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导学案2
高中生物5.1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2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人教版必修一 5.1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学案2 【高效导航】1.学习目标:①说出酶的特性②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2.重点:酶的特性的实验的设计3.难点:确定和控制对照实验中的自变量和无关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
“看”—知识经纬“导”—自主预习1.酶的特性有:、、。
2.酶的高效性是指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倍。
3.酶的专一性是指。
4.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的条件下进行的,和对酶的活性影响最大。
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活性,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会显著。
5. 、或,会使酶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即酶发生了。
0℃左右的低温虽然使酶的活性明显降低,但能使酶的保持稳定,在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可以。
因此,酶制剂适于在下保存。
6.“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探究分析⑴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①原理:a、。
b、。
②实验过程:“学”—互动探究探究一酶的特性小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酶催化作用的特点有哪些?提示:生物体内的各种化学反应,几乎都是在酶的催化下完成的。
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一般无机催化剂既有共同之处,也有其独特的特点。
1、酶具有一般催化剂的特性。
(1)能显著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缩短到达平衡所用的时间,但不改变反应的方向和平衡常数。
(2)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和数量不变。
2、酶具有一般催化剂所不具备的特性。
(1)高效性,指催化效率很高.使得反应速率很快;(2)专一性,任何酶只作用于一种或几种相关的化合物,这就是酶对底物的专一性;(3)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一般催化剂在一定条件下会因中毒而失去催化能力,而酶较其他催化剂更加脆弱,更易失去活性。
强酸、强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完全失去活性。
所以酶作用一般都要求比较温和的条件,如常温、常压、接近中性的酸碱度等。
0℃左右的低温虽然使酶的活性明显降低,但能使酶的空间结构保持稳定,在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可以恢复。
但在高温下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导学案

第 1 页共 4 页第 2页共4页
2014-2015年度高一生物导学案编号:10 使用时间:2014.11.21 编制: 18、30、35班高校科研小组审核: 包科领导: 班级:姓名:小组:评价:
第 3 页共 4 页
第 4页共4页(用表中操作步骤中的序号表示)2m l
2014-2015年度高一生物导学案编号:10 使用时间:2014.11.25 编制: 赵金龙尹瑞霞孙琳 18、30、35班高校科研小组审核: 包科领导: 班级:姓名:小组:评价:
(底物充足)
2014-2015年度高一生物导学案编号:10 使用时间:2014.11.21 编制: 18、30、35班高校科研小组审核: 包科领导: 班级:姓名:小组:评价:科学巨人。
主要原理: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低,细菌繁殖越慢;温度越高,繁殖越快。
但温度太
高,细菌就会死亡。
不同的细菌有不同的最适生长温度和耐热、耐冷能力。
巴氏消毒其实就是
利用病原体不是很耐热的特点,用适当的温度和保温时间处理,将其全部杀灭。
但经巴氏消毒
后,仍保留了小部分无害或有益、较耐热的细菌或细菌芽孢,因此巴氏消毒牛奶要在4℃左右的
温度下保存,且只能保存3到10天,最多16天。
第 3 页共 4 页
第 4页共4页。
《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教案和导学案

《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举例说明酶在新陈代谢中的作用,说明酶的本质,能说出酶的概念、酶的本质、总结出酶的特性及影响因素,并能分析应用。
2.能力方面: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和网络探究,让学生体验酶发现的艰辛,让学生关注有关酶研究的最新发展及应用,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1.酶是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而提高化学反应的速率的.2.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pH影响;3.对照性实验设计中的几个主要原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酶的作用和本质模块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设计意图:回忆细胞各部分的功能,并建立细胞室一个有机整体的观点。
教师活动:(1)展示图片(细胞)同学们,这是一个典型的细胞,里面有什么?它们忙着还是闲着?忙着干什么呢?(2)教师讲述:细胞是忙碌的,组成它的各个部分都在忙着完成自己的使命,合成、加工、运输,这一切的过程都伴随着复杂的生化反应。
展示图片(细胞部分有序进行的生化反应)图中是细胞中一小部分生化反应,但是可以看出很复杂了,但是从网络构架上可以看出这些反应很杂乱吗?这些在细胞中有序发生的生化反应成为细胞代谢。
(3)引出本节重难点:①为什么以上生化反应(新陈代谢)都离不开酶的参与,酶在生化反应里有什么作用呢?②酶在生化反应里有什么作用?酶是什么?模块二:突破重难点,共同实验探究酶在新陈代谢中的作用和来源设计意图:①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学会分析所观察到的现象并得到结论,体验成功的喜悦。
②通过比较分析,理解实验设计中的单一变量原则、对照性原则。
