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第1课《鸦片战争》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岳麓版历史第1课《鸦⽚战争》教案
鸦⽚战争是满清和英国就英国向满清⾛私鸦⽚引发的⼀场战争。
下⾯是店铺为⼤家整理的历史第⼀课《鸦⽚战争》岳麓版的教案设计,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鸦⽚战争》教案设计
教学⽬标
①能够在合作的基础上完成关于鸦⽚战争爆发背景的逻辑关系图,并理解战争爆发及中⽅战败的根本原因。
弄清楚鸦⽚战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之间的辨证关系。
②能够认识到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的伟⼤意义,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争精神。
③特别要强调构建知识的整体性、结构性和系统性,教师⽤多媒体打出知识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着重于分析两次鸦⽚战争的起因和后果,理解中国战败的原因。
教学难点:如何认识战争的失败对中国政局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设计
(屏幕展⽰)与⼴东有关的⼀组图⽚——有黄埔军校、黄花岗七⼗⼆烈⼠墓、孙中⼭、虎门销烟⼴场的图⽚,让学⽣判断并指出:在这些地⽅曾发⽣过什么重⼤事件?它们⼜分别承载着怎样的⼀段历史呢?并简单说明近代史的分期,结合虎门销烟的图⽚导⼊本课讲的内容。
(⼆)教学结构
⼀、虎门销烟(鸦⽚战争起因的分析)
1、⽇薄西⼭(鸦⽚战争前⼣中国与世界)
2、危机乍现(鸦⽚⾛私)
3、临危受命(林则徐的禁烟运动)
⼆、《南京条约》以及战后的中国
1、鸦⽚战争的进程
2、《南京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3、中国战败的原因
三、第⼆次鸦⽚战争
1、英法发动侵略战争
2、战争的危害及影响
(三)教学过程
(提问)指导学⽣阅读课后的“阅读与思考”材料题,思考:19世纪上半叶,主要的航海⼯具是帆船。
当时,从英国航⾏到中国必须绕过⾮洲好望⾓,⾄少要4个⽉,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爆发战争呢?这场战争是由什么引发的?
(显⽰幻灯⽚)⼀、虎门销烟(鸦⽚战争起因的分析)
1、⽇薄西⼭(鸦⽚战争前⼣中国与世界)
(图⽚展⽰)展⽰有关鸦⽚战争爆发前中英两国部分图⽚的介绍。
(设计意图)关于鸦⽚战争爆发的背景,教材没有详尽介绍,留给学⽣⼀定的疑问和不解,为了让学⽣弄清这⼀问题,通过相关资料⽚,创设情境,烘托⽓氛,集中学⽣注意⼒.
(活动)填表。
根据所掌握历史知识填写中英两国的情况⼀览表。
(设计意图)经过推理、分析、判断,完成表格,最后得出英国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就是打开中国市场。
(提问)在英国发动战争之前,中英之间已经有正常贸易,但是正常贸易中,中国处于贸易优势——出超,那英国想赚钱却赔了本,怎么办?
(显⽰幻灯⽚)
2、危机乍现(鸦⽚⾛私)
(讲述)关于鸦⽚的问题。
(提问)鸦⽚输⼊中国,造成哪些危害呢?怎样解决这种危机?
(显⽰幻灯⽚)主要⽬的是引出禁烟运动。
(显⽰幻灯⽚)
3、临危受命(林则徐的禁烟运动)
(提问)在英国向中国⼤量⾛私鸦⽚的过程中,中国有位著名的⼈物,领导了⼀件功载史册的事,他是谁?领导了什么事?我们怎样评价他
(历史⼈物和突出事件)出⽰林则徐图⽚,让学⽣看书后,有否能够讲出林则徐的禁烟名⾔“海纳百川有容乃⼤;壁⽴千仞⽆欲则刚”,教育学⽣要有⼤胸襟,⼤智慧。
主要突出民族英雄林则徐在禁烟运动中的作⽤
(设计意图)通过建⽴⽣活化的“历史⼈物故事讲解”,拉近学⽣与历史⼈物之间的距离,培养学习的兴趣,进⾏爱国主义教育。
(提问)在禁烟运动中,作为中国⼈,你最感到扬眉吐⽓的事情是什么?
(过渡)虎门销烟在当时⼤⼤⿎舞了中国⼈民的⽃志。
(提问)英国对于虎门销烟这个正义之举,采取了什么举措?
(显⽰幻灯⽚)英国外相的议会发⾔。
(回答)发动侵略战争。
(设疑)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这场战争会避免吗?
