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补天石通灵幻宝玉读后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梦补天石通灵幻宝玉读后感
通灵宝玉,《红楼梦》中的神话形象,贾宝玉出生时嘴里衔来,当做命根子挂在项上。

贾宝玉是女娲剩一石转世真身(质),通灵宝玉则是其幻相(形)。

薛宝钗项圈上的金锁受一僧一道点化,系通灵宝玉附生物,寓意"土生金";一边金(薛宝钗)玉(通灵宝玉),一边木(林黛玉)石(贾宝玉),双方激烈对抗,寓意"金克木"。

通灵宝玉对贾宝玉的人生发挥原罪、金箍棒、紧箍咒三重作用。

贾宝玉多次摔砸通灵宝玉,彰显了他的爱情坚贞和叛逆精神,但以失败、妥协而告终。

后四十回通灵宝玉丢失,从反面促成了金玉良缘、高魁贵子、家复中兴三件喜事。

贾宝玉完成这些为通灵宝玉所注定的宿命后便离家出走,与通灵宝玉形质合一,由一僧一道携归青埂峰,变回女娲剩一石,诗云"沉酣一梦终须醒,冤债偿清好散场"。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中国古典长篇章回体小说,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红楼梦》书内提及的书名,还有《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乾隆四十九年甲辰(1784年)梦觉主人序本题为《红楼梦》(甲辰梦序抄本)。

1791年在第一次活字印刷后(程甲本),《红楼梦》便取代《石头记》而成为通行的书名。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中心,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描写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
性美和悲剧美,歌颂追求光明的叛逆人物,通过叛逆者的悲剧命运预见封建社会必然走向灭亡,揭示出封建末世的危机。

《红楼梦》:从补天石到通灵宝玉,结合贾雨村的一生,这就是人生。

读《红楼梦》,大部分人都热衷于寻幽探秘,分析书中的情节与心理活动。

这固然能从中得到一些的启发,但总难免给人以解读过分之感。

其实,还有一种更高阶层的读法,那就是结合书中的情节发展,而去剖析人生百态。

《红楼梦》一开篇,交待的故事起源,就是无稽崖下的一块石头。

那块石头来头可不小,曾经是女娲娘娘炼石补天里的一块。

只是天上的漏洞太小,女娲还来不及用到这一块石头,天就补好了。

于是,没有了用武之地的石头,便被自然遗忘……
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如同这块石头——出生之后便总会有用武之地。

只是在后来的成长过程中,到底能否实现当初“有用”的目标,还需要更多的缘分。

从曾经的补天石,到被遗忘的石头。

在漫长的等待中,汲取日月精华而有了灵性,但它依然还是曾经的补天石吗?
后来机缘凑巧,补天石迎来了两位大师级人物,那就是渺渺真人和茫茫大士。

经过一番游说,茫茫大士施加法术,补天石变成了晶莹剔透的一块玉石,也就是后来的通灵宝玉。

这个过程,是巧合、也是缘分。

很多人看不到,补天石汲取天地日月精华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修炼。

遇到僧道两人,是一种缘分,这种缘分是可遇不可求的。

更巧合的是,僧道两人见到补天石时,刚好还有一件大事要完成,那就是警幻仙姑主导的“三千情鬼下凡历练”。

在补天石的央求之下,僧道两人“举手之劳”,于是便成就了石头到玉石的转变。

无独有偶,《红楼梦》以甄士隐和贾雨村开篇叙述。

此时的贾雨村,还是一个贫困潦倒的穷秀才。

甚至连上京赶考的盘缠都凑不齐,不得已困居在葫芦庙里。

但后来贾雨村获得甄士隐的资助,上京科考而一鸣惊人。

由此可见,贾雨村是很有才华的,一如补天石那样的“内秀”。

而困在葫芦庙,何异于补天石被遗忘在无稽崖下?
如果补天石仅仅是一块顽石,即使茫茫大士愿意施加法术于它,很大可能,顽石还是顽石,变不成通灵宝玉。

贾雨村如果只是一个愚鲁之人,即使得到甄士隐的资助上京,名落孙山之外必然是大概率事件。

而补天石到底成了通灵宝玉,于是便有幸来到十丈软红之中,亲眼见证人世间的繁华。

相较于世间无数砂石,补天石是幸运的,但更多的是自身有那个“潜能”。

贾雨村能从一个穷秀才而成为一州知府,后来仕途上虽然几度浮沉,但最后官至大司马。

如果真是一介腐儒,焉能在仕途上一帆风顺、脱颖而出?
在那个中秋之夜,贾雨村依墙朗声而吟“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时,便打动了甄士隐这个“茫茫大士”之心。

而甄士隐愿意资助五十两银子和寒衣,和僧道施加在补天石身上的“法术”有何差异?
再后来,变成通灵宝玉的补天石,来到红尘中“历练”。

但通灵宝玉的历练,完全是一种旁观者的身份,并不直接参与那三千情鬼的纠葛。

但无论如何,相对于世间不知凡几的砂石来说,这一块补天遗石,无疑是最幸运的。

而贾雨村在《红楼梦》里,尽管是出场最早,几乎贯穿全书的一个角色。

但也和宝黛钗三人的情感纠葛、并没有实质性的关联。

虽然他曾是黛玉的老师,但对贾雨村而言,林如海也是甄士隐那样的“茫茫大士”。

对黛玉来说,贾雨村这样的老师,并不见得会比甄雨村要高明多少。

所以,贾雨村在《红楼梦》里,更多也是一种旁观者的身份,似乎就为了亲眼见证贾府乃至四大家族的由盛变衰,仅此而已。

但贾雨村的一生,也确实见证了人世间的第一等繁华。

这个历程,和补天石又有什么差异?
可见,无论是补天石的蜕变,还是贾雨村的“成功”。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自身的底蕴,才足以决定最后的人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