸权进行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它们参战的目的都是为了争夺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即瓜分世界。

因此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C选项属于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符合题意。

14.近年来,中美摩擦一直不断,美国狼子野心与上世纪初的行为如出一辙。

上世纪 20 年代,美国为争夺亚太地区的霸权,倡议召开了()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C.慕尼黑会议D.雅尔塔会议
【答案】B
【解析】巴黎和会主要是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西方的关系。

而它们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尤其是美日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

在美国的倡议下,1921—1922年,英、法、美、日、意、荷、葡和中国在华盛顿召开举行会议。

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表面上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实际上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15.1929 年~1933 年的经济危机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部门的危机。

这最能反映危机()
A.涉及范围特别广B.持续时间比较长
C.破坏性特别大 D.来势比较猛烈
【答案】A
【解析】1929年从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说明这场经济危机波及的地区特别广。

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部门的危机,说明这场经济危机波及的行业特别广,因此题干反映的是1929年经济危机波及范围特广的特点。

16.在 1932 年的美国总统选举活动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许诺,利用计划经济的方法克服经济危机。

材料中的“计划经济的方法”是指()
A.实行了自由放任B.加强了经济干预
C.强化了科技创新D.大力发展了高新产业
【答案】B
【解析】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为挽救经济危机,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了新政。

新政的主要特点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罗斯福新政改变了过去资本主义发展自由放任的政策,由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和指导,使得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

17.20 世纪 30 年代,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A.意大利法西斯上台
B.1933 年希特勒上台
C.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D.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
【答案】D
【解析】日本军部是法西斯势力的支持者和集中地,1936年,军部法西斯专制建立,开始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选项D符合题意。

18.“二战”爆发前,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纵容了法西斯侵略,加速了战争的爆发。

标志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是()
A.德国进攻苏联 B.法国败降
C.慕尼黑阴谋D.英国遭到空袭
【答案】C
【解析】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首脑在德国慕尼黑签订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内把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

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慕尼黑阴谋”。

“慕尼黑阴谋”把绥靖政策推向了顶峰,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的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9.下列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生的重大事件,表述有误的是()
A.德国进攻波兰,二战全面爆发
B.日本偷袭珍珠港,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C.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D.德国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
【答案】D
【解析】1945年4月,苏联军队对柏林发动了总攻。

希特勒见大势已去,自杀身亡。

5月2日,柏林守军投降。

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结束。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在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反法西斯联盟取得胜利告终。

20.“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如中国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

”这则材料最有可能出自()
A.《凡尔赛和约》
B.《九国公约》
C.《开罗宣言》
D.《联合国家宣言》
【答案】C
【解析】1943年12月《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

可见《开罗宣言》维护了我国的领土主权,中国能够取得这一重大成果的前提条件是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了巨大贡献,赢得了国际上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二、材料解析题
21.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国家独立、人民幸福、民族振兴,进行了不懈奋斗。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战绩表(表一)
战斗次数12.5 万余次
消灭日军人数52.7 万多人
消灭伪军人数118.7 万多人
开国大典
(1)根据表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胜利中的作用?如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材料二 1957 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同 1952 年对比情况表(表二)
项目原煤(万吨)钢(万吨)布(亿米)粮(万吨)年份和增长率
1952年6649 135 38.3 16392
1957年13000 535 50.5 19505
增长率(%)96 296 32 19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档案室里一份档案表(表三)
时间粮食产量人均粮食人均收入
1976年35000斤230斤32元
1979年132300斤800斤200元
(2)表二中 1957 年工农业产品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表三中小岗村发生变化主要得益于哪项措施的推行?这一措施贯彻了哪次会议的精神?
材料三:1978 年,邓小平第一次成为《时代》周刊的年度风云人物,该刊认为邓小平“给他饱受极端主义之苦的中国带来了稳定与安宁”。

(3)材料三中的“极端主义”指的是哪一事件?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发生了什么类似的严重失误?
(4)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答案】(1)中流砥柱作用;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3)文化大革命;“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4)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解析】(1)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坚定意志和模范行动,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北京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

