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信息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资讯
2017 NO.01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信 息 技 术
15
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知识经济时代下,计算机技术对于各行各业的影响愈来愈大,运用信息化技术对学生工作进行管理,不仅有利于提高教职工的工作管理,而且有利于实现对学生心理和日常行为的全面管理,建立学生信息综合管理系统有利于提高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真正惠及学生。

1 进行学生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学生信息综合管理系统适应了现代化学校管理的需要,有利于建成数字化校园,学生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充分利用网络应用技术和手段,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改善管理工作质量;学生信息综合管理系统的开发有利于实现学生信息资料的集中化、电子化管理,实现数据数据和资源的共享,使学生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学生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建立了关于学生数据比较全面详细的数据库,有利于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使教学管理和个性发展相协调。

2 学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
2.1 实用性与先进性相结合的原则
学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应立足中职院校实际,在设计时简洁实用,避免设计的重复,不仅降低工作效率,而且也造成资源的浪费;某些管理系统复杂且庞大,操作难度大,增加了实施的成本;坚持用先进的设计方法进行相关功能和模块的设计,使系统设计更加合理;系统设计应坚持实用性与先进性相结合的原则。

2.2 系统的标准性和开放性相结合的原则
系统设计时坚持模块化的功能设计,各个模块相互独立,相互
依存,模块化的功能设计存在一定程度的集成性,有利于隔绝某个模块使用不当造成的消极影响,也有利于系统后续的升级和优化,系统设计时应坚持系统的标准性和开放性相结合的原则。

2.3 系统的安全性和管理的高效性相结合的原则
系统设计时应充分保证信息安全,避免信息被不法分子窃取,在设计时应完善身份认证系统,根据用户身份级别的不同设定不同的权限,避免系统被非法入侵和系统数据被随意篡改;系统在设计时应立足实际业务需求,保证操作界面简单明了,便于操作和维护;系统设计应坚持系统的安全性和管理的高效性相结合的原则。

2.4 充分体现人工智能
某些管理系统在设计中缺乏灵活性,不能充分体现人的智慧,对于某些突发情况不能及时处理,中职院校事物的处理方式具有多样性,导致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效率低下。

在系统设计时除应坚持系统的硬性规定外,还应增加人机交互的友好性,充分体现人工智能。

系统设计时应充分体现人工智能。

3 学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3.1 数据库设计及实现
针对学生信息综合管理系统的目标和功能需求,设计如表1、表2所示的数据项和数据结构。

学生基本信息: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所属班级、所属系部、专业、入校日期、联系电话、家庭地址等。

DOI:10.16661/ki.1672-3791.2017.01.015
学生信息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实现①
张烨1,2
(1.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武汉 430068;2.黄冈技师学院 湖北黄冈 438000)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职业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建立学生信息综合管理系统有利于最大程度满足中职院校学生的管理需求,结合实际情况,从实用的角度分析中职院校学生信息综合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以使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据和资源共享,全面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学生信息综合管理系统 设计 实现中图分类号:TP3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1(a)-0015-02①作者简介:张烨(1983,10—),男,汉,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

字段名 类型 长度 主/外键 ufid
varchar 36 ufUserName varchar 200 ufPassWord varchar 200 ufRealName varchar 200 uftype
varchar 50 ufupdatetime datetime 50 ufupdateperson
varchar
200
表1 utlogin
字段名 类型
长度 主/外键 ufid
varchar 36 ufCourseCode int
20 主 ufCourseName varchar 200 外 ufTeacherCode int 20 外 ufClassroomCode int
20 ufcoursetype varchar 200 ufCredit
int
20 ufupdatetime datetime 50 ufupdateperson
varchar
200
表2 utCourseInfo
科技资讯
2017 NO.01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信 息 技 术
16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班级信息:班级编号、所属系部、班主任老师、教室等。

系部信息:系名、电话。

基本信息:课程号、课程名、课程类型、课程描述等。

学生成绩信息:学号、姓名、所学课程、成绩等。

数据库逻辑设计结构需要将概念结构转化为一般的关系模型,并将转化出的关系模型向特定DBMS支持下的数据模型转换,最终需要对数据模型进行必要的优化。

根据以上的分析,学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的表格设计如图1、图2所示。

3.2 功能设计及实现
为了便于学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发挥作用,在功能设计上进行细分,划分为学生信息管理模块、教师信息管理模块、班级管理模块、课程管理模块、成绩管理模块、查询分析模块、权限管理模块等模块[2]。

