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第二中学高一物理联考试卷带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闵行第二中学高一物理联考试卷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单选)荡秋千是人们都喜欢的健身娱乐活动。
会打秋千的人,不用别人帮助推,就能越摆越高,而不会打秋千的人则始终也摆不起来。
要使秋千越摆越高,以下做法合理的是:
A.从高处摆下来的时候身体迅速下蹲,而从最低点向上摆起时,身体迅速直立起来
B.从高处摆下来的时候身体要保持直立,而从最低点向上摆起时,身体迅速下蹲
C.不论从高处摆下来还是从最低点向上摆起,身体都要保持下蹲
D.不论从高处摆下来还是从最低点向上摆起,身体都要保持直立
参考答案:
A
2. (单选)关于力的合成和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合力一定比分力大
B.5N的力可以分解为10N和4N两个分力
C.5N和10N的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可能是50N
D.10N的力可以分解为两个10N的分力
参考答案:
D
3. 将重为50N的物体放在某直升电梯的地板上。
该电梯在经过某一楼层地面前后运动过程中,物体受到电梯地板的支持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由此可以判断
A.t=1s时刻电梯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
B.t=6s时刻电梯的加速度为零
C.t=8s时刻电梯处于失重状态
D.t=11s时刻电梯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
参考答案:BD
4. (单选)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小球m在拉力F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
若小球运动到P点时,拉力F发生变化,关于小球运动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拉力突然消失,小球将沿轨迹Pa做离心运动
B.若拉力突然变小,小球将沿轨迹Pa做离心运动
C.若拉力突然变大,小球将沿轨迹Pb做离心运动
D.若拉力突然变小,小球将沿轨迹Pc运动
参考答案:
A
5. 下列关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的周期与地球自转同步,但高度和速度可以选择,高度增大,速度减小
B.它的周期、高度、速度都是一定的
C.我们国家发射的同步通讯卫星定点在北京上空
D.我国发射的同步通讯卫星也定点在赤道上空
参考答案:
D
【考点】同步卫星.
【分析】了解同步卫星的含义,即同步卫星的周期必须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它所受的合力提供向心力,也就是合力要指向轨道平面的中心.
通过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通过已知量确定未知量.
【解答】解:A、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m(R+h),其中R为地球半径,h为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由于同步卫星的周期必须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所以T为一定值,根据上面等式得出: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h也为一定值.由于轨道半径一定,则线速度的大小也一定,故A错误.
B、同步卫星的周期必须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由A选项可知,高度与速度大小均是定值.故B错误.
C、它若在除赤道所在平面外的任意点,假设实现了“同步”,那它的运动轨道所在平面与受到地球的引力就不在一个平面上,这是不可能的,因此同步卫星相对地面静止不动,定点在赤道上空,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下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A,B,C,D 4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B,C两点到A点的距离已标在纸带上.
(1)小车通过计数点A到C的时间为秒
(2)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B”的瞬时速度为vB=________m/s.
参考答案:
7. 两个互相垂直的力F1和F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使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物体通过一段位移时,F1对物体做功8J,F2对物体做功6J,则F1和F2对物体做的总功J.
参考答案:
14
8. 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m1∶m2=1∶2,它们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在水平桌面上运动时,因受摩擦力作用而停止.
(1)若它们的初速度相同,则运动位移之比为;
(2)若它们的初动能相同,则运动位移之比为.
参考答案:
9. 地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重物,用力F向上提它,力F的变化将引起物体加速度的变化.已知物体的加速度a随力F变化的函数图像如图6所示,则()
A.图线斜率大小等于物体的质量大小
B.当F=F0时,作用力F与重力Mg大小相等 C.物体向上运动的加速度与作用力F成正比
D.a′的绝对值等于该地的重力加速度g的大小
参考答案:
BD
10.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
(1)实验过程中,电火花计时器应接在(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上.
(2)某小组在探究“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合力成正比”的实验中,测出多组数据,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已知实验过程中细线与木板始终保持平行,则图线没有过坐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图线上部弯曲的原因可能是
(3)如图丙为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为依次选取的7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出x1=3.20cm,x2=4.52cm,
x5=8.42cm,x6=9.70cm.则木块加速度的大小a=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1)交流(2)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完全);未满足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木块的质量(3)1.3
11. 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有一半径为R的圆,场强方向与圆所在平面平行,大小为E,电荷量为q 带正电微粒以大小相同的速度沿着各个方向从A点进入圆形区域中,只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从圆周上不同点离开圆形区域。
其中从C点离开圆形区域的带电微粒的动能最小,图中O是圆心,AB是圆直径,AC是与AB成a角的弦,则匀强电场的方向,从A到C电场力做功
为。
参考答案:
C→O -2qEcos2a
12. 某人站在距地面10m高处,以10m/s的速度抛出一质量为1kg的物体,已知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为16m/s 则抛出时人对物体做功 J ,飞行过程中物体克服阻力做功 J .(g取10m/s2)
参考答案:
13. 物体从高处被水平抛出后,4s末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45°角,不计空气阻力,那么物体的初速度为m/s,第3s末的速度大小为m/s.(取g=10m/s2)
参考答案:
40,50.
【考点】平抛运动.
【分析】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4s末的竖直分速度,结合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物体的初速度.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3s末的竖直分速度,结合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第3s末的速度.
【解答】解:物体在4s末的竖直分速度v y4=gt4=10×4m/s=40m/s,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
tan45°=,解得物体的初速度为:v0=40m/s.
第3s末的竖直分速度v y3=gt3=10×3m/s=30m/s,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第3s末的速度为:v=m/s=50m/s.
故答案为:40,50.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并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均有4个点未画出。
其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50Hz的交流电。
根据纸带回答下列问题:
(1)计时器打下从A到G这一段小车的平均速度为 __ m/s.
(2)计时器打下B点时的瞬时速度为 m/s.这一段小车的加速度
为 _ m/s2(以上结果全部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1)平均速度为 0.56 m/s. (3分)
(2)瞬时速度为 0.40 m/s. (3分)加速度为_0.80 m/s2(4分)(以上结果全部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5. 如下图所示的游标卡尺,主尺上的最小分度是-_______mm,游标上全部刻度线的总长度为_____mm,它可以准确到________mm,游标尺的每一分度与主尺的最小分度相差
_______mm。
用其测量某工件时游标与主尺间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则其读数为
___________cm。
参考答案: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以72km/h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刹车后获得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则汽车刹车开始后6s钟内通过的位移为多少?
参考答案:
17. 质量m=0.2kg的物体从高H=20m的楼顶由静止开始下落,经过时间t=2.5s后着地,(g=10m/s2),求:
(1) 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的大小
(2)重力对物体做的功和空气阻力对物体做的功
(3)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
(4)刚要着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
参考答案:
18. 平台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然后由XY边界离开台面,(台面以外区域F2=0)。
微粒均视为质点,取g=10m/s2(1)若微粒质量m=1×10-13kg,求微粒在CDYZ平台区域运动时的轨道半径。
(2)若微粒质量m=1×10-13kg,求微粒落地点到平台下边线AB的距离。
(3)若微粒在CDYZ区域,经半圆运动恰好达到D点,则微粒达到C点时速度v1多大。
参考答案:
微粒在CDZY区域运动时,F2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1分
③
得
……………1分
由④⑤得
(2)微粒在CDZY区域运动时,其运行轨迹如图
……1分
由几何关系得
微粒离开平台后做平抛运动
……………1分
……………………1分
所以
故微粒落地点到平台下边线AB的距离为: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