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仙草堂灵芝产业园种植观光区项目环评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仙草堂灵芝产业园种植观光区项目
建设单位:广西仙草堂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日期:二〇一六年二月
国家环境保护部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
同时提出减少污染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目录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
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5)
三、环境质量状况 (8)
四、评价适用标准 (10)
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12)
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 (18)
七、环境影响分析 (19)
八、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24)
九、结论与建议 (25)
附图:
附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2 项目平面布置图
附图3 项目周围环境概况及敏感点示意图
附图4 项目在融安县县城总体规划中的位置
附件:
1、《项目环评委托书》
2、项目备案证
3、土地证
4、融安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广西仙草堂制药有限公司灵芝生态产业园选址的
复函
5、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融安县县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的批复
附表: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仙草堂灵芝产业园种植观光区项目
建设单位广西仙草堂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法人代表黄盛群联系人赖汉生
通讯地址广西柳州市融安县红卫路139号
联系电话************传真 8113166 邮政编码 545400 建设地点广西柳州市融安县红卫路139号
立项审批部门融安县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局批准文号融发改备证2015-48号
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
代号
A0170中药材种植
占地面积
(平方米) 20000
绿化面积
(平方米)
3000
总投资(万元)3000
其中:环保投
资(万元)
117.5
环保投资占总投
资比例
3.9
评价经费(万元)1.0
预计投产
日期
2017年1月
(一)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由来
广西仙草堂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自治区扶贫龙头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药品生产企业,公司拥有长期从事灵芝栽培的专家团队,随着产品研发实力不断加强,该公司拟在北部用地内配套建设仙草堂灵芝产业园种植观光区项目,主要用于灵芝种植,作为后续灵芝产品的加工原料。
仙草堂灵芝产业园种植观光区项目用地位于融安县长安镇红卫路西侧,用地属性为工业用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等有关规定及当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受广西仙草堂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我单位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实地踏勘、类比调查等基础工作,编制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2、项目概况
(1)建设地点:融安县红卫路139号(见附图1)。
(2)占地面积:约20000m2。
(3)建设内容及规模:观光型智能化仿自然生态栽培大棚3个,总面积4423平方米,文化馆1栋3层,面积1325平方米,展览厅288平方米以及配套建设绿化、道路等。
年产灵芝子实体30吨,孢子粉25吨。
(4)项目投资:总投资3000万元。
(5)建筑面积:新建6036m2,具体见表1-1。
表1-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序号名称建筑面积备注
1 展厅288m
2 展示灵芝及其产品
2 文化馆1325m2介绍灵芝的历史、价值
3 观光型智能化仿自然生态栽培大棚4423m2用于灵芝的栽培
4 绿化3000m2
5 栽培料加工场510m2依托仙草堂制药公司现厂区内的闲置厂房
(6)主要原辅材料
表1-2 主要原辅材料
原辅材料名称年用量来源备注菌种若干
生桑枝 1000吨柳州市场
聚丙烯栽培袋 80万套柳州市场包括套环、盖子石膏粉 10吨柳州市场
麦糠 10吨柳州市场
马铃薯1吨柳州市场
(7)主要设备清单
表1-2 主要设备清单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
1 栽培料制作设备一套
2 栽培菌架 304不锈钢自制
