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转运护理流程在急诊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院内转运护理流程在急诊危重症患者中
的应用研究
摘要:目的:在急诊危重症病人转运中,采用不同护理模式,总结与探究院
内转运护理流程方案实施效果。

方法:于2021.1-2021.06期间就诊于我院急诊
科的病人进行调研,本次调研例数共计180例,根据随机方式进行分组,护理1
组采用常规转运流程,护理2组采用院内转运护理流程。

总结与探究院内转运护
理流程方案实施效果。

结果:护理1组漏项发生率为12.22%,护理2组漏项发生
率为2.22%,两组相比护理1组漏项发生率较高,组间差异明显,P值低于0.05。

结论:在急诊危重症病人转运中,院内转运护理流程实施效果优异,值得临床普
及与应用。

关键词:院内转运护理流程;急诊危重症;
Application of hospital transport nursing process in emergency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Chao Qian, Qing Yang Corresponding author
Wuxi People's Hospital, Wuxi 214000, Jiangsu,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and explore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nursing process in hospital transport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in emergency by adopting different nursing modes. Methods: A total of 180 patients who visited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1 to June 20 were investigated. They were pided into groups according to random method. The nursing group 1 adopted conventional transfer procedure, and the nursing group 2 adopted in-hospital transfer nursing procedure. To summarize and explore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in-hospital transport nursing process plan.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missing items in nursing group 1 was 12.22%, the incidence of missing items in nursing group 2 was 2.22%,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e incidence of missing items in nursing
group 1,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was significant, P value
was lower than 0.05. Conclusion: In the emergency transport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hospital
transport nursing process is excellent, 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in-hospital transport nursing process; Emergency
critical cases;急诊科在我院乃至世界各大医院中,均属于重要组成部分,是
对病人实施救治、抢救的重要科室。

据临床有关资料证实,大多数病人经有效抢
救后送至手术室、监护室进行治疗,但由于急诊科所收治病人情况特殊,加之疾
病复杂,并且存在诊断不明确情况,部分病人甚至无法进行床旁检查,需要在院
内转运下进行疾病诊断以及下一步治疗。

对于病人来讲,院内转运不仅是单纯的
转运,同时也是重要的抢救部分,具备风险性较大的特点,会给病人生命安全造
成影响,在转运期间一旦发生意外或风险,会给病人生命安全造成影响与威胁。

据临床有关资料证实,急诊救治病人中,大多数病人在院内转运期间发生并发症。

基于上述情况,在转运期间,要配合有效的护理,我科室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分
别采用2种不同的护理方案,具体实施情况见如下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21.1-2021.06期间就诊于我院急诊科的病人进行调研,本次调研例数
共计180例,根据随机方式进行分组,每组均入组病人共计90例。

护理1组
(90例)病人中,男性与女性分别为44例与46例,年龄跨度在45岁至76岁之间,中位年龄为60.12岁。

护理2组(90例)病人中,男性与女性分别为45例
与45例,年龄跨度在46岁至77岁之间,中位年龄为60.19岁。

两组病人一般
资料对比,结果并无差异,(P>0.05)。

护理1组采用常规转运流程,根据现有流程实施转运护理,在转运期间要做
好配合,提高转运效果。

护理2组采用院内转运护理流程,具体如下:(1)细化转运前准备工作,
护理人员要结合现下,细化我科室现有的转运流程,在每次转运工作中要根据转
运流程严格实施与执行,再每次例会中组织护理人员参与到转运护理工作培训中,提高护理人员综合能力。

(2)评估转运时间:根据病人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并
将其分成1级、2级、3级,并将转运风险结果告知病人,使病人、病人家属具
有充足的心理准备,我院急诊科还应制定院内转运交接单,将病人情况、转运工
作完成情况准确填写在交接单上。

(3)提高转运工作经验,护理人员要积极参
与到我科室举办的培训中,提高自身护理操作技能,同时演练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保证与提高病人的生命安全。

