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典型任务工作过程的船舶识图与制图课程开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典型任务工作过程的船舶识图与制图课程开发
刘雪梅
【摘要】高职船舶识图与制图课程要紧紧围绕船体建造工作过程中图样识读和必要的绘制等典型任务工作过程进行开发建设。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在课程开发过程中,从课程地位、课程目标、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学情境、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进行本课程的开发,效果显著。

%The curriculum of higher vocational reading ship drawing and drafting should closely surround the working process of some typical tasks to develop construction,such as reading pattern and necessary drafting in the working process of ship construction.In the process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Bohai Shipbuilding Vocational College starts from several aspects to make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course and achieves great effect,including the curriculum position,curriculum objective,curriculum standard,curriculum content,teaching situation,teaching mode,teaching method and curriculum evaluation system.
【期刊名称】《辽宁高职学报》
【年(卷),期】2012(014)010
【总页数】3页(P47-49)
【关键词】高职教育;典型任务工作过程;船舶识图与制图课程;课程开发
【作者】刘雪梅
【作者单位】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辽宁葫芦岛12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12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在骨干校建设方案中,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在学院“产教结合、六个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形成了自己“一个载体、三个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

即充分发挥船舶工程技术中心的载体作用,通过“工学交替”实现教学过程与船舶建造过程对接;通过“项目驱动”实现教学内容与造船行业职业技能标准对接;通过“集中顶岗实习”、“订单”培养实现学生身份与造船企业职工身份对接。

因而,基于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船舶识图与制图课程开发摆在了首要地位。

在一些高职院校,本课程传统方法是将船体结构与制图合并成一门课,称为船舶结构与制图。

其中用了较大篇幅介绍船体结构特征,课程识图与制图重点不突出,内容针对性不强。

这次在骨干校建设中,通过对专业岗位工作任务的深入分析认为,对于高职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来说,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在整个船体建造生产过程中对施工图样的识读和部分图样的绘制能力。

所以,在骨干校建设方案中,我们提出这一课程的改革方案,确定进行船体识图与制图课程开发,并将其作为核心专业课程。

这次船体识图与制图课程则紧紧围绕船体建造工作过程中图样识读和必要的绘制等典型任务工作进行开发。

一、确定课程地位
面向渤海船舶重工有限公司、大连船舶重工有限公司、山船重工有限公司等省内外多家大中小型造(修)船企业开展调研,了解企业需求。

以发放问卷、走访座谈、电话沟通等形式与企业经理、车间操作人员、技术员以及我院毕业生等各层次人员共同探讨,明确了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

通过对专业岗位工作任务的
深入分析认为,在整个船体建造生产过程中,施工图样的识读和部分图样的绘制对于高职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来说是其核心的工作任务之一。