若干
3 菌种摇床 WTW—I/一级种用
1台
4 原种杀菌锅 LS-150LJ/二级种用
1个
5 称重衡器 500㎏/50㎏
1台
6 快开杀菌柜
1套
7 液体发酵 400升+接种机
8套
8 收粉系统配16台风机
1套
9 仓库电瓶车吊装高度2米
1台
10 智能环境监控系统
1套
菌包运输车
120个(8)劳动定员及生产制度
项目工作人员共10人,均不住在种植区内,项目不设食堂;全年工作日数为300天。
(9)平面布置
项目位于红卫路139号,拟设两个出入口,一个位于红卫路一侧主要为消防应急出入口,另一个位于仙草堂制药有限公司现有厂区北侧,连通仙草堂制药有限公司厂区,方便公司生产、生活。
种植区属于新建内容,1#展厅位于南部,靠入口,2#文化馆位于东部,项目种植区位于用地西北部,分为3个大棚,分别为3#、4#、5#大棚,其中在5#大棚内进行菌种培养。
栽培料场依托仙草堂制药有限公司现有厂区内的空置厂房设置,该厂房位于连通仙草堂制药有限公司厂区大门的南侧。
项目总平布置见附图2。
2、公用工程
(1)给水
项目用水来源于融安县供水管网,项目生产用水主要为母种制备用水、栽培料制作用水、灵芝栽培大棚增湿用水,生产用水量总计约为1400m3/a。
员工生活用水依托老厂区用水设施进行,约为300m3/a。
(2)排水
本项目排水采用雨污分流系统,项目外排废水主要为工作人员生活污水,依托老厂区化粪池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送至融安县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融江。
项目雨水经雨水管收集后,就近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3)用电
项目用电由融安县电网提供,预计用电量约为8万kWh/a。
3、建设时段
项目预计从2016年1月建设,建设期1年,2017年1月建成投产。
施工期人数约为30人。
(二)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1、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
项目为新建项目,不存在原有污染。
项目用地原属融安县食品公司育种场用地,该地块已废弃多年,不存在遗留污染问题。
2、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项目位于融安县工业集中区红卫片区内,片区内的工业企业排放的污染物主要为锅炉烟气、生活污水等,锅炉烟气处理后经烟囱达标排放,生活污水进融安县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
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一)自然环境简况
1、项目地理位置及周围环境概况
项目选址位于融安县红卫路139号,项目地块地理位置处于东经109°23'27.38"、北纬25°12'21.90",地理位置见附图1。
本项目所在地现为空地,东面20m为县城居民房,南面紧靠广西仙草堂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现有生产区和拟建的灵芝生产加工区,西面隔围墙为绿源木业有限公司和嘉和锌品有限责任公司,北面为原长安锌品有限公司,其车间、设备已拆除,现为空置用地,拟开发作为房地产用地。
项目周围环境概况详见附图3。
2、地形、地貌、地质
广西柳州市融安县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东北部属中山、低山及丘陵地区;东南部为岩溶峰林洼地和岩溶峰丛谷地;西南部多为岩溶孤峰平原;西北部为融江河谷小平原。
地貌大致可分为中低山峡谷地貌、低山缓坡地貌、岩溶峰丛地貌、沉积平原等几种类型。
中低山峡谷地貌主要是由丹洲群千枚岩、砂岩等为基底所组成的地貌形态。
低山缓坡地貌主要由泥盆系碳酸盐岩为基地组成的典型喀斯特地貌。
本项目处在融安县工业集中区内,项目南面和西面多为工业企业,东面、东北面为县城居住区,项目场地地势较周边高约2.5m。
3、气候特征
评价区域地处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地带,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太阳辐射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
融安县多年平均气温19.4℃左右,最热月7、8月的平均气温为32.5℃,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0.2℃,春季为10~20℃,夏季在22℃以上,秋季为10~22℃,冬季在10℃以下。
多年平均降雨量1520mm,最大降雨量2268mm,最小降雨量915mm,一般4~8月降雨量较多,占全年的71.4%。
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多为偏南风,冬季多为偏北风,年平均风速为2.5m/s,静风频率为28.4%。
4、流域水文及排水
项目所在地最大地表水流域为融江,融江是流经融安县的一条大河,融江为柳江的上游,流域面积约21585平方公里,年均年径流量为194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17500立方米/秒,最高水位118.76米,最小流量32.9立方米/秒,最低水位105.19米。
主要功能是区域农业灌溉和乡镇饮用水水源。
融安县县城由2个现用取水口和1个规划取水口,均属同一饮用水源保护地。
现用河东水厂取水口和河西水厂取水口分别位于融江长安大桥下游约0.6km处和上游1.7km处,规划取水口位于融江长安大桥上游约5.7km处。
