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锁》的阅读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锁》的阅读答案
心锁
潘剑林
初冬的寒冷笼罩着江南的小城。
城东门的青瓦小院里就是老锁头的家。
老锁头病了,一声接一声地咳嗽使得他喘不过气来。
医生已经告诉老伴,老锁头得的是肺癌,并且是晚期。
老锁头其实叫邓昌田。
因为他爷爷和爷爷的爷爷都是锁具的行家,几代人对锁的收藏与维修奇绝精妙,四乡八邻的人都习惯地喊他“老锁头”。
老锁头只有一个不争气的儿子,因为是晚年得子,老伴对他娇生惯养。
儿子24岁了,不求上进,经常和镇上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喝酒。
要说老锁头的病与儿子的不争气也是有关系的。
深夜,老伴看到老锁头真不行了,把儿子找了回来。
老锁头睁着浑浊的眼睛喘着气看着儿子,断断续续地说:“邓明啊,爹不行了。
没有为你留下什么财产,就留下些锁。
”他颤抖地从枕头下摸出一把闪着亮光的铜锁。
锁的外形是条鱼,交给儿子说:“这把明代‘鱼形锁’,是我们家祖传的,你要好好收藏。
孩子啊,锁和人一样、是有灵魂的。
你收藏好这些锁,把修锁的技术学精通,老老实实就可以养活一家人。
可千万不要……心也要有锁啊”。
老锁头死了。
儿子邓明接管了老锁头的锁业。
他不满足修锁业务的收入,总想找机会赚大钱。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
这不,一个外地的朋友告诉他,有个叫铜岭山的地方,寺庙里有一把古老的“梅花桩锁”,当地村委会想把锁卖给收藏的行家,用钱来修山里的公路。
梅花,又名“五福花”。
听父亲多次提到过这种梅花桩锁,锁体上面刻有梅花图案,整体看上去像是一截树桩,实乃锁中珍品。
邓明动了收购的心。
山峦起伏,树高林密。
邓明在当地两位村委的带领下,爬到了铜铃山腰的寺庙门前。
破落的寺院里,杂草丛生,断壁残垣。
但靠山岩一侧的围墙却显得完整坚固。
因墙的东部有一处山门。
两扇大门上就挂着邓明想买的“梅花桩锁”。
他仔细看了挂在山门上的锁,虽然经过了几百年的风雨洗礼,但锁身仍色泽明艳,锁面上凹凸的梅花如在开放,花瓣就像睁大的眼睛在守护山门。
凭着家业的熏陶,邓明认定这锁实是值钱之物。
他告诉两位村委,他回去筹钱再来。
一个人顺着围墙走,邓明想看看这古色青砖的围墙到底有多长。
了解寺庙的规模,也是了解这锁的来历。
突然,看见一个老人正坐在围墙边歇息。
老人头发胡子全白了,但神釆奕奕,目光炯炯。
他抽着土烟,朝邓明似笑非笑地点了下头。
邓明没大在意。
下山的路上,他一直在想,这么值钱的东西就挂在那山门上,没有人看守和护卫,山里的人真是单纯。
忽然他脑子里灵光一闪:我何不今晚就回到山里,只要一把锤子和撬棍,十几万的东西就可以到手,神不知鬼不觉。
他真的在山下的五金店买了锤子和小铜凿,返回了山里。
坐在寺庙不远的一棵大树下打个盹,想等天黑再动手。
天色暗了,丛林里的夜莺发出了凄厉的鸣叫。
邓明缩在树下,有点害怕。
但一想到十几万就会轻易到手,似乎不害怕了。
山里起风了。
树枝摇晃,树叶簌簌滚动。
突然,远处一道闪电,先是随风几点小雨,不一会儿风和着倾盆大雨铺天盖地而来。
邓明来不及找躲雨的地方,大树被淋透,邓明已经是落汤鸡了。
山里的积水从山顶流下,霎时,脚下全是激流,他紧紧地抱着大树,惊恐地闭上了眼睛。
这时,寺庙那边传来一声巨响,像是房屋倒塌的声音。
邓明不顾一切地爬到了树上,“完了!”一定是山洪暴发了……
雨一直在下,但风小了。
邓明抱着树干,恍惚中不知过了多久,睁眼一看,东方出现了一线白光,天亮了。
他哆里哆嗦地滑下树,忘记了锤子和铜凿,连滚带爬地下山而去。
邓明病了,发着高烧,在医院里打上了点滴。
母亲在他额头上放上冷毛巾。
迷迷糊糊中父亲在大声地斥骂他:“告诉过你,锁是有灵魂的,你却没有灵魂!”邓明跪在地上流着眼泪,不敢抬头去看父亲。
朦胧中,父亲转身走了。
邓明想去拉他,但定睛一看,不是父亲,却是那个抽着土烟的白发“老头”。
“怎么是你?你是谁?”
