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章第一、二节总结训练及答案湘教版必修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第一、二节总结训练高二地理教研组
寄语:做完一件事后,想一想我做的好不好;做完一道题后,想一想我怎么做的,是否花了最短的时间。

总之,做什么都要效率。

【知识疏理】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区域: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地理学最常用的基本概念之一。

特征:1)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有虚有实)。

2)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边界、异同、特色、联系)
(A级)1、在不同的区域间存在有:()
A、显著的差异性
B、明显的连续性
C、基本的相似性
D、相同的特色
(B级)2、下列各区与其特色优势、功能搭配正确的是:()
A、矿区-交通优势
B、旅游区-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特色
C、中心商务区-艺术特色
D、文化区-商业功能
(A级)3、下列关于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与区域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互不联系
B、区域之间具有一定的界线,且一定是明确的界线
C、一个区域的发展能促进其内部经济的发展,但并不影响周边地区
D、一个区域往往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这是其与其他区域的差异所在
二、区域空间结构
1.区域空间结构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概念: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形成:是区域自然、人文因素长期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结果。

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
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等。

(A级)关于区域空间结构的正确的叙述是:()
A、区域空间结构的空间网络系统就是指区域的各种交通运输线组成的网络状分布体系
B、区域空间结构的外围空间是指区域核心以外的其他空间范围
C、区域空间结构的外围空间的发展水平受区域核心的制约,受网络系统的影响不大
D、区域的空间结构往往有固定的模式和范围,不随经济的发展而变化
【总结】:从经济活动的角度来看,区域空间结构是由区域核心、网络结构和外围空间共同组成。

(A级)(1)区域核心多表现为,或者是、以及。

(A级)(2)空间网络系统是指。

(A级)(3)外围空间是相对于而言的,它的部门构成、空间结构、发展水平等,都要受到和的制约。

2.从总体上看,一个区域大致上可划分为和。

3.地域空间分布形式
(A级)从空间分布看,下列地理事物表现为点状的是:()
A、农业
B、城市和工业
C、城市群和工业区
D、交通运输线
(B级)城市化是。

【重点】三、区域产业结构
1.产业结构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概念: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影响因素:、、、等。

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
第一产业: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难点】2.产业结构的差异
表现:产值比重、就业比重、内部构成等。

传统的农业区域或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
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
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

•反之,可根据产业比重判断区域状况:
•第一产业比重大:城市化水平低,经济发展水平低;
•第二产业比重大:工业化程度高;
•第三产业比重大:经济发展水平高。

人口分布特
点第一产业人口占绝对优

第二产业人口比重

第二、三产业人口比重

产业分布特
点农业经济占有相当大的
比重
工业经济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增长速度超过
第二产业
产业结构特
点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

第二产业所占比重
比较大
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所
占比重比较大
对外经济联

对外经济联系较少对外经济联系加强对外经济联系密切
对生态环境
的影响
主要是生态破坏主要是环境污染主要是环境污染
(B级)下图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大产业的就业构成。

读下图,回答1-2题。

1.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
A.①B.② C.③ D.④
2.四个地区中工业化程度最低的是( )
A.① B.②C.③D.④
【重点】四、区域发展阶段
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及区域发展的趋势
1.常用指标
常用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
区域类型:发达地区与发展中地区
或高收入地区、中等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
2.综合性指标
人文发展指数(HDI):通过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三项指标来反映一个区域的总体发展水平。

【难点】3.总体发展趋势
平衡-不平衡-平衡……
低水平---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环境恶化---恶性循环
高水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发展
(A级)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区域经济中,产业的转化趋势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
B、第三产业超过第二产业
C、第一产业超过第二产业
D、第一产业超过第三产业
(B级)工业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经历的阶段顺序大体是:()
①一、二、三②二、一、三
③二、三、一④三、二、一
A、①③②④
B、④③②①
C、②③④①
D、①②③④
(C级)在城市化过程中也是区域发展的过程,它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发生,那么发生了哪些变化?
(D级)综合题
(1)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判断理由
是。

(2)四个地区中,工业相对发达的是和,判断理
是。

(3)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是,判断理由
是。

(D级)读下列“某市产业结构变化表”和“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变化表”,回答有关问题。

(7分)
表一某市产业结构变化表
表二某市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变化表
(1)该市产业结构有何变化?
(2)表一中第三产业比重的变化说明了该市的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3)该市重工业比重的变化特点是;轻工业比重的变化特点是。

(4)1978年以后,该市重工业比重逐渐下降,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最可信的是:()
A、该市重工业产值下降导致重工业比重下降
B、该市轻工业发展的速度较重工业快,导致重工业产值比重相对下降
C、该市缩减了重工业的工业项目,导致重工业产值比重下降
D、该市农业比重下降,使农业机械的使用量下降,进而影响重工业的发展
(5)重工业主要生产生产资料,轻工业主要生产消费资料。

从表二中的该市轻重工业的变化情况可以推知,该市人民的生活水平。

【能力测试】
二、B
(1)中心城市比较大的工业基地交通运输枢纽著名的旅游地
(2)由各种交通运输线路、信息网络等组成的地域分布体系。

(3)区域核心区域核心网络系统
2.乡村地域和城市地域
3.地域空间分布形式
B
城市化是农业用地转化为城市用地,农业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

三、1.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
2. A C
答;都发生变化。

空间结构由简单变的复杂,区域产业结构也发生变化,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综合题
答案;(1)A 第三产业比重最高,第一产业比重最低
(2)A B 第二产业的比重较大
(3)D 第一产业的比重较大,第三产业比重较小
答案;(1)第一产业的比重明显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上升,第二产业的比重变化不大(2)城市化
(3)先迅速上升,后逐渐下降基本上呈上升趋势
(4)B
(5)不断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