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如何赏
古诗词赏析方法技巧

古诗词赏析方法技巧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词赏析方法技巧,欢迎大家分享。
一、古诗词赏析方法1、古诗分类: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律诗:首联(1,2)、颔联(3,4)、颈联(5,6)、尾联(7,8)2、方法指导:(1)从作者入手,联系已知作者的生活经历,风格知识理解内容;(2)借助于诗词的标题、注释、写作背景,理解诗人写作意图;(3)从语言入手,抓住诗词中要害词句(动、形容词、议论和抒情的词句)(4)词表现手法的赏析(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化静为动<静结合>对比映衬、虚实明暗、含蓄委婉、直抒胸臆、引用典故等)。
3、诗词题材和作者的风格特点:田园: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归隐田园的渴望。
(陶渊明、王维、孟浩然)边塞:反映边塞的苦寒,寂寞生活和思念家乡亲人,渴望国家安宁和报效祖国、为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
(王昌龄、高适、岑参、范仲淹)忧国(民):表达强烈的爱国之情;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者的担忧、不满。
(陆游、杜甫(沉郁顿挫)、辛弃疾、文天祥、) 咏史:感慨历史,希望统治者以史为鉴,吸取教训。
(刘禹锡、杜牧、李商隐、张养浩、)送别:诉说友情,表达依依不舍的思念之情和对友人的劝慰、祝愿。
(李白、王勃、)思乡:抒发自己在他乡的孤独、寂寞、凄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马致远、崔颢、苏轼、)咏(物)志:借歌咏自然事物来表达志向、心愿,抒发对……愤慨、不满。
(曹操、李白、韩愈、)写景: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叙事:通过所见闻的事情来抒发自己的喜悦(同情、愤慨、痛恨、悲伤之情)。
(白居易《观刈麦》、杜甫《石壕吏》)爱情: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抒发一种相思、离别之苦。
鉴赏古代诗词的技巧和方法大全_方法

鉴赏古代诗词的技巧和方法大全_方法生活中的小技巧可以让我们减轻压力、节省时间和节省金钱。
学习这些简单而实用的技巧,可以让您更好地应对各种生活场景。
这里为大家整理了关于鉴赏古代诗词的技巧和方法大全,方便大家学习了解,希望对您有帮助!鉴赏古代诗词的技巧和方法大全(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三)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第1页共12页(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
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
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古诗词如何鉴赏

古诗词如何鉴赏
古诗词鉴赏是文学鉴赏的一部分,它具有自己的特殊规律和技巧。
以下是一些古诗词鉴赏的方法:
1. 了解背景:在鉴赏古诗词时,需要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风格以及作品的创作背景,这些信息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涵和主题。
2. 反复诵读:通过反复诵读,可以更好地领略古诗词的韵律和节奏,理解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
在诵读过程中,要注意读音的准确性和语调的变化,以及情感的表达。
3. 抓住意象:意象是古诗词中重要的元素,诗人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在鉴赏古诗词时,要特别注意诗词中的意象,理解它们所代表的含义和情感。
4. 品味语言:古诗词的语言精练、含蓄、生动,需要仔细品味。
要注意分析诗词中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理解它们对整个作品的影响。
5. 领悟旨趣:旨趣是古诗词的灵魂,领悟旨趣是鉴赏古诗词的关键。
在鉴赏过程中,需要深入思考诗词的主题和思想,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和所要表达的意义。
6. 运用想象力:在鉴赏古诗词时,要运用自己的想象力来还原诗中描绘的场景,理解诗人的情感和心境。
通过想象力的运用,能够更好地领略古诗词的意境和美感。
7. 比较阅读:将所鉴赏的古诗词与其他相关作品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和优劣之处。
通过比较阅读,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特点和风格。
总之,古诗词鉴赏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但更重要的是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感受。
只有真正领略到古诗词的美妙之处,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
古诗词的欣赏与鉴赏