这样就确立了船舶识图与制图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和核心专业课程的地位。

二、形成课程目标
通过调研,对工作过程、任务和职责进行分析梳理,明晰了船体建造生产过程的具体工作任务、工作方式、工作流程和主要职责,具体如表1所示。

通过对工作任务和职责进行认真分析梳理,确定具体课程目标,如表2所示。

表1 船体建造生产过程的具体工作任务、方式、流程和主要职责具体工作任务放
样加工装配工作方式个人独立操作班组团队协作个人独立操作班组团队协作个人独立操作班组团队协作工作流程型线图的绘制→型线图的光顺→肋骨型线图的绘制→结构放样→结构件展开→制造样板、样箱和绘制草图钢材预处理→号料(把按草图、样板、样箱等放样资料进行放样展开后的各零件图的图样及其加工、装配符号,画到平直的钢板或型钢上的过程为号料)→边缘加工→成形加工根据生产设计图纸进行部件装配→分段装配→总段装配→船台装配→检验职业行动能力型线放样及光顺→样板样箱制作及草图绘制→钢材预处理→号料→加工→装配→检验主要职责根据生产任务,按照生产操作规程进行正确的操作控制,确保生产连续进行,生产出质量合格的产品
表2 具体课程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主要船舶特征、性能及结构概况;了解船舶制图的标准,正确描述船舶图样所用图线形式及表达含义;型线图的概念和型线图的组成、三视图之间的相互关系,各型线和各尺寸标注所代表的意义、型值表中数字的含义、型线图的识读和绘制方法;总布置图的组成和各视图所表达的内容、总布置图中常用的图形符号和含义、总布置图的表达特点;掌握板材与常用型材的表达方法、板材与型材的连接画法、节点视图的绘制与识读方法、船体结构图样的表达方法;中横剖面图的组成和表达内容、常用图线的含义、肋位剖面图所
表达的内容、中横剖面图的识读和绘制方法;基本结构图的组成和表达的内容、基本结构图的识读和绘制方法;肋骨型线图用途、肋骨型线图组成和表达内容、肋骨型线图的识读和绘制方法;外板展开图的组成和表达特点、外板展开图的表达内容、识读和绘制外板展开图方法;分段划分图的组成和表达内容、分段划分图的特点、分段划分图的识读和绘制方法;11分段结构图作用和种类、分段结构图组成与内容、识读和绘制分段结构图方法根据外形及结构等特点判断船舶类型;能正确确定船舶图样所采用的图纸幅面和图样比例并能正确标注图样比例,根据图线种类确定其在图中表达的含义并能正确使用图线,在船图中正确标注尺寸;能够利用型线图进行型值的查取,正确进行型线图的识读,正确进行型线图的绘制;总布置图的识读和绘制;绘制与识读船体结构节点视图;中横剖面图的识读和绘制;基本结构图的识读和绘制,能综合运用基本结构图与中横剖面图进行全船结构识读;识读和绘制肋骨型线图;识读和绘制外板展开图;船舶分段划分图的识读和绘制方法;11
识读和绘制船舶分段结构图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提升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遵章守纪、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文字、语言表达和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安全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组织协调能力
三、确定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
为了实现课程目标,以职业标准、生产规程和职业资格要求为依据,确定课程标准。

课程内容的选取应适应壳、舾、涂一体化造船新工艺,围绕五种典型工作任务、十一个项目来设计课程内容,突出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课程以典型船舶——
150T冷藏船、159000T原油船、174000T散装货船等船体生产图样为载体,让
学生通过工厂实际生产船舶图纸及模型的识读与绘制,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使学生具备识读和绘制船体图样的基本能力。

四、设计教学情境
以学生知识、技能和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典型船舶船体生产图样为载体,以职业标准为依据,企业需求为导向,职业素质为核心,基于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设计教学情境,完成教学任务。

五、采取适合的教学模式和适宜的教学方法
1.教学模式
制作多媒体课件和动画,运用仿真软件和网络平台,使学习资源立体化。

有效利用现有船体结构模型制作室、船舶CAD/CAM室、船舶综合实训车间、公共多媒体
教室和机房等,开展教、学、做一体的课程教学。

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兼职课堂教学,使教学、指导多元化。

依托学院已建立的校外实习基地,进行课程现场教学和课程单项技能实训。

2.教学组织
根据课程内容需要和设计好的教学情境选择教学场所,并将学生分组。

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集体授课,小组学习讨论,交流总结和提高。

3.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导入、案例分析、任务驱动、工作岗位角色扮演等。

六.建立课程评价体系
1.学生成绩评价
学生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

分项目考核,兼顾学习过程和项目终结考核,融入企业岗位考核标准和内容。

2.课堂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主要是指对教师教学的评价。

可以采用学生评价、同行评价、自评和教学督导评价等方式。

3.社会评价
其他院校、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等进行评价。

七、教材建设
购置相关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编写项目化课程标准,征求企业意见,与行业专家及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围绕典型工作任务,精选企业实际造船生产图样作为教学案例,完成校本教材;经过试用,发现问题,再通过企业、同行、学生等各方面意见反馈进行修改完善,最终能够在教学中使用。

八、教学资源库建设
根据课程特点,教学资源库建设要确保满足教学需要,也为了便于更好地满足和实现网上学生自学、测试、师生交流、校际交流和校企共享等方面的需要和目的。

与软件开发公司合作,根据素材和脚本,开发建设教学资源库,搭建网络平台。

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肩负着培养面向造船生产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使命,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当前的重点。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与船舶行业企业合作,根据船舶领域的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进行课程开发建设。

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建立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一致性的课程结构。

【相关文献】
[1]彭公武.高职“船舶识图与制图”课程建设实践[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62-65.
[2]魏莉洁.船舶结构与制图[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3]刘哲.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6):41-43.
[4]高靖.船体识图与制图[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