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开放的课堂,敞开心灵的对话——在阅读教学中发挥情感效应之我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10
课堂内外
语文,无论是一个词还是一句话,都是人的思维与情感的载体。

学习主题一经与其碰撞,就能激起思维或情感的涟漪。

教与学本身就应该是生命与生命对话与交流的过程,是血与肉的共同体,而语文丰富的人文性更决定了语文教学的情感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享受语文的种种情趣、韵味和意境,享受学习语文带来的种种快乐、舒畅和愉悦呢?如何科学发挥学生的情感效应呢?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情,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好的教学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激活整个教学过程。

因此,我经常采用谜语、故事、儿歌、录像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导入新课。

例如,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艾滋病小斗士》一课,我在执教时,采用以恩科西的故事导入,当我以时而低沉、时而铿锵有力的语调将恩科西这位同艾滋病顽强抗争的小斗士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时,六十八双眼睛都饱含
着晶莹的泪花,这就为课文的情感基调做好了铺垫。

尤其是当我以“又一条年轻的生命离我们去了,一个人究竟该如何面对天灾……”作为故事的结束语时,学生的情感更是掀起了极大的波涛,有了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的迫切愿望,从而达到了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的目的。

此时,再趁机让学生自读课文,无不积极投入。

学生透过字里行间,受到“情”的感染和熏陶,
获得了一次独特的人文教育。

二、以读悟情,情理交融,在感同身受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每篇文章的每个字符、每个词语,都犹如一个个跳动的生命,都体现着作者的深思、睿智与激情。

同时,每一句、每一段、敏一篇都无不体现出作者所要表现的丰富的美(语言美、形式美、内容美等)。

阅读,就是要还原于这种情思、这种美,达到“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境界,而多层次、多形式的读则是达到这种境界的最佳途径。

1.读品结合
在读中体会人物的美好情感和心灵。

如,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船长》一课生动地叙述了哈尔威船长面临“诺曼底”号客轮意外遭到“玛丽”号客轮撞击马上就要沉没的危险情境,镇定自若地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脱险,自己坚守在船长的岗位上,最后随着客轮沉入深渊的感人故事,赞扬了他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作者以饱含深情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哈尔威船长的美好形象。

教学这篇课文,我重点放在学生的朗读上,通过引领反复、有感情、朗读,使学生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可贵精神的洗礼。

2.读悟结合,品味文字的情真意远
自悟,即自己用心去领悟。

“悟”的过程就是通过阅读去思考、去感悟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去体验语
言文字的情感。

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点拨,适时引导学生用心去感悟文字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和文化精髓。

例如,《长征》一课,全篇始终洋溢着红军战士在艰难险阻面前毫不畏惧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而学生要想真正体会到这一点,却有一定的难度。

教师在学生提出“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一“暖”一“寒”有什么不同时,紧扣“暖”“寒”二字,借助有关电教媒体,让学生在朗读中反复咀嚼、
品味、领悟,从读中由感而悟,由悟入境,最终完成心灵的对话过程。

这种借助读而达成的悟性理解是富有创造力的。

三、填补空白,强化感受,在放飞想象中享受语文的意境每一篇课文都或多或少存在着课文语言的未定点,教师若能
借此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就能拓展学生心灵的空间,彰显学生个性的亮点,从而让学生享受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相交汇的美好意境,使学生的生命潜能得到充分的开掘。

如,在教学《船长》一课中,我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为发散点。

让学生先后以“‘诺曼底’号客轮被
‘玛丽’号巨轮意外撞击,当时的情景是怎样的?你能给大家描述一下那危险的一幕吗?”“这是一个怎样的船长?”
“假如你就是那位船长,亲自经历了这一切,你永远忘不了的是什么?”如此鼓励学生进行“二度创作”,并以此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珍视学生的独特理解,而学生也从个性化解读中获得了情感的共鸣。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成功的课堂教学,
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情相融,心相随,趣相投的充满生命激情的碰撞与沟通的过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不仅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提出要求,同时,对学生学习
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也提出目标要求。

这就要求教师要开放课堂,注重用“情”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用“情”架起师生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

这样,学生就可以充分调动自己原有的认知经验、生活积累,参与阅读,用全部心灵去感悟、去体验、去品味,使阅读教学课堂成为开放的心灵对话过程。

(作者单位
江苏省新沂市合沟镇郇楼小学)
誗编辑马燕萍
放飞开放的课堂,敞开心灵的对话
———在阅读教学中发挥情感效应之我见
文/
孙安远
78--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