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2005至2006学年第二学期无机化学期末考试试题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中师范大学2005至2006学年第二学期无机化学期末考试试题A 华中师范大学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
期末考试试卷(A卷)
课程名称无机化学课程编号42510600任课老师
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与论
推断题计算题问题分析总分
述
分值20202581215100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在下面的空格中,每小题1分,
共20分)
题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号
答
案
1.下列四种硫的含氧酸盐中,氧化能力最强的是…………………………………………( )
(A) Na2SO4(B)Na2S2O3(C)Na2S4O6(D)K2S2O8
2.下列物质中不是一元酸的是………………………………………………………………()
(A) CH3COOH (B) H3PO3 (C) HNO2 (D) H3PO2
3.下列卤化物中,共价性最强的是……………………………………………………………()
(A) BeI2 (B) RbCl (C) LiI (D) LiF
4.下列离子中,最易水解的离子是……………………………………………………………()
(A) Na+ (B) Ca2+ (C) Al3+ (D) K+
5. IVA族元素从Ge到Pb;下列性质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加的是………………………()
(A) +2氧化态的稳定性 (B) 二氧化物的酸性
(C) 单质的熔点 (D) 氢化物的稳定性
6.铁的原子序数为 26,则Fe3+ 在强八面体场中的晶体场稳定化能(以△0 =10 Dq表示)是…()
(A) -20Dq (B) -20Dq + 2P (C) -12Dq (D) -12Dq + 2P
7.将K2MnO4溶液调节到酸性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A)紫红色褪去(B)绿色加深
(C)有棕色沉淀生成(D)溶液变成紫红色且有棕色沉淀生成
8.在酸性介质中加入过氧化氢(H2O2)时不生成过氧化物的化合物是…………………………()
(A) 钛酸盐(B) 重铬酸盐(C) 钒酸盐(D) 高锰酸盐
9. BF3、B2H6、Al2Cl6都是稳定的化合物,BH3、AlCl3则相对不稳定,其原因是………()
(A) 前者形成大π键,后者缺电子
(B) 前者通过大π键、多中心键、配位键补偿了缺电子,后者缺电子
(C) 前者缺电子,后者有多中心键 (D) 前者有配位键,后者缺电子
10.[Ni(en)3]2+离子中镍的价态和配位数是……………………………………………………()
(A) +2,3 (B) +3,6 (C) +2,6 (D) +3,3
11.下列各组化合物中,不能稳定存在的一组物质是…………………………………………()
(A) SiF4,Si3N4 (B) PbBr4,PbI4
(C) SnBr4,SnI4 (D) GeCl2,PbF4
12.在热碱性溶液中,次氯酸根离子不稳定,它的分解产物是………………………………()
(A) Cl—(aq) 和Cl2(g) (B) Cl—(aq) 和(aq)
(C) Cl—(aq) 和(aq) (D) Cl—(aq) 和(aq)
13.下列各对含氧酸盐热稳定性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 BaCO3 > K2CO3 (B) CaCO3 < CdCO3
(C) BeCO3 > MgCO3 (D) Na2SO3 > NaHSO3
14.干燥H2S气体,通常选用的干燥剂是………………………………………………………()
(A) 浓H2SO4 (B) NaOH (C) P2O5 (D) NaNO3
15.某白色固体易溶于水,加入BaCl2有白色沉淀产生,用HCl酸化,沉淀完全溶解,再加入过量NaOH
至强碱性,并加热,有刺激性气体逸出。
此白色固体是………………………………()
(A) (NH4)2CO3 (B) (NH4)2SO4
(C) NH4Cl (D) K2CO3
16.分离Be(OH)2和Mg(OH)2根据它们性质的差异是…………………………………………( )(A)Be(OH)2为两性,Mg(OH)2是中强碱(B)Mg(OH)2为两性,Be(OH)2是中强碱
(C)二者均为两性(D)二者均是中强碱
17.在周期表中,氡(Rn, 86号)下面一个未发现的同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应该是……………()
(A) 140 (B) 126 (C) 118 (D) 109
18.在含有 0.1 mol·dm-3的Pb2+、Cd2+、Mn2+和Cu2+的0.3 mol·dm-3 HCl溶液中通入H2S,全部沉淀的一组离子是…………………………………………………………………………()