再根据病人院内转运情况,选择适合病人的转
运路线,并将所制定的转运路线告知各个对应科室的护理人员、医生,同时将病
人实际情况主动告知,做好交接准备工作。

(4)转运动作流程实施:首先,将
绿色识别卡绑在病人手腕上,使护理人员能够有意识的疏通道路。

其次,在转运
过程中,要拉起病床栏杆,对于需要约束的病人要争取到病人家属的同意,同时
协助病人选择适合、舒适的体位。

最后,在转运期间要密切观察病人实际情况、
意识反应、生命体征变化、瞳孔变化,对于意识清醒者还观察病人心理动态变化,如果发生异常要立即实施抢救,必要情况下停止转运。

1.3 观察指标
总结护理结果。

(1)护理满意评分结果;(2)漏项发生率。

(1)采用评
分方式进行,总得分值越高证明病人对于本次护理越为满意,此评分问卷为我院
自设问卷。

(2)从床位联系、仪器、药物、病历、病情几个方面进行统计,计
算构成比。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所涉及到的数据均输入软件进行统计,统计结果以P值小于0.05
表述时,说明存有差异,结果以P值大于0.05表述时,说明无差异。

2.1护理满意评分结果对照
护理1组:给予75.25±1.25分护理满意评价,说明病人家属对于本次护理
方案认可;护理2组:给予90.19±1.15分护理满意评价,说明病人家属对于本
次护理方案十分认可,护理1组与护理2组对照,得分结果较低,两组差异明显,P值低于0.05。

2.2漏项发生率对照
护理1组:90例参与调研病人中,发生漏项情况者为11起,其中床位联系
共计2起、仪器共计3起、药物共计1起、病历共计2起、病情共计3起,构成
比为11/90(12.22%);护理2组:90例参与调研病人中,发生漏项情况者为2起,即为仪器1起、药物1起,构成比为2/90(2.22%),护理1组漏项发生率
为12.22%,护理2组漏项发生率为2.22%,两组相比护理1组漏项发生率较高,
组间差异明显,P值低于0.05。

3 讨论
急诊科在我院乃至世界各大医院中,均属于重要科室,同时也是危重症病人
诊断、治疗、抢救的首选科室。

据临床有关资料与结果证实,大多数就诊于我院
急诊科病人,多数病人存有未知成分,病人经抢救以及复苏后,因下一步治疗与
疾病诊断而需要配合院内转运。

但大多数病人在转运过程中,存有意外以及风险,为此要认真评估与探究在急诊就诊的危重症病人转运期间存有的不安全因素,在
配合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可提高护理质量、转运效果、漏项发生率。

通常情
况下,临床常用护理方案为传统常规护理方案,这种护理方案虽然有效,但实施
效果不甚理想,而且这种护理方案漏项发生率较高,给病人生命安全造成影响与
威胁。

为了提高院内转运安全性,我科室优化了院内转运护理流程。

院内转运护
理流程在实施过程中,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可实施
期间可改善忙、乱、差的转运场面。

院内转运护理流程实施后从原本病人护送转
换成为对病人实施全过程、全方面、全方位的无缝隙护理过程,进而提高转运质
量与转运意识。

院内转运护理过程中,要完善转运前准备,再以培训方式提高转
运护理人员经验与护理操作技能,在转运期间严密监护病人,所降低转运风险,
提高病人、病人家属对于本次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综上所述,在急诊危重症病人转运中,院内转运护理流程实施效果优异,值
得临床普及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建芳. 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34(2):321-323. DOI:10.19381/j.issn.1001-
7585.2021.02.073.
[2]卓小华,廖秀芳,陈小婷. 安全转运护理模式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
中的临床价值[J]. 中国医药科学,2021,11(7):137-140.
DOI:10.3969/j.issn.2095-0616.2021.07.037.
[3]李亚欣,陆琴. 急诊危重病人院内转运中全程安全转运及前瞻性护理干预
的应用分析[J]. 当代临床医刊,2021,34(1):55,6.
DOI:10.3969/j.issn.2095-9559.2021.01.036.
[4]黄淑贤. 多学科协作护理对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时间及转运不良事件
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20):155-157.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20.20.058.
[5]秦秀芳. 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在急诊外科危重病人院内转运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2018,32(13):2153-2156. DOI:10.12102/j.issn.1009-
6493.2018.13.0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