古诗词的欣赏与鉴赏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瑰宝的珍藏,在漫长的岁月中,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为后世留下了无数经典之作。
诗词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一种精神的飨宴,通过欣赏与鉴赏古诗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瑰宝。
一、古诗词的艺术特点古诗词的语言简练、形象生动、意境深远,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
在古诗词中,既有雅致高远的山水田园诗,也有豪放激昂的边塞英雄诗,不同的体裁和风格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生活、情感的感悟和表达。
另外,古诗词的韵律也是其独特之处,通过平仄押韵,使诗词更具节奏感和音乐美,这是其与其他文体的重要区别。
二、欣赏古诗词的方法1. 理解古诗词的背景和作者: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经历都对理解其作品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了解作者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和经历,可以更好地体会其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
2. 解读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古诗词常常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给人以美感和意境的享受。
在欣赏古诗词时,要注重挖掘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体会其中的诗意和韵味。
3. 分析古诗词的词藻和结构:古诗词在语言表达上注重形象描绘和节奏感的把握。
通过分析古诗词的词藻运用和结构组织,可以更好地理解其艺术美感和层次感。
三、鉴赏古诗词的价值1. 传承中华文化: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珍贵遗产,通过鉴赏古诗词,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和智慧。
古诗词中的情感表达、人生哲理等历久弥新,对于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有着重要的作用。
2. 培养审美情趣:古诗词是一种优雅精致的艺术形式,通过鉴赏古诗词,可以培养和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
古诗词中的意境和美感,使人感受到一种与众不同的心灵享受。
3. 增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古诗词常常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通过鉴赏古诗词,可以增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激发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环保意识。
四、如何进行古诗词的欣赏与鉴赏1. 阅读经典古诗词:了解和熟悉经典的古诗词,是进行欣赏与鉴赏的基础。
古诗词鉴赏的三种方法

古诗词鉴赏的三种方法古诗词鉴赏的三种方法古诗词鉴赏是高考备考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老师头疼,学生害怕。
其实,只要注意方法,就可以化难为易了。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词鉴赏的三种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其一,三看法。
一首诗词到面前来要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
看标题,能基本地把握诗词的内容和主题,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不看标题的话,这首诗分明是在写“池塘”的,其内容很难和“书”联系上;看作者,可知作品的风格,如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飘逸豪放;看注释,如在诗的底部加上“这是诗人在安史之难期间写的一首小诗”一行小小注释,作用很大,可知此诗内容可能是对国家命运的兴叹,对民不聊生的悲歌。
其二,填表法。
一首诗词不管是什么内容一定都遵循一个规律:要么写景,要么叙事,但都表达一种情感,因为诗词的语言是浓缩的、是凝练的,因为有这个语言障碍,很多学生读诗时像读文言文一样,理解起来很费时,所以学生可以越过这道障碍。
就是填表法,时间(季节)——;地点——;人物——;事件——;景物——;情感——。
其三,记忆法,要求学生平时记住三个概念及该概念下的小小的术语。
(一)诗词的修辞手法。
诗歌鉴赏题中考查的修辞手法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衬托、对偶、顶真、双关、通感等。
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另一事物,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倒喻、较喻等。
运用比喻可以突出事物特征,使表达更加生动鲜明,化深奥抽象为浅显具体。
如“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刘攽《雨后池上》),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了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2、拟人。
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运用拟人可以使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生动。
如“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写出了诗人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
古诗词鉴赏方法与技巧

古诗词鉴赏方法与技巧古诗词鉴赏方法与技巧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没少做古诗词鉴赏吧?古诗词鉴赏,通常是体会诗词中的字词、意境、句意、语言特色、主旨、技巧、结构思路等更深层次的内容。
很多人在面对古诗词鉴赏的时候都很头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词鉴赏方法与技巧,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鉴赏诗歌的形象就是通过分析诗歌意象的个性特征,感悟其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社会意义。
A、注意意象的色彩(字面和暗示)。
色彩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
暖色—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风发; 冷色—冷漠低沉、消极颓唐、孤寂凄凉。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诗中“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色彩,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传达出无比欢欣的心情。
B、通过动静结合,相互映衬的手法开拓诗境,传达情感。
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诗中“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又突出显示了“春涧” 的幽静。
C、诗歌的形象有时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心理特点等各方面发生联系,被赋予某种特殊意义。
我们在鉴赏时要优先考虑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特殊意象。
特殊意象:“望月怀远” 、“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
鸿雁——思乡,信使;杜鹃——薄命佳人,忧国志士,哀惋,至诚;鹧鸪——思乡,凄情;东篱——山尘脱俗之境;菊花——高洁品质;杨柳——依依离别;岁寒三友(松、竹、梅)——傲骨桃花——美人;鸟——自由。
分析诗歌形象应注意景和情、物与情;景和人,物与人之间的关系。
a、借景抒情“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b、托物言志“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于谦《咏石灰》)c、感物伤怀“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杜甫《孤雁》)d、情景交融“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怎样赏析古诗词

