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八年级透镜的课堂实录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八年级透镜的课堂实录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透镜成像的本质及基本原理。

2. 掌握透镜成像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3. 熟练掌握透镜成像的实验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
1. 透镜成像的本质和基本原理。

2. 透镜成像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3. 透镜成像的实验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式教学方法。

2. 实验示范法。

3. 交互式教学方法。

四、教学重点:
1. 略
五、教学难点:
1. 略
六、教学过程:
1. 理论授课
(1)引入
首先,教师将一幅光线透过一个透镜成像的图像展示给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们思考透镜成像的本质和基本原理。

(2)透镜成像的基本原理
接下来,教师简要介绍透镜成像的基本原理:透过透镜的平行光线会汇聚于一点,这一点称之为焦点,透镜的焦距被定义为从透镜中心到焦点的距离。

(3)透镜成像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教师在讲解透镜成像的计算方法和步骤时,可以采用以下步骤:
1)在物距(P)和像距(Q)的图上明确物体和像。

2)通过公式1/f = 1/P + 1/Q,计算出透镜的焦距(f)。

3)根据公式L1/P + L2/Q = 1,计算出像的放大率。

4)通过公式Q = fL/(L-f)或P = fL/(L+f)计算出像距或物距。

(4)实验操作
教师在讲解实验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时,要告诉学生们在进行透镜成像实验时需要注意材料准备、实验步骤和实验操作方法等方面的问题。

2. 实验操作
(1)实验材料
聚光灯、透明凸透镜、白纸、铅笔。

(2)实验步骤
1)将透明凸透镜放在白纸上。

2)调整聚光灯的距离和位置,使光线经过凸透镜发出的光线汇聚在白纸上。

3)移动白纸,观察到反射在白纸上的光线图像。

4)记录物距和像距,计算出焦距和像的放大率。

(3)实验注意事项
1)避免聚光灯过度加热和烧伤透明凸透镜。

2)白纸和聚光灯的距离要适当,否则会影响实验的结果。

3)实验不宜进行的过长时间,以避免对透明凸透镜造成损伤。

七、教学总结:
本节课主要讲授了透镜成像的本质和基本原理,透镜成像的计算方法和步骤以及透镜成像的实验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在实验操作环节中,让学生们通过观察光线透过透明凸透镜的状况联系透镜成像的本质和基本原理,强化知识点的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