用户在输入规定的账号密码成功后,根据账户的权限决定是否可以进行用户信息的修改;用户登录成功后可以查询信息如学分和成绩;用户登录成功后可以进行相关信息的维护,如专业信息、班级信息、教室信息、课程信息、成绩信息、学生信息等。

功能设计的细化是为了缓解服务器的压力,避免在某个界面访问量过大,造成服务器的崩溃,影响日常管理。

模块化的功能设计也增加了人机交互的友好性。

3.3 系统功能设计及实现
学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完整的学校学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为了更好地适应学校管理的需求,将系统功能细化为用户登录和注册功能、用户管理功能、教师信息管理功能、班级和年级管理功能、课程信息管理功能、学生信息管理功能、学生成绩管理功能[3]。

通过配置数据库使用户不用在特定的几个计算机上使用该系统,增加系统的使用范围。

系统获取用户输入的个人账号和密码后,将查询系统后台的数据库中的用户储存表格,对用户账号密码的合法性进行比对,确定用户是否为系统的合法用户。

用户管理功能即添加新用户和对于密码的修改,保护用户信息不被随意窃取。

教师信息管理功能即在系统中添加、修改和删除教师的相关信息;班级和年级管理功能是指在系统添加、修改和删除班级信息;课程信息管理功能是指在系统中添加、修改和删除课程的相关信息;学生信息管理功能是在系统中添加、修改和删除学生的相关信息;学生成绩管理功能即在系统中添加、修改、删除学生的成绩。

4 结语
学生综合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应立足实际,以服务师生为目的,不断创新。

学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实现中职院校数字化建设的需要,有利于在规范学校管理的同时保证学生的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方韵诗.“以生为本”管理理念在学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应
用研究[J].科教导刊,2014(20):45-46.
[2]王勇.学生信息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展望[J].湖北农机化,
2014(3):41.
[3]汤力.中职学校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实现与测试[J].科技创新导
报,2013(36):185-189.
键。

加强技术创新的项目管理,有利于理清项目管理中人、才、物的关系,明确工作责任,确定技术创新的率先创新、模仿创新、合作创新这一创新模式。

许多企业会存在技术战略模糊不清的现象,项目管理只停留在形式上,忽略了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在管理上的相关性,增加了项目管理的复杂性。

企业在众多技术创新项目上需要有涵盖全局的把握,将技术创新活动看做一个整体来管理,注重单一项目间的产品和工艺的关联性。

力求战略规划和实际技术创新相互匹配。

3.2 规范技术创新项目管理制度
技术创新的项目管理一般由企业管理者主导,从战略目标出发,依据企业制度、相关计划及工作任务对技术创新的研发项目制定管理机制。

合理完善的项目管理制度有利于规范项目管理程序,提高项目管理效率。

技术创新项目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明确项目管理范围、设定项目管理的组织机构、规范项目管理流程和建立项目考核的奖惩制度。

企业需要为技术创新项目研发各个阶段提供规范的管理制度:针对项目进展的不同阶段,企业应相应地制定“项目(课题)申报立项制度”“项目进度跟踪考核制度”,将项目的研发管理工作划分给各个项目主研人,并对项目的进度、质量、资金进行控制管理;对项目成果突出的项目团队应给予奖励,对在项目中出现重大失误的创新团队也应给以适当的惩罚。

4 结语
企业对新技术、新产品需要有较高的敏感性,注重技术创新的基础研发,培养企业的核心研发能力。

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规划都必须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

战略规划的深度关系到企业目前的技术存量和资源的投入规模,其广度则涉及企业的战略姿态和涵盖新领域的多样化,需要根据预期利润最大化原则来进行决策。

企业应从知识管理、人才管理以及项目管理3个方面入手细化管理工作。

做好技术创新的战略规划是企业有效实现技术创新的保证,有利于企业降低研发风险,保持企业技术能力的动态发展和领先水平,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徐建中,李荣生.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技术创新研究[J].科技进
步与对策,2011,28(7):136-139.
[2]吕华.企业技术创新人员激励机制研究[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
学院学报,2008,21(1):14-16.
[3]徐玉秀.论企业技术创新与人才管理[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7,29(5):65-67.
[4]黄存增.浅谈企业技术创新中的项目管理[J].企业管理,2009(5):92.
(上接14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