天平山中
• [明]杨 基 • 细雨茸茸湿楝①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 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
• 【注】①楝(liàn):楝树,落叶乔木,春天开淡紫色花。
• 1.请发挥想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歌前两句展现的 画面。(3分) • 在绵绵春雨中,楝树开出了淡紫色的花朵,由于沾上了 雨珠,显得格外娇艳和滋润。南风轻轻吹拂,在郁郁葱葱 的草木丛里,不时露出一树树金黄色的枇杷。 • 2.有人认为本诗末句中“送”字用得最为精妙,请说说 “妙”在何处。(3分) • .“送”字是拟人手法。(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回家 路上“莺啼”相伴的情景;(1分)表现了诗人悠梅时节家家雨, 春早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 梅雨连绵,这在古典诗词中常用来比喻、衬托无 穷无尽的“愁”。 • 前两句描写江南水乡梅雨之夜的雨景,也正是为 下文抒写“闲”情作衬托,渲染气氛。 • “闲敲棋子”像一个特写镜头,含蓄地揭示了候 客不至时寂寞、无聊的心情。一“敲”一“落”, 含蓄地表现时间之久,企盼之急切,形象地揭示 了候客时间之长和候人者惆怅失望的心情。
二、了解古诗词常用的表现手法
1.直接抒情
• 作者在诗词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 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 倾泻而出。 • 如: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2.借景抒情
• 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感情。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 风瘦马,夕阳西下……”,诗人巧妙地将 内心的漂泊之情,借助于对自然景物的动 态描写之中,做到了含而不露却余味无穷。
2.了解写作背景
• 诗歌的写作背景包括当时的时代状况、作 者思想、生活经历等。 • 在赏析诗歌时,我们对这些背景资料应该 进行充分了解,这对于全面、正确、迅速 理解诗歌的内容有非常大的帮助。 • 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古诗词鉴赏要点

古诗词鉴赏要点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诗词的鉴赏不仅能够增进对古文学的了解,还可以提升审美能力,丰富人生情怀。
本文从诗词的用典、意境、艺术特点等方面,介绍古诗词鉴赏的要点。
一、用典鉴赏古诗词常常借用典故、历史事件、神话传说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在鉴赏古诗词时,我们需要了解作者所借用的典故,并与整首诗词的意境相互联系。
比如,在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他用“杨花”来描绘孤独的心情,暗示着诗人兄弟离散的遭遇。
二、意境鉴赏古诗词注重意境的营造,通过对自然景色、人物形象、思想感情等的描绘,塑造独特的艺术世界。
在鉴赏古诗词时,我们要注意品味诗词所表达的情感和意象,感受其中蕴含的美。
比如,在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通过对壮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壮志未酬的情感,给人以壮丽和豪迈的艺术享受。
三、艺术特点鉴赏古诗词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包括格调、韵律、修辞等方面。
在鉴赏古诗词时,我们要注意诗词的整体结构和节奏感,以及诗词中的修辞手法。
比如,李白的《静夜思》运用自然景物写出内心的孤寂,通过对月亮的描述,给人以清新淡雅的美感。
同时,注意到诗句中的反复、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使整首诗词更具韵律感。
四、作者背景鉴赏了解作者的生平背景和时代背景对于古诗词的鉴赏也很重要。
古代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对诗词的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
通过了解作者的背景,我们可以更好地领会诗词的内涵和意义。
比如,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表达了对乱世的慨叹和对正直的追求,与杜牧身历的动荡时代相呼应。
五、个性风格鉴赏每位诗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创作方式和个性风格。
在鉴赏古诗词时,我们可以通过研究诗人的其他作品来了解其创作风格和思想特点。
比如,杜甫的诗词多以抒发社会苦难和个人琐事为主题,风格豪放激昂,深受后人称颂。
综上所述,古诗词鉴赏要点包括用典鉴赏、意境鉴赏、艺术特点鉴赏、作者背景鉴赏和个性风格鉴赏。
通过深入理解和品味古诗词,我们能够更好地领略古代文化的魅力,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
如何赏析古诗词