③通过看活化能部分知识以及flash的观看,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提高学生识图总结的能力。
教师活动:(1)过氧化氢,这是一种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必须及时的将过氧化氢分解才能保证细胞正常的生存。
H O分解呢?(2)化学上我们如何将22展示:加热Fe 做催化剂②用3细胞里不可以加热,也没有更多的三价铁离子做催化,如何分解呢?(3)展示:用双氧水擦伤口时的现象;有气泡产生。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2课时导学案

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2课时酶的特性【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结合教师的讲解,能够阐明酶的特性;2.通过进行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探究实验,能够说明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教学重点】阐明酶的特性。
【教学难点】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学法引导】同学们在学习酶特性的时候,注意联系上节课“酶的本质”【自主探究】一、酶具有性和性请分析资料回答问题1、回忆上节课H2O2的分解的实验中,加肝脏研磨液(含H2O2酶)的试管比加等量FeCl3的试管放出的氧气明显要多。
2、科学家得出的大量数据表明,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3、目前已发现酶有4000多种,它们分别催化不同的化学反应4、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水解,不能催化脂肪水解。
酶具有哪些特性?具有这些特性对于细胞来说有何意义?[典型例题1]下列是某种酶作用的模型,此模型说明酶具有哪种特性?[能力提升]如果给你淀粉酶、淀粉、蔗糖、蔗糖酶以及其它必须的材料用具,能证明酶具有专一性吗?说出你的思路。
根据现象你提出的问题是: 、 对酶活性是否影响? 二、酶的作用条件比较1、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探究温度与酶活性的关系材料用具:(质量分数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新配置的唾液淀粉酶溶液。
蒸馏水,冰块、水浴锅、试管、碘液等。
写出你的实验方案:(图解或文字)拓展思考:1、检验淀粉是否被唾液淀粉酶催化分解时,可否用斐林试剂?2、(选作)当淀粉溶液设置好温度后,加入室温的淀粉酶溶液时,会引起试管内的温度变化,如何改进?探究pH 与酶活性的关系材料用具:(体积分数3%的)过氧化氢溶液,新鲜的肝脏研磨液(含过氧化氢酶)、(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蒸馏水,(质量分数为5%的)NaOH 溶液 卫生香,火柴,试管等。
写出你的实验方案:(图解或文字)拓展思考:在实验过程中,每组试管先加过氧化氢溶液进行pH 处理,后加过氧化氢酶还是先加过氧化氢酶进行pH 处理再加过氧化氢溶液?你做出假设是 提出的问题 设 计 实 验交流结果结论 进行实验进一步探究进行定量实验,探究温度和pH 对酶活性的影响。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

第五章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酶的作用和本质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预习“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初步把握实验原理、目的要求、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骤。
酶的作用机理和酶的发现过程。
二、预习内容1.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 ,统称为细胞代谢。
2.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 。
其中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为 ,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做 ,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 。
除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叫做 ,它一般设置 组和 组。
3.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实验现象及理论分析: 点燃的卫生结果分析)实验结论: 。
4.分子从常态转变为 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 称为活化能。
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 ,因而 更高,这样细胞代谢就能在 条件下快速进行。
5.巴斯德以前,许多化学家认为发酵是纯 ,与 无关。
1857年巴斯德提出发酵是由于 的存在,即有 的参与才能引起发酵;而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却坚持认为引起发酵的是 中的某些物质,但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 后才能发挥作用。
两种观点争执不下。
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发现不含酵母细胞的 与活酵母是一样的,都能引起发酵,他将引起发酵的物质称为,最早从刀豆中提取出脲酶的是美国科学家 ,他用多种方法证明了酶是 。
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 也有生物催化功能。
6.酶是 产生的,具有 作用的一类 ,其中绝大多数酶是 ,少数是 。
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1.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2.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3.重点:酶的作用、本质和特性4.难点:(1).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2).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二、学习过程探究1:酶和无机的催化剂相比有什么特殊之处?(1)、2号管现象与1号管不同,说明了什么?(2)、3号和4号管并未加热,也有大量气泡产生,说明什么?(3)、4号比3号气泡更多,说明什么?体现了酶的什么特点?注意的问题(1)、一定要选用新鲜的肝脏,为什么?(2)、将肝脏制成研磨液有什么意义?(3)、滴入FeCl3溶液和肝脏研磨液时,可否共用一个吸管?为什么?探究2:酶的催化效率为什么比无机催化剂更高?提问:3号和4号并未加热,为什么反应速率也会提高呢?课件展示表格:活化能/kJ·mol提问:1、从表格所示数据能否推测出催化剂的作用原理?2、为什么酶比无机催化剂催化效率更高?探究3:酶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思考问题:1、巴斯德和李比希的观点各有什么积极意义和局限性?2、毕希纳是怎样结束这场争论的?他的结论是什么?3、萨姆纳历时9年才证明脲酶是蛋白质,并因此获诺贝尔化学奖。