(A) Mn2+,Cd2+,Cu2+ (B) Cd2+,Mn2+
(C) Pb2+,Mn2+,Cu2+ (D) Cd2+,Cu2+,Pb2+
19.要从含有少量Cu2+ 离子的ZnSO4溶液中除去Cu2+ 离子最好的试剂是…………………()
(A) Na2CO3 (B) NaOH (C) HCl (D) Zn
20.某金属离子在八面体弱场中的磁矩是4.90 B.M.,而在八面体强场中的磁矩为0,该中心金属离子可能是………………………………………………………………………………………()
(A) Cr(III) (B) Mn(II) (C) Mn(III) (D) Fe(II)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7小题,每空1分,共20
分)
21.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亚磷酸(H3PO3)是元酸,该酸及其盐的水溶液都具有较强
的性。
23.臭氧分子中,中心原子氧采取___________杂化,分子中除生成2个 键外,还有一个_______________键。
24.实验室常用变色硅胶做干燥剂,变色原理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5.熔点最高的金属是。
26.[Cu(NH3)4]2+ 和[Cu(en)3]2+ 配离子,其稳定性大小关系是[Cu(NH3)4]2+ [Cu(en)3]2+(用 < 或 > 或 = 表示)
27.在过氧化钠固体上滴加热水的反应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Cu2O是一种___________色的物质。
29.HF腐蚀SiO2玻璃的反应方程式为。
30.乙硼烷分子中,硼—硼原子间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键相结合的。
31.在酸性介质中,将、、Bi(V)按氧化能力由强到弱排列为顺序为。
32.由硅形成的化合物中,硅原子间很难以双键结合,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K4[Fe(CN))6]为低自旋配合物,[Fe(H2O)6]Cl3是高自旋配合物,据晶体场理论,t2g和e g轨道上的电子排布分别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4.在CaSO4、Ca(OH)2、CaC2O4、CaCl2四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____________。
35.将Cl2通入Pb(II)的碱性溶液中,这时发生的(离子)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梦溪笔谈〉记载“信州铅山具有苦泉,流以为涧。
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
”苦泉中之水称胆水。
胆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Fe(OH)3与盐酸反应得到FeCl3,Ni(OH)3与盐酸反应得到______________。
三、简答与论述(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
25分)
38.为什么PF3可以和许多过渡金属形成配合物,而NF3几乎不具有这种性
质?
39.CO分子是一种很好的配体,为什么它能和金属配位?C原子和O原子哪一个是配位原子?为什么?40.高氯酸、高碘酸、硫酸和高碲酸酸性增强的顺序是什么?简述理由。
41.判断下列分子中键角大小的变化规律,并说明原因。
PF3 PCl3 PBr3 PI3
42.在一定量的铜粉中加入适量的Fe3+酸性溶液,有什么现象产生?待作用完毕后再加入适量的铁粉,又会产生什么现象?
四、推断题(8分)
43.p区某金属A难溶于浓硝酸,但能与稀硝酸反应生成B,在有氧气存在
时还能与醋酸反应生成C。
加热B后有棕色气体D生成。
向B的水溶液中加
入HCl溶液有白色沉淀E生成,E不溶于氨水。
若向B的水溶液中加入KI 溶液,则有黄色沉淀F生成。
向B的水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G生成,NaOH过量则沉淀G溶解生成H。
请给出A、B、C、D、E、F、G、H的分子式。
解:这些物质分别是
A: B: C: D: E:
F: G: H:
五、计算题(共12分)
44.已知:
(a) 某配合物的组成(质量分数)是:Cr 20.0%;NH3 39.2%;Cl 40.8%。
它的化学式量是260.6 (原子量: Cr 52.0;Cl 35.5;N 14.0;H 1.00);
(b) 25.0 cm30.052mol·dm-3该溶液和32.5 cm30.121mol·dm-3AgNO3恰好完全沉淀;
(c) 往盛有该溶液的试管中加NaOH,并加热,在试管口的湿pH试纸不变蓝。
根据上述情况,
(1) 判断该配合物的结构式;
(2) 写出此配合物的名称;
(3) 指出配离子杂化轨道类型;