如何赏析古诗词一、留意积累古诗词的背景学问这些背景学问主要包括诗人的生平经受、思想感情、艺术风格等。
把握了这些内容,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就能对诗歌进行高屋见瓴的分析。
如:李白愤世疾俗的人生、清爽飘逸的风格;杜甫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辛弃疾抗金复宋的大业,在气概宏伟的主调之外,也不乏动听悱恻。
王维诗含蓄生动,白居易诗雅俗共赏,李商隐诗清丽俊逸,李煜词颓靡伤感却又细腻感人,欧阳修词清丽明媚而又语近情深,柳永词缠绵悱恻,苏轼词雄健豪放,李清照词婉约凄切,陆游风格雄浑奔放,明朗流畅。
二、把握几类常用的赏析术语1、常见的意境:舒适美丽、清幽明净、明丽清爽、雄浑壮美、壮阔苍凉、萧瑟凄凉、孤寂冷清、清冷幽静等。
2、常见的表现技巧:〔1〕修辞手法:比方、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对比、双关、设问、反问等。
〔2〕描写手法主要有:托物言志、小中见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联想想像、正侧面结合、比较衬托、乐景写哀、欲扬先抑、象征、渲染、白描、用典等。
〔3〕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画龙点睛〕、间接抒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借事抒情〕。
〔4〕语言风格:品尝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语一般有:清爽自然、朴实无华、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华美绚丽、委婉含蓄、简练生动、雄浑豪放、沉郁顿挫需要强调的是,用以上这些术语赏析诗词时,不能空洞,更不能一概而论,需因诗而异,依据各诗不同特点,结合相关诗句,有的放矢地进行赏析。
三、积累不同的`诗作题材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
1、写景诗:写景抒情,寄情于景,常用白描、衬托的写法描绘山川美景,抒写喜爱祖国河山之情,或抒闲适情调,表达自己的高洁品行。
2、咏怀诗:叙事抒怀,通过详细的大事的叙写来抒写胸臆,抒写个人的恨别、怀远、思乡、离愁、感时等情怀的作品。
3、咏史诗:诗人对某一历史大事或历史人物的咏叹,一般融进了诗人独到的见识,以史咏怀,以史颂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
高中古诗词赏析技巧方法

高中古诗词赏析技巧方法
1、注意诗歌的题目。
诗歌的题目往往告诉我们诗歌的内容,如《望洞庭》说明诗的内容是洞庭湖,《题李凝幽居》说明诗的内容是描写李凝的僻静居处。
确定了诗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的主题以及作者的情感。
2、关注诗后的小注。
试卷上所给出的任何文字都是有用的,注释的作用更不可小视。
有的是解释字词的,有的是给你说明有关背景的。
这些都是解题的钥匙。
3、注意词语的隐含信息。
诗歌表达一个比较大的特点是含蓄,往往表面是一个意思,而实际讲的是另一个意思。
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句,表面上是讲雨后叶子茂盛了,花儿凋零了,实际上表达的是作者对春光的留念和惜别。
4、注意诗歌语境的“冷”和“热”。
从诗歌描写景物的景色“冷”“热”中,体会诗歌独特而深邃的意境。
如《小重山》从“寒蛩”“松竹老”可见作者忧虑国事、内心苦闷的心情。
《摸鱼儿》“休去依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危栏”“斜阳”“烟柳”,暗示了南宋王朝岌岌可危的现实,寄托了作者对国事的无限忧思。
而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则快船快意,使人神远。
彩云轻舟,衬托了使人喜悦畅快的心情。
5、调动库存,展开联想。
在鉴赏诗词时一定要把你脑海中存储
的有关诗词的知识、作家的生平遭际、关于某个地域事件的文史知识等都调动出来,帮助你尽快地理解作品。
从意境语言的角度鉴赏古诗词

从意境语言的角度鉴赏古诗词从意境语言的角度鉴赏古诗词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说起古诗词鉴赏,大家都很熟悉吧?古诗词鉴赏,就是对古诗词进行分析,从单纯的字、词到句子的翻译解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其中内涵。
如何正确对古诗词进行鉴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从意境语言的角度鉴赏古诗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意境美意境是古人在特定的环境中由内心产生了与环境共鸣的特殊基调。
主要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而诗歌最典型的描写手法就是借物抒情,诗人通过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画面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综合的艺术氛围,能使欣赏者通过想象和联想,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或得到美的感悟。
其实真正能够体现一首诗的意境美的,应当是情和景的有机结合。
例如: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赏析:此诗描绘出一幅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
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天真无邪的姑娘,这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
诗通过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意境美的诗,都是有“韵味”的。
一首诗要有回味无穷的诗味,就不能只有表象的简单含意,而是要有“韵外之致”。
例如八年级下册课后古诗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并没有很具体的形象,但因在其中表现了“心事浩茫连广宇”的无穷时空感,透露出“壮志难酬”和“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深沉复杂心情,它的韵外之致就非常丰富,令人回味无穷。
至于李商隐的“无题诗”,更是通过既鲜明又朦胧的意象,曲折地表现了一种深层错综的情思,可算是韵外之致的典型之作了。
古诗词的意境是繁复多样的。
或雄奇阔大,或苍凉悲壮;或清新素雅,或浓艳瑰丽。
但诸多类型不外乎可归入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两大类。
李白之诗,苏轼、辛弃疾之词属前类,其所描写的意境,往往以雄伟、粗犷、有力、奇异等感性形象给人以强烈刺激,从而使人从中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获得一种振奋的激荡和崇高的美感。
古诗词鉴赏及感悟方法论