毛泽东亲自按动电钮,升起了新中国第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

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的斗争。

(2)结合所学可知,为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状况,从1953年开始我国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并重点发展重工业,到1957年底,主要的工业指标都大幅度超额完成。

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率先实行包产到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这次责任制改革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热情,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经济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起来。

这一措施贯彻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

(3)本题考查了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发生的严重失误。

依据时间推算,1978年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是“文化大革命”给中国带来巨大灾难的原因基础上。

所以极端主义指的是文化大革命,20世纪50年代后期我国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发生的严重失误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4)主观性问题,符合题意即可。

22.革命或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两种重要方式。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路易(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援助美国并非他热爱民主起义,而是由于他畏惧且憎恨英国。

他帮助美国,支持自由事业,可这却成为压倒法国的最后一块巨石,法国已彻底倒闭了。

——海斯、穆恩、韦兰《全球通史》材料二 2009 年 2 月 12 日,奥巴马参加林肯诞辰 200 周年纪念活动,并表示他特别感激林肯,因为有了林肯,他才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第一任黑人总统。

——中国网援引英国广播公司报道材料三俄国 1861 年改革后,一位官员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列宁则指出:“臭名远扬的‘解放’是对农民的无耻掠夺。


材料四……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

……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

……明治政府的首要目
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摘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何说美国的独立战争是一次“民主起义”?请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分析 18 世纪后半期英国被法国“畏惧且憎恨”的原因。

(2)材料二中,奥巴马特别感激林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依据俄国 1861 年改革的有关内容,分别指出材料三中两种认识的基本依据。

(4)材料四中“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为了实现“首要目标”,明治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5)美、日两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答案】(1)美国独立战争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政治原因:英国较早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在同法国争夺殖民地过程中打败了法国;经济原因:英国已开始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2)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3)官员依据: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列宁依据: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4)明治维新;废藩置县。

(5)国家独立统一是发展的前提;要坚持改革开放。

【解析】(1)美国独立战争具有双重性质,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因此美国的独立战争是一次“民主起义”。

18 世纪后半期英国被法国“畏惧且憎恨”的政治原因是英国较早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在同法国争夺殖民地过程中打败了法国;经济原因是英国已开始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2)由“因为有了林肯,他才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第一任黑人总统”可以看出,奥巴马特别感激林肯的主要原因是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3)“人民挺起腰杆来了”的依据是农奴在法律是自由人;“臭名远扬的‘解放’是对农民的无耻掠夺”的依据是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必须出钱高价赎买份地。

(4)由“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可知,材料四中“变革”指明治维新。

为了实现“首要目标”,明治政府采取的措施是废藩置县。

(5)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三、探究题
23.思想文化的新旧更替,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表现,也显示了人类社会的风云变幻。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 14 世纪欧洲兴起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名称。

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举出 18 世纪启蒙运动时期法国的一位著名代表。

在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能体现启蒙思想的法律文献有哪些?
(3)1898 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发动了一场争取民主宪政的运动。

这一宪政运动指的什么?该运动在思想方面产生了什么影响?
(4)中国在 20 世纪初掀起了一场什么思想解放运动?这一运动为哪一科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5)以上运动有何共同的历史作用?
【答案】(1)文艺复兴;人文主义。

(2)伏尔泰等;《独立宣言》、《人权宣言》、1787年宪法(任答两个即可)。

(3)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具有思想启蒙的作用。

(4)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

(5)思想解放促进了社会进步。

(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1)14世纪欧洲兴起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兴起于14世纪的意大利,15至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它地方,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

(2)伏尔泰是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他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批评天主教会的黑暗和腐朽。

在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能体现启蒙思想的法律文献有美国独立战争期间颁布的《独立宣言》、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人权宣言》、美国颁布的1787年宪法。

(3)1898年,在清政府外忧内患的情形之下,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并在光绪帝的支持下发动戊戌变法,虽然变法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4)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5)据以上材料中的运动可知,以上运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的共同的历史作用是以思想解放的形式促进了社会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