学案5.1.2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2)

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学案5.1.2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2[课前预习]二、酶的特性(1)概念:酶是⑤________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⑥________,少数为RNA。
(2)特性:(ⅰ)⑦________: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ⅱ)⑧________: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ⅲ)酶的作用条件⑨________:酶在⑩________,其活性最高。
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⑪________。
影响酶活性因素的实验探究(1)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b. 温度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淀粉的水解,滴加碘液,根据是否出现蓝色及蓝色的深浅来判断酶的活性。
②实验流程③实验结论:温度能影响酶的活性,酶的活性有一定的最适温度范围。
(2)pH对酶活性的影响①实验原理b.pH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氧气的生成量,可用点燃但无火焰的卫生香燃烧的情况来检验氧气生成的多少。
②实验流程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及曲线(1)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酶的催化作用增强,超过这一范围酶的催化作用将减弱。
(2)在最适pH时,酶的催化作用最强,高于或低于最适pH,酶的催化作用都将减弱。
(3)过酸、过碱、高温都会使酶因被破坏而(永久)失活,而低温只是抑制酶的活性,酶分子结构未被破坏,温度升高可恢复活性。
(4)反应溶液pH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
[巩固练习]11.果子酒放久了易产生沉淀,只要加入少量蛋白酶就可以使沉淀消失,而加入其他的酶无济于事,这说明()。
A.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B.酶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C.酶的催化作用受环境影响 D.酒中的这种沉淀是氨基酸12.一次实验中,某同学将煮沸冷却的淀粉分别装入甲、乙两个试管各2 mL,接着又用量筒取2 mL 新鲜唾液加入甲试管,又用该量筒(未作任何处理)取2 mL清水加入乙试管,振荡甲、乙两试管后放入37 ℃温水中10 min。
最新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导学案

鑫飞中学高一年级生物学生学案 编号SWXSXA 必修1-5-1 主备人:卫小永 讲课时间 年 月 日第1页(共2页)第2页(共2页)5.1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一、酶的作用和本质(第二课时)班级 姓名 小组 评价【教学目的】通过阅读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资料,认同科学是在不断地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重点难点】通过阅读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资料,从而清楚酶的本质。
【导学流程】 一、导学预习1.探索历程(1)巴斯德之前:发酵是__________反应,与__________无关。
(2)①巴斯德:发酵与酵母细胞有关,发酵是____________而不是__________________在起作用。
②李比希:引起发酵的是酵母细胞中的____________,但是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3)毕希纳:酵母细胞中的____________能够在__________破碎后继续起催化作用,就像在______________中一样。
(4)萨姆纳:酶是__________。
(5)20世纪80年代初又发现:______________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2.酶的本质(1)合成场所:__________内。
(2)本质: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__________,少数是________。
二、互动研讨1、巴斯德和李比希的观点各有什么积极意义?各有什么局限性?2.巴斯德和李比希之间出现争论的原因是什么?这一争论对后人的进一步研究酶的本质起到了什么作用?巴斯德是微生物学家,他主要强调生物体或细胞的整体作用。
李比希是化学家,倾向于从化学角度考虑问题。
他们的争论促使后人把对酶的研究目标集中在他们争论的焦点上,使科学研究更加有的放矢。
三、师讲生展1、 酶本质的证明实验(1)证明某种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实验组:待测酶溶液+双缩脲试剂→检测是否出现紫色反应; 对照组:已知蛋白质溶液+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反应。
生物:5.1《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1).doc

5.1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教学目标1.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和特性。
2.通过阅读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资料,认同科学是在不断的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3.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酶的作用、本质和特性。
2.教学难点(1)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