依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融安县县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的批复》(桂政函[2012]211号)(见附件5),融安县县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具体划分如下:(一)一级保护区
水域范围:融江河东水厂取水口下游550m至该取水口上游2000m的水域以及该水域左岸入河支流从其汇入口向上游延伸500m的河段水域,融江河西水厂取水口下游100m至该取水口上游2000m的水域,融江规划取水口下游100m至该取水口上游2000m的水域。
陆域范围:河东水厂取水口和融江规划取水口一级保护区水域融江河段取水口测(左岸)纵深50m的陆域,河西水厂取水口一级保护区水域融江河段两岸纵深50m的陆域,以及上述入河支流一级保护区河段两岸各纵深50m的陆域。
总面积:1.98平方公里。
(二)二级保护区
水域范围:分别为融江河东水厂取水口下游750m至该取水口上游17000m的融江河段、河东水厂取水口下游750m向上游延伸至和寨村河段的所有如何支流全长河段、和寨村东面如何支流从汇入口向其上游延伸3400m的河段、支流保江河从汇入口向其上游延伸6000m的河段,支流良溪江从汇入口向其上游延伸8000m河段,以及该河段入河支流全长河段等水域,一级保护区水域除外。
陆域范围:一、二保护区水域河段两岸各纵深不小于1000m的陆域(一级保护区陆域除外)。
总面积:145.83平方公里。
依据《融安县县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2011.12)中附图,项目位于二级保护区陆域保护范围外,见附图4。
融安县污水处理厂位于长安镇红卫工业园区内,处在本项目用地的西南面约380m 处,主要接纳县城居民生活污水和红卫片区工业废水。
融安县污水处理厂于2009年6月26日正式开工建设,2010年7月投入运行。
工程总占地面积63.5亩,一期工程投
资约6300万元,建成后日处理污水3万立方米,铺设d400-d1200污水收集管网10.6公里,污水提升泵站3座,污水经处理后可达到国家一级排放B标准,尾水经紫外线消毒后再排入融江。
5、地下水
场地地下水主要赋存于泥盆系中统东岗岭阶上段白云岩的裂隙溶洞中,水量中等,主要接受西侧地表水的侧向补给及大气降水垂直渗入补给。
大气降水大部分形成地表径流向沟谷或低洼地排泄,少量以垂向渗流方式,下渗补给裂隙溶洞水。
地下水自东向西径流,最终排向融江。
项目场区地处地下水径流区,地下水水位埋深小于10m左右,水位年变幅约3m。
区域用水来自县城河东水厂,水厂取水水源为融江,不取地下水,地下水水质相对较好。
6、生态环境简况
项目周边植被以道路绿化植被、农作物为主。
评价范围内没有发现珍稀动、植物,且无国家或地方保护物种。
(二)社会环境简况
融安县位于广西北部,全县总面积2905km2,总人口32.6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7.47万人,非农业人口5.15万人,辖6镇6乡138个村民委员会和15个社区居委会,聚居有汉、壮、苗、瑶、侗等19个民族。
据《融安县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201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5.9亿元,其中,一产完成15.94亿元,二产完成21.95亿元,三产完成18.0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42.78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26.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4.92亿元;财政收入完成3.9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2.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248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8365元。
融安县工业集中区规划总面积11.44平方公里(17165亩),沿二O九国道由北向南划分为石其片区、红卫片区、高泽片区和浮石片区四个工业片区。
本项目处在红卫片区,红卫竹木深加工片区位于长安镇红卫村,处于融安县城的南面,距县城仅1公里,规划面积为7007亩,重点规划发展竹木深加工产业。
将依托丰富的林木资源和现有的竹木加工产业基础,建设木材深加工产业园。
本项目建设用地属于仙草堂制药有限公司,位于仙草堂制药有限公司现有厂区北面,项目建设有利于仙草堂制药有限公司制药多元化发展并使其规模壮大。
项目在融安县城总体规划中的位置见附图4。
项目所在区域500m范围内无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环境质量状况
(一)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
1、环境空气
项目位于融安县工业集中区红卫片区内,周边工业企业主要为木材加工企业及原有老企业如仙草堂制药有限公司、嘉和锌品有限责任公司等,区域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主要为锅炉烟气,污染因子为颗粒物及NOx,各企业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
根据2015年柳州市融安县长安镇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报告,评价区域内长安镇粮食储备库监测点环境空气质量中的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日平均含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2、水环境
