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非运输企业快速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抢抓机遇调整结构建立经营发展新格局
推动非运输企业快速发展
随着国家铁路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大量的蒙煤进入主要煤炭市场,我们的区位优势正在不断增强。

然而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钢铁、化工、火电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发展将产生严重制约,直接影响煤炭的终端需求,煤炭消耗的增长势头将会放缓,这既给我们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风险和挑战。

特别是正在酝酿的资源税、环境税改革,将会进一步增加企业经营压力。

这些外部环境我们无法改变,唯有立足自身,紧紧围绕国家、自治区能源政策规划,区域资源布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占得先机。

所以我认为抓住新线建设机遇,调整非运输业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质量,建立经营发展新格局,开辟非运输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我局非运输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调整非运输业产业结构与发展方式势在必行
目前,我局非运输企业存在经营性资产少、内部同业无序竞争、经营行为短期化、抗风险能力差、人浮于事等弱点,随着铁路建设速度加快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日趋明显。

以改革的方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结
构和经营发展方式势在必行。

1、铁路建设发展必将推动非运输产业结构变革
随着全国铁路建设高潮的推进,我局区域铁路网建设速度加快。

一批高标准、大能力的出区跨省运输通道项目全面展开,沿河、南部、锡乌、西甘、包满、巴珠铁路等国土和资源开发型项目相继交付使用,张唐铁路等国家新批复立项的重点项目已经开建。

集张、锡多、西金等铁路和集包第二线将在年内全部或部分开通。

随着内蒙古区域铁路网的建成,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铁路运输瓶颈将会彻底打开,运力将会大大释放,“一车难求”的局面将成为历史。

如果不抢抓机遇,进行产业变革“大手术”,在铁路新线打造经营性资产,到那时,众多靠“卖车皮”收取延伸服务费的铁路多经企业,将面临“没饭吃”的严重困境。

2、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非运输企业发展方式必须变革
市场经济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任何违背市场规律的行为都是行不通的。

我们必须把握市场脉搏,遵循市场规律,按市场的“游戏规则”开展经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在经营发展方式上,铁路非运输企业必须逐步跳出延伸服务的“怪圈”,扎扎实实地开展煤炭自营,变“找货主”为自己“当货主”,直接面对终端客户开展经营业务,实现经营效益最大化。

3、我局非运输企业面临的现状要求必须变革
(1)法人数量多,市场竞争能力弱
非运输企业小、弱、散的现象较为明显,法人数量众多,管理层级过多,业务相关、相近的企业没有实现有效的整合,形成了内部竞争的严重局面,造成资金、资源的内耗过大,而且大多数非运输企业实力较弱,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独立生存的发展能力,难以形成竞争优势产业。

(2)冗员充斥、年龄结构老化、效率不高。

由于政策原因,非运输企业充分发挥着“蓄水池”的作用。

特别是近年来安置主业富于人员过多,而且企业人均年龄偏大,结构不合理,结果造成冗员充斥、人浮于事、效率低下。

二、调整非运输业产业结构建立经营发展新格局
经营性资产是企业经营发展的基础,是开展经营工作的必要条件;优质的经营性资产,是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高经营效益的可靠保障。

因此,我们要抓住我局新线铁路建设的历史机遇,选择资源丰富的线路站点,构筑优质经营性资产,开辟多元经营新的经济增长点。

1、继续实施大客户战略。

煤炭营销的好坏,客户优选是关键。

要紧紧抓住煤源供应、发运场地、港口垛位、接卸菜单及下游销售等关键环节,根据客户综合实力,动态评估、调整和优化公司的客户集群。

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支持和合作优势,不断完善煤炭产业链条,
开展班轮业务,实现铁、水联运,实行“门到门”服务,形成坑口--港口--船务--电厂完整的煤炭产业链条,实现煤炭经营效益最大化。

2、加快建设战略装车基地
抢抓大规模铁路建设机遇,充分利用包西铁路集疏运系统,为实施内涵扩大再生产、推进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奠定坚实基础。

加强与有实力公司的合作,在煤炭密集区积极建设装车基地,加快推进速度,力争早日开工建设、早日投入运营、早日获取效益。

3、坚持投资主体多元化
非运输企业的投资主体过于单一,一股独大,抵御风险能力差;同时,又受资金紧缺制约,无法扩大经营规模。

因此,非运输企业要集中有限资金坚持投资主体多元化,坚持与其他企业联营修建货场或参股煤矿,采取我方控股或相对控股原则,形成一种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合作关系,通过资本运营放大资金量。

4、实施煤电运“三位一体”经营战略
利用煤企、电企和铁路非运输企业的各自优势,开展煤炭配送经营,完善产、运、销链条。

一是紧密合作型。

即由煤电运三家共同出资组建新企业,开展煤炭经营业务,实行股份制企业运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二是松散合作型。

①“三合一”模式,由煤电运三方签定中长期合作协议,发
挥各自优势,形成长期稳定经营。

②“一对一”模式,铁路非运输企业先后与煤企和电企签定采购和销售协议,形成三方联动的经营方式。

③“二加一”模式。

煤企与电企双方签定供需协议后,由铁路非运输企业同双方签定运输协议。

5、压缩法人数量,实现企业整合。

我局从事同一行业的多经企业较多,内部竞争严重。

因此,应逐步减少和消除同一地区内非运输企业的同业竞争。

进一步理清同类业务,整合资源,压减企业数量,建立层次分明的管理体制,逐步实现企业由分散型向集约型转变。

通过优化结构,达到企业经营规模适度、管理有序高效、企业优势互补的目的,使企业重组效应得到全面激发和充分发挥。

形成与环境相适应的经营结构,把非运输企业转变为按专业化集约经营的模式。

集中发展具有优势竞争力的业务,实施业务地域分布调整,通过有效的整合,将相同业务分区域集中,实现一个地区有一家具有竞争优势的专业化公司,增强市场竞争力。

6、合理配置运输资源
运力是衔接货物产运销的关键所在,应对运力资源适度调配和合理安排,向规模企业和专业化公司倾斜,计划要根据装车点、流向、车型、煤种、价格、客户等经营要素合理优化组合,提高计划兑现率,实现货源、车源和装车能力的有机结合,大幅提高运力资源配置效率。

7、推进经营管理创新
在经营方式上,全面推行购、运、销一体化的煤炭自营业务,减少中间环节,直接面对终端客户开展煤炭运销业务,提高销售利润。

要根据不同的客户目标细分市场,开展“配煤”销售,降低采购成本,提高经营效益。

要根据季节特点和市场规律,开展不同的营销方式,如在煤炭市场相对淡季的九月份囤积一定数量的煤炭,待煤炭销售旺季的四季度市场行情涨价时出售,实现利润最大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