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普罗宁注射液对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性肝损害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硫普罗宁注射液对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性肝损害的影响
目的:探讨使用硫普罗宁注射液对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性肝损害的影响。
方法:将187例诊断明确且排除肝脏转移性癌及原发性肝癌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分为2组。
治疗组97例行化疗的同时和结束后使用GSH1.2g,对照组90例用肌苷注射液0.6g、維生素C4g,1次/日、三磷酸腺苷40mg,连用15天后复查肝功能;结果:GSH 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化疗前后差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GSH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药物性肝脏损害的发生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标签:还原型谷胱甘肽;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性肝损害
化疗最常见的限制性毒性是骨髓抑制所引起的白细胞下降和肝肾功能损害。
硫普罗宁注射液,临床上多1.用于改善各类急慢性肝炎的肝功能。
2.用于脂肪肝、酒精肝、药物性肝损伤的治疗及重金属的解毒。
3.用于降低放化疗的不良反应,并可预防放化疗所致的外周白细胞减少,能较好地改善肝功能,我们将硫普罗宁注射液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药物性肝脏损害的改善作用进行了临床对照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87例均为我科2011年8月—2014年6月住院,诊断明确,且排除肝脏转移性癌及原发性肝癌的恶性肿瘤患者,将其分为2组,硫普罗宁治疗组和对照组。
常用的化疗药物有:顺铂、5-氟尿嘧啶、足叶乙苷、紫三醇、草酸铂等。
两组同时应用化疗,97例化疗的同时应用硫普罗宁注射液,90例化疗时应用肌苷注射液、维生素C、三磷酸腺苷40mg。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97例在化疗的同时和结束后采用硫普罗宁注射液0.2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日,连用15天后复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谷氨酰转肽酶(GCT)]。
对照组:在化疗同时及结束后,用肌苷注射液0.6g、维生素C4g、三磷酸腺苷4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1次/日,连用15天后复查肝功能。
1.3 统计学处理
1.3 1 治疗组和对照组肝功能受到损害发生率进行比较治疗结束时,治疗组13例次发生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为13.4%(13/97);对照组31例次发生肝功能损害为34.4%(31/90),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
治疗组因5例
肝功能损害推迟化疗的继续,对照组有12例次由于肝功能损害推迟化疗的继续。
由于化疗药物大多数有多系统不良反应,本组未观察到与硫普罗宁注射液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
1.3 2 两组肝功能检测结果比较两组治疗前肝功能均在正常范围,治疗结束后治疗组ALT、AST 、TBIL平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接胆红素、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ALT、AST 及GCT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表明硫普罗宁注射液对化疗药物性肝脏损害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硫普罗宁是一种与青霉胺性质相似的含巯基药物,具有保护肝脏组织及细胞的作用。
动物试验显示,硫普罗宁能够通过提供巯基,防止四氯化碳、乙硫氨酸、对乙酰氨基酚等造成的肝脏损害,并对慢性肝损伤的甘油三酯的蓄积有抑制作用。
但本组资料显示,硫普罗宁注射液组ALT、AST和ALP化疗前差值明显低于对照组;TB、GCT差值亦低于对照组,表明硫普罗宁注射液对化疗药物性肝脏损害的预防作用优于肌苷、维生素C、三磷酸腺苷。
硫普罗宁注射液用于预防和治疗化疗药物引起的肝脏损害效果确切,可以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提高患者化疗时生活质量,保证化疗如期进行,不因肝功能受损而减少化疗药物的剂量从而影响化疗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