本项目所在区域最大地表水体为融江,根据2015年柳州市融安县长安镇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报告,大洲断面及浪溪江断面的各监测项目均达到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标准。
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本项目所在区域居民和企业饮用水源来自融江,区域排水主要通过城市排污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地下水所受影响较小,区域地下水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标准。
4、声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2015年柳州市融安县长安镇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报告,粮食储备库噪声监测点的昼间和夜间噪声监测值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本项目现为空地,场界北面原为长安锌品有限责任公司,其车间、设备已拆除,现为空地,东面为居民居住地,说明居住区声环境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项目位于融安县工业集中区红卫片区内,周边工业企业主要为木材加工企业及原有老企业如仙草堂制药有限公司、嘉和锌品有限责任公司等,园区目前声环境质量较好,依据仙草堂制药有限公司历年的常规污染源监测报告,其厂界噪声达标,说明园区声环境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
(二)环境敏感点及环境保护目标
根据项目周边情况,该项目周边主要环境敏感点见下表3-3及附图3。
表3-3 项目评价区域主要环境敏感点
周围敏感点规模与厂界最近距离保护级别
居民房 28户东面20m 环境空气二级;声环境2类
环境保护级别:
环境空气质量应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融江评价河段水环境质量应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Ⅲ类标准;
评价区域居住区声环境质量应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工业区声环境应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
区域地下水应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标准。
四、评价适用标准
(一)环境质量标准
1、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项目所在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部分标准限值见表4-1。
表4-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部分限值单位:μg/m3
项目总悬浮颗粒物(TSP)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 PM10
100 年平均 200 40 60 24小时平均 300 80 150 150 1小时平均 — 200 500 —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融江评价河段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部分
污染物标准限值见表4-2。
表4-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序号项目标准值mg/L 序号项目标准值mg/L
1 PH值(无量纲)6~9 4 NH3-N ≤1.0
2 BOD5≤4 5 LAS ≤0.2
3 COD ≤20
3、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评价区域地下水水质执行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标准,部分标准
值见表4-3。
表4-3 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部分)
项目 pH值总硬度氨氮六价铬总大肠菌群
标准值 6.5~8.5 ≤450mg/L ≤0.2mg/L ≤0.05mg/L ≤3.0个/L
项目铅镉高锰酸盐指数锌细菌总数
标准值≤0.05mg/L ≤0.01mg/L ≤3.0mg/L ≤1.0mg/L ≤100个/L
4、环境噪声
项目所在区域居民区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
准,工业区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标准限值见
表4-4。
表4-4 声环境质量标准部分限值单位:dB(A)
类别昼间夜间
2 60 50
3 65 55
(二)污染物排放标准
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表2
的二级标准,部分标准限值见表4-5。
表4-5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部分)
无组织排放浓度监控限值
污染物
监控点浓度(mg/m3)
颗粒物周界外浓度最高点 1.0
2、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本项目所在区域污水管网已接入融安县污水处理厂,污废水只需处理达到《污水综