(2)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三、教学策略从教材提供的问题探讨──斯帕兰札尼研究鹰的消化作用进入学习情境,是有趣的,并能和学生已有经验──对消化酶的了解结合起来。
要先提出细胞代谢的概念,细胞代谢是课标明确提出的一级主题,细胞代谢过程离不开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学生对酶的认识有限但对催化剂的作用比较熟悉,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对无机催化剂的知识基础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
可以介绍几种无机催化剂的作用,让学生说出无机催化剂催化的特点和条件,然后让学生思考生命活动是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发生的环境条件是什么?学生比较容易想到细胞内的环境是一个常温常压的状态,在这种环境状态下发生的化学反应,应该有适合的生物催化剂──酶,由此引入酶的学习。
既然学生们知道无机催化剂的作用,就让学生通过比较实验来认识酶的催化作用以及与无机催化剂的差别。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具体数字,加深学生的印象,在做实验时感悟酶作为催化剂的突出特点──高效。
教师在安排学生做实验时要注意学生对实验的理解,落实好本节课的目标。
本节课的实验需要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建议教师利用直观的手段(绘图或电子幻灯等)将实验的装置特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装置分别向学生展示,以增加学生实验操作和讨论的效率。
本节课大约需要2~3课时完成。
其中酶的作用和本质需约1~2课时,酶的特性需要1课时。
关于酶的概念,课程标准要求层次为理解,这就意味着学生能够对酶的概念进行阐述、解释。
这就需要教师在将酶的概念阐述清楚的基础之上,通过实验和生活生产实践中的实例让学生体会酶的概念,落实课标的要求。
公开课《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导学案

§5.1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酶的作用和本质导学案姓名班级【自学学案】一、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1.细胞代谢: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细胞代谢是细胞的基础。
2.活化能:分子从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所需要的能量。
3.酶的催化效率高,是因为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作用更显著。
4.由于酶的催化作用,细胞代谢能在条件下进行。
1、实验目的: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原理:水浴加热、FeCl 3溶液中的Fe 3+以及肝脏研磨液中的__________均可影响H 2O 2分解为H 2O 和O 2的速率。
3、实验原则: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4①、本实验中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实验的对照组是_____号试管,实验组是___________号试管。
②、与1号试管相比,2号试管出现的现象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号试管和4号试管未经加热也有大量气泡产生,这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号试管与4号试管相比,哪支试管中的反应速率快?这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通过对该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你能得出哪些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小贴士:①、实验时为什么选用新鲜的肝脏?6②、肝脏为什么要制成研磨液?③、滴入肝脏研磨液和FeCl3溶液时,能否共用一个吸管?为什么?三、酶的本质1.(探索历程)①巴斯德以前:认为发酵是纯,与无关。
高中生物 5.1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
的酶第二课时酶的特性
教学反思:
第二小节练习
基础题
1.B。
2.B。
3.提示:这个模型中A代表某类酶,B代表反应底物,C和D代表反应产物。
这个模型的含义是:酶A与底物B专一性结合,催化反应的发生,产生了产物C和D。
这个模型揭示了酶的专一性。
拓展题
1.(1)A点:随着反应底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
B点:反应速率在此时达到最高。
C点:反应速率不再随反应底物
浓度的增加而升高,维持在相对稳
定的水平。
(2)如果A点时温度升高10 ℃,
曲线上升的幅度变小。
因为图中原
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催化速率随
底物浓度的变化。
温度高于或低于
最适温度,反应速率都会变慢。
(3)该曲线表明,B点的反应底物
的浓度足够大,是酶的数量限制了
反应速率的提高,这时加入少量的
酶,会使反应速率加快(图略)。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导学案

导学案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台山市第一中学杨英一、问题探讨1773年,斯帕兰札尼做了一个巧妙的实验:将肉块放入小巧的金属笼内,然后让鹰把小笼子吞下去。
过一段时间后,他把小笼子取出来,发现笼内的肉块消失了。
讨论1:这个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
讨论2:是什么物质使肉块消失了?。
讨论3:怎样才能证明你的推测?。
二、酶的发现及酶的本质阅读教材P81资料分析,讨论。
讨论4:巴斯德的观点是什么?。
讨论5:李比希的观点又是什么?。
讨论6:从毕希纳的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萨姆纳历时9年才证明脲酶是蛋白质,并因此荣获诺贝尔奖。
后来还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讨论7:你能给酶下一个较完整的定义吗?。
讨论8:给你一份某种酶的结晶,你能设计实验鉴定它是不是蛋白质吗?。
1三、酶的催化作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
(一)相关概念123456(二)酶具有催化作用★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1.实验原理:过氧化氢在加热、化学催化剂Fe3+,生物催化剂酶的作用下,可以分解为水和氧气。
2.材料用具:略3.实验步骤:。
