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细菌芽孢和鞭毛染色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孢杆菌,变形杆菌 染色剂 5%孔雀绿水溶液,0.5%番红水溶 液,硝酸银鞭毛染色液( A液,B液) 其他 显微镜,酒精灯,双层瓶,载玻片, 木夹子,生理盐水,等。
四、实验步骤
1、鞭毛染色 载玻片 —— 一端加一滴水 —— 挑菌 —— 在水滴中 轻沾几下 ——将玻片稍倾斜 ——自然干燥——A 液覆盖( 5-6min ) ——充分水洗 ——B液冲去残 水 ,B液覆盖(可稍加热)——涂面出现明显褐色 时——水洗——自然干燥——镜检 2、芽孢染色 涂片 —— 干燥 —— 固定 —— 染色(孔雀绿,加 热,微冒蒸汽且不干,10min)——水洗(玻片 冷却后) —— 复染(番红, 5min ) —— 水洗 — —干燥——镜检
细菌鞭毛显微镜照片
五、实验结果
绘图(油镜下): 芽孢、芽孢囊、营养细胞 鞭毛
六、思考题
1.
用简单染色法能否观察到细菌的芽孢? 2. 鞭毛染色要注意那些环节?
下次实验:酵母菌形态观察
实 验 三
细菌的芽孢染色及鞭毛染色
一、实验目的
学习并掌握芽孢染色法、鞭毛染色法。 初步了解芽孢杆菌、细菌鞭毛的形态特 征。 巩固无菌操作技术
二、基本原理
1. 芽孢染色法: 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细菌能否形成芽孢以及芽孢的形状、芽 孢在芽孢囊内的位置、芽孢囊是否膨大等特征是鉴定细菌的依 据之一。 芽孢壁厚、透性低、不易着色,用着色力强的染色剂孔雀绿或 石炭酸复红,在加热条件下染色,使染料不仅进入菌体也可进 入芽孢内,进入菌体的染料经水洗后被脱色,而芽孢一经着色 难以被水洗脱,当用对比度大的复染剂染色后,芽孢仍保留初 染剂的颜色,而菌体和芽孢囊被染成复染剂的颜色,使芽孢和 菌体更易于区分。 2. 鞭毛染色法: 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细菌是否具有鞭毛,以及鞭毛着 生的位置和数目是细菌的一项重要形态特征。细菌的鞭毛很纤 细,其直径通常为0.01~0.02μm,一般细菌的鞭毛均不能用光学 显微镜直接观察到 。在染色前先用媒染剂处理,使它沉积在鞭 毛上,使鞭毛直径加粗,然后再进行染色。
四、实验步骤
1、鞭毛染色 载玻片 —— 一端加一滴水 —— 挑菌 —— 在水滴中 轻沾几下 ——将玻片稍倾斜 ——自然干燥——A 液覆盖( 5-6min ) ——充分水洗 ——B液冲去残 水 ,B液覆盖(可稍加热)——涂面出现明显褐色 时——水洗——自然干燥——镜检 2、芽孢染色 涂片 —— 干燥 —— 固定 —— 染色(孔雀绿,加 热,微冒蒸汽且不干,10min)——水洗(玻片 冷却后) —— 复染(番红, 5min ) —— 水洗 — —干燥——镜检
细菌鞭毛显微镜照片
五、实验结果
绘图(油镜下): 芽孢、芽孢囊、营养细胞 鞭毛
六、思考题
1.
用简单染色法能否观察到细菌的芽孢? 2. 鞭毛染色要注意那些环节?
下次实验:酵母菌形态观察
实 验 三
细菌的芽孢染色及鞭毛染色
一、实验目的
学习并掌握芽孢染色法、鞭毛染色法。 初步了解芽孢杆菌、细菌鞭毛的形态特 征。 巩固无菌操作技术
二、基本原理
1. 芽孢染色法: 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细菌能否形成芽孢以及芽孢的形状、芽 孢在芽孢囊内的位置、芽孢囊是否膨大等特征是鉴定细菌的依 据之一。 芽孢壁厚、透性低、不易着色,用着色力强的染色剂孔雀绿或 石炭酸复红,在加热条件下染色,使染料不仅进入菌体也可进 入芽孢内,进入菌体的染料经水洗后被脱色,而芽孢一经着色 难以被水洗脱,当用对比度大的复染剂染色后,芽孢仍保留初 染剂的颜色,而菌体和芽孢囊被染成复染剂的颜色,使芽孢和 菌体更易于区分。 2. 鞭毛染色法: 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细菌是否具有鞭毛,以及鞭毛着 生的位置和数目是细菌的一项重要形态特征。细菌的鞭毛很纤 细,其直径通常为0.01~0.02μm,一般细菌的鞭毛均不能用光学 显微镜直接观察到 。在染色前先用媒染剂处理,使它沉积在鞭 毛上,使鞭毛直径加粗,然后再进行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