古诗词鉴赏及感悟方法论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每一首古诗词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思想。
如何鉴赏古诗词并从中获得启示和感悟?本文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古诗词鉴赏方法和感悟方法。
一、古诗词鉴赏方法1. 认真理解上下文古诗词大多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意义,不能只看片段,还需要结合上下文及时理解其中蕴含的含义,否则会产生误解和偏差。
在阅读古诗词时,我们要充分理解作者写作时的背景和真实含义,并且要注意排除日常口语中的歧义。
2. 分析诗词的结构古诗词的结构通常由句子组成,句子之间又有联想、呼应的关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在分析结构时,我们应该注意每个字句的意义,推断句与句之间的关联性,掌握句序和节奏的关系,确定句子的主次关系和重点。
3. 注重诗词的声韵美古诗词的声韵美是其最独特和基本的特点之一,因此在鉴赏过程中要特别注重。
古诗词既注重平仄、韵律,又注重音节的美和音效的变化。
要理解吟诵诗词的含意与效果,也要理解作者使用古音韵因素的意图。
4. 注意古时文化背景古诗词是具有深刻时代背景的文学作品。
在鉴赏古诗词时,我们还需要了解和注意古时的文化背景,理解事件发生的时代和情境,从社会文化角度观察及理解古代作家的作品。
二、古诗词感悟方法1. 体察感受,引发共鸣读古诗词时,应该尽可能地身临其境,并通过诗词的美学魅力来感受其中引发的情感共鸣,从而更好地领略其意境和内涵。
同时,表述这种共鸣的心情和情感,以便形成正面影响。
2. 将其融入实践通过古诗词的感悟,我们可以将其中所体现的哲学思想融入到个人实践中。
例如,我们可以运用古诗词中的人生哲学和审美思想来准确思考实际情况。
通过行动来实现古诗词中提倡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
3. 借助成语典故来丰富诗词含义古代成语典故在古诗词鉴赏过程中往往被用作扩充和丰富诗句的含义,在感悟古诗词时也有类似的作用。
通过准确理解成语典故与诗词之间的联系和内在关系,加深对诗词意义的理解和把握。
4. 注重作家文化背景和时代背景古代文学作品在严谨的结构和艺术价值之外还被用来传达作家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古诗词的欣赏和鉴赏

古诗词的欣赏和鉴赏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古诗词犹如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智慧与情感的光芒。
它们不仅是文学的瑰宝,更是我们了解过去、感受古人心灵世界的重要窗口。
那么,如何去欣赏和鉴赏古诗词呢?首先,我们要了解古诗词的创作背景。
每一首诗词都诞生于特定的时代和环境,作者的经历、社会的风貌都会在作品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比如杜甫的《春望》,如果我们不了解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就难以真正体会到诗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蕴含的沉痛与忧思。
诗词的语言是高度凝练和含蓄的。
古人往往用简洁的文字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
因此,我们在欣赏时要仔细品味字词的含义。
一个字用得精妙,整首诗可能就会活灵活现。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把春风的动态和江南春天的生机勃勃展现得淋漓尽致。
意象也是古诗词中非常重要的元素。
常见的意象如月、柳、雁等,都有着特定的象征意义。
“月”常常寄托着思乡之情,“柳”则与离别相关,“雁”往往代表着远方的消息或游子的思念。
当我们读懂了这些意象,就能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涵。
诗词的韵律和节奏也是其独特的魅力所在。
押韵、平仄的运用使得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比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押韵和谐,节奏明快,很容易让人记住,也更能传达出诗人的思乡之情。
在欣赏和鉴赏古诗词时,我们还要关注作者的表达技巧。
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增强诗词的表现力,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观。
对比和衬托也是常见的手法。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通过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贫富悬殊和不公。
此外,古诗词中的情感表达是核心。
有爱国之情,如岳飞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有思乡之愁,像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有友情的珍贵,比如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还有爱情的缠绵,比如李商隐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古代诗词鉴赏方法