讨论10:为什么加热能促进过氧化氢的分解,提高反应速率?加热起了什么作用?。
讨论11:在细胞内能通过加热来提高反应速率吗?。
讨论12:3号和4号试管未经加热,也有大量气泡产生,这说明什么?2。
讨论13:3号试管与4号试管相比,哪支试管中的反应速率快?这说明什么?为什么说酶对于细胞内化学反应的进行至关重要?。
四、酶的特性(一)特性:(1)高效性(2)专一性(3)作用条件较温和(需适宜的温度、pH) (二)如何证明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实验1、验证酶具有高效性思路:实验组:底物+生物催化剂(酶)→底物分解速率(产物形成速率)对照组:底物+无机催化剂→底物分解速率(产物形成速率)实验中: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
★实例:比较过氧化氢酶与Fe3+的催化效率1.原理:过氧化氢在化学催化剂Fe3+,生物催化剂酶的作用下,可以分解为水和氧气2.材料用具:略3.实验步骤:4.结论:。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教案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教案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教案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教案1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和特性。
2能力方面: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阅读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资料,认同科学是在不断地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酶的作用、本质和特性。
2、教学难点:⑴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
⑵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教学过程【导入】问题探讨介绍教材P78斯帕兰扎尼的实验,讨论下列问题:⑴这个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⑵是什么物质使肉块消失了?对细胞来说,能量的获得和利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
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细胞中代谢过程离不开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学生回忆:⑴化学反应中无机催化剂的概念?⑵无机催化剂的作用、特点和条件是什么?学生思考:细胞内的环境是一个常温常压下的状态,在这种环境下化学反应却能高效有序地发生,应该有适合的生物催化剂——酶。
【讲授】一、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1、实验原理:2H2O22H2O+O22H2O22H2O+O22、实验步骤及现象3、讨论⑴——⑷见教材P79。
⑸这个实验为什么要选用新鲜的肝脏?为什么要将肝脏制成研磨液?⑹滴入肝脏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时,可否共用一个吸管?为什么?4、实验结论5、实验过程的理论分析⑴在做该实验时让学生感悟酶作为催化剂的突出特点——高效。
⑵控制变量:讲解教材P79相关内容,让学生了解实验设计的原则。
⑶进行实验:[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5.1.2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导学案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2【学习目标】1.掌握酶在细胞代谢中的特性2.探究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学习重难点】1.学习重点:酶在细胞代谢中的特性2.学习难点: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教学内容】一.酶的特性1.酶的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107 ~1013 倍实验1: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 的催化效率(1)实验原理:新鲜的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Fe3+ 是一种无机催化剂,都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
(3)结论:上述实验说明,过氧化氢酶和Fe3+ 的催化效率不同。
与无机催化剂Fe3+ 相比,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要高许多。
酶的催化效率一般是无机催化剂的107 ~1013 倍。
2.酶的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合物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实验2: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1)实验原理:淀粉和蔗糖都是非还原糖。
它们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都能水解成还原糖(麦芽糖、葡萄糖、果糖)。
还原糖能够与斐林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2)方法步骤:(3)结论:上述实验说明,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对蔗糖则不起催化作用。
确切地说,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合物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3.酶的作用条件温和高温、低温以及过酸和过碱,都影响淀粉酶的活性,淀粉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
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1.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1)实验原理:①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生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麦芽糖遇碘无蓝色出现。