“老头”口中吐着青蓝色的烟雾,还是似笑非笑地对邓明说:“年轻人,看你生在锁钥世家,我本想安身你处,伴你领略锁之精华。
但你贪财入邪,不怀善念,你我无缘也矣。
昨夜以风雨拉你,今日离别留
一语与你:为心灵之邪恶上锁,做好人才能治好锁,不辱门风!”
“你到底是谁?”邓明大声地对着背影喊。
“我是那梅花桩锁魂!”
(选自《小说月刊)2018年第6期,有删改)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的前半部分叙写老锁头临终景况,其间插叙家世交待人物,内容充实而行文紧凑。
B. 老锁头秉承家业,不仅精通锁艺且深悟人生道理,却因儿子不肖,至死不能放心离去。
C. 邓明见梅花桩锁实为精品,便起了不义之心,病中受教后,才明白了给心上锁的道理。
D. 狂风暴雨、闪电激流,夜晚山林场景的描写,渲染了恐怖的气氛,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5. 请简要分析白发老人的行为及相应的心理变化。
6. 小说对“白发老人”的刻画有怎样的特点?请任选两个角度加以赏析。
【答案】
4. C
5. ①蹲在墙下观察邓明,知其为锁钥世家之子,想待他付钱买锁后随他而去,助其悟锁;②兴风作雨,恐吓邓明,因知其心起邪念,要阻止其作恶。
③到医院告别,要教育邓明先设心销,才能不辱家门。
6. ①作者将其身份设定为梅花桩锁的“灵魂”,让其在现实生活中活动,这是借鉴了《聊斋志异》的写法,借助鬼魂以达到惩恶扬善的教化目的。
增加了小说的神秘色彩及可读性。
②老人的形象塑造是前有铺垫、后有照应。
有了前面寺庙墙边的出现,后面医院现身的说教才合理自洽。
③外貌描写传神,语言描写更是点睛之笔。
“神采奕奕,目光炯炯”,教育邓明切中肯綮。
不愧为名锁之“魂灵”。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小说内容与表现手法的能力。
解答本题时,把握小说大意,明确所用手法和主旨。
C项“邓明见梅花桩锁实为精品,便起了不义之心”错误,依据原文“下山的路上……,十几万的东西就可以到手,神不知鬼不觉。
”是在下山路上起了不义之心,本想收购。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结构及人物作用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考生需调动关于小说中作用题的知识储备,结合文本作答。
小说中次要人物往往着墨不多,但其地位不可忽视,他们是作者精心安排的角色,我们在学习中也要着力对次要人物的心理行分析,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小说赏析水平。
①依据原文“看见一个老人正坐在围墙边歇息。
老人头发胡子全白了,但神釆奕奕,目光炯炯。
他抽着土烟,朝邓明似笑非笑地点了下头。
”“年轻人,看你生在锁钥世家,我本想安身你处,伴你领略锁之精华”可知他蹲在墙下观察邓明,知其为锁钥世
家之子,想待他付钱买锁后随他而去,助其悟锁;②依据原文“昨夜以风雨拉你”,心理想法是因知其心起邪念,要阻止其作恶③“今日离别留一语与你:为心灵之邪恶上锁,做好人才能治好锁,不辱门风”是想教育邓明,让他不辱家门。
能出现答案要点即可。
【6题详解】
本文考查考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
解答此题,应从人物形象塑造和作用角度去思考。
作者将其身份设定为梅花桩锁的“灵魂”,这一设计就增加了小说的神秘色彩及可读性;白发老人多次出现,前有铺垫、后有照应使文章情节合理;“神采奕奕,目光炯炯”,属于外貌描写,“年轻人,看你生在锁钥世家……不辱门风!”属于语言描写,这是刻画人物的方法,结合以上,就可以形成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