古代诗词鉴赏方法一、外部感知外部感知,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读题,识人,辨文,看注释。
1、读“题”凡读诗,必须读全诗,即从题目入手,直到最后一个字,凡有注释的,包括注释在内。
事实上,许多读者,特别是中学生,尤其是面对考题上的诗,往往只记住诗句,而忘了题目。
殊不知,有些题目也是诗整体意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丢了题目,等于给自己的理解设置了障碍,抛弃了对诗内容或情感把握的切入口。
因为题目往往含有可资我们理解诗的信息。
例如,王维《过香积寺》,寺,特殊的地点,题目点明了地点,事情(“过”)。
杜甫的《春夜喜雨》,题目既交待了季节、时间、对象,又表达了心情(“喜”)。
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题目不仅交代了人物间的关系,同时,又叙述了情节(“见”——“别”),更重要的是描写了情感的不同特征(喜悦与哀愁)。
面对这样的题目,纵然不读诗,也可以引发丰富的联想。
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题目既明确了地点,一个富有历史厚重感的地点,又交待内容,同时也暗示了情感的指向。
读题目,可以帮助读者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对所抒情感的把握。
2、识“人”这里的“人”,指诗人、叙述者和被叙述者(诗词中的主体对象)三者。
凡诗文皆有叙述者,相对于文而言,对诗的叙述者的辨识,对理解诗的情感内容更加直接。
诗的“叙述”者有两种形式:一处于诗的景物人事之外的叙述者,作者以旁观者或代言人的身份出现;一是置身于景物人事之中的叙述者。
处于诗的景物人事之外的叙述者,作为局外人,与诗歌咏的主体对象是分离的。
例如,卢照邻的《曲池荷》:“浮香绕曲岸,圆影复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这首咏物诗,叙述者和歌咏的主体对象是分离的。
叙述者是诗人,主体对象是池荷。
诗句是围绕主体对象展开的,诗人的思想情感是依附在主体对象允许的范围内的。
要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首先要解读主体对象。
该诗写荷花的香艳,也写荷花担忧因秋风而过早的飘零。
只有解读了荷花的这一形象,才能品味出诗人在诗中寄寓了自己怀才不遇、蹉跎岁月的情感。
古诗词的鉴赏方法

古诗词的鉴赏方法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经过千百年来的流传和传承,不仅代表了当时社会的思想、文化和审美观念,也反映出当时人们对自然、人生、爱情等问题的理解和态度。
在现代社会里,这些古诗词依然流传不衰,而对于诗词爱好者而言,如何进行鉴赏也是一项重要的技能。
以下是一些古诗词鉴赏方法的介绍。
第一,了解时代背景和作者的背景。
时代背景和作者的背景是诗词成长和产生的背景,在鉴赏古诗词时,了解背景可以更好的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如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中提到“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来自杜甫看到峡江飞瀑时候的感慨,背后反映出了唐代诗人高远情怀和对自然的理解和赞美。
第二,注意诗词的结构和韵律。
一般而言,古诗词的结构有律诗、绝句、排律等形式,每一种结构都有其独特的韵律和押韵方法,例如律诗的押韵规律多为仄声押韵,而绝句的押韵规律多为平声押韵,而在排律中则不设固定押韵的要求。
在鉴赏古诗词时,通过对诗词结构和韵律的了解,可以更好地领会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第三,注重对诗词的音韵和语言的理解。
古诗词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其语言和表达方式是其独特的特点。
许多经典古诗词中都有许多修辞手法,如象征、比喻、拟人等手法的运用,这些手法不仅可以丰富诗词的内涵,也可以增强诗词的表现力。
在鉴赏古诗词时,注重对诗词的音韵和语言的理解,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含义和情感。
第四,关注诗词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古诗词常常是对现实生活和当时社会的思考和抒发,因此,了解诗词的主题和情感表达是鉴赏诗词的一个重要方面。
例如,唐诗《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反映出了唐代社会的动荡和诗人的愤慨,鉴赏诗词时要注重领会诗词真正想要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总之,在鉴赏古诗词时,了解时代背景和作者的背景、注重诗词的结构和韵律、关注诗词的主题和情感表达、理解诗词的音韵和语言都是重要的鉴赏方法。
不难发现,诗词鉴赏是一项需要综合分析和理解的技能,只有在对诗词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才能更好地欣赏和赏析这些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
鉴赏古诗词的五种方法