(显⽰幻灯⽚)归纳总结鸦⽚战争爆发的原因。
(设计意图)“虎门销烟”是鸦⽚战争爆发的导⽕线。
通过设置争议问题,以培养学⽣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揭⽰战争爆发的必然性,让学⽣思辨历史发展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辨证关系。
(显⽰幻灯⽚)
⼆、《南京条约》以及战后的中国
1、鸦⽚战争的进程
(显⽰幻灯⽚)结合鸦⽚战争形势图,让学⽣掌握鸦⽚战争的顺序。
(设计意图)教材并未详细介绍鸦⽚战争的经过,但它⼜是揭⽰中国战败原因的铺垫
(显⽰幻灯⽚)
2、南京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显⽰幻灯⽚)(学⽣认真看后回答)
(设计意图)观看南京条约签订图⽚和条约内容,细⼼观察,找出错误。
(将开放“宁波”写成“南京”、“英国割占⾹港岛”写成“割占⾹港”),通过找错误的形式,集中学⽣的注意⼒,同时加深对战争影响的认识。
(提问) 鸦⽚战争后,中国被迫同英、美、法签订了⼀批不平等条约。
(指导学⽣分析这些条约使列强获得了哪些权益?)
(叙述) 鸦⽚战争给中国带来深重的灾难,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完整,传统的朝贡体制被打破,中国从此被卷⼊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引起中国社会的变化。
(提问)给中国带来哪些变化?
(显⽰幻灯⽚)鸦⽚战争给中国社会的影响。
(提问)为什么⼀个号称“天朝上国”的⼤清帝国会败给⼀个远道⽽来的英国呢?(设疑引思,过渡到下⼀个问题)
(显⽰幻灯⽚)
3、中国战败的原因
(显⽰幻灯⽚)展⽰漫画::这是19世纪中叶英国报章上刊登的⼀幅漫画。
仔细观察(从⼈物的服饰、发型、⼿中所持的武器等等),并结合课本的“解析与探究”材料,从多⽅⾯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
(显⽰幻灯⽚)归纳中国战败的原因。
从⽽体会“封闭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从⽽激发学⽣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过渡)当《南京条约》等⼀系列不平等条约签订之后,⾯对如此庞⼤的市场,西⽅商⼈简直是欣喜若狂。
难怪有商⼈梦想,“只要中国⼈每⼈每年需要⼀个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就已经供不应求了。
”然⽽事实是不是如他们所想呢?
(显⽰幻灯⽚)展⽰《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英国棉纺织品的消费量》及设置的问题。
(讲述)刚才⼤家谈了⾃⼰的想法,但你们知道当时西⽅国家是通过什么⽅式来扭转这种局⾯的?(指导学⽣看书,引出修约要求)
(叙述)是的,他们企图通过修约来达到扩⼤侵略的⽬的。
当修约交涉失败后,列强就叫嚣:“只能在炮⼝上才有外交”,“必须教训中国⼈”,于是,战争成了唯⼀的选择。
(显⽰幻灯⽚)
三、第⼆次鸦⽚战争
1、英法发动侵略战争
英国为什么选择在1856年发动战争?当时清政府正忙于什么?⾯对外敌⼊侵,清政府作何反应?战争的结果⼜怎样呢?
(显⽰幻灯⽚)
2、⽕烧圆明园
(设计⽬的)通过展⽰圆明园的前后对⽐,激发学⽣对西⽅列强的憎恨,加强学⽣的爱国主义教育。
(显⽰幻灯⽚)
3、战争的危害及影响
(显⽰幻灯⽚)《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内容, (提问)为什么第⼆次鸦⽚战争是鸦⽚战争的继续和扩⼤。
(回归本课⾸页的引⾔)第⼆次鸦⽚战争的失败,刺激了中国的官僚⼠⼤夫阶层。
⾯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想象⼀下,如果你是⼀位清政府的官员,你对中国当时的危局有何良策?
(显⽰幻灯⽚)第⼆次鸦⽚战争后,清政府权⼒机构开始发⽣变化。
⼀部分官绅进⾏了旨在推动王朝中兴的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军事、经济、教育等⽅⾯产⽣了深远影响,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结束语)鸦⽚战争迫使中国社会转型,要记住任何⼀个民族、任何⼀个国家“封闭所以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挨打必须思变”、“思变才能崛起”! 所以我们要坚持改⾰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增强国家实⼒,是中华民族屹⽴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