(4) 推算自旋磁矩。
六、问题分析(15分)ΔG(JK/mol)
45.铜在酸性溶液中的氧化态--吉
布斯自由能图(如右图):
①已知φ(Cu+ /Cu)= 0.521V,
F=96.5 kJ·V-1·mol-1
试计算Cu+ 的G
②哪些物质稳定;
③哪一物质氧化性最强;
④哪些物质会发生歧化反应(并写
出反应方程式)
氧化态
华中师范大学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
期末考试试卷(A卷)答案
课程名称无机化学课程编号42510600任课老师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在下面的空格中,每小题1分,共20分)
D,B,A,C,A; B,D,D,B,C;B,B,D,C,A; A,C,D,D,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7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21.He
22.二,还原
23.不等性sp2离域
24.CoCl2(蓝) + 6H2O CoCl2·6H2O(粉红)
25.W
26. <
27.2Na2O2 + 2H2O == 4NaOH + O2
28.红色
29.SiO2 + 4HF == 2H2O + SiF4或者 SiF4 + 2HF == H2SiF6
30.两个三中心两电子的氢桥键。
31.Bi(V)、、
32.Si原子半径较大而电负性较小难形成 键进而构成复键。
33.;
34.CaC2O4
35.Pb2+ + Cl2 + 4OH-= PbO2 + 2Cl- + 2H2O
36.CuSO4·5H2O
37.NiCl2
三、简答与论述(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8.解: PF3中P有空的能量较低的d轨道,在与过渡金属形成配合物时,一方面 P向中心金属给予电子,另一方面中心金属离子可向P的空d轨道反馈电子,形成了d π- dπ反馈键,从而加强了配合离子的稳定性。
而NF3中的 N则无此类空的d轨道。
此外,N 的半径小,电负性大,N上的一对孤对电子不易给出。
39.解:CO作为配位体是因为C原子和O原子上都有孤电子对,能和金属原子的空轨道形成σ配键;
此外CO分子中的反键轨道(π2p*)和金属原子的d电子形成反馈键。
C原子是配位原子。
因为CO分子中由于O原子提供一对π电子,形成了π配键,使C原子上的负电荷密度超过O原子上的负电荷密度,且C原子的电负性小于O原子的,使得C原子的配位能力超过O原子。
40.解: H6TeO6 < H5IO6 < H2SO4 < HClO4
在上述顺序中,各元素的含氧酸中非羟基氧原子数逐渐增加(0,1,2,3)。
非羟基氧原子数目越多,中心原子上的电正性越高,则与之相连O─H键的极性越强,H+ 就越容易电离,故表现出酸性越强。
41.解:由于配体F的电负性最大,对电子对的吸引也最大,使中心P原子表面的电子密度变得最小,键合电子对在P原子周围空间所需的角最小,因此PF3的键角最小,同理随Cl、Br、I电负性减小,其键角逐渐变大。
PF3 PCl3 PBr3 PI3
键角由小变大
42.解:在一定量的铜粉中加入适量的Fe3+ 酸性溶液,则铜粉全部溶解
2Fe3+ + Cu = 2Fe2+ + Cu2+
再加入适量的铁粉,铜又析出
Fe + Cu2+= Fe2+ +Cu↓
四、推断题(8分)
43.解:这些物质分别是
A:Pb; B:Pb(NO3)2; C:Pb(Ac)2; D:NO2; E:PbCl2;
F:PbI2; G:Pb(OH)2 H:Na[Pb(OH)3]
五、计算题(共12分)
44.解:由 (a) n (Cr) == 1 n (NH3) ==6
n (Cl) ==3 (2分)
由 (b) = 3 可见有3Cl -在外界
由 (c) 知NH 3全在内界 (2分) (1) [Cr(NH 3)6]Cl 3 (2分) (2) 三氯化六氨合铬(Ⅲ) (2分) (3) d 2sp 3杂化 (2分) (4) μ =
= 3.9 (B.M.) (2分)
六、问题分析(15分) 46.
① 因 Cu + + e - == Cu φ(Cu + /Cu)= 0.521V
Δr G m = - n F φ F=96.5 kJ·V -1·mol -1 INCLUDEPICTURE \d "/upfiles/201009/20100926220933198.gif" \* M E R G E F O R M A T I N E T — = - n F φ
INCLUDEPICTURE \d "/upfiles/201009/20100926220933198.gif" \*
M E R G E F O R M A T I N E T
= n F φ
INCLUDEPICTURE \d "/upfiles/201009/20100926220933198.gif" \
② 因Cu 的G 最低,所以最稳定; (3分) ③ 因CuO + 的G 最高,所以氧化性最强; (2分) ④ 因Cu + 位于Cu 和Cu 2+ 连线的上方,所以Cu + 会发生歧化反应 2Cu + == Cu + Cu 2+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