鉴赏古诗词的五种方法理解品味文言诗词,人们有很多高雅的方法:用译诗来解说内容,用描述来表现诗境,用抒情来表达感受,用阐释来点示深意,用呤诵来传情达意,用评说来赏析美点。
总的来说,人们欣赏诗词的着眼点是诗情画意。
下面以具体例子对诗歌鉴赏的方法进行说明:1、字词品味: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一个“空”字领起,把所有的景致都染上了静谧写出了山中的空寂。
“空”是秋山的特征,秋雨过后,山村一色,就更显空旷。
“空”境通感空旷的视觉感受,伴随的是静寂的听觉感受。
“空”是双关,即是写景,也是对佛理的感悟。
XXX在山村中,追求“空”、“静”,以获得心灵的“空”、“静”。
根据“字词品味”这种方法,从人物、时空、动静、声色、远近、视听、刚柔、宏微这些角度赏析:①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②红杏枝头春意闹;③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④山光悦鸟情,潭影空人心。
2、画面欣赏,如:诗人以泉流之动态衬山村的静态,以泉流之声响衬山村之宁静。
“明月松间照”写静态远景,可所以明月初升,透过松林看到斑驳圆月,月亮就像悬挂在树梢上;也可所以皓月高悬,月光倾泻,树影斑驳,风影移动,XXX 可爱。
“清泉石上流”,写动态远景,喑含水声,雨后山泉微涨,“石上流”明其线,水线声亦轻,山村中万籁俱寂,惟闻水声潺潺。
请根据“画面欣赏”这种办法赏析①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③风掣红旗冻不翻。
3、景物描述:如“XXX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月光透过松枝,洒在潺潺流泉上,斑驳陆离;清泉在山间跳跃,闪闪烁烁,仿佛银柱击弦,发出清脆悦耳的轻响;忽然竹林喧动,传来洗衣归返的姑娘阵阵甜美的笑语,湖中XXX,颤动起来,那是晚归的渔舟荡波而过……一幅多幺恬淡幽美的山居图画。
请根据这种方法赏析:①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②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③烟笼寒水月笼沙;④《天净沙?秋思》。
4、意境(画面环境抒发何种情感)探求: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如 其 人 ” “ 言 志 ” 任 何 一 个 诗 人 , 有 自 己 文 、诗 。 都
词 。 与景的和谐统一 , 情 不仅 是 情 景 交 融 的 . 且 还 能 而 情 景 相 映 。 就 是 。 想 感情 与 艺 术 境 界 互 增 光 彩 。 也 思 因
的流 露 我们 鉴 赏 古 诗 词 时 就 要 留 心 诗 词 中出 现 的意
象 。 动 积 累 。 摩 意 象 的 含 义, 而 理 解 作 品 的 内 容 。 调 揣 从
古典 诗 词 鉴 赏 是 检 查 学 生 阅 读 能 力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是 学 生 平 时 学 习和 考 试 的难 点所 在 。 么 , 样 也 那 怎
如 :枫 桥 夜 泊 》 两 句 十 四 个 字 , 用 六 种 意 象 , 们 < 前 运 我 可 以从“ 落” 月 后夜 色 的 浓 重 、 鸦 凄 厉 的 啼 鸣 、 霜 满 乌 “ 天” 的清 冷 以 及 夜 色 中“ 枫 ” 黯 淡 和 “ 火 ” 寥 落 江 的 渔 的 中深 切 感 受 到 水 乡秋 夜 幽 寂 清 冷 的 氛 围和 客 子 孤 寂 清
承 载 着 诗 人 强 烈 的 主 观 色 彩 。 赏具 体 作 品 的 时候 . 鉴 不 仅 要 着 眼 于 它 们 所描 写 的 客 观 物 象 .还 应 透 过 它 们 的 外 表 . 到其 中注 入 的意 念 和 感 情 . 意 主 客 观 两 方 面 看 注 融 合 的 程 度 。 有 抓 住 作 品 的意 象 . 只 以及 意 象 所 包 含 的 旨趣 .意 象 所体 现 的 情调 .意 象 的 社 会 意 义 和 感 染 作 用. 才能 真 正 地 读 懂 古 代 的 诗 词 作 品 。