②温度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淀粉的水解,滴加碘液,根据是否出现蓝色以及蓝色的深浅来判断酶的活性(2)实验步骤:(3)实验结论:温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酶的催化效率随温度的上升而加快。
酶的活性最强(催化效率最高)时的温度称为最适温度。
超过最适温度,酶的催化效率随温度的上升减慢。
低温和高温都能抑制酶的活性,高温使酶失活,但低温不会破坏酶的分子结构,酶的活性在适宜的温度下可以恢复。
2.PH对酶活性的影响(1)实验原理:①2H2O2=2H2O+O2↑②PH可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O2的产生量,据O2产生量的多少可判断PH对酶活性的影响。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导学案

第五章 第一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授课时间:2014年12月15日【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和本质2.能力目标:进行有关实验,学会控制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励学生学习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重点和难点】重点:酶的作用、本质。
难点:(1)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
(2)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一: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1.细胞代谢概念:______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_________,统称为细胞代谢。
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础。
根据实验现象,解决以下问题:①1号与2号试管现象相比,说明________能促进H 2O 2 的分解速率。
②1号和3号对照说明:___________能促进H 2O 2 的分解速率。
③1号和4号对照说明:___________能促进H 2O 2 的分解速率。
由①②③可以得出结论是:酶具有_____作用。
④3号和4号对照,_____号试管反应速率快,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以得出结论:_____比_________催化效率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除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叫做 ,它一般设置 组和 组。
思考:根据①②总结实验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思考本实验中的变量:Ⅰ.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Ⅲ.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Ⅳ.本实验的对照组是_____号试管,实验组是____________号试管。
3.酶的作用机理 <课本P80 4min>(1)活化能:分子从______转变为 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导学案(二)
学案编号:sw-14-19 执笔:贺燕慧 审批:生物组 授课人:____________
授课时间:2014年11月___日 班级_____小组______姓名_________评价_______
第二课时 酶的特性
1.【自主学习】自学课本P83—P85并完成学案导学第58页自读教材·夯基础。
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展示问题,提出问题和质疑;教师评价小结
【温故知新】
1、 酶的化学本质是什么?
2、 酶的作用是什么?作用机理是什么?
【知识点】酶的特性
酶的特性1——酶具有高效性
从“比较过氧化氢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实验中每一滴FeCl 3溶液中Fe3+数量是每滴肝脏研磨液中过氧化氢酶数量的25万倍)。
得出结论:酶的特性1:
酶的特性2------酶具有专一性
下图表示某类酶作用的模型:
(1)该反应中字母 代表着酶,理由 。
字母 代表着反应物(底物), 代表
着产物。
(2)该图反映了酶作为催化剂具有 特性。
(3)如果D 分别代表的二糖是蔗糖,E 、F 代表 和 如果D 代表着二肽,则E 、F 代表 。
酶的特性3——酶的作用条件温和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⑴.表格中每一行数据或操作分别属于哪种变量?可 否先将淀粉与淀粉酶溶液混合均匀再置于不同的温度 条件下?
(2)可否用斐林试剂对实验结果的鉴定?为什么?
(3)可否用过氧化氢酶分解过氧化氢实验来探究温度对酶 酶活性的影响吗?为什么?
⑷.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变蓝变蓝不变蓝现象结果
1~2滴1~2滴1~2滴滴加碘液将相同温度的两支试管混合混合冰块
沸水37℃温度处理将上述两种物质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再分别用以下温度处理1ml 1ml 1ml 淀粉酶2ml 2ml 2ml 淀粉溶液3
21分组方法步骤
⑸.完成曲线图
反 应 速 率
温度
温度影响酶活性的曲线示意图
⑹.温度过高和温度过低,化学反应速率都很低,从酶的结构角度谈谈,这两种情况有什么区别?。
探究——PH 对酶活性的影响
⑴材料用具: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如猪肝、鸡肝)研磨液,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
质量分数为5%的HCl 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NaOH 溶液,蒸馏水。
试管,量筒,滴管,试管架,酒精灯,pH 试纸,卫生香,火柴。
⑵.实验步骤:
(3)根据实验结果完成曲线图
反
应
速
率
PH
PH 影响酶活性的曲线示意图
思考:不同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 都相同吗? 。
结论:酶的作用条件 。
整理笔记
序号 内容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1 注入等量的新鲜肝脏研磨液 1mL 1mL 1mL
2 注入等量的不同pH 值的溶液 1mL 蒸馏水 1mLNaOH 溶液 1mLHCl 溶液
3 注入等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2mL 2mL 2mL
4 预期实验结果 气泡较多 气泡较少或没有 气泡较少或没有
5 将点燃的卫生香插入试管内液面的上方 燃烧猛烈 燃烧较弱 燃烧较弱
6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