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排放,具体见表4-6。
表4-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序号污染物名称三级标准限值
1 pH(无量纲)6~9
2 悬浮物(SS) mg/L 400
3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300
4 化学需氧量(COD cr) mg/L 500
5 氨氮 mg/L /
3、噪声排放标准
项目营运期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
3类标准,部分限值见表4-7。
表4-7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单位:dB(A)
类别昼间夜间
3类 65 55
4、固体废物排放标准
项目固体废物排放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物控制标准》
(GB18599-2001)及其修改单。
(三)总量控制指标
按照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原则,实行排放总量控制的污染物指标有SO2、NO x、
COD cr及NH3-N。
本项目无SO2、NO x产生;污水排入融安县污水处理厂, COD cr及
NH3-N污染物排放总量纳入融安县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
因此,本项目不需
申请。
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图1 灵芝栽培流程
高压灭菌
强制冷却
无菌接种
斜面母种
摇瓶母种
液体菌种发酵培养
菌丝避光培养
出芝管理
孢子粉收集
灵芝采收
成熟期管理
剩余菌丝体 菌包
菌袋
生物燃料回收处理
栽培料制作(由原厂区提供
工艺流程简介:
1、母种制备
配方: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磷酸二氢钾(KH2PO4)3g、硫酸镁(MgSO4·7H2O)1.5g、维生素B110~20mg、琼脂15~20g。
制法:取马铃薯,去皮,称取200g,切成小块,加水1000mL煮沸20min,滤去马铃薯块,将滤液补足至1000mL。
装入试管,在高压蒸汽126℃下灭菌30min,摆好斜面,冷却备用。
2、摇瓶原种
培养基配方:土豆20%、麦麸3%、蛋白胨0.3%、葡萄糖2%、磷酸二氢钾0.2%、硫酸镁0.1%、维生素B1片。
制法:摇瓶在使用时除清洗之外,还要进行空灭,灭菌方法同常规灭菌试管培养基相同。
1000mL摇瓶做600mL培养基,按照摇瓶配方称取原料,先称取麦麸,开水煮沸20min,捞出,再放入土豆蒸煮至土豆熟,过滤定容,加入其余的原料至溶解。
培养基冷却后放入摇瓶中,将瓶口和胶皮管口用棉塞塞紧,并用牛皮纸包扎。
将摇瓶放入高压锅灭菌中,在温度121℃,压力在0.15Mpa灭菌40min,待培养基冷却后接种。
在接种箱中接摇瓶种,接种箱常规消毒后在液面上接6块黄豆大的母种菌种块(菌种块尽量少带培养基),使菌丝面向上,菌种块必须漂浮在液面上,接种结束后塞好棉塞。
然后放入恒温箱中在26℃的条件中静止培养3~4天。
3、液体菌种发酵培养
配方:土豆20%、麦麸2%、蛋白胨3‰、葡萄糖2%、磷酸二氢钾1‰、硫酸镁0.5‰、石膏0.5‰、琼脂2~3g、酵母膏0.5‰、消泡剂1‰。
培养液熬好后加入发酵罐中,发酵液温度降至30℃以下。
将摇瓶接种管和发酵罐对接进行接种。
4、栽培料的制作
项目以桑枝、麦麸、石膏为主要栽培料,采用代料栽培方法,将桑枝、麦麸、石膏、水按照一定拌好,料与水的比例控制在1:1.2~1.5。
栽培料由原厂区生产线提供,本报告后续不做评价。
5、高压灭菌
灭菌彻底与否是栽培灵芝成败的关键。
装好带要及时灭菌,项目采用电高压灭菌,压力达到0.137兆帕压力,灭菌时间为1.5-2小时,自然降落。
将灭菌的培养料出锅送入接种室冷却,待冷却到30度以下等待接种。
6、接种
4人一组,一人负责放种,三人负责解口,系口,密切合作。
7、菌丝避光培养
在灵芝栽培中,培养强壮的菌丝体是获得高产的保证,将接了种的菌袋转入培养室,横放于发菌架上,室温稳定在25-28度之间,室内保持黑暗,从接种到长出菌蕾一般需要25天左右。
8、出芝管理
项目采用菌墙栽培法具有投料多,占地少,空间利用率高,管理集中,温湿度好控制等优点,灵芝袋养菌满袋后,按90厘米--1米为一行摆好,高为6-7层,南北行,开始打眼开口,开口后封严大棚,温度控制在27-30度,采用喷雾设备增加大棚内湿度。
2-3天以后,空气相对湿度为85-90%,通风逐渐增大,温度27--30度,出芝时温度一直保持27--30度,水分从开口到放孢子粉一直明水,从形成叶片到放孢子粉需要20天左右。
9、孢子粉收集
孢子粉收集采用公司专利技术——风机气流收粉。
生产时,将灵芝栽培袋置于安装有气流收粉系统的栽培大棚收粉房内。
当菌盖颜色变深,长成熟后,其上表面有薄薄的褐色粉末时,表征其开始弹粉。
当同批次灵芝1/3开始弹粉时,即可开启气流收粉系统,进行收粉期管理。
在系统的栽培空间内,灵芝孢子粉弹射释放出来后,随着循环气流由下往上运动,进入收粉管道系统。
气流经风机加速后,进入旋风分离器分离,分离后的灵芝孢子粉可在下方用密封袋收集,再做后续深加工。
除去灵芝孢子粉的洁净气流,经回流系统均匀的送回栽培大棚。
该工艺主要是采用气流收粉,需要用到低压风机,风机按每250平米配一台3kw的风机,4000平米需配16台风机,在收粉期间需要24小时开启风机。
10、灵芝采收
将采收的灵芝清洗干净,放在塑料布或竹帘上晒干,或放使用烘干机烘干。
11、菌包和菌袋的处置
灵芝孢子粉和子实体采收后剩下的菌包中菌丝体作为锅炉燃料使用,菌袋进行回收,灭菌后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