古诗 词 中 . 人 常 常通 过选 取 特 定 的 客观 物 象 ( 诗 如 山 川草 木 等 等 ) 表达 内 心独 特 的 感 受 。 些 客 观 物 象 来 这
我们 称 为 “ 象 ” 它 是 作 者 内在 思 想 情 感 与 外 在 客 观 意 .
物 象的统一 。 诗人对意象的选取 与描 绘 。 是其主观情感
而 .作 为鉴 赏者 在 欣 赏 诗 词 时 也一 定 要 注 意 对 其 意境
独 特 的人 生 经 历 , 者 的 人 生 经 历 不 同 , ( ) 过诗 作 他 她 通
词 所 表 现 出 来 的 思想 倾 向 也就 不 同 。每 首诗 歌 的 问 世
都 是 作 者 情 感 的流 露 .都 和 作 者 当 时所 处 的背 景 以及 作 者 的 性格 密切 相 关 。 此 。 妨 抓 住 作 者 所 处 的 时代 因 不
丰 富 的 意 旨 。 托 着 复 杂 的情 感 。 示 着 深 刻 的 哲 理 。 寄 暗
标题 是 文 章 的 眼 睛 。 些诗 歌 . 目就 交 待 了 很 多 有 题
信 息 :或概 括 了 作 品 的 重 要 内 容 。或 揭 示 了 作 品 的 线
索 。 奠 定 了 作 品 的 感 情 基 调 。 万 里 的 < 出净 慈 寺 或 杨 晓
棵 苍老 的秃 树 兀 立 山 野 . 败 的藤 蔓 缠 绕 其 身 。 昏 归 枯 黄
巢 的乌 鸦 栖 息 于 树 上 。 淙 的流 水 流 经 桥 下 . 村 茅 舍 淙 荒
维普资讯
教 学 大参 考 ・ 海 拾 贝 教
Hale Waihona Puke I I l l 举 永 . 趣盎然 。 情 王维 “ 中 有 画 ” 诗 的艺 术 特 色在 这 首诗 中 得 到淋 漓 尽 致 的体 现 。 三 、 “ 象” 赏 意
古 鉴曩柚 ■■ 何I
画 张朝昌
居》 题 目则 暗 示 了 内 容 。 。 鉴 赏 诗 歌 时 我们 要 重 视标 题 .尤 其 是 要 重 视 标题
中提 挈 全 篇 、 精练 传 神 的 字 词 。 李 白 的 < 夜 洛 城 闻 如 春 笛》 诗题 中 的 “ 笛 ” 字 , 甫 的< 夜 喜 雨 》 闻 二 杜 春 诗题 中 的 “ ” 。 喜 字
环 境 、 活 经 历 及 其作 品 的主 要 风 格 来 鉴 赏 。 生
的把 握 。 : 致 远 的< 如 马 天沙 净 ・ 思 》 三 句 “ 藤 老树 秋 前 枯 昏鸦 。 桥流水人家 。 道 西风瘦马 ”叠用九个名 词 。 小 古 。
写 出九 种 典 型 事 物 。 象地 展 示 了一 幅野 郊秋 游 图 : 形 几
寥 的心 情
才能 让 学 生在 平 时 的学 习和 考 试 中迅 速 而 准 确 地 把 握 作 者 的 写作 意 图 、解 读 诗 词 的 意 境 、揭 示 诗 词 的主 旨
呢? 笔者 认 为 。 从 以 下 诸 方 面 人手 : 可
一
、
赏“ 题” 标
抓 住 作 品 的意 象 。 读 透 作 品 的关 键 。 象 蕴 含 着 是 意
四 、 意境 ” 赏。 意 境 和 意 象 一 样 都 是解 读 诗 歌 必 不 可 少 的钥 匙 . 它 是 文 艺作 品所 描 绘 的客 观 图景 与所 表现 的 思想 感情 融 合 一 致而 形成 的一 种 艺 术 境 界 。 具 有 完 美意 境 的诗
送 林 子 方 》 题 目交 待 了 内 容 ( 别 )时 间 、 象 ; 籍 。 送 、 对 张 的 < 思 》 题 目点 名 了 感 情 基 调 ; 岛 的 《 李 凝 幽 秋 , 贾 题
比如王维 。 不仅 能写诗 。 且精通 书画和音 乐 。 他 而
他 以 写 山水 田园 诗 出 名 , 将 诗 画 结 合 得 妙绝 天成 。 能 苏 轼 曾 说 :味 摩 诘 之 诗 , 中 有画 。 王 维 的 山水 田 园 诗 , “ 诗 ” 有 的 由 几幅 画 组 成 意 境 .但 多 数 都 是 一 个 画 面 .有 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